1972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山区普及小学教育的好形式
——记山东日照县黄墩公社大办山头班的事迹
山东日照县黄墩公社党委,在落实毛主席关于“教育要革命”的伟大指示中,狠抓路线教育,调动了广大群众的办学积极性。他们适应山区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大办山头班,短短两年,迅速普及了小学五年教育。
教育必须为贫下中农子女服务
黄墩公社很早就由国家拨款兴建了小学。但在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干扰、破坏下,教育事业发展缓慢。新的公社党委建立后,对全社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陈家沟大队的事实引起了党委的注意。
陈家沟大队有适龄儿童三百三十五人,其中只有二百零一人在校学习,入学率只占百分之六十。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这个大队的入学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刘少奇一类骗子借口什么“正规化”,排斥多种形式办学,压抑贫下中农的办学积极性;二是社员居住分散。这个大队二十个生产队,有七个散居在村周围的深山沟里。有的学生上学要跑二、三里或四、五里。象陈家沟大队这样的情况,在公社不是个别的。
黄墩公社有大小一百二十多个山头,横贯着无数山梁,千沟万壑,地无一里平。全社五十四个大队,社员分住在几百个地方。这里的农民,几乎全是苦大仇深的老贫农。公社党委认为,能不能让这些老贫农的子女上学读书,是关系到教育为谁服务、学校向谁开门的问题,是关系到是否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问题。要在山区普及小学教育,必须因地制宜,用多种形式办学。
因地制宜办多种形式山头班
任家董旺庄大队创办山头班使学龄儿童都入了学的事迹,使公社党委受到深刻的启示。这个大队有三十四户社员住在离村三、四里远的南山山坳里。小孩子到村里小学读书,要翻过一个很高的山口,爬两道山梁。多少年来,下山读书的只有三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大队党支部带领广大群众,批判了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遵照毛主席关于“在教育工作方面,不但要有集中的正规的小学、中学,而且要有分散的不正规的村学、读报组和识字组”的教导,在南山上办起了山头班,派一名教师到那里上课,使二十九名学龄儿童全部上了学。这些学生在山头班读完一、二年级后,年龄大些能跑路了,再到村里小学读三、四、五年级。
任家董旺庄的山头班办到了贫下中农的家门口,落实了毛主席让“农民子女就近上学方便”的指示,解决了居住分散和普及小学教育的矛盾,是山区普及教育的一种好形式。公社党委认真总结和推广了这个大队的经验。从此,山头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东石山大队吸取了任家董旺庄办山头班的经验,根据自己队的实际情况,在三个生产队的中心点,设立了三个山头巡回教学班,选派优秀回乡知识青年宋兴民担任教师,实行巡回教学。大队还在村“中心”建立了一处全日制小学,使全部适龄儿童都入了学。
山头班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但是一小撮阶级敌人恶毒地攻击山头班学生识字不会多,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有些群众一时受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不积极送子女入学,尤其不愿送女孩子入学。公社党委认为,这些问题不解决,尽管有了山头班的好形式,仍然达不到普及教育的目的。他们在全社狠抓了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开展了对反革命修正主义“正规化”和“读书无用论”的批判,狠狠地打击了敌人;对于群众中的一些错误思想,用公社里发生的一些活生生的事实,提高群众对普及小学教育的认识,巩固了山头班的办学形式。
葛?大队去年夏天买了一部拖拉机,大队挑选了两名青年当拖拉机手。这两个青年,年龄相仿,政治觉悟都比较高,因为文化程度的差别,学习效果大不一样。公社党委拿这件事来教育全社群众,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送子女入学不是个人的私事、小事,而是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大事。
两年来,在普及教育的过程中,黄墩公社办起了二十一个山头班,十三个山头巡回教学班,大大提高了学龄儿童入学率。
教师思想革命化是普及教育的关键
山头班大大加快了小学教育的普及,但教师的工作量也加大了:教学要跑几里山路,大部分又是几个年级的复式班。因此,部分教师流露出怕苦怕累的思想,有的甚至要求调离山区回平原工作。公社党委认为,不解决这些思想问题,不仅山头班不能发展提高,普及教育的成果也不能巩固。
在东石山大队巡回教学的宋兴民满怀献身党的教育事业的壮志豪情,每天翻山越岭串山涧,巡回教学不怕难。他早晨到西山教学点上完课,上午再翻过三道山梁,跨过四条山沟到东山教学,下午又赶到北山教学点上课。每天往返十五、六里。两年来,他从未耽误一节课。冬天大雪封山,他一起床,首先扫雪清路,把学生领进学校。住在东山梁的学生凌福芳,年小坡陡过不了沟,宋兴民便登门背她上学。贫下中农热情赞扬说:“宋老师真是一片诚心为学生啊!”
公社党委大力表彰了宋兴民老师的模范事迹,把他树为全社教师学习的榜样之一,进一步推动了教师队伍的思想革命化。
陈家官庄大队在离村三里多的南山唐子顶上办起了山头班。教师焦见文早晨上山教课,直到天黑才回村。艰苦的工作磨练了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在日记本上写道:“为把文化送上山,越苦心里越觉甜。”
日照县革委会教育组


第2版()
专栏:

认真抓好巩固提高工作
广东四会县邓村公社充分发动群众,采取午班、晚班、半日班等多种形式办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这类学校和教学质量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邓村公社是如何抓好普及教育的巩固、提高工作的呢?
切实加强领导。去年,当普及小学教育有了新的发展的时候,一些人看到学龄儿童的入学率比较高,就认为“普及到顶,可以松一口气了”,忽视了巩固和提高工作。公社党委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关于“普及工作和提高工作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所以,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的教导,联系公社办学两条路线斗争的事实,批判了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提高了大家的觉悟。大家认识到只有认真抓好巩固、提高工作,普及教育才能得到保证。党委重新健全了各级教育革命领导小组,层层加强领导。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到大队抓点,及时总结和推广边普及边提高的经验。白龙大队大湾生产队办起的简易班,不久又停了。通过检查,发现这个生产队有些干部有“队办教育一阵风,风吹过后就落空”的思想,党委同志就帮助他们认识普及教育的重大意义。在党委的具体帮助下,生产队干部逐家逐户动员学龄儿童入学。现在这个简易班越办越好,受到群众欢迎。
认真抓好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巩固多种形式办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公社党委每个季度办一次教师学习班,解决教师中的思想问题和业务水平问题;请贫下中农讲述本公社在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提高他们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树立为革命教书的思想。塘坑大队盈丰生产队教师申金娣,原来不愿当教师。大队干部十次登门谈心,和她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激发了她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热忱。现在,申金娣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满腔热情,有时还替学生背弟妹来上课,受到贫下中农的赞扬。
加强对教师的业务辅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邓村公社通过各种渠道,帮助民办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一是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毛主席倡导的十大教学法,总结成绩,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二是组织教师参加全日制学校的业务学习。三是挑选有经验的全日制教师与民办教师结成互助小组,互帮互学。一年多来,这个公社的民办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熟悉了业务,既重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又结合三大革命运动实践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
广东省四会县教育办公室


第2版()
专栏:短评

坚持多种形式办学
在广大农村,要尽快地普及小学五年教育,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除了国家办学以外,必须大力提倡群众集体办学;办学形式要多种多样,方便农民子女就近上学。
坚持多种形式办学,是贯彻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需要。毛主席早就指出:“解放区的文化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在推进他们的工作时,应当根据目前的农村特点,根据农村人民的需要和自愿的原则,采用适宜的内容和形式”、“不但要有集中的正规的小学、中学,而且要有分散的不正规的村学、读报组和识字组。”这是一条多快好省地发展农村教育的路线。但是,解放以来,刘少奇一伙疯狂推行一条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借口什么群众办学“不正规”,“不象样”,“质量低”,千方百计地扼杀农民办学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摧毁了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但它的余毒在某些同志的头脑中还是有所反映的。
有人说,多种形式的学校,分散,不正规;全日制学校已经够抓的了,哪有时间管这些?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不把全日制学校以外的多种形式的学校看作农村教育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比起全日制学校来,其它形式的学校是分散一些。但这恰恰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正是因为形式多样,才符合农村的特点,适应贫下中农的实际需要,才能满足部分贫下中农子女因某些实际困难不能进全日制学校的入学要求。各地应当在抓好全日制学校的同时,认真抓好半日班,早、午、晚班,巡回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学校。任何忽视多种形式学校的思想都是错误的。
对于教育质量,不同的阶级,历来就有不同的标准。资产阶级教育家把群众办的早、午、晚班等形式的学校视为“不象样”,“质量低”,而广大贫下中农却说它“好得很”,亲切地把它称为“自己的学校”。原因何在?这是因为这种学校首先使贫下中农的子女有书读,能够学到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到文化科学知识。当然,全日制学校和其它形式的学校,都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但是这种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是沿着无产阶级的方向提高。
多种形式的学校是适应贫下中农需要而产生的。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我们要提高路线斗争觉悟,以满腔的热情,按照实际情况和农民的需要,积极引导和支持群众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校;已经办起来的,要努力把它巩固下来,把它办好。


第2版()
专栏:

苑口大队是怎样普及小学教育的?
河北省文安县苏桥公社苑口大队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后,小学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管校前,这个大队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只有百分之三十七;管校后,学龄儿童全部入学。家务轻的学生进全日班,家务重的青少年,也都进了耕读班,三至六岁的幼儿进了育红班。三年多来,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路线教育不能间断
学龄儿童都进了学校,是否就完事大吉了呢?事实给了苑口大队党支部和贫管会很深刻的教育。一九六九年,由于受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许多学生家长要求学校把他们的子女由全日班调到耕读班,有的甚至干脆不让孩子上学了。党支部和贫管会抓住这个问题,对师生和贫下中农进行了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教育,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提高了家长对普及教育的认识,全日班和耕读班得到进一步巩固。
随着教育革命的深入发展,苑口大队党支部认识到,要巩固在校学生,单抓学校内的路线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对家长进行路线教育。一九七○年,学校办起了小农场、林场和饲养场,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学校师生深入学习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教育革命搞得很起劲。但是,由于校外教育一时没跟上,有些学生家长不理解办“三场”的意义,不愿让子女上学,说“与其在校干活,不如在家挣工分”。在这些错误思想的支配下,有二十多个学生要求退学。党支部针对这个问题,组织师生进行社会调查,大力宣传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思想。校内校外通过学习,使师生和社员群众懂得了什么是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什么是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校内和校外,学生和家长,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学校越办越巩固。
坚决纠正轻视“不正规”学校的倾向
苑口大队在贫下中农管校后,很短时间内,相继办起了耕读班、早午晚班和育红班,满足了学龄儿童和幼儿的入学要求。
耕读班刚办起来的时候,选派了教师,制订了教学内容和上课时间。教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安心。后来,因为安排其他工作,需要抽调一些教师。领导认为,全日班是正规班,教师不能调;耕读班“不正规”,调走几个教师没关系。于是就把一些耕读班教师调走了。学生认为,领导上不重视耕读班,教师七上八下,学不了什么,算了吧。学生的这些意见对领导触动很大,他们带着这个问题回顾了历史的教训:一九六四年到一九六八年,大队也曾办过多种形式的学习班。因为文权不在贫下中农手里,一些教师把耕读班、早晚班的学生看成“后生子”,是额外负担,所以这些学习班刚办起来就夭折了;有些耕读班有名无实,学生学不到什么东西。通过回忆对比,大家清醒地认识到,重蹈历史的覆辙,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执行反革命修正主义的教育路线。要巩固在校学生,普及小学五年教育,必须坚决纠正轻视“不正规”的学习班的错误思想,认真把它办好。
多种形式的学习班要适应贫下中农的需要。党支部体会到,要办好多种形式学习班,必须做到:既要机动灵活,又要认真、扎实,讲究实效。
在学习时间上,根据一年四季的变化,灵活安排,原则上农忙少学,农闲多学。农忙、农闲都兼顾到学生学习、劳动、休息三个方面。
在学习内容上,既考虑到它和全日班的差别,也不“放羊过山,走到那里算那里”。对耕读班和早晚班坚持做到:固定教师,有相对固定的教材,有必要的教学制度和教学要求。要求耕读班的学生学习四、五年之后,能读书看报,能写书信和农村应用文,会打算盘。
认真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
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是搞好小学普及教育的重要一环。
贫下中农刚管学校的时候,学校缺房屋,缺桌凳。在教学方面,旧的一套破除了,新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教师不知道文化课如何上。这些问题怎么解决?管校代表当时认为,解决教室、桌凳是我们的事,上文化课是教师的事,大老粗管不了。因此,他们对社会主义文化课没有过问。文化课上得不好,学生和家长很有意见。新的党支部成立后,对以前忽视文化课的倾向也没有引起重视,教师也片面地认为,文化课上好上坏不是什么大问题。这种状况引起广大贫下中农的不满。他们说,毛主席指示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学校没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这个一针见血的批评,使大队领导深受教育。从此以后,党支部把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作为贯彻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重要一环来抓,经常抽人到学校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党支部和贫管会委员,工作很忙,大多数文化水平又低,如何抓社会主义文化课?他们的主要方法是:一、遵照毛主席关于“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的教导,着重解决教师的思想和业务问题。这个大队的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二。这些教师热情高,干劲大,但缺乏教学经验。领导就和他们一起备课,一起上课,共同研究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同时,经常组织新老教师开展互教互学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二、抓教学中带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学校办“三场”前,教学和三大革命运动联系不紧密。针对这些情况,领导着重扭转关门教学的倾向。办起了“三场”,有的教师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不管上什么课,不看具体情况和条件,都强调到现场去上,以为这样才算理论联系实际。结果,许多课只是地点搬家,效果并不好。领导抓住这个苗头,又进行了反对形式主义倾向的教育。由于领导注意抓不同时期的不同倾向,文化课的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河北文安县文教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