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4月1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农业学大寨

纲举目张 五业兴旺
——栖霞县开展两条路线斗争发展多种经营的经验
山东省栖霞县委在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的过程中,排除“左”右干扰,正确处理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关系、农业和副业的关系,做到以农为主,以副养农,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过去的栖霞是“穷山恶水土质薄,十年九旱灾情多”;如今是“层层大寨田,库塘紧相连,山后松,山前柞,山下庄稼,山腰果”,到处呈现一派兴旺景象。县委的体会是:领导思想上必须有全面观点,才能全面发展生产;必须坚持两条路线斗争,才能全面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首先解决领导思想问题
栖霞是个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多种经营的发展。但如何发展,这个县曾经历过不少的曲折和斗争。
一九六二年,在刘少奇一伙“三自一包”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毒害下,不少队大搞副业单干,影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经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刹住了这股歪风,集体多种经营迅速发展。但随后又发生了新的问题:有些社队,搞多种经营不是以副养农,而是以盈利为主。一小撮阶级敌人乘机破坏,影响了生产的发展。
文化大革命中,这个县的干部、群众狠批了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和资本主义倾向,发展多种经营坚持以粮为纲,搞副业坚持以服务农业为主,扭转了多种经营的方向。可是,有些社、队在批判了资本主义倾向以后,又出现“抓粮食保险、抓副业危险”的思想,怕别人说是搞资本主义,不敢抓粮食以外的项目。个别队甚至发生砍桑刨柞伐果树的毁林造田倾向,结果收入减少,生产资金发生困难,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县委认真总结了这几次的经验教训,认识到,要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必须排除“左”右干扰,狠抓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首先从领导思想上解决问题。他们深入到三个公社和三十四个大队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取得经验。还举办了四级干部学习班,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教导,狠批刘少奇一类骗子鼓吹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并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事例教育大家。路住家大队是一个五十六户的小山村,他们坚持以农为主,以副养农的方针,在大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全面发展多种经营。一九六四年以来,副业向农业提供资金十三万元,购买了动力、排灌、粉碎等农业机械和大批化肥、农药;每户每年养猪三头以上。猪多、肥多、粮多,粮食亩产连续六年过“长江”,去年超千斤,对国家作出较大贡献,社员分配逐年增加。另一个生产大队,由于受极“左”思潮影响,干部怕搞副业犯错误,多种经营没有开展起来,劳动日值很低,生产缺乏资金,好地不高产,亩产只有四百来斤。
两个大队的鲜明对比,使大家进一步明确认识了农、林、牧、副互相依存又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单打一、抓一头的形而上学观点;从政策思想上划清了多种经营同“金钱挂帅”的界限,正当副业同资本主义倾向的界限。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决定于执行什么路线,决定于指导思想是什么。不坚持“以粮为纲”,只顾赚钱,把副业生产当买卖做,“整壮劳力搞副业,农业生产打捎头”,这样就会走上邪道;只“单打一”抓粮食,不发展多种经营,就不能以副养农,农业生产就受影响,同样是危险的。多种经营这块阵地,社会主义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就会乘虚而入。对社会主义多种经营不敢领导,放弃阵地,也是危险的。
认真落实政策
栖霞县委在总结历史经验中体会到,要发展多种经营,必须以粮为纲,认真落实党的政策,正确处理集体经营和社员家庭副业的关系。投资大、技术性强的项目,如果园、林场、窑业等由集体经营;在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前提下,鼓励社员发展正当的家庭副业,不适宜集体经营的项目如花边、草辫等,加强领导由社员分散经营。其次要认真贯彻执行价格政策,调动群众发展副业生产的积极性。如官道公社年产稻草一百一十多万斤,过去因为收购价格低,结果“稻草往外流,草绳往里走”。去年商业部门正确执行了价格政策,帮助这个公社发展了草绳生产,不仅满足了本社的需要,还支援了兄弟社队。
他们还体会到,农副业生产的安排要妥当,要注意解决劳力、资金、土地等方面的矛盾,正确处理当年生产和长远建设的关系,以短促长,以长保短。在长远规划的指导下,保证当年增产,进行长远建设。这个县在发展多种经营中,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的布局,妥善处理粮、棉、油、糖、烟、麻等的关系,做到纲举目张,互相促进,全面发展。唐家泊公社在山上植栽果树,河滩压条造林,开展草条编织、喂猪养羊、淡水养鱼等生产,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粮食连年过《纲要》,公共积累增多,社员收入增加。这个公社的上牛蹄夼大队,原来有些人只顾当年收益,不抓长远建设,只愿抓花边、粉坊、养蚕等收益大、见效快的项目,不愿搞植树造林等见效慢的长远建设。经过学习,他们弄清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既注意抓当年收益,又注意抓好林业、果业、耕畜繁殖等长远建设,做到长短结合,以副养农,生产得到新的发展。栖霞山多水缺,历史上没养过鱼,近几年来,他们充分利用山塘水库,积极发展淡水养鱼,养殖面积已达到一万一千多亩,去年全县就捕捞了十六万多斤。
栖霞县由于坚持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一九七一年战胜了严重自然灾害,夺取了粮食大丰收,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项目,发展到九类一百二十多种。养猪二十二万五千头,比一九七○年增长百分之五十七。四坊、窑业、编织、铁木作坊等也有发展。去年多种经营收入三千五百多万元,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社员平均收入比上年提高了百分之十四。
栖霞县报道组
(附图片)


第4版()
专栏:

葱要不要种?
初春的一个夜晚,辽宁省义县白庙子公社大白台子大队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落实种植计划的会议正在进行。参加会议的队干部热烈讨论着这样一个问题:五亩地的葱要不要种?
前几天,大队党支部为了全面落实“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打算在完成粮食种植计划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根据通盘考虑,决定种五亩葱。这个计划提出后,有的干部不同意。为了统一思想,党支部特意把这个问题提到干部会议上来讨论。
会议一开始,有个干部说:“种葱就要影响粮食生产,弄不好,还要走上刘少奇‘金钱挂帅’的资本主义道路。我看还是不种保险。”
“话可不能这么说呀!”他的话音刚落,二队队长刘文斗就抢着说:“毛主席教导咱们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不但要种足种好粮食,还要发展多种经营。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种五亩葱,既能满足本队群众的生活需要,又能供应市场,这是符合党的政策的。合理安排,粮菜间作,就可以做到粮菜兼顾。用卖葱的钱,买化肥、农具,扩大再生产,还能促进粮食丰收。”
民兵连长佟福来接着说:“是不是走刘少奇一类骗子的资本主义道路,不在种不种葱,而在于为什么种,执行什么路线?我们种葱是为了满足本队群众和城市人民的生活需要,这完全符合党的政策。这葱我认为可以种。”
“对!”这时坐在一旁的党支部书记李国有站起来说:“咱们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不能左右摇摆。路线政策弄清了,只要不影响粮食生产,这五亩葱不但要种,而且要种好。”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问题越辩越明,是非越弄越清。大家不但明确了葱该不该种的问题,还提高了路线觉悟。


第4版()
专栏:

条帚糜子种多少?
在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极“左”思潮干扰下,大白台子大队去年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忽视了多种经营,把过去习惯种植的条帚糜子也挤掉了。结果,社员用几把条帚也得到外地购买。今年,大队党支部为了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提出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就和县里的农副土产品门市部订了合同,打算在完成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适当种几亩条帚糜子,保证市场供应和群众的生活需要。
在讨论种植计划时,大家对“今年种多少糜子?”展开了一场争论。有的认为:条帚糜子是个缺物,应当多种点,既满足群众需要,又可以得到一笔资金。有的人说:“发展多种经营,种条帚糜子是对的,但不宜过多,多了就会冲击其他粮食生产。”两种意见争执不休。
在场的革委会副主任刘风奇看到这情景,便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认真总结过去在种植计划上偏“左”偏右吃的苦头,使大家认识到:“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完整方针,过去片面强调粮食,忽视多种经营是错误的;现在如果片面强调多种经营,忽视以粮为纲,同样是错误的。种些条帚糜子,保证市场和群众需要是对的,但是如果为了多赚钱随意多种,就会走上资本主义的邪路。糜子种多少,不单是个数字问题,而是关系到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大问题。
大家结合本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充分讨论,最后在保证完成今年国家粮食种植计划的前提下,适当安排了条帚糜子的播种亩数。
本报通讯员
葱要不要种?条帚糜子种多少?这些看来虽然是农业生产中的小事,但却反映了有关党的方针、政策的大事。辽宁省义县白庙子公社大白台子大队在落实种植计划中,积极开展革命大批判,排除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左”右干扰,对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需要都作了合理安排。
按计划发展生产,反映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计划的落实是要经过斗争的。大白台子的情况说明,要正确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必须首先从思想上、路线上划清界限,弄清哪些符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哪些是刘少奇一类骗子的流毒;哪些是政策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只有经过革命大批判,提高思想,划清界限,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党的方针、政策才能不折不扣地落实。当前春耕生产进入高潮,如何按照党的政策正确落实种植计划?值得各地重视。 ——编者


第4版()
专栏:

在实践中不断洗刷唯心精神
——肇州县委在学大寨运动中改进作风
不久前,我们访问了黑龙江省西部的肇州县。近几年来,这个县粮食产量不断上升。目前,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正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在这个县,我们走访了十多个人民公社,接触了不少县、社、队的干部和社员。大量事实说明,县委领导作风的改变,是农业生产面貌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次沉痛的教训
县委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克服主观主义,洗刷唯心精神,这并不是什么新问题。但真正实践起来,还要经过一个曲折的斗争过程。
肇州新县委成立初期,“一班人”朝气蓬勃,干劲很足。他们开会,学习,看材料,听汇报,经常坚持到深夜。有些同志很想深入基层,苦于抽不出时间;也有些同志认为,自己看文件多,参加会议多,听汇报多,上边精神吃得透,下面情况摸得透,凭这些也可以指挥生产。正在这时,发生了下面一件事情:
一九七○年三四月间,全县春播陆续开始。为了夺取农业大丰收,县委派了一些干部去肇东县涝洲公社学习高粱、谷子混种的先进经验,并决定在全县大面积推广。他们满以为这样可以大大增产,可是,结果却与愿望相反,按新办法种植的作物,长势越来越不好,还没等到秋收,就看出了减产已成定局。县委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涝洲的经验是好的,但涝洲和肇州的土质、水利等特点不同,县委没有取得直接经验,由点到面地逐步推广,而是一下子盲目地大面积推广以致造成损失。
这次失败使县委受到了深刻教育。他们深深体会到:离开实践,不作调查研究,凭主观愿望办事,好事也可能办成坏事。县委成员坐下来,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实践论》。毛主席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为什么失败?就是因为自己的思想不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性,犯了唯心论的先验论的错误。从此县委成员下决心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实际斗争中,他们学到许多在办公室得不到的东西。原来,有些人总觉得自己比群众
“高明”,下到基层以后,逐渐改变了这种想法,并开始改变了以往那种“你管汇报,我管指导”的作风。
“班长”的带头作用
肇州县委领导作风的转变是经历过反复曲折的。在实践中,“班长”的带头作用,常常会影响“一班人”。县委书记胡民到一个生产大队蹲点,开始信心很高,决心很大。过了不久,就有些安不下心了。他想:我蹲在这里,面上的工作会不会受影响?他蹲不住了,又跑到面上去,走马观花。群众说他是“行李蹲点”。结果,点没有蹲好,面上工作也起色不大;在讨论全县工作时,也提不出新的问题来。
有一次县委开会讨论农业“八字宪法”,下面汇报了双发公社和平二队挖粪窖进行高温造肥的办法。在这个节骨眼上介绍这个办法,正是“雪里送炭”。县委决定推广这项经验。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有些生产队反映:高温造肥不发酵,有的粪窖冻成了冰葫芦。为什么和平二队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别的地方行不通呢?县委派人到现场一调查,发现和平二队水位低,造肥时气候温暖,窖挖得深,因此发酵快;而其他生产队水位高,窖挖得浅,造肥时气候已冷,时间,地点,条件都不一样。
这件事引起县委书记胡民的深思。他想到:教训尽管很多,最主要的一条是没有亲自实践,心中无数。他下定决心在点上蹲下去,进行调查研究,取得领导农业生产的主动权。
在一次县委常委会议上,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有些常委说:“你是第一把手,应该在家里多管管面上的工作,我们下去蹲点。”胡民坚定地说:“正因为我是第一把手,才更加需要取得第一手材料。”
胡民回到了自己原先蹲点的地方,和贫下中农一起学习,坚持参加集体劳动。许多事情在点上办,有些会议在点上开,有时,他回县里开会,晚上九点多钟还要回到点上去,再不是“行李蹲点”了。
但是,新的问题又发生了。县委主要领导成员深入第一线后,有人对蹲点发生了动摇,说什么“县委亲自抓点,不如多抓全面来得快。”县委书记胡民耐心说服大家,坚持以点带面,毫不动摇。
土地盐碱化是肇州县的“三害”之一;多快好省地改造盐碱地是改变肇州低产面貌的关键。胡民冒着严寒,带领贫下中农挖土改碱。由于动手太晚,天寒地冻,投工不少,成效不大。从实际斗争中,胡民懂得了什么时候改造碱地更适宜,而且学到了许多改造碱地的知识。他和贫下中农一起研究,解决秋收与改碱在季节和劳力上的矛盾。县委把点上的经验,及时在全县推广,大大加快了全县改造碱地的速度。
胡民蹲点的长发大队,原来是全县有名的落后大队,过去粮食亩产总是在一百二十斤上下。胡民来这里蹲点以来,一没给钱,二没给物,就是组织社员学习毛主席著作,狠抓路线斗争和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使落后的长发一跃而为先进单位,去年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了三百四十斤。县委在全县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对全县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重新改画“小蓝图”
形势在发展,事物在变化。肇州县委体会到,要带领全县人民继续前进,必须永远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去年春天,肇州县干旱无雨。县委几位常委,因急于想把抗旱播种工作做好,自以为对肇州情况熟悉,没有经过调查,就在一次会议上提出全县必须做到作物全部先浇后种的要求。不久,县委一位常委下去检查抗旱播种工作。在一个公社,贫下中农说:“我们这里根本没有先浇后种的条件,打井也来不及,如果不准抢墒下种,土地就白扔了。”他又到另一个公社的几个队去。有的社员说:“这里地势低洼,墒情好,不必要先浇后种。”
县委重新召开会议,经过讨论,改变了原来的决定,提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做好抗旱播种工作。这样,加快了全县的抗旱播种工作的进度。
这件事使几位常委受到深刻的教育。从此,肇州县委对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更加重视。但是,认识了的事物,不一定能深刻理解它,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才能达到自觉。
一次,一个县委常委去下宝公社太吉大队蹲点。他想:这次蹲点,是改造世界观的好机会,一定要好好向贫下中农学习。他下决心和贫下中农一起,苦战两三年,彻底改变太吉大队的面貌。他到村不久,用了几天时间埋头思索,作出了一个改变太吉大队自然面貌的“小蓝图”。第一步,先组织群众修渠。他亲自带头拉土,整天累得汗流浃背。不久,他回县里去开会,临走时,他再三嘱咐,要大队干部抓紧。开完会,他就返回村里。他原以为这段时间工程一定进展很快,可是到大队一打听,修渠工程在他走后就停工了。
他惊奇地问:“为什么停工?”
贫下中农回答:“土地上了冻,土块压不实,费工多,还不能保证质量。”
他说:“人家关内修水利,哪有夏天干的?水利工程就是要冬天干。”
他动员群众重新上马,经过一段苦战,水渠终于修成了,他满心高兴。可是到了第二年春天,冻土块一开化,土松了,一放水,水渠到处漏水。
经过这次教训,他认识到:贫下中农确实比自己高明得多。从此以后,他做什么事,都虚心向贫下中农请教。经过群众反复讨论,推翻了自己的“小蓝图”,制订了一个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远景规划。
“小蓝图”重新改画了,这位同志在改造世界观上,也取得了成果。在一次社员大会上,他深有体会地说:我的“小蓝图”就是唯心论的先验论的产物,改画了“小蓝图”使我懂得了什么是唯物论的反映论,什么是唯心论的先验论。
肇州县委的同志们谈起这些经验教训时说:其实,我们每个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中,何尝不是带着这样那样的“小蓝图”?这些“小蓝图”在实践中修改一次,我们的认识就前进一步,领导水平就提高一步。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