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3月1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都江古堰喜迎春
两千多年来灌溉着川西平原千里沃野的都江堰,今年更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春耕的到来。
解放以来,都江堰工程经过不断扩建,特别是近两年来,经过全面规划,彻底治理以后,灌溉地区由解放初期的十二个县、市,扩大到二十七个县,灌溉面积由解放初期的二百多万亩扩大到七百多万亩。渠水不仅灌溉川西平原的土地,而且引上了仁寿、中江、三台等丘陵地区的农田,把一百多万亩旱地和一年只种一季的冬水田,变成了一年种二季或三季的高产田,保证了农业丰收。
去年,这里虽然遭受到少有的干旱,但是灌区的粮食产量却大幅度增长,平均亩产跨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油菜籽、烟、麻、川芎等二百多种经济作物也都获得丰收。当前,灌区各地的数百万社员群众,正满怀信心,千车万担送肥下地,精心培育早稻秧苗,加紧整修农具,为夺取一九七二年的新丰收做好准备。
历 史 回 顾
都江堰创建于公元前二百五十年,距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这一工程,由“都江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工程和成千上万条渠道以及分堰组成。
当岷江水从崇山峻岭中奔腾而下,流到川西平原西部边缘的灌县境内的玉垒山下时,便被“都江鱼嘴”工程把江水分为两股。在鱼嘴南面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除了灌溉外,主要是排泄洪水。在鱼嘴北面的叫内江,主要灌溉农田。鱼嘴后面是由无数巨大的鹅卵石筑成的内外“金刚堤”,它和都江鱼嘴连成一个整体,是分水工程的主要部分。金刚堤后面紧接着是“飞沙堰”(溢洪道)。内江水流到这里,因为峭壁临江,水流湍急,容易横决。飞沙堰可以泄洪、排沙,使内江水保持适当的水量。在飞沙堰后面就是“离堆”巨崖,崖下就是“宝瓶口”工程。这个工程为内江打出了一条通畅的水路,使岷江水自流灌溉川西农田。
两千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对川西平原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根本不修水利,年复一年,使都江堰渠系紊乱,洪水一来,良田被冲刷,人畜遭伤亡,灾害频繁。因此,都江堰的灌溉面积日益减少。
解放后,都江堰回到了劳动人民手中,经过历年扩建整修,灌溉面积有了发展。特别是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成立后,相继修建了人民渠、东风渠、解放渠等大形干渠八百多公里,逐步扩大灌溉面积。但是,两千多年来的旧渠存在着的“长、多、宽、弯、乱、浅”,造成灌溉时“上游饱、中游少、下游干”,排水时“上游畅、中游满、下游淹”的严重局面没有得到彻底改造,影响平原各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使粮食亩产量长期处在五、六百斤的水平。
改 渠 治 河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灌区广大农村干部和社员群众狠批了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坚决要求改造都江堰。四川省党组织和革委会有关领导成员,也分头到灌区各地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制定改造都江堰的计划:填平旧渠,开挖新渠,做到渠直、路平、土地平整,以充分利用水源,扩大灌溉面积,进一步发展水利、电力事业。
这个计划提出来以后,受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支持,但也有少数人认为都江堰工程几千年都没人动过,担心搞不好影响生产。根据这种情况,省革委会首先组织社员、干部进行学习,使大家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同时开展了对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大批判。各地干部、群众,认真研究了川西平原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和都江堰灌溉渠系存在的问题,认识到,在历史上起过很大作用的都江堰,现在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必须彻底改造。在这一思想基础上,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在平原各地展开了大规模的改渠治河活动。
一九七○年,当北风怒吼的隆冬季节,加固都江堰“宝瓶口”工程的战斗开始了。岷江之水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直冲离堆,被这一巨崖挡住去路,只好猛向左转,涌进“宝瓶口”,灌溉川西平原。多少年来,由于江水带着卵石和巨木,不断冲击离堆岩石,在离堆岩前淘出了一个巨大的深潭,使岩基越掏越空,如不及早根治,岩石垮塌,川西农田就有被洪水冲毁的危险。但是,要车干深潭水,加固岩石基础,这是过去没人想过的事。参加工程建设的三千多名干部、社员,在毛泽东思想武装下,在千回百转、汹涌澎湃的激流面前,豪迈地说:“治水不靠天,只要敢于干革命,那有潭水车不干!”在那天寒地冻的日子里,人们用抽水机抽水,用虹吸管吸水,用肩抬桶挑,用一架架水车组成“长龙”日夜车水。不到一个月,终于抽干了千年的深潭水。接着,大家又冒着刺骨的寒风,在崖基深处,挥动钢钎、铁锤,整修崖基。经过四十多个昼夜的战斗,终于在“宝瓶口”的基石上,浇灌了一千立方米的混凝土,加固了这座关系川西平原数百万亩农田灌溉的引水、分洪工程。
旧的白玉河是都江堰老灌区三十多条老河的缩影。过去,都江堰在排洪季节,汹涌澎湃的洪水从平原上一些地区夺路而出,把不少良田冲成九弯十八拐的河滩,卵石遍地,沙砾横飞。到灌田时节,堰水流经这些地段时,形成漫灌、窜灌,渗透又大,流速减慢,影响下游地区用水。近几年经过统一规划治理,这三十多条老河,都初步得到治理,保证了灌溉时送水快,排洪时洪水归槽。在这些老河两岸的沙滩上,还新造出了一万多亩平平整整的耕地。
岷江江水从“宝瓶口”流出后,由西向东形成一个扇面向前奔流。这里的地形是西面高,东面低。从灌县到成都市,只有六十公里,而地面却高出一百五十米以上,以致不少社、队的地势较高的农田,无法自流灌溉,低处的农田又由于上游的渠水不足,灌溉不上。然而现在,什邡县云西公社九大队的社员却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大队过去由于渠水不足,每到栽秧季节,靠人挑肩抬和人工车水灌溉,粮食亩产只有五、六百斤。一九七○年,大队党支部和一些贫下中农一起研究设计,要把低处水引向高处灌溉农田。他们奋斗了五十多天,修建起了一条一千一百多米长的地下卵石砌拱的倒灌工程,把下游的渠水引来以后,再用电力机械提上高处灌溉农田。去年,这个大队的四千多亩缺水低产田,得到了灌溉,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一千三百多斤。
象灌县、什邡县社员群众一样,两年来,川西平原的一百多万水利大军,满怀为革命兴修水利的豪情壮志,抗冰雪,战严寒,根据整治方案,用双肩担来一筐筐卵石和泥土,填平了原来十多万条旧渠,又一锄锄,一镐镐新开了六万多条笔直挺伸的新渠道,使古老的都江堰得到了新生,进一步发挥了它的作用。
团 结 协 作
在根治都江堰老灌区的同时,新灌区也在不断扩大,干渠不断向前伸延。现在,都江堰的水顺着新的渠道穿山越谷,流向丘陵山区,使这些地方的大片旱地种上了水稻,原来只种一季稻的冬水田变成了两熟或三熟的高产田,连年获得丰收。
绵竹县和邻近的什邡县有一部分丘陵高地,水源不足。多少年来,这里的群众就想修渠引水灌溉农田。但是,修渠道要占用彭县的一些土地,加上远途施工,困难较多,以致迟迟未能动工。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人们的路线觉悟提高了,全局观点增强了,又把修渠的问题提了出来。就在一九六六年冬天,彭县的一些领导成员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问题的焦点是修这条渠,彭县受益不多,却要被占去三百多亩耕地。是保证绵竹、什邡县的二十三万多亩地增产,还是保住自己这三百亩?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的教导,进一步认识到:要搞社会主义,就不能只顾局部利益,要事事从大局着想。从这一观点出发,他们主动向绵竹和什邡县领导机关建议:从彭县开渠引水。这一消息传出后,社员们欢欣鼓舞。当年冬天,三个县的上万名社员群众,分头开工修建红岩渠。
在什邡和绵竹县的交界处,奔腾的石亭江水,隔断了都江堰的去路。绵竹县人民决心在石亭江河床下面,用条石砌拱,修建一座长一千一百多米、宽近四米的江下涵洞,把都江堰的水引过江去。但是,修建用的几千方条石,从本县采运,困难很多,影响施工。什邡县的干部和社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大家说:为了修好这条社会主义幸福渠,我们要全力支援。他们提出了在本县开山取石的建议,并协助绵竹县的社员们开采条石三千多方,出动二千多辆架车、手推车,把石料及时运到工地,保证了适时施工。
彭县的贫下中农看到绵竹县三千多社员远离家门,在两县交界处修渠,就争先让出最好的房屋,安排大家住宿,又把新鲜蔬菜和柴草送到工地。团结协作的精神深深感动了绵竹县的社员和干部。他们除了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对待彭县的支援外,在雨天无法施工时,就帮助当地社员搞生产,还派出医疗队为当地社员防治疾病。
绵竹境内的丁家山,成为挡住都江堰水东流的“石老虎”。这次,绵竹县的干部和社员,决心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消灭“石老虎”,叫堰水听人使唤。这个县不受益的十个人民公社的社员,看到受益社、队的力量不足,便主动前来帮助。大家说:为革命开渠,本队不受益,也要齐心干。受益社、队的群众受到很大鼓舞,他们一面按照自愿互利、等价交换原则,和这些社、队进行换工互助,一面加紧施工准备,提前动工。在修建涵洞时缺少木材,这消息被什邡县知道后,有关单位又及时拨出一批木材支援。工地上的广大干部和群众,也是相互帮助,团结战斗。两个冬、春,便在这“石老虎”上劈开了一条长一百零四米的人工渠,使都江堰水下平川。一九七○年,绵竹县受益的十七万亩农田,粮食增产三成多,跨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
蓄 水 灌 田
过去,每当栽秧季节,各地同时用水,而都江堰水不能满足需要。到了夏季,岷江上游山洪暴发,都江堰水又奔流直泄长江。多少年来,人们就盼望着把排走的洪水蓄起来,在栽秧时灌溉农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基层干部和社员,批判了过去依赖、等待的错误思想,发扬革命精神,自己动手,凿隧洞,修水库,挖塘开渠,在干渠两旁修起了成千上万座水库、水塘,使各地都有充足的渠水灌田。
地处川西平原东部边缘的仁寿县,一百五十多万亩耕地中,大部分十年九旱,无法种水稻,只能播种产量很低的旱粮。在文化大革命中,仁寿县党组织和革委会,决定利用群山环抱的地势,修建黑龙滩水库,把都江堰水通过二百多公里长的渠道引进水库,灌溉农田。一九七○年开工修建拦水坝。在施工的日日夜夜,人们用自力更生精神战胜了各种困难。他们用简陋的材料,办起了石灰厂,烧起了红炉,建起了修理车间。没有炸药自己造,工具坏了自己修。开采石料缺石工,大家边学边干;运石料缺少车辆,两千多社员主动去搬运。社员们还大搞技术革新,创造了土绞车、梭槽、索道和土升降机等,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的进度和质量。社员们坚持奋战十四个月,开采出二十六万多方条石,建成了一座高五十米,厚六十米,长二百五十米的条石弧形重力大坝。接着,大家一鼓作气,抓紧修建渠道二百七十多公里,建成隧洞、桥梁、渡槽等大小建筑物三百多处,使水库全部工程提前两年完成。
黑龙滩水库边修建、边蓄水。大坝全部竣工时,已趁岷江洪水期蓄积了大量的水,把围在水库中的七十二座山头变成了秀丽的岛屿,祖祖辈辈生长在这山坳里的社员们,看到都江堰水流到这山窝来,情不自禁地放声高呼:“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万岁!”“毛主席万岁!”目前,社员们都喜气洋洋地平整土地,准备用都江堰水种出历史上第一季水稻。
新华社记者


第4版()
专栏:

深入学习毛主席关于“开展矿业”的指示大力加强矿山建设
首钢铁矿石和精矿粉基本自给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三月十一日讯 首都钢铁公司大力加强矿山建设,使铁矿石和精矿粉实现基本自给。随着原料生产的发展,首钢的生铁、钢和钢材的产量也迅速增长,一九七一年这几项主要产品的产量都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首都钢铁公司是我国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之一。一九五八年,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这个公司的广大工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开始进行矿山建设。一九六○年就在迁安矿区建成了一座年产矿石一百万吨的大石河铁矿。随后,大石河铁矿选矿厂也部分建成投产。后来,由于刘少奇及其在冶金部门的代理人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实行“抓中间带两头”的反动方针,把迁安矿区的建设搞得冷冷清清,矿石生产发展缓慢,使首钢矿石自给率多年停留在百分之三十左右,严重地影响了钢铁生产的发展。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首钢广大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学习毛主席关于“开发矿业”的指示,批判“抓中间带两头”的反动方针,大力加强了迁安矿区的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不仅全部建成了大石河铁矿选矿厂,而且新建了水厂铁矿和水厂铁矿选矿厂,同时还以老矿带新矿的办法,开发了一批中小矿点。这些厂矿生产出来的矿石和精矿粉,基本满足了首钢生产的需要。
首钢迁安矿区的基本建设,充分显示了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大搞群众运动的威力。一九六九年开始建设水厂铁矿北山主矿体露天采场的时候,在矿区生产建设指挥部的集中领导下,参加施工的除了首钢矿山建筑工程公司的基本建设专业队伍和矿区生产岗位的工人以外,附近农村人民公社的社员、首钢职工家属和矿区职工子弟学校的师生,以及北京市高等院校的一些学生和教职员工也前来支援。他们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战胜了一个个困难,仅用七个多月的时间,就使这个露天采场达到了出矿条件。
首钢迁安矿区生产建设指挥部对设计、施工、生产部门坚持实行统一领导,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搞好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的三结合,因而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水厂铁矿选矿厂的建设,由于充分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就把这个大型选矿厂的八个选矿系列,高速度地建成并投入生产。
首钢迁安矿区的基本建设,还采用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办法,使各项工程尽快建成,迅速发挥投资效果。一九六九年,他们集中力量建设了水厂铁矿北山主矿体露天采场,使这座大型矿山初具规模。一九七○年,他们又把主要力量集中于水厂铁矿选矿厂的建设。一九七一年,为适应选矿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他们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地开发了羊崖山、大杨庄等中小矿点。这样,在采矿与选矿之间,生产与基本建设之间,不断地注意加强综合平衡,推动矿区生产建设迅速发展。
首钢迁安矿区在基本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了河北省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的大力帮助和支援。全国各地和北京市的许多工厂也为首钢迁安矿区赶制了大批矿山设备贡献出力量。


第4版()
专栏:

智利社会党总书记阿尔塔米拉诺观看《红色娘子军》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等陪同观看演出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三月十一日讯 智利社会党总书记阿尔塔米拉诺和政治局委员卡姆,今天晚上应邀观看了由中国舞剧团演出的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
智利驻中国大使乌里维的夫人,大使馆文化参赞罗哈斯和夫人,也应邀观看了演出。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委员谢扶民,对外友协负责人王国权,有关方面负责人倪志福、丁西林、申健、王冶秋、陈德和、谢静宜、周培源、尹佐珍、马家骏、邢仁先、李言年、薛端等陪同观看演出。
演出结束后,阿尔塔米拉诺总书记、卡姆政治局委员走上舞台,同演员们握手,祝贺演出成功,并赠送了花篮。


第4版()
专栏:

加强企业管理 合理使用劳动力
大同矿务局压缩非生产人员充实采掘第一线
新华社太原一九七二年三月十一日电 山西省大同矿务局党委会在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活动中,采取切实措施压缩非生产人员,充实井下采掘生产第一线,进一步挖掘了劳动潜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今年一、二月份,这个矿务局的原煤产量又比去年同期提高百分之四点九。
大同矿务局的斗、批、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这几年,年年、月月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局党委在调查研究生产的薄弱环节时发现,有些单位不适当地抽调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去搞各种非生产性的工作,结果削弱了井下的采掘力量。针对这种情况,党委作出了改善劳动组织,压缩非生产人员充实生产第一线的决定。他们组织干部和工人群众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任何社会主义的经济事业,必须注意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人力和设备,尽可能改善劳动组织、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教导,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使大家认识到,不适当地增加非生产人员,直接影响了井下生产,降低了劳动生产率,这是违背多快好省地发展生产的要求的。一定要正确处理好革命和生产的关系,加强企业管理,合理使用劳动力,充实生产第一线,全面地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这个矿务局所属各单位纷纷压缩非生产人员充实生产第一线,并且尽可能地把辅助部门的人员精简下来派到采掘第一线去。全局上下按照精兵简政和业余闹革命的原则,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使二千六百多名脱离生产第一线的人员,重新回到井下各个岗位,其中直接充实到采掘队、组的有一千七百多人,有力地加强了生产第一线的人力。这个局的红三矿,过去有一段时间劳动组织不合理,设置了一些不必要的机构,削弱了生产第一线的力量。后来他们发动群众整顿劳动组织,挖掘劳动潜力,从各个非生产性单位抽调了三百一十九人充实生产第一线,使井下最近新增加了两个工作面,今年一月份的原煤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十五点二。红九矿过去由于采掘人员不足,矿井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这次,这个矿压缩了三百八十多名非生产人员充实到井下,使原煤的日产水平由原来的三千吨左右迅速提高到四千四百多吨,掘进日进尺也由原来的七十米上升到一百米以上。全矿务局把一批非生产人员充实到井下以后,每天超产的煤炭相当于新建一座中型矿井的生产水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