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欣欣向荣的新盘锦
辽宁南部,渤海湾口,辽河三角洲上,有一片方圆五千多平方公里的退海平原,这就是盘锦地区。
解放前,这里是东北有名的“南大荒”。连片的荒原和碱滩,常年沉睡着;开发的少量耕地,粮食产量很低,人民生活十分贫困。
解放后,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盘锦人民响应毛主席关于“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进行工农业建设,使这个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昔日的荒原和碱滩,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人烟稀少的涝洼塘,变成新的工业区;旧社会的放牛娃、苦长工,如今成了工厂、国营农场、人民公社的建设者和领导者。辽阔的盘锦大地,呈现着一片生气勃勃的兴旺景象。
盘锦是个九河下梢、十年九涝的地方。这里,虽然地势平坦,有大片荒地可以开垦,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是,解放前历代反动统治者一不治水,二不治碱,使这里灾害连年不断,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
解放后,盘锦人民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下,兴修水利,根治盐碱,开发荒原,扩种水田,在十几条河流上,修建六十多处排灌工程,逐年改造沼泽地和盐碱滩,使盘锦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极大地振奋了盘锦人民的革命精神。他们决心以自己的双手,继续开发荒原,建设高产稳产田,让“南大荒”尽快变成欣欣向荣的新盘锦。
一九六八年,成千上万的治水和垦荒大军,向全区十几条大小河流和茫茫碱滩、荒原进发。这个地区的双台子河,是辽河的支流,横贯盘锦,流入渤海。春季天旱少雨,河水枯竭;每逢雨季,河水出槽,海水倒灌,泛滥成灾。在兴修农田水利的高潮中,盘锦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战胜种种困难,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建成上能走车、下能行船的拦河、蓄水、防潮的大型河闸,使这条害河变成了利河。
三年来,盘锦人民共修建排灌干渠一万五千多条,建成大、中、小型桥、涵、闸、站四千多座,开垦碱滩、沼泽地二十四万亩,改旱田为水田十六万亩。大小河流的整治,一个个水利工程的建成,结束了这个地区“九河下梢,十年九涝”的历史,为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一九七○年,全区粮食总产量比一九六九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八;一九七一年,在遭受风、雹等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又超过了丰收的一九七○年。最近四年中,全区向国家交售的粮食,相当于文化大革命前十年交售粮食的总和。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林、牧、副、渔各业的兴旺。几年来全区造林二十一万多亩,建起果园十多处;除社队发展了畜牧业、渔业和副业外,全区还建成两个大型畜牧场,四个苇场,十多个能蓄水养鱼的水库。丰收季节,盘锦大地的水稻一片金黄,连片的苇田里芦花荡漾,呈现着一派喜人的景象。
解放前,盘锦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工业。仅有的一个生产包装纸的小工厂和几座简陋的粮米加工厂,在日寇的残酷压榨下也接连倒闭了。
解放后,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盘锦人民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阔步前进,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正在积极加快工业建设的步伐。近三年多来,全区共新建扩建大、中、小型工厂一百多个,建筑面积几乎等于前二十年的总和。从机器制造、农机制造、建筑材料、化肥、轴承等重工业到造纸、制药、制革、酿造食品等轻工业,都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地迅速发展起来。东方红农机厂,是在几个小铁工厂基础上建成的。开始,没有大型厂房,缺乏现代设备,条件很差。工人们为了尽快地造出农业生产急需的机器,一边修建厂房,一边制造设备,一边进行生产。三年中,他们改革制造了几十台设备,修建了三千多平方米的厂房,使只能生产炉钩、炉铲的小铁工厂,变成了能成批生产农业机械和车床、刨床的农业机械厂。当年的打铁工人李宝成、赵允堂和赵永金,现在成为工厂的党总支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和车间主任。他们同工人一起,研究制造的“图强牌”起重滑车,已经成为畅销国内的先进产品。这个地区的国营农场和人民公社,也建成了一批为农业服务的小型工业企业。一些场、社的工厂还能制造脱谷机、扬场机等农机具。工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过去,盘锦没有一条铁路和象样的公路,仅有的几条土公路崎岖不平,雨后三天不能通车。盘锦地区革委会成立后,在全省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带领群众在短时间内就修成了一条一百零四公里长的铁路,七百多公里的公路,使盘锦地区有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在建设新盘锦的斗争中,城镇居民和各行各业人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在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光辉照耀下,自力更生,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使消费的城镇变成生产的城镇。
田庄台镇的变化,就是一个例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全镇一万五千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六千人,个体生产者、小商小贩和闲散人口就占一半以上,每年全镇需要国家供应三百八十多万斤粮食,五百多万斤蔬菜,二十五万斤肉类。近几年来,全镇各行各业人员和居民,坚定地走“五·七”道路,自己动手,修水利,开荒地,治盐碱,大办农业,力争粮、菜自给。
这个镇太阳升街的居民,以大寨为榜样,学大庆家属的革命精神,冬天顶着寒风,夏天冒着烈日,每天徒步几十里,到渤海边盐碱滩上修水利,开荒地,一九七一年收获水稻一百多万斤。
在田庄台镇,工厂、机关、学校、医院等各行各业,也都走上了“五·七”道路。全镇各行各业人员和街道居民一起,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共修建水利工程二十三处,排灌渠道一百一十多条,在渤海边上建起旱涝保收田八千亩,一九七一年产粮四百七十万斤,平均亩产过了“黄河”,养猪三千一百多头,养鱼十三万多尾,还收获蔬菜五百多万斤,实现了全镇粮、菜、肉自给,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新贡献。
田庄台镇的工业生产,在《五·七指示》光辉照耀下,也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地发展起来。文化大革命前,全镇仅有几家铁木社,现在已经有了五十多个小工厂和车间。街道居民办的二十五座小工厂,一九七一年工业总产值达三十三万多元。田庄台由消费城镇变为生产城镇的经验,很快在全区推广。几年来,全区各城镇开荒种地三万二千七百多亩,仅一九七一年就收获粮食一千八百多万斤。在改造旧城镇的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大大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新华社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开封古城已成为工业城市
在我国黄河中游,有三千年历史的开封古城,经过党和政府的大力改造,今天已成为一座具有初步现代化水平的工业生产城市。
开封是我国的古都之一。这座历经沧桑、度过了漫长岁月的古老城市,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生气勃勃,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今天,开封仍然保持了古老城市的特色。在这里,雄伟壮丽的龙亭、禹王台、相国寺,还有祐国寺的千年铁塔,都保护得很完好,并且整修一新。但是,开封今天的生活气息完全变了。一座座新厂房,在废墟上建设起来。昔日黄沙滚滚的开封东郊,现在变成了新兴的工业区。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古城一片繁忙。
开封的变化,标志着贫穷落后的中国,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正在大步向前迈进。不久前,一种自走式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在这里诞生了。生产这种新型的农业机械的工厂,原先是一个五六十人的小铁工厂。开始的时候,它的主要产品是镰刀和锄头;后来,经过了十年时间,象滚雪球似的一步步发展成拥有四千多人的机械厂,能够成批地生产联合收割机和拖拉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这个厂又成功地制造出了自走式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开封市的领导机关告诉我们说,象这样从技术落后的手工业工厂发展成为初步现代化的工厂,目前在开封有近百个。
开封的工人和干部自豪地说,这些中小型工厂都有自己的一段艰苦奋斗的光荣史。它们绝大多数都是从几把钳子、几个榔头、由小到大、由土到洋发展起来的。现在,这些工厂有的生产出了高精尖产品,有的已成为生产国家所需要的重要产品的骨干工厂。开封红光冶炼厂,开始是十几个人组成的一个生产小组,工人们在一间六平方米的民房里,用一个平炉、一把台钳、一个风箱,从大工厂回收来的垃圾中提炼铜、铝、铅等金属。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这个生产小组后来逐步发展成工厂。现在,它不仅能够为汽车制造厂加工生产精密度要求较高的汽车配件——铜套,而且生产出了电子工业的重要材料——多晶硅和单晶硅。目前这个厂已经能够成批生产半导体材料。
开封的老住户谈到这个古老城市今天发展的情景时,都能回忆起解放前夕这个城市残败破落的景象。那时的开封,沿街是小商小贩和说书卖艺的江湖客,以及各种闲散人口,还有一些专供剥削阶级消闲玩赏的古董店、首饰店和珠宝行。全市只有三家百人的小厂。现在,开封已经成为一个拥有机械、化工、纺织、食品等工业的生产城市,面貌完全变了。在开封东郊的工业区,出现了大型化肥厂、空分设备厂、仪表厂、拖拉机电机电器厂等十几个现代化工厂。通往工厂区的公路上,汽车往来奔驰,满载着工业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今天,古城开封已经能够生产大型的谷物联合收割机、金属切削机床、精密仪表、电动机、制氧机、小化肥设备、高中压阀门和机制纸、化肥、搪瓷等几十种工业品。一九七一年,这个城市工业总产值比一九七○年增长百分之二十点八,比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增长一倍半,相当于解放初期的四十三倍。
开封这个旧城市的改造,经过了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巨大努力。开封的相国寺,在清朝末期就是商业交易的场所和封建迷信的宣传中心。古殿的周围是说书卖艺、相命算卦和投机商人汇集的地方。解放后,这里经过改造,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宣传阵地,经常在这里举办各种展览,向人民群众进行阶级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仅去年一年,就有二十六万人次到这里参观各种展出。相国寺的变化,标志着寄生阶层的消失,大量闲散人口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解放前,有一个逃荒到开封的贫农女儿刘忠琳,由于生活所迫而在相国寺里说旧书。解放后,刘忠琳得到政府的帮助,走进了工厂,当了工人。她现在是开封针织内衣厂的四级技工、生产组长,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多次被选为先进生产者。刘忠琳的经历,反映这座古城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开封市内,我们访问了红岗街,解放前这里叫徐府坑。在这条不到一华里长的小巷子里,过去住着五百多户人家,百分之八十都是小商小贩。解放后,他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十多年来,这条街道办起了三个小工厂,使各种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参加了集体生产。开封市纸箱厂党支部成员李玉泉,解放前以摆摊卖炸饼为生。解放后,李玉泉同一些街道居民组织起来,办起了纸盒小组,为工厂生产服务。多年来,这个小组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前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由初办时的七个人,发展到七百多人,生产由原来的手工操作变成了机械化,产品由一般的小纸盒变成几十种不同规格的大纸箱,成为开封市许多工厂产品包装不可缺少的纸箱厂。今天的红岗街,一些老太太也都组织起来,从事一些为大工厂服务的力所能及的劳动。整个街道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古城换新颜。开封市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城市,正以极其迅速的步伐,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新华社记者


第4版()
专栏: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

信用社的好会计 社员们的贴心人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浪平公社和睦大队,有一个为贫下中农所熟悉的名字——黄明娟。黄明娟这个在旧社会八岁就卖身当童养媳的苦孩子,解放后,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为一个农村信用社的会计。她把自己的身心都扑在信用社上,她所在的信用社被贫下中农叫做“幸福社”。
黄明娟是一九六二年十月接手当信用社会计的。这个信用社,由于过去工作没有搞好,在群众中已失去“信用”。黄明娟解放后才开始上小学,后来又念了一期民办初中,什么月结表、年结表都不会做,要办好信用社,困难真是不少。然而,黄明娟没有退缩。她深入田间、地头和社员家庭,宣传信用社为发展集体生产,改善群众生活服务的方向,广泛征求社员的意见,了解他们的要求,动员大家共同办好信用社。同时,按照贫下中农的建议,在社员赶集必经的吉敦铺建立了服务点。每逢集日,她都坚持到点上为贫下中农服务。为了尽快熟悉业务,她虚心向别人学记账,日夜勤学苦练。一次,她由于上月过账时多记了两分钱,到做月结表时,做不平,算了一天半夜,也找不出头绪来。她心一烦说:“算了,两分钱自己垫上得啦!”可是,一上床,却怎么也睡不着。她想:垫上两分钱事小,可是却反映了自己思想上和工作上的差距。她立即披衣下床,整整查了一个通宵,最后终于查清了那两分钱,使账目毫无差错。
黄明娟经常为贫下中农的事操心。这个大队共有十九个生产队,三百五十户社员,其中二百九十二户是贫下中农。黄明娟对每户社员的思想、生产、生活情况,都很留心。贫下中农谁家有人生病,谁家遇到了困难,她差不多都知道,特别是对孤寡老贫农,她照顾得更周到。有病的她帮助请医生,缺水的她帮助挑水。有的社员碰到了急难事,正想找信用社贷款,黄明娟就及时把钱送到他们手上,并连怎样克服困难的办法也替人家想到了。
黄明娟自从担任信用社会计以来,总是想方设法扶植集体经济,促进集体生产的发展。她认识到,信用社是要给集体贷款,但更重要的是帮助集体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马兰田生产队过去比较后进,她就深入到这个队,和社员们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导,同社员们一起冒着寒风冷雨挑塘泥,采绿肥,积农家肥,为农业增产准备充足的肥料,再给他们适量的贷款,帮助这个队发展集体养猪、种茶、种菠萝、烧石灰,进行多种经营,对这个队改变落后面貌起了积极促进作用。
黄明娟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和集体经济服务,受到了贫下中农的信任、拥护和称赞,一致选她担任了县革委会委员、公社革委会常委和大队革委会副主任。和睦大队党支部成立时,党员们一致选她担任支部副书记。后来,她又被选为玉林地区党委委员。黄明娟的职位变了,但她艰苦奋斗的作风没有变。平时她总是带一个旧帆布袋,穿一双土布鞋,在和睦大队方圆十几里走村串户。她身兼数职,工作很忙,但她一直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担任信用社会计九年来,平均每年都出工一百五十天以上。
(新华社)


第4版()
专栏: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

扎根帕宫山 当个好“摩雅”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帕宫山上的合作医疗站里,塘火通红,刚从山下寨子里为贫下中农治病回来的卫生员王定有,正烤着被雨淋湿的衣服。突然,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社员们又送来一位病人。王定有发现他的病情严重,就毫不迟疑地带上急救药品,背起病人,同社员们一起,迎着风雨,过沟爬坡,向二十里外的县医院奔去。
王定有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治病的事迹,在僾尼山区广泛地传颂着。
一九六三年,王定有初中毕业后,回到家乡——云南省勐海县格朗公社帕宫山区参加了农业生产。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卫生路线,造成山区缺医少药,贫下中农得了病,不能及时有效地治疗。他看到这种情形,便立志当个卫生员,为贫下中农防病治病。在大队党支部和贫下中农的支持下,王定有办起了医疗站。八年来,他虚心向当地民间中医学习,虚心向专业医护人员学习,刻苦学习医术,终于掌握了为贫下中农防病治病的本领。王定有风里来雨里去,爬遍了帕宫山的每个山坡,不辞辛苦地为贫下中农防病治病。雨季里,山区发病率高,王定有就在合作医疗站里设置了病床,让路远病重的社员住下治疗。有时病床不够,他就把自己的床位让给病人,自己夜里照看病人,困了就在火塘边打个盹。
一天,勐混公社曼扫大队把六十多岁的傣族老贫农波斯罕送来了。他的口上腔长了一个核桃大的肉瘤,不能张口,不能说话。病人的家属用焦虑和期望的眼光望着王定有说:“我们相信你,大胆地治吧!”王定有虽然从未见过这种病,但阶级感情使他坚定地收下了这个病人。深夜,王定有在油灯下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纪念白求恩》,毛主席教导说:“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毛主席的伟大教导鼓舞了他为傣族老贫农治好病的决心。他用了中西医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疗。在这期间,王定有接连几夜蹲在火塘边,守护在病人身旁,仔细观察病情,及时更换药方,直到老人脱离了危险期。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傣族老贫农波斯罕能够躺下睡觉了,肿瘤也渐渐消退了,王定有却消瘦了。波斯罕病愈离开医疗站时,一家人拉着王定有的手激动地说:“你真是毛主席培养出来的好‘摩雅’(傣语: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