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1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实事求是 一丝不苟
——记共产党员张义对党忠诚老实的模范事迹
提起共产党员张义,永兴生产队的贫下中农,都称赞他是个“说话不浮夸,办事不掺假的好干部”。
张义是吉林省桦甸县新政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永兴生产队队长。他当干部十年来,坚持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办事,敢于抵制弄虚作假的不正之风,发扬了说话老实、办事扎实、作风朴实的革命传统。
一九六八年,这个队在制定生产计划时,提出了粮食单产跨“黄河”的奋斗目标。全队社员在张义的带领下,狠抓革命,猛促生产,认真落实农业
“八字宪法”,夺得了好收成。秋季,在核实粮食产量过程中,逐块丈量了土地,经过认真计算,结果粮食平均亩产只差一斤没有达到过“黄河”的指标。一天,县里派人总结他们学大寨的经验,要把粮食产量写成亩产过“黄河”。张义不同意这样写。有个人解释说:“就差一斤,也不是很多,秋收打场牲畜吃点,糟损一点,那里还出不来这一斤粮食?何必那样认真呢!”可是张义钉是钉,铆是铆,就有个认真的精神。他和大家共同学习毛主席关于“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和“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的教导,对大家说:“我们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就是要严肃认真,向党向人民汇报工作就应当该一是一,该二是二,差一斤就是差一斤。差一斤也不应算过‘黄河’。我们要把劲用在实处,不要把话说到虚处。”张义的一席话,说出了他对党对人民的一片忠心,也教育了在场的许多人。这一年,永兴生产队的干部群众,不论向上级汇报工作,还是向外单位介绍经验,讲到粮食产量时,总是说,我们生产队平均亩产四百九十九斤。打这以后,张义带领社员群众艰苦奋战,粮食产量逐年增加,连续三年,平均亩产年年过“黄河”。
去年七月,参加县委扩大会议的县、社领导干部,来永兴生产队参观。因为夏季阴雨连天,这个队还有十几亩玉米地没铲三遍,杂草很多。这时,队里一位陪同参观的同志想,永兴生产队是个先进单位,如果让人家看到草荒地,多丢丑啊!于是他去找张义商量这条参观路线怎样走?他说:“咱们那点草荒地离得远,再说很快就铲完了,是不是不走那块地旁边?”张义想,这不只是参观路线问题,而是光明正大、实事求是,还是弄虚作假、隐瞒缺点的问题;是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还是走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大问题。他诚恳地对那位同志说:“大家来参观,也是检查我们的工作,应当不藏不掖,如实反映情况。不能怕丢丑,把事实真相掩盖起来。只有让领导了解我们的全面情况,得到更多的批评指导,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于是,张义亲自带路,让来人全面参观,虚心听取批评。这次参观,促进了他们的工作。张义和社员一起,采取了积极措施,抢出了草荒地,战胜了严重自然灾害,夺得了好收成。
张义在工作中不图虚名,能够抵制不正之风。去年春耕时,有人听到邻队完成春播任务,已经向公社报捷了,就对张义说:“咱们是个先进生产队,可不能落在别人后面,应该也去报捷。剩一些零星土地很快就会种上。”张义接着说:“没种完地就要报捷,这是不正之风。弄虚作假的害处很大。我们千万不要这样做。”他们又抢种一天多,直到把地全部种完,才向上级汇报。
在工作中,张义不炫耀自己,不装潢门面。对外来参观的人,他怎么做的就怎么介绍,是个啥样就让人家看个啥样。一次,外单位要来参观他们用土办法制成的扬场机。这台扬场机大部分部件是木制的,用了好几年,显得很旧,不美观。这时有人提出,我们是不是再做一台新扬场机,看起来也顺眼。张义说:“兄弟单位来参观,是检查我们的工作,应该让人家看实物,向人家讲真话,老老实实地介绍情况,用不着讲排场,搞花架子。”
张义出身于苦大仇深的贫农家庭。在万恶的旧社会,他一家三代给地主扛活。张义从小给地主放猪,过着牛马不如的苦难生活。一九六一年,他被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选为生产队长以后,刻苦学习毛主席著作,在学习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狠斗私心杂念,处处以党性原则严格要求自己。他常说:“我们要读毛主席的书,做革命的老实人。”几年来,他带领社员群众坚定不移地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扎扎实实地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一九六○年全队粮食产量只有九万斤,现在增长到四十七万斤以上。粮食亩产连续三年超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跨过了“黄河”。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我还是二队的社员
中共浙江省宁海县委书记 应四官
毛主席教导我们:“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在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干部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才能增强抵制资产阶级腐蚀的能力。只有在劳动中把锄头磨亮,思想才不会生锈。不脱离劳动,才能不脱离群众,才能不脱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我原来是大队党支部书记。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我作为群众代表,参加了省、地、县革命委员会。去年春,我担任了县委书记的职务。新县委成立那天,原来我所在的越溪大队的贫下中农,送给我三件珍贵的礼物:一本毛主席的书,一双草鞋,一根扁担。他们千叮咛,万嘱咐:四官呀,四官!你过去一年到头,不管晴天、雨天、刮风、下雪,不是上山,就是下田,身上总带着泥。现在你当了县委书记,可千万不要忘记劳动。你是泥腿子出身,不能忘本呵!要同以前一样,劳动好,工作也好。当我接过那三件珍贵的礼物时,心里想得很多。越溪贫下中农的心意,也是全县四十三万人民的愿望。我决心认真读马、列的书,读毛主席的书,肩挑革命重担,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遵照毛主席关于“既当‘官’,又当老百姓”的教导,我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在群众面前。去年七月的一天夜里,我步行二十里到越溪大队去参加劳动。第二天天刚亮,我找到自己原来所在的二队队长,请他派工。他说,“你是县委书记了,还要我派工?”我说,“我还是二队社员。”我在二队一连劳动半个多月,皮肤晒红了,手茧磨厚了,同群众的关系更密切了。社员亲切地说:“四官还是笠帽官。”由于我参加了劳动,群众同我亲亲热热,无话不谈。这使我体会到,劳动不劳动,历来是工人、农民考察干部的一面镜子。他们用这面镜子一照,是人民勤务员,还是官老爷,分得一清二楚。干部在劳动中同群众打成一片,群众才会同你讲心里话。
劳动要经常,不能一阵风。有一段时间,由于工作忙,开会多,我参加劳动少了。一天,我回队参加劳动,同社员们一起挑肥上山。大家都很快地挑到了山岗,独有我远远地落在半山腰里,还觉得腿酸、肩痛。摸摸自己手上的老茧,不象过去那么硬了。看看脚跟,也显得白了些。我脸上热辣辣的,不禁想到,这就是变的苗头。事物都在变,我也在变,不是变好就是变坏,不变是不可能的。这件事引起了我的警惕。从此,我就见缝插针,坚持参加劳动,只要能劳动,不管是一天、半天,那怕是一个钟头、半个小时,我都不放过。去年八月,我到东岙公社跳头村去调查研究。走到田头,见社员们正在抗旱抢种,我就下田和社员们一起干了起来。一边劳动,一边了解情况。在我身边的一位老贫农,干活十分起劲。一问他,年纪已经七十多了。我赞扬他年老心红。他说:“在旧社会里,我做牛做马当了几十年雇工。毛主席把我从火坑里救了出来。劳动是贫下中农的本份,不能翻身忘本。现在我为革命劳动,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老贫农的一席话,使我更深切地懂得,勤劳勇敢是劳动人民的本色,好逸恶劳是剥削阶级的行为。多参加一次劳动,就多增强一分对资产阶级思想的免疫力。汗水流得越多,和群众的心贴得越紧。手上的茧磨得越厚,劳动人民的本色保持得越久。
只有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坚定地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有一个时期,我对于怎样在全县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九大”团结、胜利的路线,发展大好形势,心中不大有底。问题到底在哪里?众说不一。于是,我就深入基层,一边参加劳动,一边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意见。一次,我在朝阳山上劳动,老贫农王祖业向我反映了一个情况:他们大队的原支部副书记犯了错误,有的人认为这块锈铁成不了钢,干脆摔掉拉倒。可是,王祖业却对我说,这个同志出身很苦,是我们的阶级兄弟。他虽然犯有错误,但是,他还是热爱党的。经过教育,他是可以改好的。既要分清是非,又要团结同志,干革命总是多团结一些人好。我想,这位老贫农的话很有道理,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后来,我在长街、官岭和岔路等地,边劳动边调查,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回到县里,我把问题向县委汇报了,提出对于犯错误的干部,必须坚持“团结——批评——团结”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去争取更大胜利。县委采纳了这个意见,注意抓了这个问题,增强了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调动了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
从多年的劳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在群众的革命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群众对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理解最深。群众是智慧的海洋,力量的源泉。干部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群众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是防止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坚定地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重要保证。


第3版()
专栏:

一斤之差
时实
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说:“我们应该是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实态度是根本不行的。”张义同志坚持“差一斤也不应算过‘黄河’”,就是一种老实态度,一种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平均亩产五百斤,是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上规定的过“黄河”的粮食产量指标。差一斤,只差五百分之一。然而,对这一斤之差采取什么态度,却是个原则问题。共产党员张义,老老实实,有多少,说多少。不因为要过“黄河”,而多报那一斤。
如何看待一斤之差,这里存在着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是老老实实,还是弄虚作假的分别。
承认差一斤,就是承认到“黄河”还有差距,借以激励斗志,鼓足干劲,争取过“黄河”。第一年,永兴生产队没有过“黄河”。可是,在张义的带领下,这个队的广大贫下中农,踏踏实实,艰苦奋战,以后连续三年都过了“黄河”。如果不承认差
一斤,那是自欺欺人,结果就可能使人们满足于虚报的成绩,松懈麻痹,止步不前。
执行什么样的路线,必然产生什么样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老老实实,是无产阶级的工作作风。要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就必须发扬这种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工作作风。刘少奇一类骗子,为了达到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反革命目的,大搞阴谋诡计,弄虚作假,以假乱真,到处骗人。对这种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必须彻底肃清。
我们要把毛主席关于“老老实实地办事”的教导铭记在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抵制歪风,不上当,不受骗。共产党员张义和永兴生产队的同志们“差一斤也不应算过‘黄河’”的精神是很可贵的。


第3版()
专栏:

我收回了自己批的条子
湖南省平江县 徐风
一天,招待所做总务工作的同志,送来个条子。条子上面写着:“地区在我县召开民政工作会议,请县粮食局按价拨茶油五十斤,以便调剂伙食。”他要我审批一下。我想,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每个人都有定量的食油,已经够了。不过,上级机关来开会,伙食办好一点是可以的。于是,我就在条子上写了“请给予解决”几个字,还签了名。当天下午,我碰到这个同志,顺便问了问:“补助的茶油买来了没有?”他走近我身边轻声地说:“茶油是买来了。可是,粮食局的同志说,‘最近,县革委会为了加强油料购销和管理工作,专门颁发了布告,规定茶油不能随便动用。你们今后不要随便找领导批条子。’”
这几句话,引起了我的深思,“茶油不能随便动用”,“不要随便找领导批条子”。两个“随便”,究竟怪谁呢?想来想去,既不能怪做总务工作的同志,也不能怪粮食局的同志,问题在我不应“随便”批条子。毛主席教导我们:“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县革委会关于加强油料管理的布告,是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制定的,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我平常不认真学习党的政策,又不作调查研究,凭着职权,接过条子就批准,用感情代替政策。这是不对的。但是,我又一想,茶油已经买来了,以后注意就行了。
办错了事,是马虎掩盖过去,还是有错就改?对这件事我心中一直放不下来。我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的教导,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连夜跑到招待所,找到那个同志。我同他一起学习了毛主席有关政策的教导,并且就自己乱批条子的事作了检查。同时请他把买来的茶油退回去,把批错了的条子收回来作废。我还向粮食局的同志作了检讨,表示今后一定自觉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不给机关部门的工作添麻烦。
从乱批条子到收回条子这件事中,我深深认识到,我们每做一件工作,都同这样或那样的政策相联系。不是执行正确的政策,就是执行错误的政策。党的政策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具体体现。能不能正确执行党的政策,是路线斗争觉悟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执行政策偏了,路线还能走对吗?随便批条子,是关系到执行不执行政策的大事,不是小问题。只有认真看书学习,知错改错,加强政策观念,正确执行政策,才能真正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前进。


第3版()
专栏:

学习《追稿》后的追稿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湖北襄樊市某部中,广泛地传颂着学习《追稿》后追稿的故事。
去年,汽车营副教导员钟揖海在二连蹲点。一直到年底,二连安全无事故。遵照毛主席关于“要认真总结经验”的教导,他们在年底总结了这个连党支部加强领导,搞好全年安全行车的经验。上级领导机关认为这个经验很好,材料也写得好,要他把这个经验写成稿子送到宣传科,准备寄给报社。可是,就在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这个连有辆汽车,由于水箱的水没有放干净,加上天气突然变冷,给“冻伤”了,成了事故。
当时,钟揖海想:“这下经验报销了。”但是,他又一想,车子是“冻伤”,这是“小意思”。再说,又是三十一日,只差一天,算一九七二年的也可以。经验既然总结出来了,就报吧。于是,他把稿子送到了宣传科。
今年元旦,中央两报一刊社论传达了毛主席关于“解放军学全国人民”的伟大号召。钟揖海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决心认真向全国人民学习。一月一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湖北省应城县人和公社负责同志叶恒茂《追稿》的故事。钟揖海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想起了自己送稿的事,心里很不安。他想,地方干部对毛主席、对党忠诚老实,襟怀坦白,办事严肃,不掺半点假,这是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和政策坚定不移的表现。而自己呢,出了事故算“小意思”,一九七一年的事算成一九七二年的,报喜不报忧,这不符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毛主席号召我们向全国人民学习,我们就要认真地学习,有错就要改。想到这里,他准备立即去宣传科追稿。
在场的小徐说:“稿已经送走了,就算了。”
“不行,即使送到了北京也要追回”,钟揖海斩钉截铁地说。他跑到了宣传科,一五一十地把追稿的来由向宣传科汇报了,并作了严肃的自我批评。宣传科的同志深受感动,称赞他“学得好”。
稿子追回后,钟揖海又来到二连,向二连的同志介绍自己学全国人民的感想。他还组织全连进一步总结了做好安全工作的经验教训。
本报通讯员
编后
两篇追稿,一前一后,都是说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对党、对人民忠诚老实,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是对党,对人民负责的表现。这种实事求是的报道作风,是毛主席一贯提倡的优良传统。从这两篇《追稿》中,我们看到了这种优良传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这是值得学习的。


第3版()
专栏:

广西百色东笋煤矿革委会主任黄云彬问志(右)认真执行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制度,坚持深入生产第一线,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群众开展“工业学大庆”的运动。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