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
专栏:
与群众同甘苦 干群团结无间
西藏自治区仲巴县藏、汉族干部在冰山雪岭间,勤勤恳恳地为藏族人民服务,促进了全县革命和生产的发展
新华社拉萨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四日电 西藏自治区仲巴县藏族、汉族干部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长年工作在冰山雪岭间,活跃在风雪牧场上,与翻身牧民同甘共苦,促进了全县革命和生产的发展。现在这个县的牲畜存栏总头数,比一九六○年增长了一倍半。
仲巴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北端,横跨冈底斯山,是一个平均海拔五千米的边疆高寒山区。这里气候恶劣,冰霜期长,去年隆冬季节曾达到零下四十七度,今年八月还下了一场大雪,工作环境相当艰苦。仲巴县广大藏汉族干部把这种艰苦环境,看做是锤炼革命意志,改造世界观的好地方。许多干部和牧民一样,常年穿着老羊皮袄,吃糌粑酥油。在帐篷、羊圈里睡觉、办公。羊群转移草场时,他们同牧民一道,踏着冰雪,赶着羊群转移。有时连续十多天,吃饭是一把糌粑一把雪,但他们坚持同群众生活在一起,战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从县委机关所在地到龙格尔区,相距几百里,要爬一座麦拉雪山,过十多条冰河,沿途几乎没有人烟。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刘庆民从去年八月至今,连续三次去龙格尔,和区委书记、藏族干部杨马太一起抓革命、促生产。在那里,他跑遍各个牧场,宣传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发动翻身牧民深入开展批修整风运动,安排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刘庆民三下龙格尔的事迹,受到了群众的热烈称赞。
仲巴县委和革委会经常组织干部,深入学习毛主席著作,提高干部艰苦奋斗的自觉性,抵制讲究物质享受、贪图安逸的错误思想。几年来,县委表扬艰苦奋斗、在工作中做出优良成绩的人员,共有一百多人次。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兽防站长白马登珍,一年四季奔忙在草原牧场上,冰雹、沙石曾经打肿他的脸,严寒把他的手脚冻裂,可是他从没有说过一声苦,总是常常想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他常年在兽疫防治现场培训青年兽防员,建立兽疫防治网。现在,这个县连最边远的帕尔马乡,也有了兽防小组。
在仲巴县工作的干部,以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培养了一大批当地藏族新干部。据今年十月统计,翻身农牧民出身的藏族干部,已占全县干部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四,这批藏族干部,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勤勤恳恳地为藏族人民服务。结拉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小嘎桑,原是一个赤脚医生,当了干部以后,也从不放下十字包,到那里工作就在那里给群众治病。那久乡革委会主任阿琼,当了干部以后,仍不放下羊鞭。今年,他带头赶着驮牛驮羊,长途跋涉几百公里,到农业区用畜产品和盐巴换回青稞,进行了农牧产品的交流,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当牧民们夸奖他时,他说:“我本是牧羊人,应该这样做。”
由于干部能够与群众同甘共苦,因而这里的干部和群众团结无间。现在翻身牧民见到县、区干部来到牧场,总是老远赶来迎接进帐篷。年纪大的往往握着干部的手说:“阿觉,五不加”(老哥,辛苦了),青少年们往往说:“阿格,切让毛主席嘎洛松如朗”(叔叔,请讲毛主席的指示)。干部们高兴地回答:“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第3版()
专栏:
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本色
广西红山矿务局党委书记郭中兴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兢兢业业地为党为人民努力工作,受到广大矿工的称赞
新华社南宁电 广西红山矿务局党委书记郭中兴,保持和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群众同甘共苦,受到广大矿工的称赞。
郭中兴是一九三七年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去年二月到红山矿务局担任党委书记。他遵照毛主席的教导,保持着普通劳动者的本色,密切联系群众,兢兢业业地为党为人民努力工作,把党的光荣革命传统带到了矿山。
红山煤矿位于黔桂高原的艰苦山区,是一个新建的企业。去年四月才建设第一批生活用的砖瓦房。党委书记和几个干部过去住的是四处漏风的油毡房,群众提议让他们搬进新房子,郭中兴却认为,只有在生活上与群众同甘苦,才能在思想上与群众息息相通,坚持把新房子让给别人住,他和其他几个干部仍然住在油毡房里。
郭中兴带头执行勤俭办企业的方针。他常常去水沟里把被洪水冲进淤泥里的煤捡回来。冬天,气温降到零度以下,同志们担心他的关节炎复发,特地把块煤送到他的房间里,供他烤火用,但他一块好煤也不要,而利用食堂没烧尽的煤渣取暖。有的同志说:“身在煤海,何必烧煤渣?”郭中兴说:“矿山的煤虽多,但我们也不应该随便烧好煤。”这件事深深教育了广大职工,他们表示,要象党委书记那样,为革命处处注意勤俭节约。
郭中兴坚持深入矿山基层,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搞好调查研究,及时帮助基层解决问题。茂兰分局距离矿务局有五十多里路,中间隔着好几座大山,只有一条被深草覆盖的小道。过去他们到这个分局工作都是乘坐火车或汽车,去一次绕道三百多公里,要花费两三天时间。郭中兴决心亲自步行一趟,找出一条道路来。出发前,有的同志告诉他说:“这条路一旦走错,迷入原始森林,天黑后就很难办,你年纪大,还是坐火车绕道去吧。”郭中兴想,过去毛主席领导人民军队靠着两条腿,南征北战,为人民打天下,从胜利走向胜利。今天,不能因为工作环境变好了,就把过去的光荣传统丢掉。于是,他带上干粮,拄着拐棍,还拿了地图,翻过海拔一千多米的山岭,很快到了茂兰分局。郭中兴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了其他同志,现在矿务局的许多同志也都经常深入矿山第一线,和群众打成一片。
这个矿区附近的山村,历来很少种蔬菜,流传着“荒山野岭,土薄石多,高寒地瘦,种也没收”的说法。郭中兴就用当年八路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教育干部,带领大家开垦荒山,种了白菜、芥菜、葱、蒜等,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局收获了几十万斤瓜菜,改善了矿工生活。
第3版()
专栏:
阮文广大使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
强烈谴责美伪集团的残暴行径
强调指出:越南人民将乘胜前进,必定取得彻底胜利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六日讯 越南南方共和驻中国大使阮文广,今天下午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强烈谴责美伪集团最近加紧镇压和杀害越南南方爱国者和热爱和平的人的罪行。
阮文广大使在讲话中指出:“在越南南方军民的进攻面前,特别是从今年三月底至今,美帝国主义的战争‘越南化’政策遭到严重的破产。在美国进步人民和世界舆论要求尼克松政权结束侵略战争和严肃响应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和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的合情合理的和平建议的强大压力下,美国—阮文绍集团担心和平会早日在越南南方得到恢复。”
他说,阮文绍走狗伪政权遵照美国的命令,对越南南方爱国者和热爱和平的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和屠杀。“特别严重的是,阮文绍拟订了他认为最危险的、要在停火前紧急地予以杀害的数千名政治犯的名单。”阮文广大使指出,目前美国—阮文绍集团的这一疯狂的镇压、迫害和报复行动,在越南全国引起了极大的愤慨,是对世界爱好和平和主持公理的人民的蛮横挑衅。
阮文广大使强调指出:“只要美伪还不肯放弃它们野蛮、残暴的行动,不肯尊重我们越南南方人民的民族权利和自决权,不肯恢复被它们监禁的人的自由和继续强化侵略战争,继续推行战争‘越南化’计划和坚持对已经同越南民主共和国商定的问题出尔反尔态度,那么正在热烈地响应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十二月三日声明的我国南北两方人民将乘胜前进,必定取得彻底的胜利。嗜血成性的美国—阮文绍集团必定遭到更加惨重的失败。”
应邀出席招待会的有:
我国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肖特、亚洲司副司长梁枫等;
亚非新闻工作者协会总书记查禾多。
越南民主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阮进也出席了招待会。
第3版()
专栏:
芬兰驻华大使举行招待会庆祝芬兰独立日
郭沫若、乔冠华、周化民等应邀出席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六日讯 芬兰驻中国大使海莱尼乌斯和夫人今天晚上举行招待会,庆祝芬兰独立日。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外贸部副部长周化民,有关方面负责人谢华、夏之栩、马仪、章文晋、邓岗、肖剑秋、向前、周培源、王栋、甘迈、朱传贤、马家骏、李恩求等,应邀出席了招待会。
海莱尼乌斯大使和乔冠华副部长在招待会上祝酒。招待会洋溢着中芬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各国驻中国的外交使节也应邀出了招待会。
第3版()
专栏:
沙县医药公司干部、职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积极帮助社队发展药材生产
上杭县医务人员自己采药种药制药
新华社福州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四日电 福建省沙县医药公司把帮助山区社队发展药材生产,当作自己“份内的事”,现在全县已种植四十四种药材,加上野生中草药的采集,已有二百多个品种自给,有一百七十二个品种可以调出。
过去,沙县不种植药材,大部分药材要依靠外地供应。这几年来,医药公司的职工决定利用本地自然条件,发展药材生产。他们常年抽出十几个干部深入基层蹲点,了解社队、医院对药材的需要,帮助社队制订规划,调配药种,在种植上进行技术指导。
沙县地处闽北山区,有大面积荒山可供种植药材。公司职工和贫下中农一起进行试验,在海拔一千五百多米的山顶上开出了荒地,建起全县第一个药材基地。目前,这个药场已种植了三十多种药材,养了十七只鹿,共收获药材七万多斤。公司又组织全县各社队干部和社员到药场参观学习,并帮助他们因地制宜,有计划地种植药材。目前,全县十三个公社、八十一个大队、四百七十三个生产队都种了药。
沙县医药公司还加强对野生药材的采集和收购工作,努力挖掘药源。今年全县中药材收购品种由过去的七十多种增加到二百多种,收购金额达到二十万元。
据新华社福州电 福建省上杭县从县医院、公社医院,到大队合作医疗站的广大医务人员,继承和发扬当年苏区红军医院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自己采药、种药、制药,巩固和发展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现在大队合作医疗站一般都有二十种以上自制的中草药成药,逐步改变了山区缺医少药的面貌。才溪公社增康大队合作医疗站今年四月请当年红军医院卫生员、共产党员陈先辉当“赤脚医生”。陈先辉象在老红军医院当卫生员时一样,在串村走户为群众治病的同时,手不离锄,背不离篓,风里来,雨里去,坚持上山采药。半年多来,他带领生产队卫生员上山采药一百二十多种共一千多斤,还开荒种植了菊花等常用药材,并且办起了土药房,自制膏、丹、丸、散二十多种,除自用外,还卖了一部分草药给别的单位。
第3版()
专栏:
首都新闻界宴请埃及朋友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六日讯 首都新闻界今晚举行宴会,欢迎埃及《共和国报》编辑主任马姆杜·莱达和夫人。首都新闻界及有关方面负责人陈浚、汪家桦、朱启祯、江承宗等出席了宴会。
埃及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法赫密和大使馆其他外交官员也应邀出席了宴会。
马姆杜·莱达和夫人是应中国新闻界邀请来我国访问,于五日晚抵达北京的。
第3版()
专栏:
日本冲绳县经济界代表团离京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六日讯 以宫里松正为顾问、具志坚宗精为团长的日本冲绳县经济界代表团,今天乘飞机离开北京前往上海访问,然后回国。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主任王文林和有关方面负责人金黎、周齐、方萤、李健民、梁万程等,到机场送行。在北京的日本朋友兵头义清、笠井爚雄等也到机场送行。代表团离开北京以前,外贸部副部长周化民会见了他们。
第3版()
专栏:
沙风宴请琼乔尔和夫人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六日讯 农林部长沙风今晚举行宴会,欢迎智利参加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理事会代表团团长、前农业部长琼乔尔和夫人。智利驻中国大使乌里维和夫人以及大使馆外交官员应邀参加了宴会。出席宴会作陪的有农林部副部长杨立功,有关方面负责人陈德和、李恩求、郑重、李永凯,以及周瑾同志。
第3版()
专栏:
周培源宴请法国客人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六日讯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周培源今晚举行宴会,欢迎法国马赛市市长加斯东·德费尔率领的访华代表团。法国驻中国大使马纳克应邀出席了宴会。我有关方面负责人谢黎、鲁平、史林峰、徐维勤、千昌奎等也出席了宴会。法国客人是于六日到达北京的,抵京前曾在上海、江苏等地参观、访问。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冯国柱和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许家屯曾分别会见和设宴招待法国朋友。
第3版()
专栏:
玻利维亚朋友莱钦离京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六日讯 玻利维亚左翼民族主义革命党领导人、玻利维亚总工会和矿工联合会执行书记胡安·莱钦·奥肯多,今天上午乘飞机离开北京前往上海参观访问,然后回国。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负责人申健以及有关方面负责人韩西雅等到机场送行。
玻利维亚朋友访问了北京、延安、沈阳、抚顺、鞍山等地,参观了工厂、农村、学校,游览了名胜古迹,受到工人、农民、学生以及有关单位负责人的热烈欢迎。
第3版()
专栏:
高原采药队
在终年积雪的昆仑山巅,在云雾缭绕的雅鲁藏布江畔,人民解放军一支小分队踏着冰雪,穿过林海,在广泛地采集各种中草药。他们就是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二十二医院的高原采药队。三年来,这个采药队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踏遍了雪山峻岭,采集了大量灵芝草、三七、冬虫草等贵重药品和防治各种高山病症的草药。
二十二医院座落在青藏高原的昆仑山下,北去是黄沙滚滚的戈壁,南走是白雪皑皑的高山,当地人烟稀少,生物罕见。为了发掘祖国医药学宝库,一九七○年,由共产党员李志远等同志组成一支采药队,担负起勘察药源、采集草药的任务。
茫茫昆仑山,绵延几千里,采药队到处查访,听说当地牧民曾经在昆仑山脉东段的深山里挖过草药,他们便骑着骆驼、马匹穿过戈壁滩,向雪山进发。走进昆仑山一条海拔五千米的河沟,寻找了一天,什么也没有采到。晚上他们露宿在河沟里的一个小岛上,忽然下起了暴雨,山洪裹着巨石奔泻而下,把他们困在小岛上,在困难面前,战士们唱起《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互相鼓劲,坚持战斗了三天,直到大水退后,才继续前进。在攀登海拔六千米的山峰时,坡陡路滑,马匹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几头驮行李的骆驼狠打硬拽也走不动。战士们自己背上行李,手拉着手翻上高山。傍晚,他们来到一块平川,看到雪地上长着一些小草丛。采药队的同志们兴奋地拿出中草药图谱来验证,却根本没有这些高原植物的图样。这时,粮食已经不多了,又有两个同志生了病,如果继续向深山前进,遇不到老乡,就有可能饿死。是前进还是后退?采药队的战士们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大家一致表示,要克服一切困难继续前进。他们把生病的同志安置在马上,一路上打黄羊来补充粮食。到了第十五天,来到昆仑山脉东段边缘的鄂陵湖畔,找到了一户蒙古族牧民。在牧民热情帮助和指点下,他们到通天河上的一个古渡口,采集到了六十九种中草药。
雪山上找到了药材,使采药队的同志受到了鼓舞,更加激发了他们发掘雪山药源的积极性。他们踏遍雪山,到处查访。有一次,一位哈萨克族老牧民介绍说,他们在山上放羊时,如果头痛、恶心、气喘,就挖一种叫“达戈道”的草熬汤喝。这种草是不是能治疗高山反应症呢?大家得到这个线索非常兴奋。采药队派出两批人,爬山涉水,终于在昆仑山的一条山沟里找到了这种草药。现在,青藏线上的战士们患高山反应症时,已经有“达戈道”药片能够治疗了。
采药队在雪山高原上采药,历尽艰险,经受了各种锻炼。他们每次进山采药,近的要走几百里,远的要跋涉几千里。有一次,他们正走在路上,忽然骆驼受惊,扬开四蹄狂奔起来,把护士韩秋梅和女医生卫英从背上掀了下来,两人的腰和腿都摔伤了。队里决定送她俩下山,她们说什么也不肯,仍旧坚持在采药队里和大家一起战斗。采药队的许多青年战士,在老同志的模范行动鼓舞下,也摔打得心红骨硬,朝气勃勃。护士魏丽芳,从小生活在大城市,没有走过远路,来到深山挖药,上山腿发软,下山腿发颤,老是害怕摔坏。在困难面前,她不后退,坚持锻炼。一天早晨上山挖药,山崖上浓雾弥漫,看不清路径。魏丽芳踩着石缝,攀住树根往上爬,一脚蹬空,从七十多度的陡坡上滑下来,山下是一条湍急的大河,在这危急时刻,魏丽芳一把抓住毛竹,顽强地爬出了山沟,又背着药篓爬上了山崖。朝阳映红了山巅,雄鹰在穿云盘旋。嘹亮的歌声响彻雪山林海:
我是一个采药员,挎上背篓走山岗,
采来百草制良药,备战备荒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