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

  总路线的光辉照古城
——记开封市鼓楼区街道工业蓬勃发展
古城开封的鼓楼区,解放前一个工厂也没有。解放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街道工业从无到有,飞速发展。现在,从繁华的马道街,到偏僻的小胡同,小工厂星罗棋布,车间里马达轰鸣,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一九五八年,全区人民高举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旗帜,办起了上百个小工厂。后来,由于刘少奇一伙大砍地方工业,使全区街道工业一度遭到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干部和职工批判了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本着“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和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的方针,相继恢复和发展起了五金、机械、电机、电器、仪表、化工、棉织以及生活、文化用品等十多个行业。一九七一年总产值比一九六二年增长二十倍。除已转属国营企业的十二个厂子外,区和街道所属的生产单位共计一百一十个;产品多达一百五十余种。从价值几厘钱一枚的钮扣,到上万元一台的重型机械电瓶车;从洗衣粉、毛刷等日常生活用品,到单晶硅等产品,都有生产或试制。
    坚持自力更生精神
鼓楼区第二电线厂电灯花线的试制和生产,是一曲自力更生的凯歌。
这个厂是由一个铁编小组发展起来的。开始,只有几个家庭妇女和职工家属,三间民房,八十元资金。一九六八年,根据市场需要,有关部门提出让他们生产电灯花线。在区革委会和有关部门支持下,他们抬土垫地,在西南城坡的污水坑上兴建了厂房;从废旧公司和大工厂的废料堆里寻找材料,自造设备;派人身背干粮,到外地学习技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填平了一万六千平方米场地,盖起厂房和席棚五十多间,自制和改装各种机械设备一百三十二台。一九六九年五月一日,正当全市人民欢庆节日的时候,这个厂试制电灯花线成功了。
正式投产后,新矛盾又出现了。生产电灯花线,要用电解铜。当地现有的原材料是黄杂铜。到外地加工,成本高,时间长。怎么办?在职工大会上,有人提出自己搞电解铜的建议。过去,本市有两家大工厂曾经搞过电解铜,都失败了。所以领导和多数职工,一时心里没底。少数思想守旧的人说:“守住摊子就不错了。搞电解铜,得叫上头使劲。”是“守”,还是“创”?是伸手,还是动手?广大职工反复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实践论》,认真回顾本厂艰苦创业的历史,坚定了自己搞电解铜的决心。工人们说:只有暂时不会的技术,没有永远学不会的技术。
一九七一年严冬,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筑炉工人挥汗如雨,战斗在冰天雪地里。除夕夜晚,市内已经是万家灯火,鞭炮齐鸣,整个古城洋溢着节日的欢乐,而鼓楼区第二电线厂的职工们,却在紧张地进行施工。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自己设计、制造了电解工段的全套设备。仅可控硅整流器一项,就节省资金五千元。
目前,这个厂已成为初具规模的小型企业。职工二百六十多人,厂房一百四十五间,拥有各种专用、通用设备一百五十台。从冶炼、压延、拔丝到编织、包装,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流水作业。每年除生产电灯花线和承接一部分线材加工任务外,还可向国家提供电解铜六百吨。
    从人民的需要出发
街道工厂的生产,是从社会需要出发,还是盲目追求利润?是讲求实效,还是贪大求洋?这是街道工业的两条道路斗争。鼓楼区的许多街道工厂,按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办企业路线,坚持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安排生产项目。
合成洗涤剂厂,原来生产席、笆。在转产时,发生了争论。有人主张生产市场上急需的洗衣粉。但是有人说:生产洗衣粉,利润低,不如另选项目。多数职工认为,办工厂要首先看社会需要,这是关系到走什么道路的大问题。接着,他们在全厂展开了一场“街道工业应走哪条路”的大讨论。广大职工狠批了刘少奇一伙推行“利润挂帅”的罪行,进一步提高了路线觉悟。许多老工人深有感触地说:“旧社会资本家只管自己赚钱,啥利大干啥,不看对人民有益无益。咱们是干社会主义,决不能走资本主义的歪道!”于是,他们通过对市场进行调查访问,确定搞洗衣粉这项产品。大家自力更生,因陋就简,盖厂房,搞设备,经过半年多时间,胜利投产了。现在年产洗衣粉一千多吨,畅销省内外市场。
为了满足社会和人民生活需要,许多街道工厂,在充分发挥现有设备和技术能力的前提下,还随时调整生产项目,增减产品种类。如:电瓶车厂兼产汽车拖车;毛刷组兼制旋木品;毛笔组兼制钮扣,等等。在承接加工业务方面,许多街道工业采取了机动灵活的措施,不论产值高低,数量多少,他们都热情接收。有一次,漯河市杂技团一个同志来加工三个木球。红光制刷旋木组的职工,听说顾客是从几百里外来开封,就连夜精心旋制了三个木球。当这位顾客拿到自己所需要的木球时,高兴地说:“你们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啊!”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南海珍珠
东兴各族自治县沿海一带,盛产“南珠”,素有“珍珠故乡”之称。
这里气候温和,海水咸度适当、稳定。出产的珍珠光泽夺目,质量很好,驰名中外。珍珠除作装饰品外,又是一种名贵药材。可是,在旧社会,由于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珠民家贫如洗,仅从事捕捞天然珠贝取珠;加上帝国主义者的滥采酷夺,致使珠贝大量减少,采珠业衰微破败,“珍珠港”变成了“无珠港”。
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珍珠事业的发展。一九五八年,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指引下,中共东兴各族自治县委决定在这里建立珍珠场。他们把附近有经验的珠民请来,又由各族贫下中农选送部分优秀青年,和科技人员一起从事珍珠养殖工作。经过多年努力,美丽的珍珠港,焕发了青春。绵延数里的养殖区、海滩上、工作室里,到处堆满珍珠贝。育珠姑娘们围坐在珍珠贝旁,兴高采烈地开贝取珠。颗颗明珠,在太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
珍珠场除养殖天然珍珠外,还大力进行人工养殖珍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哲学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广大工人、干部和技术员,不断实践,不断前进。珍珠的产量大幅度上升,质量进一步提高。今年放养的珍珠贝比文化大革命前增加四倍;头批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三。
要养殖珍珠,首先必须摸清海底的奥秘,大力采集珍珠贝放养。作业区里怪石林立,海榄成堆,下海工人随时有被“海老虎”——鲨鱼咬伤的危险。但珍珠场的工人们为革命不怕担风险,他们在没有潜水设备的情况下,潜入海底,睁开眼睛,在又苦又涩的海水下,分别各色各样的贝壳和珍珠贝,然后把一颗颗珍珠贝拾回放养。时间一长,人们的身体被擦伤了,眼睛泡红肿了,加上海水压力大,有的口、鼻流血。领导劝他们休息,工人们却豪迈地说:帝国主义夺走了我们的珍珠贝,夺不了我们工人阶级发展祖国养珠事业的决心!共产党员、工人黄永裕,还带领大家到几十浬外的地方采贝,每天潜水上百次,然后将珍珠贝一船船运回放养区。
在“无风三尺浪”的南海养殖珍珠,人们还要经常与台风搏斗。有一次,北部湾海面上突然刮起了十级台风,一排排巨浪凶猛地扑来,一夜工夫,流沙便把他们辛勤采集、繁育的几十万个珍珠贝埋没了。在这突如其来的灾情面前,养珠工人毫不气馁,他们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双手插进泥沙找珠贝。经过十天的紧张战斗,把几十万个珍珠贝,一个个从淤积一尺多厚的海沙中抢夺回来。
东兴珍珠场领导、科技人员,同工人一道组成“三结合”小组,他们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唯物辩证法,用科学的态度,一丝不苟地探索珍珠贝的繁殖规律,决心攻破孵化育苗难关。初时由于缺乏经验,多次试验都失败了。党支部组织大家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的伟大教导,提高了胜利的信心。一次,孵化的珠苗,突然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全场职工动员起来,象护理婴儿一样日夜守候在旁边,进行认真观察。他们并分析了历次失败的原因,和本地区气候、水利等自然条件,得出了结论:因连日暴雨,近岸的海水咸度降低,不适应珠苗生长;只要抓紧时机,出海打回咸水,孵化的苗就能得救。这次出海,由于风浪太大,小船一次又一次被抛上丈把高的浪尖,十分危急。在紧急关头,工人们毫不顾及个人的安危,一直在海上同风浪顽强地搏斗了两个小时,终于战胜了台风,运回了咸水保养珠苗。工人们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攻破了一道道难关,摸透了珠苗的“脾气”,掌握了珠苗的生长规律,成功地获得了珠苗,为创造珍珠人工育苗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珠墩放异彩,珠场育新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一批批知识青年来到这里安家落户。他们在毛泽东思想的阳光哺育下,在老工人的教育下,同天斗,同海斗,同自己头脑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斗,迅速成为珍珠生产上的骨干。一批心红手巧的女知识青年被分配在植核室工作。植核是一项十分艰苦细致的工作,为了练就一套过硬的本领,群众性的技术练兵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开展。育珠姑娘以“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利用残贝、死贝和海生动物,千遍万遍练习插核技术,有些人眼睛熬红了,手指练麻木了,洗洗冷水,擦擦手指又继续练。过去植核的吐珠率和死亡率高,成活率仅达百分之五十左右,现在成活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昔日颓废珠墩,今日欣欣向荣。过去,这里的人们曾经幻想着这个海湾,到处撒满珍珠,如同秋月一样明亮。可是,只有在今天,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珍珠港”才真正大放异彩。现在附近社、队,在珍珠场的帮助下,大量繁殖珠贝,他们采集和堆放的珍珠就象人们传说中的“珠墩落银河”一样,鲜艳夺目,把祖国的海疆点缀得更加绚丽多彩。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瑶寨新歌
广西南丹县瑶寨公社,地处桂西北高寒山区。解放前,在国民党反动派和瑶王山霸的残酷统治下,散居在深山老林的一万一千多“白裤瑶”人民,过着刀耕火种,十分贫苦的生活。
一九四九年,来了救星共产党,苦难的瑶寨人民翻身得解放。党和人民政府对瑶寨人民的关怀无微不至,送来了发展生产的物资,拨来了大批建设经费;帮助瑶寨人民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从此,瑶寨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瑶寨人民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和壮、汉、苗、布依、毛难、水家各族兄弟同心协力,艰苦奋斗。二十多年来,共造田造地七千九百五十二亩,砌墙保土一千多亩,兴修水库四座、山塘水池一千四百五十眼、引水渠道二百八十三条;安装了抽水机和水轮泵,使三千四百五十亩旱田变成了水田。粮食生产年年有增加,一九七一年,全公社粮食总产量达到一千五百八十多万斤,比一九五七年增长了五点五倍。今年虽然遇上严重干旱,但是粮食仍然获得了好收成。
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伟大方针指引下,他们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还狠抓了多种经营的发展。全公社有三千一百多个山头先后栽上了油桐、杉木、板栗、竹子、青岗树、油茶等,共达一万八千多亩,使过去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每年都向国家提供大批油桐籽、油茶籽、板栗以及成材木材。
这个公社的瑶寨大队东坡生产队,位于黔桂高原一千多米的云雾山上。解放前,这里是“举目山多多,六月冷嗦嗦,种了一坡收一箩,劳苦百姓难生活”的悲惨景象。解放后,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东坡人民不断开发山区,建设山区,逐步改变了贫穷面貌。一九六四年以来,在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鼓舞下,他们填沟造地,砌墙保土,凿崖引水。村子东南角有一条后槽沟,野树丛生,怪石遍地,要填沟造田,就得炸掉三十多个小石包。这种石包特别坚硬,钢钎一打一个白点,一锤一团火花,打不到几下,钢钎就断裂。他们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填平了深沟,运来了肥土,造出了四亩九分田。后来,他们又经过三个冬春的努力,造出了梯田梯地七十多亩,扩大了种植面积;兴修排灌小型水利二十九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多种经营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全生产队有成林面积两千多亩。一九六七年以来,卖给国家木材七十多立方,油桐籽八万多斤,竹子六十多万斤,支援了国家建设,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社员收入。几年来,每年年终分配,家家户户都分到了现金,最高的户分到六百多元。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队购置了柴油机、碾米机、粉碎机、打浆机;办起了综合加工厂、砖瓦厂、小型发电站以及铁工、木工等小手工业。欢乐的歌声,响彻山间,社会主义山村,一片繁荣。
瑶族人民无比高兴地唱道:
搭帮毛主席把我们救出了火坑,
  搭帮毛主席把我们带上幸福路;
  巍巍瑶山大比不上毛主席恩情大,
  毛主席的恩情世世代代说不完。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洞庭红桔
苏州城南,在太湖中的一座半岛上,是江南著名的花果鱼米之乡——吴县洞庭人民公社。
洞庭人民公社的面积方圆不过七十华里,以盛产花果、茶叶、鱼鲜著名,也是洞庭红桔的产地。
洞庭红桔的特点是:皮薄、肉厚、子少、汁多、色泽鲜艳。今年总产量可达七万担左右,比一九七一年可增百分之九十,比一九四九年可增八倍。到了洞庭公社,由东向西,绵延三十多华里的山坡、湖边,尽是片片桔林,层层梯田,万绿丛中,结果累累,桔树压弯了腰,有的每株结果在六百斤以上。从十月下旬开始,每天要送出千担百船的洞庭红桔。
回顾解放前,洞庭山只有四个地区零星种植洞庭红桔二百多亩,而且品种单调。目前,全社已有十九个大队栽种成片桔园一千九百多亩,品种也逐年增多,无核桔、福桔、黄皮等都是优良品种。
洞庭公社新民大队有个广家岭,解放前,是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刑场。今天,这里已成了新民大队第五生产队的桔园。他们在“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鼓舞下,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在短短的几年内,花了四万三千个劳动日,砌起了层层石坎梯田,由解放初期二十七亩桔园,增加到四百二十亩。解放初期,这个大队只能采九十多担桔子,而现在能收近六千担桔子。距新民不远的卫东大队,平地和山坡,已是成片桔园,留下的山顶,尽是石岩,山下是茫茫太湖。这个队的劳动人民遵照毛主席关于“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伟大教导,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缺土的地方,炸石山造坡地;缺水的地方,挖山塘、修水渠。又从六十米高的山头上,把数百斤重的石头抬到太湖边上,砌坎造地。平填一亩桔园,要花九千六百个劳动日。他们每年在数九寒天,酷热的夏天,总是战斗在高山峻岭或茫茫湖边。几年来,这个大队在高山石牌上已经种上柑桔二十五亩,湖滩造地二十亩,柑桔产量由八千二百二十六担,增加到一万六千多担。一九七○年三月十二日,洞庭地区下了一场历史罕见的春雪,压伤、压断柑桔等果树三万多株。十九个果区的干部群众,半夜起身,踏着盈尺的深雪,打扫果树上的积雪,奋战二天,绑扎了全部受伤的果树,经过精心管理,在大灾之年,获得了丰收。回顾一九二四年,下了一场冬雪,雪还没有一九七○年那样厚,就使二百多亩桔园,全部毁光。今昔对比,他们深深感到: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困难再大脚下踩,灾年也能夺丰收。
解放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洞庭湖区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九七二年在干旱、多灾的情况下,全社十项主要作物,项项增产。与一九四九年比,粮食总产增长三点九倍,花果总产增长四点四倍,蚕茧总产增长二点三倍,水产总产增长三点七倍,猪羊圈存栏数增长七点五倍。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曾被称为“风库”的甘肃省安西县,素来风沙大,盐碱重。广大贫下中农战天斗地,移沙改土,在旷古荒原上建成了一批稳产高产田。三道沟公社朝阳大队去年粮食亩产超过了四百斤,今年粮食生产又获得了好收成。 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