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现有水利工程大有潜力可挖
——江西省余江县白塔渠改进水利管理工作的体会
江西省余江县白塔渠的管水人员,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管水,依靠群众管水,越管效果越好。工程灌溉面积由原设计的七万二千亩扩大到十五万八千亩;灌区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灌区的下游是怎样变成“上游”的?
在通常的情况下,河流的水量总是下游比上游要多;但是,引水灌溉工程恰好相反,总是上游的水量比下游要多。白塔渠就存在着这种上下游水量的差别,存在着上下游用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表现程度,随季节和旱情的不同而不同,愈是忙季愈突出,愈是干旱愈严重。耕地面积扩大了,需要的水量大大增加了,上下游的矛盾也显得更加尖锐。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开始他们认为,只要勤巡逻、勤堵漏、勤灌浅灌、节约用水就可以了。但是,尽管管水员风餐露宿,日夜上阵,仍然不能解决大的问题。原因何在?他们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打开了管水员的心窍。他们认识到,节流虽然也能解决一些问题,但主要的办法应该是开源。
白塔渠的同志深入灌区,调查研究,寻找水源。他们发现东渠灌区下游旧水系上的那些老沟老港里,常年有一股水流进了白塔河。这股水是上游渠道、田坂里的渗水、漏水、溢水汇积而成的,但“港里水汪汪,田里用不上”,有人称这是用不上的“废水”。白塔渠的同志认为,用唯物辩证法来看,废与不废,在一定的条件下是能够转化的。只要我们创造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变废为不废,“用不上的水”也可以把它用起来。他们同群众一起,分别在两条老港上堵起了两个水闸,把潢溪公社五个大队渠道和田坂渗漏的零点五个流量的水回收返田,为东渠下游的倪夏、塔州两个大队的农田补充了水源。后来他们又在朝阳大队一条老港上筑起一座拦水坝,回收了零点五六个流量的渗漏水,增加了东渠下游的水源,基本上保证了二千多亩新开荒田的用水,还改善了下游六千多亩农田的灌溉条件。
白塔渠管理局在全灌区推广了这个经验,依靠群众,大搞“万水归渠,废水返田”。先后在三条干渠中下游地段建筑了十七个“废水返田”的水闸和水坝,共回收一点七八个流量的渗漏水,增加了灌区下游的水量,解决了上下游用水的矛盾。广大群众高兴地说:“双手巧把废水收,渠道四季水长流,毛泽东思想威力大,灌区下游变‘上游’。”
    小流量是怎样灌溉大面积农田的?
一九七一年,余江县遇到历史上最严重的干旱,全年降雨量比正常年份少了将近一半。到九月上旬,白塔河水量大减,三条干渠总的进水量只有五点零三个流量。通常,一个流量只能灌田一万亩,五点零三个流量如何灌溉全灌区十五万亩农田呢?
在这样严重的干旱面前,有的人感到束手无策,无能为力。他们说:“有多少米煮多少饭,有多少水灌多少田,水少田多没法办。”
真的没法办吗?他们分析了全灌区的情况,认识到,五点零三个流量要灌溉十五万亩农田,如果同时分开灌溉,确实有困难;但只要把三条渠道的水量集中起来,实行大轮灌,就可以解决这个矛盾,夺得抗旱斗争的胜利。
当时有人想不通,他们说:“白塔渠水量没有增加,轮灌不轮灌还是一样。”大家分析了当时的情况,指出轮灌不轮灌大不一样。如果“分兵把口”,三条渠道平均分配水量,每个流量每天可进水八万六千立方,五点零三个流量,每天进水为四十三万多立方;以十五万亩农田计算,平均每亩每天只能灌两个多立方,这点水在渠道里只是薄薄一层;加上流程长,蒸发量大和其他水量损耗,就难以把水放到田里去,下游十万亩禾苗就有旱死的危险。如果把五点零三个流量的水集中起来,实行三条渠道轮灌,一天灌五万亩,三天就可轮灌一次。水量多,流速快,平均每亩田每三天就可以得到八个立方的水量,保证每亩田第一天灌水,第二天有水,第三天缺水,第四天又可以灌到水,使十五万亩田都不受旱。就这样,白塔渠的同志,在严重干旱的关键时刻,采取三条渠道大轮灌的办法,化整体劣势为局部优势,又变局部优势为全局优势,全灌区十五万亩农田保证了丰收。
    老工程是怎样发挥新效益的?
早在一九五七年,白塔渠就达到了灌田七万亩的设计效益。在以后的几年内,基本上没有什么发展。有人认为,这座工程的效益已经“到顶”了。
白塔渠的同志们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批判了“效益到顶”的形而上学观点。他们认识到,不怕工程老了,就怕思想守旧。把现有效益看成是最高标准,把工程设计看成是完美无缺的,就是否定进一步认识自然和补充、修改设计的可能性。
认识提高后,他们大搞工程配套,大挖工程潜力,千方百计地使老工程发挥新效益。马荃公社杨柳大队有两百四十多亩高田,紧靠白塔渠西渠;可是因为田高水低,不能受益。起初,他们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兴建一个抽水机站。以后经过调查研究,实地勘察,改变了建抽水机站的方案。他们延伸了上游支渠,就解决了这片高地的灌溉问题。平定公社岭背汪家也有两百多亩田,与白塔东渠灌区只有一沟之隔,却用不上白塔渠的水,年年受旱。他们满怀为人民利益管水的热忱,在沟上架起渡槽,把水送了过去。
白塔渠的同志尝到了大挖工程潜力的甜头,经常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工程设计不完善的地方,采取补救措施,把工程潜力一挖再挖。西渠系统的石落坝,原进水零点八个流量,灌田五千亩,水多田少,经常有零点三个流量的尾水白白流走。他们在这里架设了一座三十米长的渡槽,挖了一条两里长的傍山渠道,把这股水引进了西干渠的下游。以后,又扩大了渠道进水口,把进水量增加到一点八个流量。这样,共为西渠下游增加了一点三个流量的水,扩大和改善了灌溉面积一万三千多亩,等于新建了一座灌田万亩的水库。
十几年来管水的实践,使白塔渠的同志深刻地认识到,对待管水工作中各种矛盾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必然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唯心论的先验论,才能逐步掌握水的规律,取得管水的自由。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微山湖水上山岗
在江苏省铜山县柳泉公社,一条六十三里长的向阳渠,盘旋在天柱山下岗峦起伏的岭地上。微山湖水通过高扬程水泵流进这条渠,跨峡谷,穿隧洞,绕过大大小小二十多个山梁。巍峨耸立的一、二级扬水站,飞架两山之间的三十八孔悬渠大桥和一千八百米长的红旗洞,巧夺天工。柳泉人民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用自己的双手把湖水送上山,结束了干旱缺水的历史。
    喝令湖水上高山
柳泉公社地处丘陵山区,紧靠微山湖边。“山上洪水湖里流,地里庄稼旱焦头,翻山越岭去挑水,滴滴水珠贵如油。”全公社六万一千亩可耕地,有四万亩在山坡上,粮食产量很低。解放后,这里的群众打井、挖塘、筑坝,兴办了一些水利工程;但是,干旱缺水的面貌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最好的年景亩产也不过三百斤。全公社几乎年年靠国家供应粮食。
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以来,公社革委会广泛发动干部、群众讨论怎样改变低产面貌。大家说:“农业生产上不去,主要矛盾是缺水。要彻底解决这个矛盾,非得引微山湖水不可。”有的人听了摇头说:“山高水低工程大,一个公社缺这少那,能干得了吗?”公社革委会的领导成员带领干部、老农和水利技术人员,爬山越岭,勘察测量,调查研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劈山引水方案。一九七○年十一月开工了。
修建四十五米见方、十三米深的一级扬水站机塘,是一个硬仗。机塘座落在山坡上,脚下全是含铁质的岩石,十分坚硬,一锤下去,火花四溅,只留下一个白点。塘内铁锤挥舞,钢钎转动,小伙子甩掉棉衣赤膊干。姑娘们穿着单衣,抬着一二百斤重的石头,沿着峭壁上“之”字形的小道向上走。没有脚手架,大家就在腰间系根绳子,凌空作业。没有炸药,民工们就自己动手造;没有石灰,民工们就自己动手烧。烧石灰没有煤炭,就开了两对小煤窑。
    群策群力建悬桥
把微山湖水从一个山头引到另一个山头,中间有一道五百五十米长的峡谷。要在峡谷里建造一座悬渠大桥,是一个艰巨的工程。
公社党委和革委会把总设计任务交给石工戚光华和他的战友们。人多出智慧,他们终于完成了多孔拱形悬渠大桥的设计。老戚用小石头在地上画了许多条条杠杠,民工们看了心里却明明白白。
大姚山上,炮声隆隆,硝烟滚滚;峡谷深处,红旗如林,战歌嘹亮。民工们顶风冒雪,扛石块,刷料石,紧张地为悬渠大桥备料。一个新的困难摆在人们面前:建三十八孔悬渠大桥,至少要用一百多立方米的木头做桥胎。这么多的木头上那去找呢?大家纷纷献计献策。老石匠刘广英说:“咱们柳泉这地方,满山遍野都是石头。没有木头,就用石头!”
白天黑夜,山上山下,成千上万的干部和社员群众来到工地,车拉,人抬,肩扛,手搬,填桥胎用的七千多方石头很快就备齐了。整个工程没有用一根钢筋,一寸木材,一副脚手架。在建筑拱形桥孔的关键时刻,辛家大队十二个民工、六副抬子,每天抬四十多万斤料石、黄沙和灰泥,上上下下,要跑五十多里路。柳泉人民吃大苦,耐大劳,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建成了这座悬渠大桥,做到了当年施工,当年受益。
    一锤一钎凿隧洞
微山湖水顺着向阳渠,流到西堡山,就被挡住了去路。为了把湖水继续向南送,柳泉人民决心在西堡山腰打通一条长一千八百米的红旗洞。
他们先在山上打了几十个井口,然后分几十个班在山肚子里同时打洞。一千二百人分别在八十九个作业面上干,要不偏不斜打在同一条直线上,难度很大。民工们动脑筋,找窍门,摸索出“吊石”、“听音”等测位定向的土办法,攻下了技术难关。隆冬天气,雪花飞舞,洞口、井壁挂满了尺把长的冰凌,隧道里却是热气腾腾。西堡大队“红色娘子军班”的姑娘们主动请战,独当一面,在十六米深的直井下打通十五米长的隧道。洞内空间狭小,挥锤掌钎很不顺手。但姑娘们却越战越强,很快适应了洞内作业。
西堡山地质结构复杂,土石交加。高皇大队的工段净是黄泥裹着孤石,三天两头塌方。大队党支部委员、民兵营长张光清挺身而出,带领七名民兵组成排险队。他们吃力地在悬崖上攀登,爬上去,跌下来;跌下来,再爬上去,险石终于被征服了。
柳泉人民经过两个冬春的战斗,共开挖和垒砌九十六万土石方,修筑大大小小桥涵闸洞一百七十多个,修通了向阳渠,浇地二万五千亩。今年,在遇到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农业仍然获得了大丰收,粮棉亩产一举超过了《纲要》指标。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寻找可靠的水源
我们山西晋城南村公社前几年修起了十一个水库,能容二百五十多万方水,建起了几十里的转山渠道。我们想,这样就可使一万多亩土地实现水利化。但是这些水利工程,大部分水源靠天上来,在正常年景可以发挥一些作用,一遇上象今年的特大干旱,河水断流,库水干枯,原来的水浇地几乎全部成了旱田。这使我们认识到:搞水利,必须先解决水源问题。
为了解决水源问题,我们和水利技术人员一起,走遍九条山梁,八道河沟,实地勘测,向群众求教,发现了山上有很多古煤窑井。这些古煤窑大都是旧社会采煤时发现地下水,无法排水而停办的,现在常年积水,形成地下水库。经过勘测发现四十处水源较大,其中四个可以建设千亩高灌站。过去认为南村盆地是古河道,只有少量浅层水;这次经过认真勘测和打深井的实践,透过流沙,凿通石灰石,找到了中层水,水源稳定。这就揭开了南村盆地地下水源的奥秘;同时也打开了许多沟、洼、山腰的无水禁区。一个多月的调查勘探,发现全社现有一百五十多处可以用机械提水浇灌的水源,在大旱情况下,每日可以出水十万方以上。我们已作出全面规划,从今冬开始打机井,利用煤窑井,修蓄水池、水库,决心为农业生产的稳产高产打下基础。 中共南村公社委员会


第2版()
专栏:

  既防旱 又防涝
我们大队地处江苏省泗洪县丘陵地区,三千多亩耕地,分布在三个岗岭上。上级党委一再强调要搞好水利配套工程,充分发挥水利效益,防旱防涝。可是我们以前对水利工程配套认识不足。虽然处在岗岭上,也有的庄稼被淹死,产量一直上不去。
今年有一次一直下了近二十天的雨。雨后,我们组织生产队长和贫下中农代表检查麦田,发现一个队相邻的两块麦地,土质、肥料、种子、播种时间一样,而其中一块水利配套工程搞得好,小麦长得肥绿粗壮;另一块没有搞水利配套工程,小麦就长得细瘦发黄,原因是连日阴雨,土壤含水量多,影响小麦生长。这件事使我们认识到,工程不配套,只注意防旱不注意防涝,就不能达到稳产高产。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治水方案,在挖塘、打坝蓄水的同时,切实搞好水利配套工程,充分发挥原有水利工程的作用,努力建设旱涝保收田。
中共峰山公社黄岗大队支部委员会


第2版()
专栏:

  尽量少占耕地
兴建水利工程要注意尽量少占或不占农田,才能做到增大收益,而把损失尽可能地减少。如果搞一处水利工程,受益面积只有一千几百亩,而占用农田就有一百几十亩,那就损失太大了。
我们广西荔浦县两江公社今年秋天在计划一处中型水库时,把计划交给广大贫下中农讨论。本来,这处水库按原计划要淹没六十多亩田地,贫下中农讨论后,建议改在另一处修建水库,受益面积和发电能力都能保持原计划的指标,而只占用五亩多农田。公社革委会接受了这个建议,贫下中农都很满意。
我们发现别的地方有些水利工程也占用了一些本来不该占用的农田。建议水利部门和兴建单位要重视这个问题,尽量做到不占或少占农田。
两江公社永福大队贫下中农


第2版()
专栏:

  江苏铜山县柳泉公社向阳渠的重点工程之一——三十八孔悬渠大桥。 本报通讯员摄


第2版()
专栏:

  河北南宫县集中力量打机井,农田灌溉面积不断扩大。这是同仁庄大队又竖起了新的机井架。
本报通讯员摄


第2版()
专栏:

  内蒙古察右前旗黄茂营公社吴家村生产队,自力更生,打井浇地,在今年抗旱中发挥了作用。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