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张掖县委集中主要精力领导群众大办农业
全县粮食产量连续三年达到《纲要》指标,林、牧、副各业和“五小”工业也得到较大发展
据新华社兰州电 中共甘肃省张掖县委认真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集中主要精力领导全县人民大办农业。一九七○年和一九七一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量达到了《纲要》规定的指标;今年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又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林、牧、副各业和“五小”工业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张掖县地处河西走廊的中部,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比较好。但是,过去由于受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农业生产长期落后。一九七○年,中共张掖县委总结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决定把领导的主要精力放在抓农业上。县委和县革委会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别,把全县二十个公社分为四个不同类型区,每个类型区有一名县主要干部去蹲点,进行具体指导。县委还减少会议,压缩非生产性开支,最大限度地把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在发展农业上。
为了抓好农业生产,中共张掖县委和县革委会集中各方面的专门人材组成调查规划小组。这个小组的人员,步行三千九百多里,对全县各地的农时、作物、山川地理等基本情况进行了为时四个多月的调查。他们访问了一百五十四个治山治水的典型单位,实地察看了可以建立库、渠、塘、坝、电站、水利站的地址八十六处,可以发展林、牧、副、渔各业的六十一个湾、七十一个滩。县委书记亲自抓调查规划小组的工作。县委常委先后四次开会讨论调查规划小组提出的问题。而后,县委发动全县党组织和广大群众对调查材料反复进行讨论,制定出了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建设规划。一九七○年以来,张掖全县按照规划已经平整条田二十七万亩,兴修各种渠道总长四千三百六十多里,建成水库、塘、坝三十二个。
张掖县委在大办农业中注意加强对后进社队的领导。去年以来,县委抽调二百七十多名有工作经验的干部到农村基层单位工作,加强了基层领导。对一些问题较多的社队,县委领导成员亲自去蹲点,一个一个地进行整顿。一九七○年全县五十六个后进大队,经过整顿,已经有四十个大队发生了根本变化;粮食平均亩产量,有十一个大队过了“黄河”,二十七个大队上了《纲要》。
张掖县委把对干部和群众进行党的路线教育和政策教育,看成是大办农业的中心一环。两年来,社队两级总共举办了三千七百多期政策学习班,受教育的干部和社员达到二十多万人次。
领导农业生产,一定要抓住关键环节。张掖县的农田过去完全靠黑河水灌溉,一遇干旱,黑河水位下降,农业就要减产。县委抓住农业生产上的这个主要矛盾,对水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从调查中了解到,全县可开发利用的水源很多,仅地面水就有二十五处,年径流量二十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县委领导广大群众充分利用黑河以外的其它地面水源,同时迅速开展了开挖地下水的活动。县委书记和一位副书记几次爬山越岭,亲自勘察山沟和水源。去年,全县共打各类水井一千一百一十八眼,掏泉二万五千六百多个,在大旱之年保证了农业丰收。今年张掖雨水比较充足,但是这个县从长远考虑,继续进行水利建设。年初以来,又打了大口井和机井五十九眼,修成水库、塘、坝十五个,开挖、整修渠道两千四百多里。这个县过去大面积种植的春小麦,在灌浆时节常因干热风而大幅度地减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县委总结推广了部分社队种植冬小麦增产的经验,在全县逐步调整了作物布局,缩小春小麦的播种面积,扩大冬小麦的播种面积。今年播种冬小麦二十二万亩,占全县夏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仅这一项改革,每年可增产粮食三百四十多万斤,而且为大面积夏种秋熟作物创造了条件。
为了大办农业,中共张掖县委还组织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生产。几年来,这个县的工交、财贸、文教和卫生等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在农村蹲点,把本身的业务工作和点上的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农机部门了解到,农村打土块费工,大轱辘车笨重,打碾工具落后,他们就创制了碎土工具、四轮车和电动打碾机。农副公司在搞好购销业务的同时,从外地购来了大批果树苗、葵花籽、编织机具,帮助社队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银行每年坚持抽调干部为社队培训财会人员,帮助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去年,这个县遇到了历史上少有的干旱,各行各业全力投入抗旱斗争。这个县还新建和扩建了为农业服务的农具厂、机修厂、铁厂、磷肥厂、水泥厂等“五小”工业,建立了县社两级农机修配网点。


第2版()
专栏:

  发扬艰苦奋斗作风 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中共平山县委领导成员深入基层,认真总结经验,推动全县生产发展
本报讯 中共河北省平山县委,遵照毛主席关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教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学习和总结群众中的先进经验,推动和发展了全县的大好形势。
一九七一年二月,中共平山新县委成立了,县委领导成员决心带领全县人民,把这个革命老根据地尽快建成大寨式的先进县。当时,全县粮食产量已经是连续五年过《纲要》了。有人认为,这里山大沟深条件差,生产搞成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了。究竟怎样进一步改变平山面貌?他们认真学习了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和毛主席的哲学著作,认识到,要真正了解平山、改造平山,就必须到群众中作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平山山多,群众居住分散。全县五十二个公社,七百一十个大队,有的社队离县城三百多里,山路崎岖,沟壑纵横,交通不便。县委成员把深入基层,到艰苦环境里工作,作为磨练自己革命斗志、改造世界观的好机会。县委书记张铄,牢记毛主席两个“务必”的教导,身背挎包,不怕山高路远,爬山越岭,进行调查。一年多的时间,他跑遍了全县所有公社和六百五十多个大队。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很多艰苦奋斗改天换地的先进典型。太堡岭大队,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战,劈山凿洞改河,扩大耕地一百五十亩,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东白面红大队,过去是个“山是和尚头,粮食常不收”的穷山村,干部群众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把治山、治水、造田结合起来,几年时间,就绿化荒山九千四百多亩,百分之八十多的耕地建成能排能灌的水平梯田,农林牧迅速发展。从这些单位的变化,县委看到了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找到了建设山区的路子,增强了进一步改变平山面貌的信心。
在调查中,他们也发现一些变化缓慢,甚至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社、队。问题究竟在那儿?县委领导成员知难而进。十一名常委除留一名主持日常机关工作,其余采取分片包队的办法,在抓好一批先进单位的同时,下功夫到后进单位蹲点,扎扎实实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县委副书记常时习,带领工作组到大吾公社田兴大队蹲点,他们多次找干部谈心,访问贫下中农,终于弄清了这个大队后进的“症结”,主要是领导班子成员路线觉悟低,政策不落实。于是,他们组织大队干部反复学习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落实党的政策,使全大队革命、生产很快发生了显著变化。实践使县委体会到,后进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坚持群众路线,下决心解决问题,后进可以迅速变先进。全县九十九个后进大队,现在已有八十个大队初步改变了面貌,有的已跨入了先进行列。
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县委深切体会到,坚持群众路线,向群众学习,必须与群众同甘苦,当好“老黄牛”。如果身子到了基层,依然以“领导高明”自居,只是这里跑跑看看,那里问问听听,是不可能获得真实情况,集中群众正确意见的。因此,他们在基层调查研究时,坚持和贫下中农“三同”。群众看到他们劳动肯出力,工作肯吃苦,生活不特殊,就把他们当成知心人,主动讲知心话。
这个县过去搞水利只注重开渠道、修水库,单纯依靠地上水。今年入春后遇上了历史上少有的干旱,不少水库晒底,河渠断流。这时,县委书记张铄和常委王月明,到史白雁大队调查研究,和群众一起夜以继日地挖机井、担水抗旱。在劳动休息时,就找群众座谈,请教抗旱措施。社员们说:“天上水不能靠,地上水不可靠,地下水才牢靠,打机井是实现水利化的好办法。”这个一百四十户的山村,从去年秋季以来,挖了四眼机井,扩浇四百多亩地的事实,使他们认识到要迅速解决全县水利化的问题,必须把利用地上水和挖地下水结合起来。县委及时总结推广了这个大队的经验。全县施工的机井达九百七十一眼,现在已完成四百零一眼,在大旱之年发挥了很大作用。


第2版()
专栏:

  坚持储粮 备战备荒
计划用粮节约用粮
  曹村公社储备粮逐年增多
山西省武乡县曹村公社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集体储备粮逐年增多。现在全公社十三个生产大队,八十个生产队,队队有集体储备粮,百分之九十的社员家庭有余粮。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曹村公社各生产队粮食逐年增产。公社党委和革委会在分配中发动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积极向国家交售粮食,同时根据具体条件,不断提高社员口粮水平,抓紧集体储粮,鼓励社员储粮。近六年来,全公社共卖给国家粮食一千零八十八万斤,集体储备达到二百六十八万八千斤,平均每人有储备粮三百零五斤。
在集体储备粮增多,社员口粮有余的情况下,有一部分大队干部和社员认为集体储备粮已经不少了,社员口粮不低了,不搞储备也行了。公社党委及时对广大干部和社员进行计划用粮、节约用粮的教育,积极鼓励社员储粮。地处深山区的枣岭大队粮食产量不断增长,一九七一年,这个大队粮食亩产由一九六四年的二百四十斤增加到六百一十多斤。但是,这个大队的干部、社员丰年想到灾年,平时想到战时,粮食越多越注意节约储备。他们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集体储备也一年比一年增多。到一九六八年,集体储粮达到二十五万四千斤,足够全队社员吃一年。社员家庭也普遍建立了小粮仓,有的家庭储备了一年或更长时间的口粮。
    丰年多储 平年少储
  张庄生产队平均每人储粮七百多斤
河南省方城县杨楼公社曹屯大队张庄生产队,充分挖掘生产潜力,广开节约门路,使农业生产逐年发展,储备粮逐年增多。八年来,这个队给国家提供商品粮八十七万八千五百斤,集体储备粮食十五万一千多斤,社员家庭储备粮食五万五千多斤,平均每人有储备粮七百四十多斤。
张庄生产队位于丘陵地区,大部分耕地在岗坡上,土质瘠薄,十年九旱,粮食产量很低。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这个队的干部和社员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打埂垒堰,深翻改土,拦河蓄水,引水上岗。先后平整土地四百多亩,把二百五十多亩旱地变成了水浇地,粮食产量不断上升,为搞好粮食储备创造了条件。从一九六四年以来,他们把做好储粮工作作为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重要内容,每年分配粮食时,发动群众,充分讨论怎样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按适当比例,留储备粮,坚持丰年多储,平年少储,年年储一点,逐年增多。
在抓好集体储备粮的同时,这个队还经常教育社员勤俭节约、计划用粮,搞好家庭的粮食储备。现在这个队六十户社员,家家有余粮。社员们满意地说:“大囤尖,小囤流,战时荒年不发愁。”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来信

  积极生产农机配件 促进农业机械化
我们县燕矶区农机厂在支农工作中,坚持贯彻执行一修、二配、三制造的方针,积极生产农机具配件。今年下半年以来,生产了螺丝、水泵轴、轴瓦、皮带盘、犁铧、缸套等配件三十多种、三万多件。除满足本地需要外,还上调一万五千多件。
燕矶区现有各种农机具五千三百多台,需要的配件很多。过去燕矶区的农机厂有些同志受刘少奇一类骗子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愿意多做赚钱活,不想生产配件。社员群众批评说:“农业机械好是好,坏了本区修不了。”厂党支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组织职工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坚决地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的教导,狠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黑货,破除“重制造轻修配”的思想。他们还组织调查组,深入社队,倾听贫下中农的意见,分析农机具状况,认识到生产配件是农村的迫切需要。全厂职工决心把抓好配件生产作为支农的当务之急。
在抓配件生产中,他们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克服了设备和技术上的很多困难。他们自己动手,就地取材,革新成功了大、小滚丝机、三○车床、小车床、土冲床、下料机、打头机等十五台设备,从下料到成品,成龙配套,由手工操作变成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生产,不仅提高了配件生产的工效,节省了开支,而且保证了质量。原来生产的铁犁铧,断尖多,厚口多,不好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人们制成了一套铸犁铧用的钢模,每班产量由七百件提高到一千二百件,而且锋尖、口薄,经久耐用,成本低。
这个厂为了适应农机具逐年增多的形势,积极帮助社队培训农机技术人员,采取农闲时“请进来”学,农忙时“派出去”辅导的办法,培训农机技术员。全区农机修配能力不断提高,基本上做到小修不出队,中修不出社,大修不出区。今年上半年农机具的完好率已由去年的百分之七十六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二,充分发挥了农业机械作用,促进了农业生产。
湖北省鄂城县革委会


第2版()
专栏:来信

  发挥农村铁、木匠的作用
农村的铁、木匠,都有一定的技术特长,是修理、制造农机具的重要技术力量。我们公社共有铁、木匠一百零三人,去年以来为生产队修理、制造各种农机具七百三十多件,其中有木制打谷机六台,榨糖机二台,小苗带土插秧机十来部,这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有一段时间,由于受刘少奇一类骗子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没有很好地落实党在现阶段的农村经济政策,挫伤了他们为集体修理、制造农机具的积极性。有的自行搞副业单干,助长了资本主义自发倾向。对此,公社党委和革委会及时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开展革命大批判,使铁、木匠认识到:技术是为一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要树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同时认真落实党在现阶段的农村经济政策,按照他们的技术水平、劳动的质量和数量,合理评工记分。政策落实了,调动了铁、木匠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三英大队那英生产队由四个铁、木匠组成的维修农机具小组,根据山区水源丰富的特点,自行设计,自找木料,自造零件,制造出一台用水力带动的木制打谷机。这种打谷机,成本低、效率高,操作方便,受到贫下中农的欢迎。
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注意发挥农村的铁、木匠的作用,是贯彻执行勤俭办社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希望各地领导同志也要引起重视。
广西上思县公正公社革委会


第2版()
专栏:来信

  山区需要小型柴油机
我们公社百分之七十左右是石山地区,队小人少,交通不便,买较大的柴油机来用有困难。
我们这个地区水力资源较缺乏,不能兴建水力发电站,需要五或八马力的柴油机来带动碾米机、粉碎机和切蔓机等。可是,现在工厂生产的柴油机功能较大,形体笨重,运往山区不大方便。我们公社仰良大队是壮、瑶族居住的地方,二十八个生产队,三千九百多人,分布在二十八个小山?里,全大队只有三台五至八马力的柴油机带动三部打粉机和碾米机,百分之九十的农户磨玉米还是用人力,对生产很不利。
我们希望工厂能生产一些功能小的柴油机,以方便山区人民的需要。 广西平果县永红公社部分贫下中农


第2版()
专栏:来信

  重视农药机械的保养
我们队主要是种棉花。每到棉花防虫治病季节,需要大量药械。一九七○年,我队有二十八部喷雾器,由于保管不善,第二年清理出来使用时,有的水桶锈破了,有的水筛掉了,大部分已不能用。花了二百二十多元才配齐、修好。我们队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的教导,发动群众,认真总结农药机械保养的经验教训。去年,我队安排了一位老贫农专门负责农药机械清理归仓工作。药械归仓前,这位老贫农先用毛刷将药械刷净晾干,然后内涂蜡油,外涂油漆防锈。其它零件,如开关、喷头等,擦干后用柴油浸润。一共只花了六元多钱。今年拿出来用时,同新的差不多,受到广大社员的称赞。我们建议各生产队要重视农药机械的保养,使机械延长寿命,使用方便。
     湖北省汉川县刘口公社高丰大队第一生产队 刘奇汉


第2版()
专栏:

山东省掖县西由公社王贾大队科学实验队进行了大量的土壤分析,为各生产队因地施肥,安排作物茬口提供了数据。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