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坚持群众路线 狠抓农业增产措施
四川双流县整修古灌渠、改造冬水田、推广双季稻,全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新华社成都电 四川省双流县依靠广大群众,抓住整修古灌渠、改造冬水田和推广双季稻等关键性增产措施,苦干巧干,使全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从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一年,全县粮食总产量平均每年增长一成以上,连续三年获得较大丰收。粮食平均亩产量由文化大革命前长时期的五百来斤上升到九百三十多斤;油菜籽由一百来斤增加到二百多斤;生猪圈存数由十多万头猛增到四十多万头,接近一人一猪。今年,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粮食又继续增产。全县集体生产日益发展,社员生活逐年提高。
双流县地处川西平原南部边缘的都江堰灌区,以前受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农业生产发展不快,需要国家供粮贷款。这里一半丘陵,一半平坝。有十五个公社处于都江堰灌区的尾水地带,旧式渠道常年失修,灌溉时“上游饱、中游少、下游干”,排水时“上游畅、中游满、下游淹”。这种情况,使全县十多万亩稻田,年年都要遭到干旱和水冲的威胁,不能及时栽种和收割,粮食产量很低。
一九六九年初县革委会成立后,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坚持群众路线,狠抓农业增产措施。他们经过调查研究,制定出了彻底改造旧式渠系的计划:填平旧渠,重新开挖新渠,使渠系灌溉合理,充分利用水源,扩大灌溉面积。这个计划提出来以后,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紧靠金马河边的擦耳公社贫下中农,打响了改造都江古堰,开挖新渠道的第一炮。这个公社发扬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依靠社办企业自筹资金,把各队的石匠、泥水匠、木工等组织起来,担负改渠技术骨干。全社因陋就简办起一批小石灰窑和小砖瓦窑,采用干钉卵石拱桥和灰浆卵石砌拱等民间传统砌桥、拱洞方法,以土代洋,解决了施工中所需要的绝大部分建筑材料。同时,他们合理安排劳力,保证了改渠、生产两不误。县革委会及时在擦耳公社召开现场会,积极推广他们的经验。此后,一个大规模的改渠治河运动,便在平坝地区各公社迅速地展开了。在短短两、三个月内,新开了各种渠道一千三百多条,长达两千多公里,新建桥梁、涵洞、渡槽等工程一千七百多项,解决了过去稻田的用水和排洪问题。改渠后的当年,全县小春作物不仅没受影响,反而比头年增产两成以上。
处在丘陵地区的十八个公社,将近一半稻田因为水源不足,一年只能种一季水稻,其余时间积蓄雨水,称为“冬水田”,又叫“望天田”。这些田由于常年蓄水冷浸,地力不能得到利用,一般亩产只有三百来斤。为了把“冬水田”改造为高产田,这些公社的干部和社员,学习大寨贫下中农“三战狼窝掌”的革命精神,广开水源,想出了许许多多的好办法。有的利用都江堰扩灌工程开渠引水,有的因地制宜大挖平塘修筑水库,有的加高原有塘堰增大蓄水量,有的新建电灌站抽水灌田,还有的劈山凿隧洞,引水上山。地处群山峡峪的兴隆公社建设大队,有一条漉溪河流经过,由于一座石山相隔,大多数农田的水源被堵死,长期以来只好把全队大半耕地留作冬水田。一九六六年秋收后,大队党支部组织了二十六名强壮劳动力,决心打穿石山,把水引来。他们集思广益,自画施工草图,边测、边挖,用锤子、凿子、锄头、铁锹,苦干了整整一百五十四个昼夜,付出劳动日一万三千多个,共开凿岩石六百多方,挑挖泥土一万五千多方,终于打穿了一条高三米、宽一点五米、长一百七十米的隧洞,把水引上了新开的盘山渠,使常年只种一熟作物的五百多亩冬水田,变成了一年两熟、三熟的旱涝保收田,使六十多亩旱地变成了高产农田,全大队的粮、油产量连年大幅度增长。
现在,双流县丘陵地区已经自力更生修建起了上千座水塘、水堰、水库和电力提灌站,开挖了数千条水渠,基本上解决了各社队的水源问题,共改造冬水田九万五千多亩,除少数高山堰尾深冬水外,都已改成了稻麦两熟、三熟田。近几年来,这个县还把改造冬水田和改地改土结合起来,共改旱地为水田二万二千多亩,改坡地为梯地一万多亩,新建条田八万多亩,为农业生产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随着水、土等耕作条件的改变,双流县又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县领导成员特地走访了一些社队,学习他们从文化大革命以来坚持试种双季稻成功的经验,又到过去试种双季稻失败的一些社队了解情况。贫下中农告诉他们,发展双季稻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早稻育秧和晚稻扬花期间气温低,常有寒潮袭击,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过好“育秧”“扬花”关。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县领导成员分别深入各个社、队,和基层干部、社员群众一道,积极开展种双季稻的试验。为了攻破早稻育秧这道难关,主管农业生产的一位县委副书记,选择金花公社迎春三队作点。他拜老农为师,经过十多天的对比试验,摸索出了一种“旱塘快速育秧法”,既能使早稻育秧不受低温寒潮的影响,又有利于晚稻生长。另一位县委负责同志,来到了连续几年试种双季稻面积较大的永福公社四大队和机投公社十大队,召开包括老农、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参加的“诸葛亮”会,研究晚稻在低温下安全扬花的有效办法。他们还对大面积发展双季稻将出现的劳力紧张、肥料不足、前后作物衔接不上、病虫发生等许多问题,广泛征求了群众的意见。然后,将从群众中了解到的这些问题,以及群众中解决这些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归纳成文,动员全县人民讨论,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全县掀起一个为革命推广双季稻、种好双季稻的热潮。
就这样,全县双季稻通过试种,逐年发展,到去年已发展到了十一万亩,绝大多数获得丰收。今年全县双季稻面积又扩大到十七万亩,早稻虽然遭到历史上罕见的多种自然灾害,仍然比去年增产近一千六百万斤。晚稻最近收打完毕,无论单产、总产比去年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夺得了比早稻更大的丰收。


第2版()
专栏:

  “冷浆田”变成了高产田
江西省资溪县乌石公社陈坊大队王坑生产队,有水田二百四十六亩,其中一百零四亩是山垄冷浆田,耕作艰难,产量很低。当地社员说:“烂泥‘鼓皮陷’,栽禾踏木板,一年种一季,亩产只一担。”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三年多来,他们艰苦奋战,改造了七十多亩冷浆田。一九六九年,这些田亩产百余斤,一九七二年提高到一千一百多斤。
开始,一提起改造冷浆田,就有人说泄气话:“生成的相,长成的貌,祖祖辈辈都没有把冷浆田改造过来,我们再费力气也变不了样。”阶级敌人也乘机煽动社员赶早往外迁。
穷则思迁,还是穷则思变?这是对王坑每个干部、社员的严峻考验。一九六九年秋后,党支部引导贫下中农忆苦思甜,开展“是穷则思变,还是穷则思迁”的大讨论,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揭露和打击了一小撮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增强了改造冷浆田的信心。
改造冷浆田该从哪里下手呢?他们拜群众为师,对冷浆田低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经过研究,他们发现冷浆田低产的原因主要是水土冷,锈水多,影响了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只有排除冷锈水,创造水稻生长的良好土壤,才能变低产为高产。情况明,决心大。他们根据王坑垄四周高、中间低的“锅形”田特点,计划破开“锅底”,顺着山垄中间挖一条深圳,排除冷锈水。
十二月初,改造冷浆田的战斗开始了。全队男女社员齐上阵,站在刺骨的寒风冷水里,敲冰碴,掏淤泥,艰苦奋战,挖成了一条排水圳,使一半冷浆田开始得到治理。一九七○年,这片田栽的一季晚稻,获得了亩产六百多斤的好收成。
改造冷浆田的初步胜利,教育了干部,鼓舞了群众。他们决心进一步改造冷浆田,建设高产稳产田。一九七○年冬,大家连续奋战了一个多月,在山与田的连接处,沿山脚环山挖了一条很长的排洪圳,有效地截断了山洪和冷锈水的入侵,防止了水土冲刷和田地崩塌。在每丘冷浆田里还开了一条排灌沟,改变了终年渍水和串灌漫流状态。他们扩种绿肥,提高了土壤肥力。这样,就把冷浆田改成了能泄洪、排涝、排锈的丰产田。一九七一年第一次种上了双季稻,亩产一千一百一十五斤。
一般冷浆田的低产面貌有了很大改变,一些有暗泉的冷浆田还是暗泉不断,锈水漫流,牛不能走,人不能行,寸禾不长。去年冬天,党支部提出根治有暗泉的冷浆田,力争大面积平衡增产。当时有些人不赞成,说:“把现有的田作好了就行了,还要治什么!”
是满足现状,还是继续革命?党支部组织大家重温毛主席关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教导,反骄破满,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使大家认识到,满足现状是骄傲自满情绪,是半截子革命思想。广大干部群众以大寨贫下中农三战狼窝掌的英雄事迹为榜样,决心征服有暗泉的冷浆田。党支部书记陈炳生带领群众,用锄头敲碎冰碴,跳进刺骨的泥水里,掏淤泥,找泉眼。
经过三个冬春的艰苦奋战,全队共开了水沟十五条,挖填泥土一万五千一百多方,把王坑垄的冷浆田改成了高水高排,低水低排,暗水暗排,暗沟通明沟,小沟连大沟,沟沟畅通的高产稳产田。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节省投资 讲究实效
湖北省宜都县毛湖埫公社群华大队,在农田基本建设中,艰苦奋斗,节省投资,讲究实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年来,全大队劈山炸石,砌垱三百二十一条,坡地改梯田三百一十五亩。
一九七○年冬,群华大队的农田基本建设搞得热火朝天,唯有第一生产队搞了一阵子,社员群众的情绪就逐渐低落下来了。为什么?大队党支部经过一番调查,原来是少数干部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没有从节约的原则出发,一个“坛子炮”放十斤药,全队花了八百四十元的投资,只打了五条垱,筑了一个天坑,改了七亩一分田,平均每亩投资一百一十八元。贫下中农一针见血地指出:“象这样干,再大的家当也要搞穷。”大队党支部接受了群众的意见,组织干部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使大家认识到:是坚持勤俭办水利,少花钱,多办事,讲究实效,还是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追求形式上的热闹,是两种思想、两条路线斗争的一种反映。在思想教育的基础上,他们健全了器材管理制度,开展了群众性的节约“一炮药”、“一寸钢”、“一分钱”的竞赛活动,费用显著下降。一九七一年全大队砌垱一百二十五条,改田一百一十五亩,开支二千一百零一元,每亩平均投资十八元二角,比一九七○年节约百分之八十四。
认识无止境,潜力挖不尽。为了节约原材料和资金,今年春天,群华大队党支部书记李永财同志,在第一生产队基建组跟班劳动,带领群众大搞技术革新,摸索出对付各种不同石头的方法,提高了爆破效率,节省了炸药和钢钎。这个队今年砌垱二十九条,改田十七亩三分,只投资一百三十元,每亩平均投资七元五角,比去年每亩平均投资下降了百分之五十九。党支部总结推广了第一生产队掌握岩石规律,提高爆破效率的经验。第五生产队队长彭志福带领二十一个劳动力,凭着一双铁手,四个铁楔,七把大铁锤,锤砌了五条垱,改了七亩田,没花集体一分钱。一至九月份,全大队砌新垱八十三条,坡地改梯田一百零一亩,每亩平均投资比去年下降百分之五十三点九。目前,这个大队勤俭成风。钢钎坏了自己修,土筐坏了自己补,炸药不足自己造,大大加快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步伐。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一万五千多亩白浆土是怎样改良的?
——黑龙江生产建设部队某连用有机肥改良土壤的好经验
黑龙江生产建设部队某部五连,战斗在丘陵地区。这个连共有耕地一万五千六百七十五亩,都是“晴天硬梆梆,雨天一锅汤”的白浆土,加上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亩产长期在二百斤以下。一九六五年以来,五连党支部以路线为纲,率领广大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搞有机肥,改造白浆土。经过连续七年苦战,从根本上改变了白浆土瘠薄、板结、水土流失的严重状况,产量逐年提高。去年,粮食平均亩产四百一十三斤,超过了《纲要》;有的地号(全连共八个地号)的玉米亩产超过了千斤。今年庄稼比去年更好。七年来,年年盈利,向国家上交利润共一百一十余万元。
    这是要不要自力更生的问题
过去,这个连的一些同志受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种地不上粪,完全靠化肥。土壤越种越板结,产量逐年降低。一九六四年,在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鼓舞下,广大群众提出:大寨贫下中农能改造七沟八梁一面坡,我们为什么不能改造白浆土!他们批判了“守着化肥过日子”的懒汉懦夫思想,积了人粪尿、猪粪尿、清塘淤泥等有机肥料两千多吨,在四百五十亩玉米地里进行改土试验。当年收秋时,这块原先“兔子不拉屎”的白灰地亩产达到五百三十斤。从此,广大干部和群众进一步认清了用有机肥改土这条道。七年来,他们共积造有机肥七万八千六百多吨,有计划地把耕地全部改了一遍。同时,种植防风林一千六百二十余亩,削平小土包、填平沟壑、移土改田,共计动土三万多立方米。他们在改良土壤上下了苦功,粮食产量逐年增长。
    人少地多地区也有大量肥源
在人少地多的情况下,在大面积耕地上用有机肥改土,能经常找到大量的肥源吗?
一九六四年,有的同志说:“用有机肥改土好是好,可是咱们一个劳动力负担好几十亩地,到哪里去找那么多有机肥?”党支部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放手发动群众找门路,想办法,并组织群众学习积造有机肥的科学知识和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群众发动起来了,办法越想越多,肥源越找越广。他们坚持专业队积肥和群众性积肥相结合,常年积肥和季节性积肥相结合,每年全连积肥达一万吨以上。
肥源在哪里?
第一,大量饲养猪和大牲畜。一九六五年以来,母猪每年都有增加。在发展公养的同时,还鼓励和扶持每户职工也养一至几头肥猪,并对粪肥给予合理报酬。马群几年来扩大了将近一倍。牛羊也有发展。现在,仅以上几项,每年就可提供有机肥料五千多吨。
第二,改进环境卫生与积肥相结合。他们掏厕所、鸭窝、鸡舍,挖臭水沟、脏水坑、塘泥,积攒炕洞灰、炕洞土、炉灰渣,清理房前屋后、道边沟旁的垃圾杂草和田间的秸秆等等。把这些集中起来,在高温多雨的夏季直接堆积沤肥,在低温寒冷的冬季挖通风气沟,拌以马粪,高温造肥。
第三,有计划地用“客土”改土。民谚说:“以土改土,一亩顶两亩。”他们每年大刨沟壑、浊塘里的淤泥黑土和草炭土,灌上一定数量的人粪尿和牲畜粪尿作“引子”,沤制成肥料,肥效较好。
第四,种草苜蓿压绿肥,使土壤增加大量有机质,逐步改变土壤结构。
第五,搞肥料圃和活动牛圈。开春后,选择土质较好的地块作为肥料圃,先铺一层粪尿,到天暖时翻耙一次,让粪尿自然腐熟。然后再铺第二层粪尿,一个月后翻耙一次。连续铺翻三四次,即可铲起来运到地里施用。这种办法造肥,量大质好,并且适宜机械作业,可节省大批劳动力。他们还把牛赶到地里圈起来,靠牛的活动将牛粪尿均匀搅拌入土。两个月后将牛圈挪至另一地块再造肥。按当地气候条件,这种活动牛圈一年可在地里移动三次。除此之外,他们还采用秸秆还田等多种积造有机肥的措施。
    不能光靠猛劲,还要讲究科学
用有机肥改土,必须因地制宜,讲究科学,否则,仍然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有一年冬天,他们给一个地号集中施了一万三千多吨有机肥,厚厚地铺了十几厘米,满以为这号地会大幅度增产。可是由于这块地坡度大,经过一年的风蚀雨冲,肥料丢失将近百分之七十,增产不多。这使他们认识到,用有机肥改土,光一个劲儿地猛施肥料还不行,必须因地制宜,讲究科学,用不同的办法解决不同质的矛盾。他们经过调查研究,针对全连八个地号的地形、地势、土壤酸碱度等各种不同情况,具体地作出规划。远的大的地号种草苜蓿,中小地号送肥和就地造肥,岗坡地改变耕向,风口处植防风林。同时采取合理套种、轮作换茬等一系列种地养地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连的最薄的地块是四、五、八三个地号,过去人们一度认为这些白浆土地是瞎子害眼——没治,曾想扔掉它。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随着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不断深入,他们针对这三个地号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办法,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工作。四号地土壤最贫瘠,他们就采取加大底肥,每年施用双层有机颗粒肥的办法提高土壤肥力。五号地坡度最大,上肥易被冲走,他们合理安排耕向,岗顶、偏坡采用不同耕向,纵横交错,挡住流失的水土;同时,每年有计划地间种一部分苜蓿压绿肥。这些因地制宜的措施,显著提高了粮食产量。八号地正在风口,他们一面植防风林四百五十余亩,一面施了八千吨牲畜粪尿,彻底改变了那种“有风刮起三尺土”的状况。去年,这号地的玉米每亩平均产量达八百余斤。
他们为了利用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采用了麦、豆、黍轮作和玉米间种大豆等办法,有效地提高了土壤肥力。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辽宁省兴城县高家岭公社干部和社员,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修起了一条二十华里的自流引水灌渠,受益面积达一万亩。这是水渠的一角。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