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现代诗中应有铁”
——读胡志明主席《“狱中日记”诗抄》
赵朴初
人民文学出版社最近第三次刊印了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胡志明主席的诗集《“狱中日记”诗抄》。我最近又读了一遍之后,深感到集中所载诗篇,的确是一位伟大革命家胸襟里天然涌出的珠玑。它们不仅是越南人民的,而且(特别是由于用汉文写成的)也是中国人民的现代革命文学的宝贵财富。
对于一个革命领导者说来,诗歌写作只是他的活动的一个侧面,而且是一个非主要的侧面。但是,尝一滴海水可知大海之味,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窥见一个革命家的整体。通过胡主席的这些诗篇,这位伟大领袖的崇高形象以及越南人民的战斗精神都鲜明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几十年来,越南人民在连续几个凶恶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践踏下,从来没有停止过扫除黑暗、夺取光明的斗争。面对国内外反动派的屠刀和酷刑,他们一直保持着坚定的胜利信心和顽强的战斗意志。胡主席这卷《诗抄》正是概括地、形象地表现了这种精神。
这些诗篇是作者于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三年期间在我国广西监狱中写出的。那时,中国人民和越南人民的革命事业正处于非常艰苦的阶段。帝国主义侵略者在我们两国土地上横冲直撞,不可一世;国内反动派对于爱国人民则残酷镇压。胡主席当时正以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积极投身于中越人民的共同战斗中,同我国许多革命者一样,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迫害,于一九四二年八月在我国广西省被捕入狱。接着,胡主席又被展转递解于南宁、柳州、桂林等地,走过十三个县,住过十八处监房,历时一年多方得出狱。在饥寒酷虐的牢笼中,在流离颠沛的征途上,他把眼前的见闻和胸中的感愤,随兴所至,把笔成诗。其中有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和人民的怀念和期待,有对反动派残横暴虐的控诉和讥嘲,可是却自始至终充满着至大至刚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
《诗抄》第一首就唱出高昂的调子:
身体在狱中,精神在狱外,
欲成大事业,精神更要大。读着这样的诗句,可以想见作者当时昂首入狱,视反动派如无物的英雄气概。
旧时代监狱的黑暗是人所熟知的。在“每餐一粥肚空空”、“秋深无褥亦无毡”那样非人生活的折磨下,我们听到的却是这样的歌声:
笼里现时还黑暗,光明却已面前来。(《早》)
持久和忍耐,不肯退一分,
物质虽痛苦,不动摇精神。(《四个月了》)
在描述递解旅途的各篇诗中,我们读到这样的句子:
重山登到高峰后,万里舆图顾盼间。(《走路》)
东方白色已成红,幽暗残余扫一空。
暖气包罗全宇宙,行人诗兴忽加浓!(《早解》)
革命者从来把反动派的淫威和迫害,看作是对自己革命意志的必要锻炼。在《闻舂米声》一诗中,胡主席写道:
米被舂时很痛苦,既舂之后白如棉。
人生在世也这样,困难是你玉成天。在《自勉》中,他更明确地说出:
灾殃把我来锻炼,使我精神更健强。
这种忍耐是革命的坚忍,是革命的乐观。这样的诗歌能够激发人们蔑视一切黑暗势力的勇气,增添人们克敌制胜的雄心。我们从越南记录影片中看到,受着美帝飞机残酷轰炸的地区中,坚持在那里抗敌和生产的人民,仍然吟诗弹琴,弦歌不绝。这种临危不惧、从容对敌的革命乐观精神,在胡主席的诗中得到生动的表现。伟大的领袖原是来自伟大的人民,而伟大领袖的精神对于人民又必然会起伟大的鼓舞作用。有这样伟大领袖的伟大人民,是永远吓不倒、压不垮的。
虽然“精神在狱外”,虽然一直都在“从笼门望自由天”,“梦魂环绕五尖星”,总以“未得躬亲上战场”为憾,但当时的胡主席从不忽视狱中的现实,放松眼前的斗争。《诗抄》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有关狱中现实的描写,深深表现出作者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对于反动派的腐败蛮横,处处都给以辛辣的揭露,如《囚粮》、《脚闸》、《警兵担猪同行》等篇,都是语中带刺、笔下无情。有的还出以诙嘲,弄笔成趣,而蔑视横逆之气宛然在目。对于一般同受迫害的难友,则处处表现着诚挚的同情和关怀。《难友之妻探监》、《一个赌犯“硬”了》、《他想逃》等篇都是例子。
胡主席的《诗抄》在艺术技巧方面也有独特的风格,那就是直抒胸臆,不施藻绘,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对作者来说,汉文是外国语言,五七言诗还有声韵、对称种种束缚,如果没有足够的艺术积累是不能做到如此运用自如的。作者掌握格律,而又不为格律所拘;突破格律而又保持原来音节之美。如《解往武鸣》原是一首五言七句,作者于末句后,意外地添上“不平!”一个二字句,作为余音,有怨有怒,言尽而意不穷,使全诗精神为之振。
胡主席的诗,在体制上是古典的,而所用的语言则是现代的、大众的。一切口语、俚语、甚至西洋语都可入诗,一个字、一个疑问号都可为题。朴实无华、仿佛信手拈来,而又妙趣横生。这些特点,我觉得是和胡主席艰苦质朴的作风分不开的。我在一九六○年参加越南民主共和国十五周年国庆典礼时,曾荣幸地几次见到胡主席。他那平易、洒脱、毫不特殊化的音容,至今还深印在我的脑海中。记得一个早晨,我刚起床,忽听见外面有人说:“胡主席来了。”我正忙着穿衣,胡主席已走进房来,一面叫我们“不必穿,不必穿,你看我也脱上衣了”,一面就和我闲谈起来,好象自己家里人一样。在国宴上,胡主席兴致勃勃,亲自指挥大家合唱《团结就是力量》歌曲。七十高龄,还保持着充沛的革命青春——胡主席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河内革命博物馆中,陈列着胡主席抗战时期住过的山洞(北波洞)模型和他当时使用的生活用具,那样质朴、简单,真可谓“一箪食、一瓢饮”。他把他住的山命名为马恩山,把洞前的小河命名为列宁溪,令人想见他身处岩穴,胸怀天下,筚路褴褛,不改其乐的崇高风度。他看上去是平凡的,而这种平凡是伟大的平凡。他又是伟大的,而这种伟大却是平凡的伟大。这卷《诗抄》正是从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格中放射出来的光芒。
胡主席说自己“原不爱吟诗”,而在《看千家诗有感》中却精辟地提出了对于诗歌创作的见解。他这么说:
古诗偏爱天然美:山水烟花雪月风。
现代诗中应有铁,诗家也要会冲锋。
“现代诗中应有铁”,这正是一切革命文艺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文艺观。胡主席这卷《诗抄》正是应当“长留天地间”的有铁之诗,它对于有志于社会主义诗歌创作的人,应该说是十分有益的指引和借鉴。因此,不揣固陋,谨依胡主席原韵,写成绝句一首,奉题《“狱中日记”诗抄》,以志景仰:
卷地破关飞怒焰,人民呼吸起雄风。
诗中自有铮铮铁,好教凶顽识刃锋。


第4版()
专栏:文艺短评

  提倡小戏
东海舰队某部 齐韧
在许多地方的舞台上,涌现了一批小戏。它们思想性强,新鲜活泼,短小精悍,品种齐全,很值得提倡。
这些小戏的大量涌现,受到了工农兵群众和文艺工作者的赞扬和拥护。群众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越高,对精神食粮的需求越迫切。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文学艺术,应当不断满足群众这种日益增长的需要。革命样板戏在这方面首先起到巨大的作用。一批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小戏,紧紧跟上来,进一步适应了群众的要求。因此,提倡小戏,不是一件小事,是为人民服务的问题,是一个群众观点的问题。
小戏不“小”。它能够比较迅速地反映各条战线的现实生活和斗争,观众对戏里的人物和故事感到熟悉、亲切。戏中英雄人物的思想、品质,就是现实生活中千千万万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的某一个侧面的概括,群众容易理解,也容易学习。小戏比较易于创作,演出条件比较简便,基层单位易写易演,群众看到演出的人数和次数多,这样,小戏就能起到大作用。“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绝大多数工农兵群众,分布在广大农村和中、小城市。要普及社会主义的文艺,首先就要记着这个“大多数”。小戏和这个“大多数”是紧紧联系着的。要透过“小”,看到“大”,这就是小戏的可贵之处。
写小戏,演小戏,是党领导的革命文艺的好传统。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群众文艺活动空前活跃。在战争年代和土地改革运动中,广大群众和革命文艺工作者创作了许多短小精悍的戏曲、歌舞等节目。其中一些优秀的小戏,深受群众欢迎,振奋了士气,鼓舞了斗志,活跃了生活,在许多同志的记忆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不少老解放区的农民群众,还利用冬季生产之余或节日,演出小话剧、秧歌剧,进行宣传。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革命文艺的这一光荣传统。
小戏可以出经验,带队伍。戏虽小,却如麻雀一样,五脏俱全。深入生活,创作、修改、排演、提高,一步也不能少。生活和创作实践,是一所生动、丰富的“艺术学校”。从这里可以练创作、练演出、练评论,只要引导得法,肯下苦功,发扬韧性战斗的精神,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总结出丰富的经验,摸索出规律。群众的聪明才智,在这中间也会爆发出来,工农兵文艺队伍就会逐步壮大起来。
写小戏,演小戏,也要认真,注意质量。开头也许不很完美,这不要紧,先由粗求精,再精益求精。只要思想上重视,长期在实践中琢磨,质量一定会逐步提高,生命力也会日益长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不断修改提高,不要让它自生自灭。我们要学习革命样板戏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的精神,来培育小戏,让它沿着正确方向更繁茂、更活跃。


第4版()
专栏:

  来自群众斗争生活的舞蹈
刘宗明
在首都国庆游园活动部分歌舞、曲艺节目演出中,我们高兴地看到了几个生动优美、激情洋溢的舞蹈。
北京大兴县业余文艺宣传队演出的舞蹈《喜晒战备粮》,从舞蹈造型设计、表演以及服装等方面,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农村特色。通过翻晒、簸粮、扬场、装袋等一系列舞蹈形象,描绘了一幅幅贫下中农喜庆丰收、拣晒公粮的热烈劳动场面,表现了贫下中农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形象。它的舞蹈设计,不是简单地表现贫下中农的劳动动作,而是通过劳动场景的描绘,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境界。如簸粮的舞蹈动作,表演者在熟练的簸动簸箕之后,右手用力一拍簸箕,接着又轻轻一吹。这一舞蹈形象的设计,生动逼真,把贫下中农不让半点杂质掺进公粮的高度负责精神表现得鲜明具体。再如装粮时撑口袋的社员奋力一抖粮袋,把粮食墩实的动作,也有强烈的生活真实感和丰富的寓意。这个舞蹈的创作实践又一次证明:革命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生活,参加工农兵的三大革命运动实践,熟悉他们的思想感情,才能创作出正确反映工农兵斗争生活的艺术作品。
小舞剧《鱼水情》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巧妙的艺术构思吸引了观众。作者从生活中挖掘提炼戏剧冲突和典型细节,篇幅不大,却新鲜活泼,情趣横生。战士在为大娘挑水,老大娘和姑娘们扫平土路,从战士的脚印上取得鞋样;大娘发给部队战士每人一个大红苹果,战士却又敏捷地将苹果一一传回果篮;部队出发时,战士依依不舍地同大娘拉手告别,姑娘却悄悄地将新鞋插进了战士的背包……舞剧通过这些典型化的细节安排,用一个个生动优美的哑剧动作和舞蹈形象,细腻感人地展现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的深情厚谊。为了深化主题,作者还独具匠心地设计了几组对称造型。如深夜万籁俱静,皎洁的月光,照着舞台左侧,墙边树下,战士英姿飒爽,一刀一刀修扁担;舞台右侧,屋内窗前,老大娘全神贯注,一针一针缝军鞋。这一新颖的造型设计,生动地揭示了军民之间的阶级深情。再如闭幕前,舞台前侧,山村中,乡亲们轻托扁担,依依不舍地眺望着远行的部队;舞台后侧,山路上,战士们手捧军鞋,深情地凝视着山下的乡亲。寓意隽永,耐人寻味,打动观众的心弦,增加了艺术的感染力量。
革命的歌舞艺术,在从工农兵的斗争生活中汲取创作源泉的同时,也要遵照毛主席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批判地吸收外来或传统的舞蹈动作,使它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舞蹈《纺织女工》采用芭蕾舞的艺术形式,表现纺织工人的劳动生活,展示了工人阶级抓革命、促生产的战斗风貌。作品运用“足尖舞”为主要形式,从劳动生活中提炼舞蹈形象,创造了表现纺织女工紧张劳动和自豪心情的舞蹈语汇。如在表现车间的劳动场面时,先以九人一行,每人足尖直立,手持线缕,疾速转动,象征飞转的织梭,随着领舞者的横向移动,高低升降,变换方向。接着,群舞者又以三人一行,排成并列的机床形象,领舞者巡回穿梭,紧张操作。这些舞蹈形象的设计,准确生动地表现了工厂生活的特点,又保留了芭蕾舞的艺术特色,十分和谐、生动、优美。
这几个舞蹈,从运用外来或传统的艺术形式表现社会主义时代的工农兵斗争生活方面,为广大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值得赞扬。(附图片)
舞蹈《送粮路上》 法乃光速写


第4版()
专栏:

  锣鼓声声庆丰收
北京门头沟煤矿工人业余文艺评论组
在首都国庆游园活动部分节目联合演出中,音乐节目是丰富多彩的。合唱、表演唱、重唱、独唱和民乐合奏、独奏,都有较好的新作品。它们从各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对党和毛主席的热爱,反映了工农兵的战斗生活。内容丰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并且发挥了各民族音乐艺术的特色。铁道兵政治部宣传队的女声表演唱《我们是藏族女民工》和《金珠玛米亚古都》,是两首具有藏族特点的歌曲,它们吸收了藏族民歌的音调,加以创新,很好地表现了新时代的战斗生活。前一首是一批加入了工人阶级队伍的翻身女农奴的歌唱,抒发了她们无比自豪的感情。后一首反映了藏族人民对解放军的热爱,唱出了拥军爱民的鱼水情。
特别叫人高兴的是,历来为我国广大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器乐也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其中,由中央广播文工团演奏的民乐合奏《丰收锣鼓》就是比较好的一个。这是一首热情洋溢的好曲子。作者调动民族器乐丰富的表现能力,应用锣鼓擅长渲染气氛的特长,酣畅地抒发了广大贫下中农学大寨的革命豪情和连获十年丰收的欢乐心情。
乐曲一开始,鼓声中引出铿锵、明快的旋律。浑厚的唢呐;清脆悠扬的笛声;舒缓优美的二胡;各色光锣,有的刚劲挺拔,有的尖厉清脆;各种鼓声,有的浑厚雄壮,有的短促刚强;还恰当地运用了云锣的效果,优雅动听。随着乐曲的发展,随着锣鼓和各种乐器的交插演奏,使人们透过舞台,仿佛看到人民公社硕果累累、麦浪滚滚的丰收景象和广大社员学大寨、赶大寨的欢腾场面,体现出我国贫下中农敲锣打鼓,欢庆丰收的喜悦心情和争交公粮、支援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动人情景。
锣鼓是中国古老的打击乐器,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斗争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听到动人心魄的锣鼓,就使我们想起了冲锋战斗的壮烈场面,想起了欢庆胜利的沸腾的日子,那时,锣鼓都起过激励人民前进的作用。至今,锣鼓仍然为我们广大工农兵所喜爱。我们说民乐合奏《丰收锣鼓》好,就好在继承和发扬了民族音乐的优良传统,大胆创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我们认为,用民族器乐来反映工农兵的现实生活,听着亲切,为工农兵喜闻乐见。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遵循毛主席关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伟大方针,创作出更多的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好作品来!(附图片)
右:男女声二重唱《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北京部队政治部宣传队演出)
左:男声独唱《我爱祖国蓝色的海洋》(海军政治部宣传队演出)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