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文艺短评

从斗争中塑造英雄形象
郭俊
有些创作人员,在文艺创作中还不善于处理人物语言和行动的关系,以为在作品中多写些豪言壮语,英雄形象就会高大突出,主题思想就会鲜明深刻。这就使得有些作品里往往抽象空洞的议论多,生动的细节描绘少;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多,具体的行动少。不是让英雄人物置身在群众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带领群众前进,而是使英雄人物脱离群众,虽然语言漂亮,形象却苍白无力。在一些小说、戏剧、报告文学和长诗中,都存在这种现象。群众把这种现象,批评为“高空作业”。
塑造无产阶级的英雄典型,主要靠对人物的行动和语言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描绘。必须把人物的语言写好。“言为心声”,革命的豪言壮语如果能同人物的行动结合得好,就能够表达无产阶级英雄的崇高理想和壮丽情怀,可以描绘出我们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风貌。但是,豪言壮语必须用得恰到好处,既不能空,更不能滥。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要使读者(或观众)觉得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画蛇添足;是朴实贴切,而不是矫揉造作;是平易近人,合情合理,而不是居高临下,大话唬人。努力锤炼人物的语言,是作者的一项重要基本功。
但是,比较起来,写人物在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中的具体行动,应当是更重要更基本的艺术手段。伟大导师恩格斯指出:“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是怎样一个人。”只有把英雄人物置身于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风口浪尖,通过最能反映人物思想本质的矛盾冲突,扎扎实实地写出他“做些什么和实际是怎样一个人”,英雄人物才能有血有肉地跃然纸上,放射出时代精神的光华。如果文艺创作不以党的基本路线作指导,抛开对人物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中具体行动的刻画和描写,即使嘴上说得再漂亮,豪言壮语用得再多,人物也站不起来。这样的文艺作品,就会失去战斗作用,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豪言壮语的运用,是塑造人物的辅助手段。只有在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和精神境界时,使用非常精炼、中肯的豪言壮语,才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增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的光彩。革命样板戏中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言与行,是水乳交融、辩证地统一的。我们一定要学习这些宝贵的经验,克服在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时说空话、唱高调的不良倾向。要做到这一点,也并不容易。首先需要我们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坚持深入生活,深入工农兵,增强认识生活、概括生活的能力,还要苦练艺术的基本功,才能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深刻揭示英雄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塑造出血肉丰满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第4版()
专栏:

我国考古工作的新收获
——介绍彩色纪录影片《考古新发现——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谷群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是我国考古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新收获。
这座两千一百多年的古墓,保存得如此完好,甚至尸体的外形都基本完整,无疑是考古发现史上的奇迹。消息传开以后,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注意和强烈反响。现在,这项考古新发现通过银幕同广大观众见面了,这是令人十分高兴的事。
彩色纪录影片《考古新发现——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真实地记录了这座汉墓的发掘过程,重点地介绍了墓内出土的主要文物,突出地表现了西汉初期我国劳动人民在经济、文化、手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从而为我们研究我国历史和古代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过去在古代墓葬发现的完整尸体,人们最熟悉的是古埃及的“木乃伊”和我国西北地区的汉唐干尸,这些尸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来的形态。马王堆一号汉墓保存这样完整的古代尸体,在医学史的研究上有很重要的价值。
这具女尸为什么能保存两千多年而不腐烂呢?影片通过模型介绍了这座古墓的结构情况。木椁的周围填塞了一万多斤木炭,木炭外面又塞满六十到一百三十厘米厚的白膏泥,使墓室和外界环境完全隔绝,然后填土夯实。木椁之内,椁室、棺室和棺共计六层,榫缝之间结合得十分严密。这种结构情况和过去长沙发现的战国、西汉木椁墓相比,形制基本一致,只是其他墓的套棺层数没有这样多,木椁周围的木炭和白膏泥没有这样厚。白膏泥和木炭的密封、防潮作用,以及深葬所造成的低温等物理条件,可能是这座墓保存较好的主要原因。从这里,可以看到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
这座汉墓出土了珍贵的帛画、大量的工艺美术作品和纺织品。棺面上的漆绘花纹,既有神态生动的各种神怪和奇禽怪兽在云气间追逐、搏斗,又有勾连交错的龙、虎、朱雀、瑞鹿、山峰、玉瑞等图案,线条生动,色彩鲜艳。而内棺的外面,则贴以花纹富丽的丝织品。这是过去从未发现过的。上面覆盖着的彩绘帛画,表现了天上、人间和地下的景物,内容丰富,构图精妙,是一幅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过去在长沙附近曾出土过两幅战国时期的帛画(其中一件已被帝国主义分子盗窃到美国),画面的内容都比较简单,色彩也较单调,不能同这幅帛画相比。而且过去发现的汉代绘画资料,无论是壁画墓,还是画象石或画象砖,年代大都较晚,很少早到西汉初期的作品。这幅帛画填补了我国古代绘画史上的一个空白,因而是弥足珍贵的。
那一千多件随葬品,包括漆器、陶器、木俑以及衣物和食品等,那些成卷的罗、纱、绮、锦、绣等,花纹多样,色彩绚烂,特别是那件薄如尼龙纱、重不到一两的素纱衣,充分表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纺织方面的高超技艺。它们为我们研究当时高度发展的纺织工艺和服饰制度,提供了可靠的物证。墓中出土的瑟、竽等乐器和模型,特别是装在绣花袋里的十二音律管,是研究我国古代音乐史的宝贵资料。而对大批西汉初期农畜产品的鉴定与考查,将为农业史的研究增加新的篇章。造型优美、制作精致的漆器,光亮如新,显示出我国古代漆器工艺方面的成就。根据历史文献的有关记载,漆器是汉代封建统治阶级日常生活的一种奢侈品,价格比铜器昂贵得多。大批精美的漆器同那些华丽的丝织品一样,都是墓主人豪华生活的突出反映。
马王堆一号汉墓规模的宏大,以及随葬品的豪华,也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腐化及其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榨。在西汉初期的列侯中,轪侯是食邑七百户的小侯。一个封邑不大的轪侯,家属死后为什么能够营建如此庞大的墓地呢?这显然由于第一代轪侯是以长沙王相封侯的,实际掌管长沙国的政事,是当时当地的实权人物。除俸禄之外,他们还会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搜刮。
马王堆一号汉墓是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木椁墓,文物非常丰富,整个发掘清理工作,都是很复杂和繁重的。考古工作者在工农兵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为做好这项发掘清理工作,付出了很大精力。在各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协作下,积极开展各方面的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一定会取得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这对于我们深入研究汉代的历史和社会生活,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爱国主义和阶级斗争的教育,是有重要帮助的。


第4版()
专栏:

农村斗争生活的画卷
——评长篇小说《金光大道》
金枚
浩然同志创作的多部长篇小说《金光大道》第一部,以土改后中国农村向何处去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为中心,以华北一个农村在解放后头一、二年内的革命演变为背景,着重展现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条道路的激烈斗争,歌颂了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
芳草地的贫下中农,在获得了土地以后,迸发出了从未有过的生产积极性。他们满怀热情地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创造幸福生活。而挂着共产党员招牌的村长张金发,在区、县领导机关内极少数追随刘少奇反动路线的负责人的支持下,却鼓吹什么“搞社会主义是以后的事情”,目前“要立刻开展一个热火朝天的发家竞赛”,“要为巩固新民主主义而奋斗”。中国农民沿着哪条路线才能彻底摆脱剥削、贫困,走上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金光大道呢?作者努力以这一问题为贯串始终的线索,展开了以高大泉为代表执行的正确路线和以张金发为代表执行的错误路线之间的一个又一个回合的斗争。
小说一开始就把读者引入农村复杂的斗争生活。漏划富农冯少怀,借张金发鼓吹“发家致富”之机,置买大骡子,向贫下中农示威。高大泉和老贫农周忠、邓三奶奶等一起,及时识破了阶级敌人的阴谋:这“不是光为了气气翻身户,是探脚步,想趁火打劫”,在长阶级敌人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威风,灭贫下中农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志气。张金发对高大泉等人的批评,非但没有接受,反而带头进一步大搞个人发家致富的活动。在张金发的支持、怂恿下,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在芳草地严重泛滥。高大泉揭发了张金发不分敌我,带头搞个人“发家致富”的罪恶行径;用“自己心里不能光有家,不能光奔个人的日子,要为人民服务”,“必须把国家放在前边,把支援工业建设,支援抗美援朝放在前边,这才是奔社会主义”的思想武装群众,从而一扫了芳草地的污浊空气。
斗争是曲折的。春播一开始,张金发又利用他比较雄厚的生产资料,趁缺牲口少农具的困难户向他雇套之机,进行残酷盘剥。穷人的路究竟怎样走法呢?高大泉等通过自己严峻的斗争实践和学习外地经验,终于组织起第一个互助组,帮助刘祥、邓久宽等贫农户克服困难,及时春播,击败了张金发掀起的剥削妖风。小说通过对高大泉的这一系列斗争经历的具体描绘,形象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伟大真理:在土地改革之后,唯有“趁热打铁”,“组织起来”,打退地富分子的复辟阴谋,才能摆脱重受剥削压迫的危险,走上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建设社会主义农村。
小说描写了农村中一小撮阶级敌人的复辟企图,这是张金发等人推行修正主义路线的阶级基础,而资产阶级的反动世界观则是推行修正主义路线的思想基础。小说中的县长谷新民、区委书记王文清以及他们支持下的村长张金发等人代表剥削阶级的意愿和要求,竭力推行“发家致富”的反动路线,根本原因是由于他们头脑中存在着以追求个人幸福为核心的私有观念。阶级敌人和有严重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人,正是利用了共产党内这一部分人的私有观念,向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发动猖狂进攻的。《金光大道》着重揭示了党内路线斗争的根源,这样就深刻地启示我们:如果不能时时解剖自己,彻底改造非无产阶级世界观,就不能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继续革命。小说根据“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这一真理,形象地揭示了路线对政权的决定性作用,当芳草地的政权掌握在推行修正主义路线的张金发手里时,它就不可能真正代表贫下中农的利益。老贫农刘祥遇到了困难,张金发就公然宣称“政府管不着”。如果由着张金发这种人所推行的修正主义路线,“中国就会走上邪路,人民夺到手的政权就会失掉!”
小说的另一特点,是较好地塑造了以高大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小说所塑造的高大泉这一英雄性格的鲜明特征,就在于他具有强烈的阶级感情,很高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这是高大泉一心走党所开辟的金光大道的力量源泉。在一个又一个错综复杂的斗争回合中,他始终表现了主动进攻、旗帜鲜明的斗争精神。在同张金发辩论冯少怀买骡示威是否合理合法时,高大泉明确地宣布了张金发的“看法不改变”,就要“没有完”地和他斗下去的坚定立场。在春播过程中,张金发非但对贫下中农“见死不救”,还乘机对贫下中农进行高利盘剥。高大泉站出来勇敢地揭露了张金发代表一小撮地富分子利益的真面目,严词驳斥张金发挑拨工农关系的谰言,更加坚定了贫下中农“依靠自己的政府,想着自己的国家,才能多打粮食,多收棉花,支援工农业建设”的决心。这些描写,表现了高大泉在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中锐敏的洞察力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小说还写了高大泉善于调查研究,讲究斗争策略的智慧。他从北京当临时工一回来,尽管已经感觉到张金发拆墙买砖所引起的严重危害,必须立即进行斗争,但他考虑到自己离开芳草地好几个月,需要调查研究,便采取直接反击(对地主歪嘴子)和旁敲侧击(对张金发)相结合的斗争策略。在这个斗争回合中,正如老贫农周永振和宋老五所赞扬的,高大泉“这个年轻人,不光是思想高,办法也高”。在对待他弟弟高二林闹分家的问题上,张金发以为高大泉处于被动地位,为了挽回面子,该求他“搭搭手了”。不料高大泉不但从两条路线、两条道路斗争的考虑出发,同意和他兄弟高二林暂时分家,还主动要把好房子让给他兄弟办喜事用。他不仅用革命的气概解脱了突然出现在自己头上的打击,而且反过来,把这种打击顶回去,推到给他施加压力的那些人的头上,显示了他的无产阶级英雄性格的进一步成熟。
高大泉英雄性格的另一特征,是他的亲切可爱,同贫下中农之间有着心心相印、血肉相连的无产阶级感情。小说一开始,高大泉在拉土垫道的场面中和读者见面,立刻使我们感到了他的热爱劳动的贫下中农本色,和从细小处给群众以方便的朴实美好的品德。在以后的情节发展中,小说又多方面地表现了他事事处处想着群众疾苦的优秀品质。为帮助群众克服困难,他熬红了眼,操碎了心。刘祥家贫病交加,他及时送去了粮菜,还连夜给他家拆炕捣肥。群众对他的一片红心,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是多么地疼爱、信任高大泉这样的贴心人呵!而高大泉则十分善于从群众日益显示出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高大泉是我们党的基层干部的杰出代表。他是贫下中农的贴心人、带头人,而贫下中农的斗争实践和高度觉悟,则是他不断成长的基础。
群众是英雄成长的土壤,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则是哺育英雄的阳光雨露。高大泉英雄性格的又一特征,在于他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如饥似渴的探求和学习。作者用很大篇幅写了他自觉地从工人阶级的高度组织性纪律性和社会主义觉悟中接受教育,以及虚心听取执行革命路线的地委工作组负责人罗旭光、县委书记梁海山对他的启发诱导,又结合斗争实践认真学习党的纲领、路线,从而不断地明确了斗争的方向,坚定了斗争的决心。他懂得不仅要从组织上入党,更重要的是思想上入党。因此,他不仅能够时时无情面地解剖着别人,而且能够针对头脑中残留的“农民意识”,时时更严格地解剖着自己。
除高大泉这个英雄形象外,《金光大道》还塑造了其他一些不同性格的先进人物的形象。如:老一辈贫下中农的优秀代表周忠,他的那种“风来得顶着走,雨到要快步行”,旗帜鲜明、敢于斗争而又胸有成竹、稳如泰山、善于斗争的精神;朱铁汉的开头缺乏路线斗争观念,一旦觉悟,就象“铁钉子铆在钢板上”的那种单纯、热情的性格特征;吕瑞芳在大是大非面前,大义凛然地和传统的家族观念决裂的强烈而深沉的阶级爱憎感,都在一些章节中,作了比较感人的刻画。
我们感到,这部小说对党的领导作用,描写得不够有力。党的正确领导,党组织的坚强的堡垒作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正是以高大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力量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全国解放初期的历史真实,而这些又应该通过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和故事情节体现出来。作者虽然着重写了地委工作组一个负责人和城市工人阶级对高大泉的影响,但是没有用更多的笔墨描绘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组织在农村生活和斗争中的强大作用。这样,对准确地反映解放初期农村的路线斗争和高大泉英雄形象的塑造,都受到影响。这不能不说是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缺陷。
此外,小说的结构比较松散,有些章节之间,缺乏必然的连贯性。故事情节的进展显得比较迟缓和拖沓。文字上有生动活泼的优点,但有些地方比较冗长,缺乏提炼。如果在题材的处理和情节的提炼上加强集中概括,舍去一些对主题影响不大的情节,使矛盾冲突更集中,情节更紧凑,紧紧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来展开故事,可能会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第4版()
专栏:

碧海银山〔中国画〕——写莺歌海盐场 麦国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