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必须十分节省地使用人力资源
——江岸机务段挖掘劳动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调查
武汉铁路分局江岸机务段广大职工,遵照毛主席关于“必须十分节省地使用我们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力戒浪费”的教导,在运输生产中充分重视挖掘劳动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了良好效果。一九七一年和一九六九年相比,这个段的运输量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三点六,职工人数只增加了百分之五,劳动生产率增长了百分之四十六点二。一九七一年机务段十三项可比的主要生产指标,有九项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一点七。今年头八个月,这个段的生产水平比去年同期又有提高。
江岸机务段在挖掘劳动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过程中,曾经经过一番斗争。开始,有的同志在运输量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认为“增产必须增人,否则完不成任务”。有的同志不同意这种主张。他们认为,完成越来越繁重的运输生产任务,主要应该依靠挖掘企业内部的劳动潜力,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办法来解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段党委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同时深入到车间、班组,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中,他们把两件事作了对比。一件事是:一次,上级领导机关要这个机务段临时抽调五十名乘务员和五台机车支援兄弟单位。而当时运输任务很重,有的干部担心一下子调出这么多人和车,会影响自己完不成生产任务;而工人们却勇敢地挑起了这副担子。他们采取加强社会主义协作、提高机车运行效率等办法,圆满地完成了运输任务。另一件事是:一九六九年这个段的劳动力比一九六六年增加了百分之十九点八,但是当时由于受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生产管理混乱,结果全年运输总量只达到一九六六年的百分之九十六点六,劳动生产率下降了百分之十九点四。
这两件事使这个段的党委深刻认识到: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只要加强对劳动力的管理,充分挖掘劳动潜力,就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增产不增人或增产少增人;反之,即使增人也不一定增产。从此,这个机务段把加强对劳动力的管理、挖掘劳动潜力作为办好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上狠下功夫。
江岸机务段挖掘劳动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一、压缩非生产人员,充实生产第一线。一九七○年前后,这个段的非生产人员和脱产工人占到全段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四点六。近一两年来,他们连续采取措施坚决压缩非生产人员,把那些不必要脱产的劳动力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去。首先,他们深入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鼓吹的“政治可以冲击其它”等反动谬论,坚持用无产阶级政治统帅生产,坚持业余闹革命,对职工的文艺、体育和宣传等活动,坚持小型、分散、业余的方针。其次,根据“精兵简政”的原则,精简了机构,压缩了管理人员。第三,改进领导作风,提倡领导亲自动手,不抽调生产工人搞非生产性的工作。党委还明确规定:生产工人脱离生产,一律要经党委批准。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到今年八月底,全段非生产人员已下降到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九点六。
二、加强思想和路线教育,严格规章制度,进一步激发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提高出勤率。这个段的党委紧密联系实际,组织全段职工认真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同时,他们还针对有少数人不能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等现象,发动群众通过学习和开展革命大批判,分清无产阶级革命纪律与修正主义管、卡、压的界限,严格规章制度,提倡职工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对违反劳动纪律的人,坚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对个别屡教不改,情节严重的人,则给予必要的处分。结果,全段出勤率不断提高。一九七一年达到百分之九十三点七,今年上半年又上升到百分之九十四点二。
三、加强协作,挖掘劳动潜力。这个段在坚持岗位责任制,教育广大工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改善了劳动组织,强调合理使用劳力,开展劳动协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把加强技术教育,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作为挖掘劳动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抓好。这个段的党委在批判“技术第一”错误思想的同时,也批判了“技术无用论”,提倡职工为革命学技术,并逐步建立了一套业余技术教育制度。随着职工劳动积极性的高涨和技术教育的开展,全段机车节煤、安全、正点率和生产效率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其中仅机车提高牵引吨数一项,两年多就为国家多拉了八百七十八万吨货物,等于每天少用了四台机车和四十个人力。全段两年多来共节约煤炭五万七千多吨。
五、开展技术革新,提高设备利用率,是这个机务段挖掘劳动潜力的一条重要经验。他们在其它兄弟单位的支援下,自力更生制成了动轮旋、电动架镐、三面铣、拉车机等加修设备,实现了主型机车架修不出段,架修的时间由过去的三十多天减少到五天多,大大提高了机车的周转率。近两年来,这个机务段共实现技术革新四十五项,提高了劳动效率,节约了大批劳动力。武汉铁路局武汉铁路分局新华社记者调查组(附图片)
江岸机务段由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组成的“三结合”小组在研究新的技术革新。
新华社记者摄


第2版()
专栏:

以大庆工人为榜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南通市多快好省发展工业生产
据新华社南京电 江苏省南通市工业战线认真落实毛主席关于“工业学大庆”的号召,深入持久地开展学大庆群众运动,多快好省地发展工业生产,取得显著成绩。
南通市原来仅有纺织、发电、造纸、面粉等几家工厂和一些手工作坊,工业基础薄弱。随着工业学大庆群众运动的深入开展,近几年来,逐步发展了机械、化工、电子仪表等工业,现在,全市共有各种类型的中、小工厂一百多个,全市工业生产连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一九七一年工业总产值比一九七○年增长百分之十点三。今年头八个月,工业总产值又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四点一,大部分主要产品质量比去年同期有了提高,原材料和煤、电的消耗逐步下降。
在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中,南通市各工厂企业以大庆工人为榜样,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充分利用原有地方工业的设备能力和技术力量,大力挖掘生产潜力,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南通市有三个历史悠久的棉纺织厂,在全市工业中占重要地位,但设备多半是几十年前从国外进口的,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在工业学大庆群众运动中,广大纺织工人坚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自己动手,改造老设备,使这几个厂的生产水平迅速提高,达到了优质、高产、低消耗。现在,全市的纺织厂已发展到二十四个,并相应发展了印染和针织工业,这两年,还自力更生地发展了化学纤维生产。去年,全市棉纱和棉布的单产水平分别比文化大革命前增长了百分之八十三和百分之二十三,棉纱、坯布、针织品、印染布的质量提高,品种也显著增加。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鼓舞下,南通市的机械、化工、电子工业、轻工业都有了迅速发展。一九七一年,全市化学工业总产值,比一九六○年增长九倍,电子工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先后建立了无线电厂、晶体管厂、电子仪器厂等二十三个厂点,成功地生产了超高频导纳电桥、电视机、多晶硅和单晶硅等产
品。
南通市工人阶级在以大庆为榜样自力更生发展工业生产的过程中,还开展了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科学实验活动。据统计,一九七一年全市实现技术革新项目共三百九十多项,其中比较重大的有二十八项,有的已经达到先进水平。今年以来,全市又实现了技术革新项目三百四十多项,这些革新项目在生产上运用后,对促进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南通市工业战线广大职工在工业学大庆运动中,还学习大庆“三老”、“四严”的革命作风,不断促进企业管理科学化。他们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认真学习毛主席有关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一系列指示,学习“鞍钢宪法”和大庆企业管理的经验,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进一步认识到加强企业管理的重大意义,提高了搞好企业管理的自觉性。目前,全市大多数工厂企业逐步建立健全了岗位责任制、考勤、质量检验、安全生产、经济核算等规章制度,逐步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第2版()
专栏:

云南机械部门组织支农小组
云南省机械工业部门,为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农业生产,从昆明地区大中型机械工厂抽调了一批工人、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组成“三结合”支农小组,分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思茅、临沧等地区,帮助农村人民公社检修农业机具,培训技术力量,受到各族社员的欢迎。
今年以来,这些支农小组分别到了二十个县、三十八个公社、八十八个生产队,为各社、队检修了汽车、拖拉机、柴油机、发电机、碾米机、脱粒机、机床等各种机械设备二百三十多台,帮助九个县的有关部门制订了农业机械化的规划,并帮助各地培训了技术骨干一千八百多人。


第2版()
专栏:

大同矿务局建立修旧利废队伍
山西省大同矿务局广大职工遵照毛主席关于“勤俭建国”的教导,积极修旧利废。去年修复利用的废旧物资价值达八百九十六万多元,今年上半年,修旧利废总值又有五百七十九万多元,弥补了部分物资的缺口,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这个矿务局所属红二矿十几名老工人自动组织节约队,把废旧物资收集起来,该修的修,能改的改,生产出了许多小型工具和机电设备所需的备品配件,为国家创造了几十万元的财富。局党委总结推广了这个节约队的经验,组织群众批判“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的错误思想,在这一基础上,各矿、厂普遍建立了专门的修旧利废队伍,使修旧利废经常化,制度化。


第2版()
专栏:

临沭县采制蛭石支援工业生产
中共山东省临沭县县委和县革委会,发动群众,采制蛭石,支援工业建设。
蛭石是属于云母族的一种天然矿物。它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加温后,体积膨胀,重量减轻,导热系数很小,是保温绝热的良好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电力、机车、石油、化工、冶金、炼钢、轮船、气液体输送管道、电热仪器和冷藏设备等方面。
临沭县县委和县革委会通过广泛发动群众,找矿报矿,目前,全县已有二十多个地方开采出蛭石。接着他们又自力更生、土法上马,办起了一座蛭石加工厂,于今年年初正式投入生产。这个加工厂以水泥为胶结材料,把蛭石制成各式保温板、保温砖、保温管等工业设备用品,半年来,已经制造出成品三千六百立方米,供应了工矿企业单位的需要。(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艰苦奋斗代代传
——记“毛泽东号”机车组的事迹
汽笛长鸣,车轮飞转。北京铁路分局丰台机务段“毛泽东号”机车,在铁路运输线上已经奔驰了二十六个春秋。在那炮火纷飞的解放战争年代,“毛泽东号”机车组的同志们为了支援前方,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没有煤烧豆饼,没有好油用废油代替,没有棉丝就拔乌拉草擦车,将一列列满载军用物资的列车按时开到前线,为埋葬蒋家王朝立下了功劳。今天,在良好的条件下,机车组依然保持着当年艰苦奋斗的革命本色,使这面全国铁路交通运输战线上的红旗更加鲜艳。
精打细算 点滴节约
今年六月的一天清晨,要去丰台西站挂车的“毛泽东号”机车,从车库缓缓驶出,停在信号灯前。车刚停稳,副司机李素芳就从机车里跳下来,跑回几十米远,把路边的一小团旧棉丝拣起来,拿回车上。在丰台机务段里,虽然煤场上的煤堆积如山,材料库里的油桶排列成行,棉丝码成垛,可是,“毛泽东号”机车组的同志们仍然象老前辈那样,珍惜每一块煤,每一滴油,每一两棉丝。他们说,没有两就没有斤,没有斤就没有吨。勤俭节约就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每次上煤的时候,掉在地上的煤,他们都要一点一点拣起来。
最近,丰台机务段传颂着“毛泽东号”机车组三修梯子的故事。去年,机车组一个青年工人看到擦车用的梯子已经很旧了,还断了一根磴,就找司机长郭映福商量换个新梯子。郭映福一看修理一下还能用,就向这个青年讲起了机车组艰苦奋斗的传统,使这个青年受到很大教育,他把梯子捆捆绑绑又继续使用。几个月后,这个梯子的大帮断了一根,司机陈福汉觉得实在不能用了,就扛着梯子去材料库换新的。走到半路,他想起毛主席关于“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的教导,转身来到木工组,和工人一起从另一个破梯子上拆下一根大帮,把这个梯子修好了。今年四月机车外出检修,梯子放在车间里,别的机车组的一位工人见这个梯子这么旧,以为是谁扔掉不要的,就把上面的两根铁条拆走了。“毛泽东号”机车组的同志们发现后,又一次把梯子修好,一直用到现在。
为革命精打细算,处处勤俭节约,已经成为“毛泽东号”机车组的光荣传统。从一九五一年到现在,他们共节约煤炭八千四百二十五吨,油脂材料费两万多元。
老车改造 焕发青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机车组都把蒸汽机车改成了内燃机车。今年六月,“毛泽东号”机车组有人说,要是能换个内燃机车该多来劲啊!司机长郭映福听到这个议论后,心想:现在我国内燃机车的生产能力还有限,应该等别的机车组都用上内燃机车后,我们再考虑换车的问题。他建议党小组就这个问题,组织同志们回忆机车组成长发展的历史,并且开展讨论。
一九五八年,当时“毛泽东号”机车组行驶的京山线上,许多机车组都换上了拉得多、跑得快的国产“建设型”机车,只有“毛泽东号”机车组开的还是原来的老机车。有人说,这台机车该进历史博物馆啦,还是换一台吧。“毛泽东号”机车组的同志们说,老前辈当初能够把机车从拉一千多吨增加到二千七百吨,我们今天也一定能克服困难,改造好老机车,使它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在机务段党委的大力帮助下,他们对机车进行了技术改造,使机车的牵引能力提高到了三千二百吨。
一九七○年,当丰台机务段的另外一些机车组把“建设型”机车又换上了更加先进的“前进型”大机车的时候,“毛泽东号”机车组从全局出发,决心进一步挖掘潜力,在老机车上闹革命,使“毛泽东号”机车以更快的速度在祖国的大地上继续奔驰。
通过回忆机车组的历史,使全组工人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他们说,现在,我们国家还不能一下子都换上内燃机车,我们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让老机车为革命做出新贡献。他们象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机车,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保证了列车的安全运行。一天,他们跑车回来,发现炉条被卡住,不能清灰。如果灭火检修,要停车二十四小时。同志们想,多跑一趟车,多拉一吨货,就对革命事业多一份贡献。他们决定带火抢修。炉火虽然用湿煤压住了,炉膛里仍然烟气滚滚,窒息灼人。副司机杨树林、司炉平学强等同志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争先恐后钻进炉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修,终于修好了炉条,机车很快又去执行新的任务。
二十六年来,“毛泽东号”机车组已经安全行车二百五十四万公里,年年月月完成运输任务,比计划多拉了一百零二万吨货物,成为我国安全行车时间最长的货运机车。
艰苦奋斗 代代相传
“毛泽东号”机车组已经更换了五任司机长和八十四名乘务员,最早的乘务员现在车上一个也没有了,但是,艰苦奋斗的传统却二十六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老同志为保持它,发扬它,主动领好路,新同志接过来,传下去,自觉接好班。
现任司机长郭映福是中共北京市委委员,又在北京铁路局和丰台机务段兼有领导职务,外出开会学习比较多。他经常是刚跑车回来,换件衣服就赶去开会;白天开会回来,晚上又登上了机车。今年春节期间,郭映福刚从市里学习班放假回来,就跑到段上要任务。除夕晚上和初一上午,他都是在机车上度过的。四天假期,他就跑了两趟车,还访问了二十多个工人的家庭。
在老同志的言传身带下,“毛泽东号”机车组的青年工人迅速成长。今年刚上车的司炉康健民,开始感到能在“毛泽东号”机车上工作很光荣,干得挺有劲。可是过了几天,他觉得整天和煤、油、水打交道,思想就产生了波动。后来,在老师傅们的帮助和模范行动的影响下,他认识到: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是靠艰苦奋斗得来的,只有把艰苦奋斗的传统接过来,才能把革命的红旗扛下去。从此,康健民努力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学习老师傅的好思想、好作风,自觉磨练吃苦耐劳的思想。夏天擦锅炉外皮,上有烈日晒,下有锅炉烤,温度高达四、五十度,康健民把这当作锻炼自己的好机会,每次都抢着去干,直到擦完才下来。
“毛泽东号”机车组的同志们从不居功自恃,骄傲自满,他们牢记毛主席关于“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的教导,总是严格检查自己的缺点,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每到一地,他们首先打听附近有什么先进单位、模范人物,然后登门学习。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和全国几十个机车组建立了联系,互相学习,共同前进。
“铁路运输上有始发站和终点站,我们开革命车永远没有终点站。”司机长郭映福的这段话,是“毛泽东号”机车组全体同志的一条共同体会,也是他们今后的努力方向。他们决心把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永远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前进。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