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从几千次试验中得出成果
——记一种新型止血剂的诞生
人民解放军南京部队总医院几个以前从未搞过科研的年轻人,研制成功了一种止血剂。这种止血剂已在军内军外推广、使用。根据临床使用有详细记载的一千七百零三例的验证,有效止血率达百分之九十七。它适用于各种手术引起的组织及脏器损伤出血,特别是对不便于电烙、缝合、结扎止血的组织和脏器的出血及广泛性渗血,止血效果很好。在已经治愈的病例中,有的鼻孔流血不止,脚被竹桩扎穿,使用止血栓立即止血;有的肝脏破裂,使用止血粉三分钟就止住了血。这种止血剂还有较好的消炎和止痛作用,携带、保管和使用都很方便。
南京部队总医院止血剂研制小组,是在六年前成立的。这个小组共五个人:两个药房人员,一个化验员,一个护士,一个推拿技术员。他们都是从未搞过科学研究的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一开始就下了这样的决心: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一切内行的人学习,坚决完成这一光荣任务。
他们知道,只有接受前人的经验,认真实践,才能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因此,一开始他们就认真地翻阅《本草纲目》、《中国药学大典》、《中药志》、《药材学》等古今资料。中医科主任沙星垣,从十六岁起学中医,在多年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研制小组的同志恭恭敬敬地拜他为师。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中医很受感动,他戴着老花眼镜,亲笔写下了近四万字的《中草药止血资料》。对研制小组来说,这是十分珍贵的财富。
为了研究中草药止血性能,学习民间有用的药方,研制小组的同志们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到苏、浙、皖三省的山区访问,采集中草药,向当地的中医、药农请教。他们每天背着竹篓,扛着工具,在重峦迭嶂中攀登,在林木荆棘中穿行。足足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他们爬遍了黄山、茅山、天目山、雁荡山,走了近五千里山路,访问了两百多个贫下中农、药农和中医,学到了很多民间止血的单方、秘方,采集了三百多种能够止血的中草药,在研制工作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然而,未来的征途更长远、更艰苦。研制小组的办公室里,装着中草药粉的瓶子、兄弟单位研制止血剂的经验、各种医药学书籍,摆满了几张桌子。究竟哪些药的止血效果最好呢?
为了找到答案,他们决定亲自做动物试验,以便从三百多种中草药中选出最好的止血药。他们和地方屠宰加工厂联系好,利用即将宰杀的兔子做试验。这样做,必须在傍晚兔子运到之后,第二天早晨宰杀之前进行试验。从医院到加工厂大约三十里,他们天天迎着夜幕,顶着寒风,奔走在弯曲的道路上。
试验的工作量是很繁重的。每种药物必须做五个以上的数据,每个数据又有五个项目。在加工厂的简易试验棚里,他们整宿整宿地站着,每天工作在十个小时以上。整整一个寒冬,研制小组的同志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进行了一千多次试验,积累起半尺多厚的试验报告,终于选出了止血效果最好的中草药。
选出了止血效果好的中草药,还要进行各种配方试验。这就要求精心分析各种数据,努力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他们想到动物的血液同人的血液有差异,有的配方,在动物身上做过试验,又从自己身上抽血进行试验,以免只研究一般规律,不认识特殊规律,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一次,小组成员卓海通到医院去征求对止血剂临床使用的意见。几个医院都反映止血效果好,没有异常反应。可是,到了另一个医院,一个外科医生却说,在为一个病人做髂骨骨折修补手术时用了止血剂,血是止了,但是病人连续发烧,还引起了无菌性化脓。这是什么原因呢?研制小组的同志十分重视这一反应。他们说,这一例的失败,也许能揭示出止血剂的一个弱点。于是,他们又反复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证明,这种止血剂不容易被人体内部组织吸收。它适合体外止血,若用于体内止血,还要进一步解决如何为人体内部组织吸收的问题。他们从失败中总结了经验教训,继续进行了试验研究,一种既能止血,又能为人体内部组织吸收的止血粉终于研制成功了。
这些年轻人为新的成功欢欣鼓舞。但是,新的成功并没有堵塞他们探索的道路。如何使止血剂具有多效用、高效用、多剂型?他们又开始了新的实践。
为了求得“真知”,他们分头到一些医院去临床学习,把临床实践同自己的试验结合起来。他们去访问当年进行过战地救护的老同志,听这些同志讲述战伤的特点和战地抢救的规律。他们利用旧的压面条的机器,改装成造纸机,制成了止血纸。为了改进造纸技术,他们先后跑到造纸厂、制药厂、卷烟厂、机械厂、建筑工地,向工人同志学习。就这样,先后作了四千多次试验,积累了上百万字的资料,在一百八十四个兄弟单位的帮助下,他们把止血粉发展提高为止血纸、止血栓等多种剂型的止血剂,把单一止血效用发展提高为既止血,又消炎、止痛的多效用的新型止血剂,止血效果也显著提高。
现在,这种新型的止血剂已在军内军外推广。但是,研制小组的同志仍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着认识真理的道路。当人们称赞他们的科研成果时,他们总是说:止血剂的效用还是有限的,好多理论问题我们还没有搞清楚,我们的科研还仅仅是开步走。
新华社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针刺麻醉法对家畜临床手术的应用
北京市兽医院和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兽医防治检验所合作,把针刺麻醉法成功地应用于家畜临床手术。近两年来,他们为三百六十多头马、骡、驴、牛、猪等家畜,作了胸腹、头颈、四肢等部位的二十四种手术,麻醉成功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这种家畜针刺麻醉法,在病畜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没有药物麻醉那种副作用,手术后比较容易护理,操作时只需要两根几寸长的钢针和一台用几节干电池作能源的电针麻醉机,便于在农村、部队推广。
家畜针刺麻醉的探索成功,在理论上也有一定的意义。因为家畜谈不上有意识地主动和兽医人员积极配合,这就进一步说明针刺麻醉的镇痛作用,是有着生理上的客观物质基础的。
北京市兽医院和北京部队兽医防治检验所是在一九七○年十月开始合作研究家畜针刺麻醉的,成立了一个联合科研小组。小组的五名成员都是青年兽医人员。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他们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学习中医针灸疗法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不怕困难,大胆实践。开始一段时间,他们把解放军兽医大学初步探索成功的马骡耳针麻醉法,由多针多穴发展为一针一穴,由手捻刺激发展为脉冲电刺激。这种麻醉法虽然有一定效果,但还存在镇痛不全、内脏牵拉反应较大、麻醉范围有限等缺点。后来有一次,在参观新医疗法展览会时,看到人体针刺麻醉按照祖国传统医学循经取穴,针刺在经络交汇点上的成功经验,受到很大启发。他们查阅中兽医书籍,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发现马骡一针一穴耳针麻醉法之所以有一定效果,也正是因为穴位取在经络交汇点上。于是,他们也循经取穴,在家畜全身找出了经络交汇处的几组穴位,进行对比实验。在实验针刺“三阳络”组穴时,遇到这组穴位中有一个叫“夜眼”穴,中兽医文献上都说是禁穴,扎不得。怎么办?想到前人的经验也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认识,来发展,他们还是大胆地进行了实验。结果证明,“夜眼”并不是禁穴。包括“夜眼”在内的“三阳络”组穴,正是针刺麻醉效果最好,操作方便,而且好找的穴位。一九七○年十一月,他们首先把家畜“三阳络”组穴针刺麻醉法应用于骡马常见的腹腔临床外科手术,获得了成功。接着,又逐步应用到各部位的临床手术,同时在牛、猪的手术中也开始应用。
有一次,一匹患严重的胃状膨大部便秘的病马送到市兽医院时,已经没有肠音,心跳每分钟一百多次,又已怀驹七个月。过去遇到这种情况,由于不能用药物麻醉动手术,只有让它死去。这次采用针刺麻醉法,手术一直进行得很顺利,手术后,马立即站起来饮水。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病马恢复了健康,以后小驹也安全地生了下来。贫下中农和基层兽医人员看了都赞扬说:“电针麻醉就是好。”
这个联合科研小组在实践中还发现,家畜所需要的针麻刺激强度比人大,人用的电麻机不能完全适用于家畜。他们就自己动手,制造出兽用电麻机,可以调节刺激强度,使它适合于各种不同家畜的需要。
 (新华社)


第4版()
专栏:

要经常解剖自己
中共河北省平山县大吾公社近掌大队党支部书记 王树兵
一个革命者,特别是担任领导工作的同志,经常解剖自己,想一想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这是关系到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前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在“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中,我们大队粮食产量从一九六六年以来,连续六年过“长江”。去年,闯过了千斤关,农林牧副渔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成为平山县学大寨的一个先进典型。我听到同志们对我们大队的赞扬话,心里甜滋滋的。这时,我错误地认为,十多年来,我们大队在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上没有什么大问题。
在批修整风运动中,我们反复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认真检查了我们贯彻执行党的各项经济政策的情况,认识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样,我比较冷静地回顾了我们大队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情况。一九六八年,刘少奇一类骗子刮来一股妖风,说什么自留地、自留羊、自留树是资本主义尾巴。这时,我就想,红旗队只能走在前边,可不能落在别人后头。于是,把自留地收归集体所有了,把烧砖、编织、红炉、作坊等副业也当成资本主义倾向砍掉了,还取消了养猪积肥合理报酬和奖励办法。结果,违反了人民公社现阶段的经济政策,挫伤了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一九六九年粮棉减产。
同样,我又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了我们大队当前的情况。认识到:先进队只有不断地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揭露矛盾,解决矛盾,才能不断前进。一个人也是这样,只有经常解剖自己,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才能健康地成长。过去,我认为自己出身好,根子正,凭着自己对毛主席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也不会偏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其实不然。比如,对于刘少奇一类骗子搞的形“左”实右的东西,有时也感到不对头,但是理论上没有把握,不敢讲,不敢顶,怕别人说自己“右倾”。错误地认为“左”比右好,“左”是方法问题,如果右了不得了,闹不好就会犯走资派错误。由于这种私心杂念作怪,往往是宁“左”勿右,所以在执行政策上,有时就偏离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认识错误不容易,改正错误更要经过思想斗争。过去我曾在众人面前,把刘少奇一类骗子形“左”实右的东西说成“新发展”、“新事物”。如果现在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自己又怕丢面子。后来,我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认识到,有私必斗,有错必纠。否则,就走不正路,带不好头,于是,我就大胆在群众面前把过去的错误,连同怕检查错误丢人的私心杂念,一锅端了出来,并发动群众给自己摆缺点,摆错误,认真地进行自我批评,受到了较深的教育。从此,我比较注意对工作,对自己,想一想有那些弱点、缺点和错误,注意抓紧世界观的改造,争取把工作做得好一些。(附图片)
河南省许昌汽车修配厂木工班,坚持认真看书学习,提高路线觉悟。这是老工人和青年工人一起交流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体会。
本报通讯员摄


第4版()
专栏:

蔬菜生产季节怎样提前到来
长春市郊区英俊公社福利大队党支部
长春属亚寒地带,每年适合蔬菜生长的时间只有五月以后的一百三十天左右。过去,城里吃菜靠外地支援,我们心里很不安。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试验成功了用塑料薄膜大棚生产蔬菜的方法。它是用塑料薄膜在大地上架起的蔬菜生产车间。塑料薄膜有良好的透光、保温性能,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光和热。用这种方法种菜,比温室成本低,面积大,方法简单,蔬菜上市期提前五十天左右。
这个办法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我们靠辩证唯物论,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创造出来的。
掌握自然规律,变夏菜为春菜
四月的长春,大地刚刚解冻,大棚里的气温已经达到零上三十来度,韭菜、小白菜等春菜已经陆续上市了。这使我们想到一个问题,能不能提前把夏菜种在大棚里,让夏菜变春菜呢?
夏菜中的一个主要品种是黄瓜。它要求温度高,湿度大,在这里历来是五月下旬定植,六月下旬吃瓜。我们决定拿黄瓜做试验。一九六七年,我们打破五月栽瓜的老习惯,四月中旬就在一个大棚里定植了黄瓜苗。可是,绿油油的黄瓜苗栽到地里,四天就黄了。有人看了摇头说:“季节不到啊!小满栽黄瓜这条老规矩不能改变”。是季节不到吗?所谓季节,主要是指气温,大棚里的气温比外面的气温高,很明显,问题不在季节上。为了弄清原因,干部社员一起,仔细观察棚内温度的变化情况,证明气温完全适合黄瓜生长。那么苗子“褪黄”的原因在那里呢?他们扒开土来看,发现小苗的根系发育不好。他们把温度计插进土里一测量,地温刚到五度。地温低,黄瓜根系不发育,营养供应不上,叶子就“褪黄”。他们找出了两条原因,一是扣棚晚了,地化得浅;二是浇水多了,土发凉。后来采取措施,提高地温,过了三天,小苗就由黄变绿了。这年大棚里的黄瓜长得十分茂盛,五月上旬就摘瓜了。
黄瓜提前定植成功了,有的人又认为越早越好。有的大棚刚进四月就定植黄瓜,过了几天,来了一次寒潮,棚内温度降到零上三、四度,瓜苗冻得打蔫了。这次教训使我们懂得一个道理,办事情不能单从主观愿望出发,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要努力使自己思想符合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失败。
我们反复观察大棚的特点,找到当地气候变化和寒潮的规律,认为四月中旬定植比较合适。黄瓜定植时间不能提前了,那么黄瓜上市时间能不能再提早一些呢?我们在实践中得出这样一个认识,人们办事情不能违反规律,但并不是在客观规律面前无所作为。我们认识客观规律,恰恰是为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客观规律去达到变革现实的目的。我们继续摸索黄瓜提早上市的门路。这时,有人反映这样一件事:开始搞大棚那一年,准备的苗子不够了,就把一些老苗拿来栽上了。这种苗子,有人叫它“老头苗”,过去栽在温室里或大地上,结不了几个瓜。可是这回却怪,栽到大棚里的老苗,没过几天就生长茁壮。“老头苗”为什么能够恢复青春?这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大棚有温室和大地所不具备的良好的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合黄瓜的发育生长,因此,可以栽植大苗。从这里,我们找到了使黄瓜提早上市的新途径。
过去,我们往大棚里定植的黄瓜苗,都是四十几天苗龄,三、四片叶的小苗。认识可以栽大苗这个规律以后,我们大胆延长苗龄,一九七一年全大队的黄瓜苗普遍延长到六十天以上。经过辛勤培育,到四月中旬定植时,黄瓜苗已长了七、八片叶子,还带着小瓜。过去,小苗定植后二十多天才下瓜,现在栽大苗,十天左右黄瓜就成熟了。去年四月二十八日,我们把几百斤鲜嫩的黄瓜送到了市场。今年,我们进一步改进育苗方法,使培育出来的瓜苗既大又壮,黄瓜上市期又提前了四天。夏菜变成了春菜,五月栽黄瓜,变为四月吃黄瓜。
不断深化认识,让更多的蔬菜提前上市
一九七一年春天,讨论大棚生产计划时,安排的品种大部分是黄瓜。有人说:“大棚只适合栽黄瓜,生产别的蔬菜不行。”这话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过去几年,有人在大棚里搞过试验,栽茄子,出现了化果现象,结的茄子少、颜色淡;西红柿光长秧不结果;洋白菜不打包。我们觉得,搞大棚虽然有了几年的实践,但是对大棚的认识仅仅是开始,群众中反映出来的思想,不单是个蔬菜品种问题,也是人们的认识能不能深化的问题。如果一次失败就回头,我们对大棚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现有水平上,不再前进。为此,我们鼓励大家再实践,再认识,深入揭开大棚的秘密,使更多的蔬菜提前上市。
有了正确的认识,就有了大胆实践的勇气。我们在几个大棚里试验栽茄子、西红柿。我们想,茄子生长比黄瓜需要的温度高,为什么黄瓜在大棚里长得好,茄子却长不好呢?种菜人有句老话:“风流茄子”,即茄子开花结果时特别喜欢风,大棚里的茄子不爱结果,问题正是出在“风”上头?王喜春等几个同志在茄子开花时,到大棚里去观察,发现茄花上的花粉粘腻,证明棚内湿度大,通风不好,妨碍茄花授粉。茄果类蔬菜和黄瓜不同,黄瓜授粉不好也能结瓜(这种瓜没有籽);茄果类授粉不好,就要化果。问题找到后,我们进行试验,在大棚里原有通风设备之外,把底边卷起几处来,加大通风,连续几天,发现通风好的地方,茄秧上果然都结了小茄子;而通风差的地方,仍然有化果的现象。秘密被发现了,我们就把大棚底边全部卷起来通风。这样一来,棚内水分很快蒸发,光照也加强了。结的茄子就又紫又亮了。去年大棚试栽的茄子,比大地茄子提前一个半月上市,产量增长百分之四十以上。我们还通过同样的实践观察,从改进通风、增加光照等方面,解决了西红柿只长秧不结果的问题。在西红柿开花的时候,为了弥补大棚内没有蜂蝶帮助授粉的缺点,用人工涂抹植物生长刺激素,提高了西红柿的结果率,使大棚里的西红柿比大地早上市一个多月,并且增产一倍左右。
茄子、西红柿在大棚里试栽成功,打开了我们的眼界,认识到,不是大棚不能生产多种蔬菜,而是我们对大棚的认识还有待深化。一九七二年,我们信心十足地增加蔬菜品种,努力使大棚成为万紫千红的蔬菜园地。到目前为止,我们用大棚生产的春、夏菜已经增加到十七种,其中,有喜欢温度高的,也有喜欢温度低的;有喜欢光照强的,也有喜欢光照弱的;有北方固有的品种,也有南方移来的品种。我们按照大棚的特点和各种蔬菜的生长规律,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强管理,使这些蔬菜生长良好,提前成熟上市。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人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的多次循环往复,才能逐渐得出比较正确、比较全面的认识。人们在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中一次又一次地向前,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这样,才能够逐步变必然为自由,掌握更多的改造世界的主动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