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这种精神最可贵
——记共产党员刘可泉严以律己不断革命的先进事迹
人民解放军驻河南洛阳某部战士、共产党员刘可泉,在一次灭火战斗中,不顾个人安危,全力抢救国家财产,光荣负伤。为了表彰刘可泉的英雄事迹,部队党委给他荣记二等功。同志们赞扬他是“毛主席的好战士”。部队指战员开展了向刘可泉同志学习的活动。
在荣誉面前
刘可泉听到来自各方面的赞扬之后,总是摇着头,不安地说:“我没有完成任务!”他向前来看望他的首长和同志们说:“那天,卫生队消毒房起火,我是有责任的。失火是由于一位新战士煮石腊时疏忽,温度超过了石腊的熔点而引起的。我是老战士,和他一起在消毒房里工作。我平时工作不够过细,没有帮助好新同志,对革命工作没有尽到责任!”
在荣誉面前,刘可泉不仅没有忘记对自己一分为二,及时地看到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而且自觉地把功劳归于党和人民。
人们说:“不管怎么样,刘可泉在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时刻,忘掉自己的一切,迎着烈火扑上去,这是英雄的行为,为人民立了功。”但是,刘可泉却诚恳地说:“这完全是毛泽东思想哺育、党的培养和同志们帮助的结果。再说,火是卫生队全体同志扑灭的,功劳应记在集体账上。离开了革命的集体,任何个人也是很渺小的。”
在医院里,刘可泉以共产党员钢铁般的意志,与伤痛、死亡展开了顽强的斗争,同志们赞扬他是“钢铁的战士”、“革命的硬骨头”。
但是,刘可泉并没有把与伤痛作斗争的胜利,看成是自己创造的奇迹。他牢牢记得,在他处在休克状态的严重时刻,医院党委组织特护小组,医生、护士日夜轮流守护着。他一苏醒过来,护士就亲切地问长问短,给他读毛主席的语录,讲英雄的故事。当他上消化道出现大出血的险情时,几百个战友要求给他输血;当他要进行植皮手术时,又是几百个战友要求给他献皮。护士小李悄悄为他献了皮,又放弃休息时间日夜护理着他,而自己的伤口,却受了感染,……。
这一桩桩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教育了刘可泉。党和同志们深厚的阶级友爱给予他战胜伤痛的无穷力量,使他以惊人的毅力,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回顾与伤痛作斗争的经历,刘可泉更加正确地认识了自己。每当大家要他介绍战胜伤痛的事迹时,他总是向人们讲述医务人员和阶级兄弟抢救他的生动事迹,讲述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思想。他深有所感地说:战胜伤痛的力量来自党和同志们。要说奇迹的话,奇迹不是个人创造的,而是集体创造的。
荣誉怎样来,光荣归于谁?刘可泉弄清了这个问题以后,更加自觉地摆正个人与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正确地估计个人的作用,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身残志更坚
严重的烧伤使刘可泉的面部、四肢受到很大损害,双手只剩下一个手指。在他伤愈出院时,医院证明他是一等残废军人。组织上照顾他,给了他一笔残废金。
有人说,刘可泉因公负伤致残,失去了劳动能力,国家发给了残废金,可以心安理得地坐着享受享受,不需要劳动、工作了。
刘可泉却不这样想。
他回忆了家庭的翻身解放和个人成长进步的全过程:是共产党把他一家从旧社会的死亡线上解放出来;是党和人民把他由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培养成有一定觉悟的共产党员;今天,又是党和人民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深深感到,党和人民给自己的东西太多,而自己对党、对人民的贡献太少了。共产党员有义务为人民利益献出一切,没有权利向党向人民伸手,坐着享受。只要生命不止,就要战斗不息。
刘可泉精神抖擞,又重返卫生队的战斗岗位了。
党组织决定刘可泉同志担任卫生队的副指导员。领导指定专人从各方面照顾他。起床、就寝,同志们给他折叠被子;开饭,给他盛饭打菜;搞训练、生产,硬把他留在营房。
这一切,使刘可泉感到温暖,但也使他感到不安:难道自己就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个“特殊”?不!碰硬卷刃的不是好刀,在困难面前畏缩的不是共产党员!他再一次向党支部表示:党和人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是叫我为人民服务的,不是回来享受特殊照顾的。他要求领导和同志们不要把他当作特殊人物看待,更不要搞特殊照顾。他在笔记中写道:“失去了一双手,好比车子坏了两个轮。但我有决心,有信心,把这台坏了轮的车子修好,一直推到共产主义。”
刘可泉练习打背包,一个手指拿不住背包带,便用嘴巴咬住,两个臂肘和两腿都配合起来干。残缺的手指被背包带勒出一道道血印,他还是坚持着练。经过两个月的苦练,他终于做到了象以前一样,五分钟就把背包打好。
艰苦的锻炼,使刘可泉重新学会了生活自理,逐步适应部队战斗生活的要求。但他没有因此而满足,还要为病员服务,烧开水,端尿盆,样样都干;并和卫生队同志一起,帮助贫下中农培训赤脚医生。刘可泉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又在人们中间广泛传开了。
在新的成绩面前,刘可泉还是那句老话:“我对党和人民的贡献太少了!”这是一句普通的谦虚话吗?不是,这里包含着共产党员崇高的思想和品格。对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来说,个人的贡献再大,也没有什么可骄傲的!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编后

艰苦奋斗 克己奉公
共产党员刘可泉因公负伤致残,党和国家从各方面关怀和照顾他。可是刘可泉却感到不安。他不要特殊照顾,并且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做到生活自理,还想方设法为党多做工作。刘可泉同志在任何情况下都严格要求自己,和群众打成一片,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这种思想和行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但是,我们也看到有的同志不是这样。他们或者自恃有功,忘乎所以,向党向人民伸手要这要那;或者利用职权搞特殊化。这种人虽然为数极少,对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却起着破坏作用,影响党的路线和政策的贯彻落实。
一个应该特殊照顾而不要特殊照顾;一个不该特殊而要搞特殊化。两种思想境界,两种思想作风,反映了两种世界观的斗争: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还是为少数人甚至为自己谋私利?
我们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是以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的。因此,我们以艰苦奋斗、克己奉公为荣,以积极努力、埋头苦干为乐。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想到自己对党对人民的贡献太少,要考虑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刘少奇一类骗子,是地主资产阶级的总代表。他们在疯狂推行形“左”实右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同时,还散布
“小节无害”等谬论,妄图腐蚀我们的党员和干部。在批修整风运动中,我们要在坚持首先批修的同时,联系实际,解剖自己,自觉地清除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毒害,发扬无产阶级正气,纠正不正之风。


第2版()
专栏:一事一议

报告来自哪里?
山西阳高县潘寺公社党委副书记赵岱,在潘寺大队蹲点时,发现这个大队有一个党员犯了错误。他认为,这个人错误严重,应从严处理,并且经常在干部中流露自己的看法。
一天,一个大队干部递给赵岱一份要开除那个党员党籍的报告。报告中列举的事实都是他常提到的,有些话的语气也象他的,处理意见又和他想的一致。赵岱看完报告,引起了疑问:为什么这个报告和自己想的完全一致?这个报告到底来自哪里?是根据谁的意见写的?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赵岱深入群众进行调查。原来,那个同志虽然犯有严重错误,但他当干部期间,做了不少工作,有一定成绩;犯错误后,认真改正错误,表现一直比较好。因此,绝大多数党员和群众都同意给他保留党籍。自己没有很好地了解这些情况,就凭感想代替政策,在干部和群众中散布个人的片面看法。结果,干部受了影响,写出了不符合实际和政策的报告。认识到这些,赵岱又进一步挖思想根源。最后终于认清,这主要是中了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唯心论的先验论的毒,有宁“左”勿右的错误思想。知错就改。老赵对写报告的同志说:“这个报告,不是来自群众,而是来自我的主观片面的认识。我们必须把它收回来。”
赵岱在大队干部和群众面前认真斗私批修,以自己的教训教育干部和群众。最后根据党员和群众的意见,重写了向公社党委的报告,同时报告了自己的错误。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知错 认错 改错
唐生平
领导干部的言语行动、思想作风,对下级和周围群众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发表意见、处理问题,必须以党的原则、方针、政策为标准,而不能以感想和个人好恶代替政策。这个道理是人所共知的。然而,真正这么做,并不容易。赵岱同志在对一个犯错误党员的处理问题上,几乎犯了以感想代替政策的错误。幸亏他深入群众作了调查研究,才发现和避免了这个错误。
赵岱所以能够避免这个错误,关键在于他没有看到迎合自己意愿的报告就沾沾自喜,自以为正确,而是冷静地思考:为什么这个报告和自己想的完全一致?这个报告究竟来自哪里?究竟是根据谁的意见写的?没有这种自以为非、实事求是的态度,就不可能及时发现和正确解决问题。我们有些同志却不是这样。他们不管自己的意见是否符合党的原则、政策和实际情况,却要下级听从。下级听了,便满心欢喜,自觉高明;稍有异议,便扣以“不服从领导”的帽子。这样,就容易使一些人“投其所好”,讲假话。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倾向,必须坚决克服。
赵岱同志之所以做得对,还在于敢于公开承认和纠正错误,用自己的行动消除自己错误言论所造成的影响。错了,改不改?是公开承认错误、改正错误,还是遮遮掩掩、躲躲闪闪?两种态度,反映了两种思想作风。我们应该牢记毛主席的教导:“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坚决反对那种文过饰非、知错不改的恶劣作风。


第2版()
专栏:怎样当好支部书记?

各种意见都要听
湖南衡山县泉塘大队党支部书记 黄凤荣
我爱人董仲秋,是支部委员、生产队队长。在去年年终分配中,他扣了一个社员欠集体的一笔老账。大多数人认为老董有道理,只有几个社员说老董的做法不对。到底是多数人的意见对,还是少数人的意见对?我想,这个社员欠了账,教育他还清就行了,简单地扣还不妥当。我给仲秋做工作,要他把扣的老账退还给那个社员。他却发了火:“我就是不退,看你怎么样?”我说:“仲秋,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群众给的。我们应该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办事,可不能意气用事啊!”老董只好同意我的意见。事后一调查,这个社员的老账很早以前就还清了,是当时的会计漏记了。事实给老董以深刻的教育,他向这个社员作了认真的自我批评。我也从这件事中体会到:听取群众意见,不能只以人数多少作为衡量正确与否的标准,因为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轻易否定少数人的意见,就有可能把事情办坏。
第十生产队有个后进社员,平常爱讲一些怪话,发几句牢骚。一次,他向我反映有个党员把集体分配的煤炭转手倒卖。我认为这样落后的人,不一定反映真实情况,就反问他:“有这样的事?”他见我不相信,不高兴地走了。我马上感到自己的态度不对。“共产党员对于落后的人们的态度,不是轻视他们,看不起他们”。他的意见不管说得对不对,首先应该虚心听。我就追到他家里,诚恳地找他详细了解情况。经过调查,证明他反映的情况是确实的。于是,我们对那个党员进行了帮助,使他改正了错误。从此,这个后进社员积极地向我们反映情况,他自己也有了进步。这一件事,给我很大启发:先进群众的觉悟高,往往能够提出正确的批评;但是,后进社员有时同样能够提出好的批评意见,我们决不能因为他们有落后的一面,而忽视他们的正确批评。
一次,我家小孩看的牛吃了队里一些禾,按照社员大会的决议,应该赔偿损失。可是,有个社员却在背后说:“他家是干部,还赔什么!”我想这话可能事出有因。经过调查,原来有这样一件事:不久前,我家小孩看的牛吃过这个社员家的菜,这个社员气忿之下说了些难听的话;我爱人认为他的批评太过火,就在生产队开会的时候,不指名地批评了他。难怪他有意见在背后讲。找到了原因,我首先批评了老董,然后同他一起在社员大会上作了检讨,并当场按规定给集体赔偿了损失,大家很受感动。这件事使我认识到:群众背后批评我们,往往是由于我们干部的民主作风差,甚至压制批评。因此,越是这样的批评,越要认真听。


第2版()
专栏:来信摘登

这样的干部我们拥护又欢迎
《人民日报》九月七日《党的生活》版上,登载了刘作都等三位同志坚决按照党的政策办事的模范事迹,读后深受教育。
也许有人认为那都是“小事情”,无关紧要。其实,这些都是有关党和群众关系的大事。党的原则和政策是体现在各项工作之中的。只有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才能使广大群众通过活生生的事实,具体体会到党的伟大、光荣、正确,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
毛主席曾谆谆教导我们:“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斗争都证明:有少数人就被资产阶级的“糖弹”征服了,我们必须引以为戒。在当前深入进行的批修整风运动中,应当彻底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小节无害”等反动谬论,肃清其流毒,打扫思想上的灰尘,纠正不正之风。
甘肃文县城关小学 李才仙
刘作都、梁振东等三位共产党员的模范行动,是对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反动谬论的有力批判。他们自觉地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和政策,在原则问题上不讲人情世故,抵制资产阶级的歪风邪气。他们言行磊落,光明正大,把立足点站在“全心全意为中国和世界的绝大多数人服务”上。通过他们的工作,更加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就生动地告诉我们:只有按党的原则、政策办事,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沈阳铁路局苏家屯电务段 洪振远
刘作都等几位担负领导工作的同志,遵守党的纪律,不滥用职权,不搞特殊化的事迹,多么感动人啊!
有些同志却不是这样。他们认为“这是小节问题,无关大局”。其实,谁要是在所谓“小节”上老出问题,老不在乎,就会偏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就会从“小事小节”开始,被资产阶级的思想作风所腐蚀,蜕化变质。
伟大领袖毛主席号召我们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应把反对特殊化之类的资产阶级思想作风,作为批修整风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开展批评和斗争,以保证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代代传下去。
河南焦作市工人 靳和平


第2版()
专栏:

坚持原则 敢于斗争
解放军某部一连的南岛观察班,长期远离连队,单独执行海防观察任务,过去一直是师团的一个先进典型。有段时间,这个班出了些问题,上级领导对连队提出了批评。不久,党支部便对观察班的人员作了调整。
战士李传先感到这个做法不大对头:受到上级批评,就匆匆忙忙地调换人员,能解决问题吗?他打算向党支部提出自己的想法。有人知道后,悄声说:“观察班是师里团里抓的典型,换人也是上级首长点了头的。再说,你刚填了入党志愿书,也不想想这样做对你有什么好处。”
短短的几句话,就象一道考试题,摆在李传先的面前,在考验着他,要他作出回答。李传先想:一般地说,党支部根据需要作些人员调整,这是常事,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党支部这次对观察班的人员调整是根据什么“需要”呢?这样做,给连队建设,给先进典型本身会带来什么影响?这些,他还有点拿不准。他决心先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弄个清楚。
李传先利用休息日到了南岛,作了多方面的调查,了解到,党支部这样做,是为了保先进,保荣誉。
他心里有数了。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呢?李传先坚信,自己填了入党志愿书,更应该坚决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真正站在党性和党的原则的立场上,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为了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就不能怕三怕四。只要自己提的意见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有利于革命事业,上级领导一定会接受。
此后,李传先先后在小会、大会上提出意见:观察班一段时间出了些问题,要从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找原因;党支部单纯为了保先进,只采取调整人员的办法,说明领导对培养先进典型的动机是不正确的。上级首长到连队来,他又大胆地提出这个问题,并把自己的看法详细作了汇报。李传先这种坚持原则的负责精神得到了上级首长的支持和鼓励,也使党支部成员受到了教育,接受了他的意见。
换人的做法纠正了。李传先并没有停止在这一步。他根据调查中了解到的问题,又向党支部提出了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建议。党支部根据李传先的意见立即进行了研究,采取了措施。观察班的思想面貌很快发生了变化。
李传先在这道敢不敢坚持党的原则的考题面前,用正确的行动作了回答。后来,他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