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短评

加强矿山的统一指挥和技术管理
要贯彻执行“采掘(剥)并举,掘进(剥离)先行”的方针,不仅要提高思想认识,还要建立必不可少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把正确的认识变成全矿职工统一的行动。
目前,有些矿山在处理采掘和采剥关系问题上,就存在着两种值得注意的情况。一种情况是,从数字看,掘进和剥离的计划任务完成了,没有欠帐;但从实际看,掘进和剥离并没有为采矿准备出足够的三级矿量,还是欠了帐。另一种情况是,掘进和剥离不按矿山开采的顺序进行。往往是遇到富矿,就多掘多剥多采;遇到贫矿,就少掘少剥少采;遇到薄矿体,甚至不掘不剥不采,影响了矿山资源的合理开发。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这就是因为受了刘少奇一类骗子煽动的极“左”思潮的干扰,有些矿山放弃了统一指挥,取消了技术管理,否定了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定点掘进,按线推进”的好经验,出现了所谓“自由掘进”、“自由剥离”、“自由采矿”,所以就造成了这种恶果。
矿山生产建设的各个部分,是一环扣一环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常常会一着处理不慎,满盘都受影响。为了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要坚持反对形形色色的无政府主义。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矿山开采中,不认真进行为采掘提供资料的地质测量工作是不行的,不坚持设计规定的采掘和采剥比例是不行的,不坚持合理的采掘和采剥顺序是不行的,没有从勘探到采矿一系列的统一计划、统一指挥是不行的,没有负责处理生产技术方面问题的技术管理是不行的。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要解决这些生产技术问题,首先就要解决思想和路线问题,就要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煽动的极“左”思潮,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的机构和各种技术管理的制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克服掘易丢难,剥易丢难,采富丢贫,采厚丢薄等等违反矿山开发客观规律和浪费资源的现象,才能保证“采掘并举,掘进先行”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矿山资源的合理开发,充分利用。


第4版()
专栏:

全面规划 统一指挥
——开滦煤矿正确处理采掘关系的调查
十多年来,开滦煤矿一直保持着采掘的正常衔接和合理布局,保证了煤炭产量的不断提高。一九七一年比一九六六年产量增长百分之三十九,而开拓、采准、备采三个煤量始终稳定地保持在国家规定标准以上。他们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在采掘工作中,坚持全面规划,统一指挥。
唐家庄矿的教训
文化大革命以前,唐家庄矿由于受刘少奇一类骗子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对采掘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不看采煤的需要,一味追求掘进进尺,盲目地组织千米掘进。本来应该先掘十一层的巷道,因为难掘而没有掘;本来不该掘十二层的巷道,因为好掘,倒掘了。结果,掘出的巷道几年没用上,维修量很大,造成严重浪费。回过头来,还得再从十一层巷道掘起。接受了这一教训,这个矿一九七○年底根据煤炭生产迅速发展的需要,又一次组织千米掘进。由于这次掘进在矿党委统一部署下,加强了计划性,克服了盲目性,从而保证了采煤的需要,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开滦煤矿党委从两次千米掘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矿山的采掘工作一定要加强全面规划,统一指挥,一定要反对放任自流,乱采乱掘的无政府主义。
加强采掘工作的计划
为了做到全面规划,统一指挥,开滦煤矿加强了采掘的计划工作。他们抓当前,想长远,按照多快好省的要求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全面安排采掘工作。这个矿不但基本上做到了每月、每季、每年有计划,还制定了五年的长期计划和十年的远景规划。掘进工程定期排队,综合平衡。各矿都制定了一套采掘衔接图表。每一项工程,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可以提供多大产量;每一个生产区域,什么时候投产,采完后由哪个区域接替,都有明确的规定。局和矿的两级党委定期召开工程平衡会议,检查施工情况,补充修订计划,保证全面落实。
一九七○年,他们根据国家的需要,提出了一个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大幅度增产的计划。为了实现这个增产计划,他们周密地制定了扩大矿井生产能力的掘进和矿井改造工程的计划。当时矿井生产能力距离第四个五年计划的要求每天差两万多吨。经过深入基层,反复调查研究,他们确定了十八项开拓延深的重点工程,总工程量达十一万一千多米,从局到矿都成立了专门班子,由党委负责人亲自挂帅,按计划逐项组织落实。截至今年八月份,这些工程已完成了百分之四十八。与此同时,他们还考虑了第五个五年计划的矿井接替和新采区的开辟,有的工程已经开始施工。
由于加强了采掘工作的计划性,取得了生产的主动权。目前,开滦煤矿正在生产的采区有六十七个,备用的采区二十个,正在生产的工作面有九十六个,备用的工作面十个,做到了采煤有一定的回旋余地,保证了采掘的正常衔接。
合理考虑采区的分布
开滦煤矿为了做好采掘工作的全面规划,统一指挥,特别注意采区的合理分布。他们坚持国家的技术政策,既考虑厚煤层的开采,也考虑薄煤层的开采;既重视新采区的开辟,也注意老采区煤炭资源的回收,反对“吃肥丢瘦”“采厚丢薄”的现象。林西、唐山等矿都成立了专门开采薄
煤层和回收老采区煤炭的采煤队。
为了既保证采煤的需要,又减少掘进量和巷道维修量,开滦煤矿在采掘工作的全面规划中,根据工人长期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三早三晚”的经验,就是:压力小的地方早掘,压力大的地方晚掘;地质结构复杂的地方早掘,地质结构简单的地方晚掘;薄煤层早掘,厚煤层晚掘。这是因为,压力小早掘,掘出的巷道不容易坏,可以减少维修量;地质结构复杂的早掘,便于及早弄清地质情况;薄煤层掘进比较困难,早掘可以取得主动。
加强党委的领导
长期的实践使开滦煤矿党委切身体会到,在采掘工作中,做到全面规划,统一指挥,关键在领导。他们把正确处理采掘关系,加强企业管理,作为思想和路线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反对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去年年底,有一个矿生产任务比较紧,有的同志怕完不成产煤计划,把四十名开拓工人抽去采煤,局党委发现后,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并且组成工作组到矿帮助工作。在矿党委的统一指挥下,发动群众,调整劳动组织,解决了人力问题,不仅没有削弱掘进的力量,而且还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
开滦煤矿凡是工作面的开掘和衔接,都由矿党委统一掌握,生产区域和矿井的接替则由局党委决定。抽调掘进人员要经过矿党委研究,大的变动必须由局党委批准。这样,全矿区的采掘安排,生产准备工作,从局到矿,从矿到基层,都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进行,保证了矿山沿着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顺利发展。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抓路线教育 促掘进进尺
安徽省铜陵市狮子山矿深孔掘进队,由于狠批了敢抓生产就是所谓“业务挂帅”,敢抓管理就是所谓“管、卡、压”的极“左”思潮,干部群众都提高了路线觉悟。全队开展了火热的劳动竞赛,台班进尺由原来的五米增长到七米左右,提高工效百分之四十。今年在掘进任务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三十三的情况下,提前九十九天胜利完成了全年深孔掘进任务。


第4版()
专栏:

重采又重掘 产量就上升
广西永福县硫铁矿,纠正了过去重采轻掘,重采轻剥现象,认真总结了采掘和采剥失调的经验教训,着力处理好采掘和采剥关系。由于领导上有专人抓掘进剥离工作,生产力量配备上加强了掘进剥离的队伍,两年多来,生产步步主动,产量年年上升。过去年产量总是在一万吨左右徘徊,一九七○年达到两万吨,去年增至两万七千吨,今年到九月底已出矿两万七千多吨。


第4版()
专栏:

战胜大断层 掘进得胜利
今年四月,黑龙江鹤岗矿务局南山矿零一号掘进队,正在同另一个掘进队实行劳动竞赛的时候,突然遇到了一处落差一百五十米以上的大断层。这时,有人摇头说:“这种条件搞竞赛怕不行,还是过完大断层再说吧。”可是大多数工人认为:烈火才能炼纯金,艰难方能识英雄。最后,领导干部亲临第一线,党员和团员冲在前,克服重重困难,提前二十九天胜利完成了掘进任务。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来信

严格实行定点正规采剥
在当前的矿山生产中,存在着不执行采剥计划,不实行定点采剥的“自由开采”的现象。我们觉得,这个问题很值得注意。
我们大冶铁矿就曾犯过这样的错误。那是一九六○年前后,当时我们对“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的方针认识不清,片面强调夺取高产,没有严格实行定点采剥。穿孔机、电铲都是好干的地方就先干、多干,所谓“见肥肉就吃”;难干的地方就少干、甚至不干,所谓“遇骨头就丢”。只半年多的时间,就造成了严重的采剥失调。从采剥总量上看,当时我们超额完成了计划,采剥比例也基本上符合规定的指标,好象没有失调。但实际上破坏了采场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条件,好开采的地方,多挖了几百万吨,提前了两三年;难开采的地方又欠了几百万吨的账,落后了一大截。结果,一年乱采矿,几年难翻身,经过好几年的努力,才扭转了被动局面。
据我们了解,不能严格按照采剥计划实行定点采剥的原因,一个是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单纯任务观点作怪;另一个是否定一切制度和专业管理的极“左”思潮的干扰。因此,要贯彻执行“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的方针,就要密切结合实际,进行思想和路线教育,建立专业管理的制度,加强矿山生产的统一领导和集中指挥,这样才能使大打矿山之仗取得更大的成果。
大冶铁矿东采矿车间工人 潘宏汉 技术员 孙再南


第4版()
专栏:

矿山地质队不能撤销
目前,有的单位不重视矿山的地质勘探工作,认为矿山生产的地质资料,地质队已经提供了,有矿就采,无矿就走,甚至把矿山地质队都撤销了。我们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一般地质勘探队提供的地质资料,大部分是低级储量;要延长矿山生产的年限,充分利用矿山资源,就需要依靠矿山地质队进一步进行勘探,进一步提供矿山的地质资料。我们新路矿区过去认为原生矿已经采完,也无矿可找了。但是,我们地质队根据当地老贫农的反映,继续勘探,仅红旗采矿场石门采区,就探出了十七多万吨品位高、含有多金属的原生矿体。去年,这个采矿场提前九十多天超额完成了全年生产计划。
实践证明,矿山有自己的地质队是多么重要!
广西平桂矿务局新路矿地质组


第4版()
专栏:

为了提高矿石质量
河北龙烟铁矿平峒运输工区的广大职工,努力提高矿石质量,积极从矿石里捡夹石,不让碴石混进矿石,涌现出许多动人的事迹。
不让夹石下山
一天,老工人阎有和几个工人在东五溜井拉溜子。他边用橇棍“打道眼”,边利用“打道眼”的空隙,从矿石里捡夹石。捡着捡着,他发现刚拉满的矿车里,夹石突然增多了。凭着多年的经验,他认定这是采矿队开始向溜井里投放“合层矿”了。在这种矿石里,夹石多,而且块又小,很不容易捡。要想捡净夹石,只能一部矿车分几次拉,拉一次,捡一次。这样,不仅费劲,而且费时。
本来“合层矿”里夹石多一点是正常现象,这是采矿方法本身的缺陷造成的,同拉溜子的工人没有关系。但是,阎有心想,不能只图自己省事,影响矿石质量。他用橇棍把矿车压住,向大家提出了一部矿车分三次拉三次捡的建议,立即得到同志们的赞同。于是,他们分工负责,拉的拉,捡的捡,把一块块夹石,仔细地从矿石里捡了出来。
工区革委会推广了他们的经验,把“三拉三捡”作为在夹石增多的情况下的一项制度定下来。老工人阎有等认真坚持了这一制度,他们豪迈地说:“提高矿石质量,人人动手把关,坚持三拉三捡,不让夹石下山。”
坚持倒净碴车
一次,花家梁碴场的工人倒碴时,老工人张顺庆发现,前边几个新工人倒碴时,有一个车斗里还剩了一点碴石,他们就把车开走了。老张知道,拉碴和拉矿的车是混合使用的,倒完了碴的车到了坑下,还要拉矿石。这样,碴石和矿石混在一起,一同倒入矿仓,就会影响矿石质量。他抬头看看碴车,已经驶出一百多米,于是,他迅速发出了停车信号,带领大家跑上去,把那个车斗的剩碴倒干净。
张顺庆的行动,引起了一场争论。有人认为这个关把得好,有人认为这是自找麻烦。这话被跟班劳动的党支部委员周风岩听到了。他就抓住这个事例,引导大家回忆了过去片面追求倒碴数量、不顾倒碴质量,给生产造成的损失,对大家进行了一次一定要重视矿石质量的思想教育。
打这以后,工人们不管是在烈日当头的盛夏,还是在寒风刺骨的严冬,都坚持一丝不苟的革命作风,把碴车倒得干干净净。
把住最后一关
在张家口的庞家堡车站第三个车位上,溜子盖一打开,矿石象瀑布似地冲出溜子嘴,直向车厢里倾泻。突然,老工人张池看见好象是一块夹石,滚落在车厢的底部,立刻又被矿石埋没了。
装完车,大家都坐下来休息,可张池的心里却很不平静。他看着就要开走的火车,心想,有夹石应该捡,但究竟自己看到的那块是不是夹石呢?时间这么紧,不捡就算了吧!可他又转念一想,不行。列车一开,矿石很快就被拉到冶炼单位,如果那块是夹石,就会和矿石混在一起,被送进高炉。我们要保证给高炉吃精料,混进夹石怎么行呢!再说,装火车,又是矿石运出的最后一道工序,要提高矿石质量,就得把好这最后一道关。
想到这里,张池下了决心:到底是夹石还是矿石,应该瞧个明白。于是,他招呼毛文贵和王喜山,跳进车厢,铁锹挖,耙子扒,弄出来一看,果然是一块夹石,便把它扔了出来。三个人刚跳下车,汽笛一声长鸣,列车缓缓地开动了。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广西兴安县矿山管理站地质人员,两年来,同群众一起探明了当地的铁、煤、铜、磷等矿产资源,有些矿点已进行开采。这是地质工作者正在找矿。
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