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2月9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访北京猿人之家
在北京城西南四十八公里的周口店,有一座龙骨山,是世界著名的北京猿人之家。在这里曾经发现了四、五十万年以前原始人类生活的遗址、遗骨、石器和用火的遗迹,还发现了大批动植物化石。五十万年以前,我们人类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同自然界进行斗争,创造了原始人类远古的文化。
这个猿人洞遗址和许多材料的发现,为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极其宝贵丰富的科学依据。为了配合广大工农兵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今年十月一日起,“北京猿人展览馆”在龙骨山开放了。
当我们迎着初冬温暖的阳光,走在猿人洞这片山地上时,真仿佛看到了在那万古荒原和古老森林里,我们人类的祖先北京猿人生活的情景。根据科学材料的考证,在大约四亿年前,华北一带是一片大海,海底沉积物形成了石灰岩,后来经过地壳运动上升成为陆地,经过长期的侵蚀过程而成为一个个山头。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就是其中的一个。石灰岩中有许多裂缝,经过水的溶蚀而形成为山洞。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在这里居住了许多世代。从洞中发现的动植物化石,可以帮助我们推测当时这里的自然环境:猿人洞的东南是一片辽阔的大草原。草原低洼处有大片的沼泽河湖。在猿人洞的西北,是绵延的群山。这里长着茂密的森林,有松、桦、紫荆的丛林,还有果实累累的朴树。成群的大弥猴在丛林中跳跃觅食。剑齿虎、纳玛象、野猪、斑鹿和犀牛,出没在深山密林草丛中。山上的洞穴中,还住着洞熊、鬣狗和獾。据古生物学家的研究,当时猿人在这里生活的时候,气候有过几度变化,最初比较寒冷,以后变得温暖湿润,最后又变得干燥而稍冷。当时的许多动物,现在有的已经灭绝了。
当我们走进猿人洞时,看到洞顶已经没有了,但洞壁大部分还保存着。这个洞东西长约一百四十米,南北最宽处达四十二米,洞高约四十多米。洞内堆积着很厚的灰烬,这是北京猿人用火的遗迹。灰烬里有被火烧过的石块和骨片,还有被烧过的朴树籽和烧焦了的荆树木炭块。这证明北京猿人经常在这里烧烤食物。在四、五十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北京猿人就开始用火了。他们是至今已知的最早用火的人类。火的使用,使原始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宣告结束。原始人对火的掌握,是一个伟大的成就,是人类从动物中解放出来的一个标志,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由于用火,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加强了,开始实行熟食了。
洞内,一块写着“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处”的牌子,指明这里是一九二九年十二月二日中国工人和科学工作者挖掘出的第一个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地方。可是,在北京解放前,全部北京猿人化石都在美国人手中早已弄得下落不明了。据说,龙骨山的动物化石最早是由当地烧石灰的工人发现的。一九二一年和一九二三年作了短期发掘,发现了两颗猿人牙齿。一九二九年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一九三七年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龙骨山,发掘工作就停止了。北京解放后,在我们党的关怀下,很快就恢复了猿人洞的发掘工作。一九四九年九月,开工后的第三天,就发掘出了北京猿人的三个牙齿。一九五一年又发掘出了两个牙齿;同时,还发现了北京猿人的上臂骨和小腿骨化石。一九五九年,发现了一个北京猿人的下颌骨。一九六六年,又发现了一个北京猿人的头盖骨。此外,历次发掘中还发现了许多石器和动物化石。
猿人洞中发现的大量石器,表明北京猿人是在和自然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粗看时,洞中的这些石块和路边的石块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细看时,就可看出人工打制的痕迹,这和自然的破碎不同。石头砍砸器很多,这说明北京猿人已会用多种方法加工不同的石料,制造出不同类型的石器。恩格斯说:“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制造工具表明北京猿人当时不仅能适应自然、利用自然,而且开始以自己的意志改造自然。在改造自然的社会性生产劳动过程中,我们祖先的全部机体:两手、语言器官、脑髓、感觉器官等相应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因此,不管这些石器怎样简单,却是任何一只猿的手所不能制造的。这些石器闪耀着原始人类的智慧,是今天人类所创造的丰硕的现代文明的起点。
从猿人洞走出,我们顺着山坡,又攀上了山顶洞。在这个洞里,发现了生活在距今一、二万年前的另一种原始人类——山顶洞人的化石。它在北京猿人发掘地的顶部,这个洞原来是有洞顶的,后因破碎,便在发掘时拆除了。在这里,曾经发掘出山顶洞人的三个完整的头骨和一部分躯干骨。山顶洞中发现了许多动物化石,其中以兔化石最丰富。还有一些鱼骨,其中有一块还穿了孔,是长达二尺半的大鲩鱼的骨头,这表明山顶洞人已能捕鱼。这个洞里,还发现过穿孔的狐、獾、鹿的牙齿,刻了沟的骨管,钻孔的小砾石、小石珠,和穿孔的海蚶壳,这些都可能是山顶洞人生活的装饰品。装饰品的出现,标志着物质生活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推动了精神生活的发展。
在山顶洞里还发现过一根兽骨制成的骨针,这说明当时的人类已知用骨针缝兽皮为衣。
在猿人洞旁不远,就是“北京猿人展览馆”,它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重建的。这里陈列的材料是人类从猿演变来的一个有力证据。
展览馆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人类的孕育。这一部分介绍了人类出现以前动物进化的历史。从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地球上的生物就已经有了几十亿年的悠久历史。最初,地球上只有无生命物质,后来从无生命物质中经过量变质变过程,发展出最简单的生物。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水到陆,从卵生到胎生,每一次质变都使生物的身体结构和机能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正是在动物界进化发展的基础上,人类诞生了。这说明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一切物种是辩证发展、相互过渡的。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之间、动物和人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人类就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第二部分是劳动创造人。展览介绍了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历史。阐述了劳动使人脱离动物界,实践使人的自觉能动性不断发展和提高。一百年前,达尔文论证了人是从古猿进化来的,批驳了上帝造人的唯心主义谬论。以后,恩格斯又进一步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展览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人类历史是怎样经历了猿人、古人、新人阶段而发展到今天。由于社会性的生产劳动,才使猿转变为人。由此可见,离开人的社会性就不能了解人的本质。
第三部分展示了古脊椎动物学和古人类学科在解放后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解放后发现的猿人化石,除北京猿人外,在陕西蓝田和云南元谋都有发现。在广东马坝、湖北长阳和山西丁村还发现了古人化石。新人化石,除对山顶洞人进行了重新研究外,在广西柳江、四川资阳、内蒙古乌审旗、云南丽江又都有发现。此外,还发现了不少旧石器地点。解放后,脊椎动物化石的发现更是多不胜举。从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四川合川马门溪龙、山东莱阳的青岛棘鼻龙、新疆准噶尔翼龙、西藏喜马拉雅山鱼龙、广东南雄的恐龙蛋化石,河北迁安纳玛象牙等等。这些发现,为研究人类史、生物史,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材料。
从猿人洞和展览馆走出,人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课,对人类起源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科学认识,认识到人是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劳动是从猿转变到人的决定因素。我们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让我们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用我们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人类的美好生活,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奋斗吧!
本报记者


第4版()
专栏:

  学习马列两本书的点滴体会
铁道兵某部后勤部修理营副教导员 鲁永木
我只有高小文化程度。过去,由于受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马列的书离我们远”的谬论的影响,我错误地认为马列的书不容易学,可以不学。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以后,伟大领袖毛主席向全党发出了“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的号召,我开始学习了一些马、列的著作。我在读《国家与革命》一书时,联想到一九五八年在大队当会计时,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没有认识,对于当时刮的“共产风”没有识别能力,办了错事,影响了农业生产。后来,我们遵照中央指示,纠正了错误。当时,我对“共产风”错在那里搞不清。这次学习《国家与革命》,列宁说,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很长的阶段,到共产主义还要有很多条件,那就是三大差别的消灭,人民觉悟大大提高,生产品极大丰富等等。如果在一九五八年,自己能够分清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就能够识别是非,正确地执行党的政策。这使我懂得了读马列不是与我们无关,而是关系很大。刘少奇一类骗子不让我们读马列,就是想利用我们的无知,来任意歪曲篡改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他们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服务。这样,我对学习马列的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提高,学习也比较自觉了。  我初学马列时,靠辅导材料。看了辅导材料,觉得明白,可是一拿起马、列的著作,就又糊里糊涂。后来,我改变了学习方法。读时,先把一部分或一章通读下来,初步了解总的精神是什么。然后再一段一段地读,不懂的就反复读,实在不懂的暂时放下,再认真分析,了解马列在这一段里说了些什么主要问题和观点。比如读《哥达纲领批判》的第一部分时,第一句,马克思就批判了《哥达纲领》的作者拉萨尔的机会主义观点。他们所谓“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的说法,我就不理解,不知为什么不对。再读这一段,就遇到更多的拦路虎,什么“超自然的创造力”、“自然制约”等都不懂。于是,我就认真学习马克思批判这一观点的有关论述。马克思说:“这句话只是在它包含着劳动具备了相应的对象和资料这层意思的时候才是正确的。”马克思又说:“一个除自己的劳动力外没有任何其他财产的人,在任何社会的和文化的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占有劳动的物质条件的他人做奴隶。他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许才能劳动,因而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许才能生存。”这样,我就明白了,劳动必须具有生产资料。但是,当生产资料不归劳动人民所有而归剥削阶级所有时,劳动创造的成果,只是剥削阶级所占有的财富。在这种情况下,抽象地谈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是荒谬的。根本问题是生产资料归谁的问题。只有生产资料归无产阶级,我们的劳动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使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拉萨尔机会主义根本不涉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讲阶级和阶级矛盾,不讲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不讲无产阶级革命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问题,离开社会制度和阶级斗争空谈劳动创造财富,实质上是掩盖了阶级矛盾,抹煞了阶级斗争,替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打掩护。这才抓住了问题的实质,自己理解了,也记得住了。
我学习《国家与革命》的第一章,认识到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而机会主义者在《哥达纲领》里却把国家当成超阶级的东西,这是机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国家问题上的根本分歧。苏修也鼓吹他们是什么全民国家。我针对这些错误的观点认真学习了“阶级社会和国家”这一章,逐步弄清了马、列在国家问题上主要是坚持了阶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机会主义者恰恰是否认和抹煞了阶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者,总是竭力掩盖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压迫的工具这个根本问题,把国家说成是超阶级的,或说成是进行阶级调和的工具等等。自己通过学习这一章后,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又有了新的认识,懂得了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重要性。


第4版()
专栏:

  看透千层土 引出幸福泉
中共河北平乡县委书记 张康
“十年九旱,水苦、地碱”是河北省平乡县自然条件的突出特点。这里,过去粮食亩产不到一百斤,人们连吃水也非常困难。平乡人民早就想改变这种状况,打过不少砖井、土井,但多是苦水和咸水,即使打了一个含盐碱比较少的井,水量也很小,不能浇地。
盐碱区地下有没有甜水,能不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县委领导成员决心同广大革命群众一起,克服困难,揭开这个谜,把甜水引出来,为人民造福。
为了正确认识平乡地下水源的情况,我们和技术人员深入到群众中,走访老农,观察水井座落、水量大小、土层、水质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节固大队是全县出名的苦水地方,人们在长期同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发现在一坡地上打的井,各个井的土层、水质、水量都不一样。这些情况使我们推测地下可能有甜水,只要在打井中把握住地下水的规律,识别清楚苦水层和甜水层,就能打出甜水。  “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对平乡地下水的判断,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我们选择了十几个点,组织群众打井。郑周天大队的社员奋战一年,在二百五十米深的地下找到了五米深的甜水沙层,打成了一眼机井,安上四寸水泵,滔滔甜水流不尽。事实教育了人们,大家说:“事情是干出来的,干能出真知,干能出智慧,我们再不能脚踩金子当坷垃,放着地下甜水喝苦水了。”从此,开挖地下水源、大打机井的群众运动,在全县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在打井实践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新问题:有的找不到甜水,有的打着打着溜了眼,塌了筒,既浪费了人力,又浪费了资金。怎样避免这些问题呢?有的人觉得没法解决,他们说:“地层复杂多变,水脉来去无向,隔着几十丈深的泥土找水,只能碰运气。”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反复学习了伟大导师列宁的教导:“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决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只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地下水源、土层虽然变化较大,但只要认真调查研究,深入实践,就可以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找到它的规律性。从此,县委一方面号召广大群众进一步广泛开展打井活动,另一方面组织干部、技术人员和广大贫下中农一起打井,详细记载地下土质、水层、沙层资料。通过实际观察和全面了解,使大家看到了地下土层、水源的情况虽然变化很大,但并不是无规律的。我们根据掌握的情况分析研究,制出了全县土质分布图,用它来指导打井,准确性就大多了。
我们过去用来判断地下水层的专用仪器,不能测探沙层。用它作指导打的机井中,有的没有沙,水量很小,不能提取。用这种探测仪器能不能测出沙层来?测量人员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大胆试验。他们到已经打成的机井上去测量,后来,又在准备打井的地方测量,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面前,他们不灰心,不泄气,坚持两年,测了一千零三十八个点,搞到了大量的资料,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终于摸索出了利用物探电阻反应角度判定地下沙层的经验,能够知水质、知水量、知沙层。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逐步掌握了一套打井经验。我们采用了小口井与大口井同时并举,深、中、浅水层一齐开发的办法。今年已打了七百多眼机井,井井见甜水,井井能浇地,水量大,水质好。在一向被认为“地下无甜水”的苦水区,平均每人有了一亩水浇地,初步改变了我县的贫穷面貌。事实教育了我们,特别是深刻地教育了那些存有“不可知论”偏见的人们。人们深有体会地说:一怕费力,二怕用脑,有水也找不到;只有深入实践,刻苦钻研,才能看透千层土,引出幸福泉。


第4版()
专栏:

  三下鸭棚的启示
解放军某部四连指导员王成林入伍后一直在四连。他觉得自己是个“老四连”,对战士的问题不调查研究,也知道个大概。可是,事实并不象他想的那样。
有一天,有人反映一向工作积极的放鸭战士冯英爵要求调动工作。指导员想,小冯不安心养鸭工作,说明他对这个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不牢固。于是,他亲自找小冯谈心。首先表扬了小冯搞养鸭工作细心,做出了较好的成绩,教育他学习张思德的革命精神,为革命养好鸭。指导员觉得这次思想工作既坚持了一分为二,又耐心细致,小冯一定可以提高觉悟,安心养鸭了。
可是,过了几天,小冯还是要求调动工作。为什么坚持了一分为二,还不能把思想工作做好呢?王成林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教导,察觉到自己没有真正弄清小冯想调动工作的原因,而去做工作,所以失败了。他接受了教训,第二次来到鸭棚。首先向和小冯一起搞生产的两个战士调查。这两个战士都反映小冯近来和同志们闹不团结,总强调养鸭工作忙,种菜、浇水等劳动也参加得少了。听他们这么一说,王指导员好象心里有了“数”:小冯想调动工作,原来是搞不好团结引起的。于是,他就向小冯讲了要有全局观念的重要性。小冯受到教育,作了没有搞好团结的检讨。
谁知,副业生产组的团结有了好转,但小冯要求调动工作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王指导员反复琢磨这个问题。他想,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曾经指出过:不能“仅仅站在那里远远地望一望,粗枝大叶地看到一点矛盾的形相,就想动手去解决矛盾”。要运用两分法,不调查,“分”不准,调查不深入,抓不住问题的实质,也同样“分”不准;如果了解情况只从现象到现象,分析问题就必然从表面到表面,就做不好思想工作。
后来,王指导员深入班排,详细调查研究,发现小冯要求调动工作只是问题的现象,实质是考虑入党问题。小冯感到和自己同时入伍的同志都入了党,自己工作也搞得不错,可是,在鸭棚工作,别人看不见,想回班里去好好干一段,大家看得见,入党问题就可以解决了。问题的症结找到以后,王指导员第三次来鸭棚解决小冯的问题。他首先肯定了小冯要求入党的积极愿望,同时,指出了必须端正入党动机,努力实现思想入党。为了更好地教育小冯,他和小冯一起学习新党章,教育小冯要努力实现思想革命化。从这以后,小冯的思想疙瘩解开了,工作积极主动了,进步很快,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四连党支部从指导员三到鸭棚的实践中得到这样的体会:两分法是以对客观事物深入了解为依据的。离开了对客观事物的深入了解,就会犯简单化、主观性、片面性的毛病。我们要扎扎实实做好政治工作,就必须狠批唯心论的先验论,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