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2月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提上地下水 浇灌千亩田
——辽宁盖县四台子大队实现一人一亩稳产高产田
农田水利建设的主攻方向是什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农业生产“听天由命”的被动局面,使粮食达到稳产高产?最近,我们调查了盖县芦屯公社四台子大队几年来提取地下水,实现一人一亩稳产高产田的情况,从中得到很大启发。
找出高产稳产的可靠途径
四台子大队是沙土地区,十年九旱。过去,人们常说这里是“有苗不保苗,到秋就捧瓢”的穷地方。合作化以后,为了解决农业缺水问题,大队党支部带领群众艰苦奋战,挖了二十二眼土井,每到春旱时候,男女老少齐出动,提水抢种,勉强可以种上地。可是,遇到严重干旱,地下水位降低,这些土井也就变成枯井了,田里的庄稼仍然受到旱灾的威胁。农业生产处于老天摆布之下,长时间不下雨,大家就提心吊胆。
一九六四年,四台子大队贫下中农决心从根本上扭转农业生产“听天由命”的被动局面。大队党支部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座谈讨论,认真分析了多年以来粮食减产的规律,抓住了今后农田基本建设的主攻方向:首先抓水,抓水必须打深井,实现一人一亩旱涝保收田。抓住主要矛盾以后,一九六四年冬,党支部提出“提上地下水,浇灌稳产高产田”的战斗口号,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披霜冒雪,昼夜战斗在打井工地。到一九六五年春,一气打了四眼电力深井。深井打成以后,有人担心“井水凉,降低地温,灌水后小苗不爱长”。党支部就用第四生产队的七十亩棉田里搞灌溉对比实验的典型事例,来教育大家。对比的结果是:没灌水的十七亩单产皮棉七十七斤;灌一次水的二十亩单产皮棉九十斤;灌两次水的三十三亩单产皮棉一百二十四斤。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狠抓地下水,是使农业生产摆脱“听天由命”被动局面的根本措施,是达到粮食稳产高产的一条可靠途径。
典型说话话最灵。一九六五年冬,全大队又掀起群众性的打井热潮,采取机器和人工相结合的打井办法,到一九七○年春耕以前,又打出十眼电井,水浇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成倍增长。从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二年中,虽然经历了几次较大旱灾,但是由于有了机井灌溉,粮食产量连续五年跨“黄河”,一九七○年粮食亩产猛增到八百四十斤,跨过了“长江”。今年,在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考验之下,十四眼电井一齐开动,昼夜灌田,赢得了粮食生产的丰收,亩产达到八百五十斤。
靠自己的力量配套成龙
打深井,搞电灌,必须解决配套问题。井打得再多,不能配套完全无用。群众说:“打井不配套,等于瞎胡闹!”
四台子大队机井全部配了套,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他们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办起了砖瓦厂、编制厂、养鸡场等,壮大了集体经济,使公共积累扩大到六十万元,为发展机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这个大队是平原地区,缺乏石头。打十四眼机井,需用的八百多立方碎石,是在每年汛期过后,大队党支部发动群众到十多里外的双台公社的河套里拣的。有一个时期,配套需用的井下“竹笼”缺货,他们就从工厂的边角余料中买回钢筋头,从商店买回竹竿,由自己小工厂的技术人员焊接好,保证了电井及时配套。拉高压线的水泥电柱,也是自己制做的。一些小部件全部由小工厂包下来。由于坚持了自力更生的原则,十四眼机井及时配套成龙,每眼电井节省开支一千五百多元。
四台子大队很注意配套设备的维修管理,促进了水利建设的健康发展。大队成立了机井维修小组,积极培养技术人员,做到了维修不出队。每年冬季农闲期间,维修小组对机井进行一次大检查、大修整,修好后由所在生产队验收,建立责任制,保证了机井能充分发挥作用。
地平水畅流 大旱夺丰收
随着水利建设步伐的加快,平整土地的要求就很迫切了。一九六五年是一个大旱年。已经打成的四眼电井虽然机具都配了套,可是由于大部分土地没有平整好,有水灌不进去,只好眼瞅着庄稼受旱不能救。从这一教训中,他们认识了平整土地的重要性。正如群众说的那样:“抓水不平地,有水无用处。”
四台子大队狠抓平整土地工作,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全大队的土地初步平整好了,水浇地面积达一千亩。但是,他们并没有就此止步。为了确保稳产高产,去年秋天,边秋收边倒地,进一步平整土地,修筑渠道。全大队机马齐出动,男女老少齐上阵,奋战二十六天,填平了两个水坑两道沟,修筑了七十二条总长一万五千米的干支渠。在大队的统一规划下,合理调整农田,减少渠道,扩大耕地四十多亩。水浇地面积由一千亩增加到一千八百亩,实现了每人一亩一分五厘水浇地,做到了“井井相连,渠渠相通,能排能灌,排灌畅通”。今年,这个地方遭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河断流、池塘枯、土井干。这时,十四眼电力深井一齐发动,昼夜抽水灌田,全大队二千零十二亩土地,从粮食到经济作物,普遍浇了一至四遍水。在特大旱灾面前,各种作物收成良好。社员们高兴地说:“机井成群地平整,块块方田展新容。一人一亩水浇地,高产稳产有保证。”目前,四台子大队干部社员正认真总结大旱之年创高产的经验,鼓足了更大的干劲,深入开展了以抓“水”为主攻方向的农田基本建设运动。
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河南省安阳县人民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艰苦奋战,兴修水利。这是已经竣工的红旗渡槽。
本报通讯员摄


第4版()
专栏:

  在实践中培养水电技术人员
广西河池县白土公社电灌站,遵照毛主席关于“从战争学习战争”的教导,在实践中培养了一批又红又专的农村水电机械技术人员。
白土公社位于山高、地瘦、水缺的穷山区,水电建设原是一张白纸。为了加速山区的社会主义建设,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十分需要培养一批农村水电机械技术人员。白土电灌站在一九六六年秋兴建后,从一九六七年起,从生产队抽调一些政治思想好的贫下中农青年,到电灌站参加兴建工作。
这是一个中型农村电灌站,电气设备和机械比较复杂。起初站里只有一个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有的人说:“电灌站的任务是管电,上级不派人咋办?”也有的说:“农民种田,那能管电!”针对这个问题,电灌站党支部对大家进行了路线教育,使大家提高了认识,决心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在兴建电灌站的过程中培养农村的水电机械技术人员。他们由那个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带民工,在民工中选拔了一批思想好的贫下中农青年,组成技术班组。师傅带徒弟,老手带新手,互教互学,遇到什么学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结合实际讲理论。这样做,大家看得见、摸得着,很快地学到了技术。
经过四年多的培养,七十多名农村水电机械技术人员,已分别学会水利渠道测量,高压线的架设,抽水机、柴油机、打米机和粉碎机的安装、使用和维修,以及预制钢筋水泥渡槽、电线杆和电焊等技术。其中三十人成了技术上的多面手。白土公社过去水电机械技术方面的一穷二白状况改变了。这批技术人员成了农村水电机械的技术骨干。在这批骨干中,由贫下中农推荐九人在这个站的降压站工作,他们能独立值班,管理全站电泵用电和十四个生产队及机关厂矿的工业、照明用电。他们亦工亦农,队来队去,需要开机器就开机器,不需要开机器就下地劳动,发挥了很大作用。今年四月正是抽水灌田插秧大忙季节,有一天突然刮了一场大风,离降压站十里远的一根高压电杆被风吹断了,在这紧张时刻,降压站的九个同志立即冒着风雨检查、抢修,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战斗,又安全输电了。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加强机井的维护管理
山东潍县治浑街公社前栾大队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克服重建轻管思想,加强对机井设备的维修管理,充分发挥机井的效益,在夺取农业丰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前栾大队自一九六六年以来,先后打成了三眼机井。过去,由于只重视打机井,不重视机井设备的管理,致使电机、水泵时常发生故障,影响了及时灌溉。前年秋天,遇上干旱,由于电机坏了,机井里的水,抽不上来,大家眼巴巴的干着急。党支部总结了这一教训,认识到只顾打机井,不注意维修管理,机井就不能发挥作用。以后,他们加强了对机井的维修管理,大队由干部、电工和机手组成五人机井维修管理小组,具体负责全大队机井的维修管理。他们在浇地前,把机井上的电机、水泵普遍检查一遍,发现机器有毛病,就及时把它修好。浇完地,对所有电机、水泵进行维修保养。两年来,他们一直坚持这样做,机井从没发生过大的故障,保证了机器正常运转,充分发挥了机井在抗旱中的作用。今年,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了丰收,粮食亩产量比去年增长两成多。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针对水系弱点制订规划
江苏省泰兴县蒋华公社地处长江边,土地肥沃。但是,由于水系条件差,涝了排水很慢,旱了引水灌溉困难,粮食产量一直上不去。前年冬天,公社党委在矛盾最突出的北片十三个大队的中间地带,开挖了一条长十二华里的通江“二桥港”,并在通江港口建造了一座排灌两用节制闸,改善了那里的水系条件。去年夏天,虽然雨涝灾害严重,二桥港两岸的十三个大队,三天时间,就基本上排除了积水,保证了粮食丰收。公社党委认真总结了这一经验,认识到只有根据大旱和大涝年景暴露出来的水系上的弱点,制订规划,兴修水利,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今年,公社党委充分发动群众,对所属地区的水系情况作了分析:清水、新埂等大队,双季早稻栽插时,因内河河床高,河口狭小,引不进江水灌溉,结果早稻受旱。公社党委决定在那里把原有河道取直,挖深拓宽,开挖一条长二千七百米、宽十六米、深三点五米的中沟。团结、六圩等大队,地处二桥港下游,因排水系统存在着死沟多、小河多的弱点,加以上水下压,去年遇上雨涝,积水长时间不能排除,影响了粮食增产。公社党委负责同志深入现场,察看地形,和群众、技术人员一起制订了开挖中沟的规划,扩大了原来的小河,改善了水系条件。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战斗在九嶷山上
——记湖南宁远县九嶷山区人民大搞水利建设的事迹
九嶷山上白云飞,
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
红霞万朵百重衣。
……
在毛主席《答友人》诗中吟咏过的九嶷山上,如今,条条渠道绕山岗,层层梯田披绿装,潇水上游飞彩虹,荒山变成米粮仓。
九嶷山区,在湖南省宁远县境内,包括九嶷、麦地、湾井、下灌四个公社和九嶷林场,境内群峰起伏,潇水纵贯。相传舜帝治水未成,死后葬此。千百年来,这里总是山上遭旱,河畔受淹。人们形容这里的干旱情况:“九嶷山下潇水长,九嶷人民吃水难,一水要作三水用:淘米、洗菜、洗衣衫。”
解放后,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九嶷山区各族人民以当年工农红军“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劈开奇峰险崖,截断深谷急流,在白云飞渡的九嶷山上开渠,在浪花翻腾的潇水河上筑坝,短短的几年时间,兴建大小水利工程一百五十多处,凿石开渠一百多里,建筑机灌设施十多处,整治河堤七十四里,全面整修了渠道网,使二万二千多亩农田旱涝无忧,同时开荒造田三千多亩。最大的九嶷渠工程,在山间蜿蜒三十六里,绕过五十多个山头,穿过四个隧洞,越过两个倒虹吸管,把潇水牵上九嶷山腰,结束了“一水要作三水用”的历史。
九嶷山区水利面貌的改变,是瑶、汉族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坚决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自力更生,团结战斗的结果。
在开凿九嶷渠过程中,经历了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拦河大坝刚刚建成的时候,对于怎样兴修渠道的问题发生了争论。贫下中农指着半山腰说:“在这里开渠,由于渠高水流得远,灌溉面积才大。”有些人摇摇脑袋说:“山高石头多,修渠太困难。”他们主张把渠道线划到山脚下。这样,工程量虽然小了,受益面积却减少了一半。贫下中农说:过去我们说话无人听,有劲无处使,想治水也治不成。今天,我们有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就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安排九嶷山河!贫下中农的话激励着贫农家庭出身的回乡知识青年陈忠胜,他主动向工程指挥部要求担任测量工作。在工程指挥部和贫下中农的支持下,他和另外十一名知识青年,建立了测量组,借来一部水准仪,采取土洋结合的方法,开始了勘测工作。勘测石壁峰一段时,悬崖峭壁,荆棘丛生,人没地方站,标杆没地方插,仪器没地方放。陈忠胜把绳子往腰间一系,悬空下到半山腰,插上了第一根红色标杆。测量组的成员,穿山过谷,披荆斩棘,终于按照贫下中农的意愿,在半山腰测出了一条渠道线。
一九七○年冬,由两千多瑶、汉族社员组成的水利大军,开上了九嶷山的舜源、娥皇、女英诸峰,打响了修造九嶷渠的战斗。他们日夜奋战,很快凿通了“虎过跌断脚”的石壁峰,战胜了“跌死野猫公”的猫仔峰,征服了“鸟过无处落”的刀削峰,使渠道蜿蜒伸展到了“朝晖洞”。
“朝晖洞”是九嶷渠最后、最长的一个隧洞,全长四百三十七米,都是坚硬的石灰岩层。担负“朝晖洞”施工任务的麦地公社团结大队十六名石工,在共产党员、石工队长王求贵带领下,不分昼夜地凿石放炮,工程不断向前伸展。正当隧洞凿进三十米的时候,忽然洞顶石壁破裂,出现严重塌方,隧洞全部堵塞。王求贵和战友们,一担一担地往外挑运石块和泥沙。刚挑走几担,又被倾泻下来的泥沙填满了。一连挑了几天,工程没有前进半步。这时,隐藏的阶级敌人跳出来恶毒攻击说:朝晖洞,朝晖洞,我看你们十年也凿不通,舜皇帝治不了的九嶷水,量你们也休想搞得成。
面对着阶级敌人的挑衅,干部、群众怒火满腔,斗志昂扬,大家每挑一担石块,都看作是对阶级敌人的沉重打击。一直坚持挑了二十多天以后,露出了一个小洞。洞顶上,雨水不断往下滴,碎石泥沙不断往下掉,洞中黑不见顶,不把情况弄清,就会留下隐患。王求贵手举松枝火把,攀着木梯,顶着不时坠落的碎石泥沙,一步一步往上爬,一直爬到三十多米高的洞顶上,只见裂石纵横,一块块险石悬空挂着,如不及时排除,不仅影响施工,而且严重威胁民工的安全。他和同志们商量好排险的方案。大家拿着雷管炸药,争着爬上去炸险石。连放一百多炮,终于排除了险情,战胜了塌方,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王求贵和他的战友们在隧洞里苦战了两年多,终于凿通了“朝晖洞”,把潇水牵上了九嶷山。这股水,现在灌溉着九嶷山麓的一万多亩稻田。
九嶷渠刚刚完工,九嶷、湾井、下灌三个公社的上万名民工,紧接着打响了根治潇水、冷江、东江的战斗。九嶷山下,红旗招展,炮声震天。在这场战斗中,九嶷公社根治潇水收效最大。
九嶷公社的上洞大队,是潇水三条支流的汇合处,水大流急。由于河道年久失修,河床淤塞,每当山洪暴发,就会泛滥成灾,严重威胁着沿河五个大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年代里,潇水在这里改道两次,把四十来米宽的河道,冲刷成两百多米,毁掉了一千多亩稻田和几十栋房屋,使得成百户劳动人民倾家荡产。解放后,这条河道虽然经过几次整治,仍未彻底解决问题,一遇特大洪水,两千多亩稻田仍然受到威胁。
九嶷公社人民决心根治潇水。公社党委书记陈兰清,亲自带领测量组,在山洪暴发时到沿河一带追水源,探流沙,观去向,测河床,同贫下中农商量,决定了治河方案。
一九七二年的第一天清晨,寒风刺骨,大雪纷飞,四千瑶、汉族社员,从四面八方奔赴治河工地。河堤清基时,东风大队党支部书记赵秀云第一个跳进覆盖着冰块的水里。在他的带动下,两百名青年社员顽强奋战,只用一个星期就完成了原计划半个月的任务。瑶、汉族兄弟团结战斗,一个多月,完成了六万石方,十万土方,使两条宽五米,高四米,长九里的大堤,屹立在潇水两旁,结束了潇水自由泛滥的历史。
九嶷山区的人民正在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