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9月1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
中共吉林省海龙县委书记 段惠民
单凭热情办事,忽视对客观实际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依据若明若暗的情况下判断作决定,必然使主观愿望脱离客观实际,产生唯心主义的工作指导。这方面我有不少教训。
去年,县革委会讨论农业学大寨的计划时,提出要在一年内实现粮食亩产上《纲要》。我想,目前,全县水田占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产量却占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若想粮食亩产上《纲要》,非得在多开水田上打主意不可。于是,我们就参照近年来水田的递增幅度,计划再开水田三至四万亩。可是入春以后,一直干旱无雨,给扩大水田带来了困难。这时,有的同志指出,由于旱象严重,不能按原计划开改水田,在水源没有把握的地方,应作两手准备,即先播上旱田,有水时再改为水田。而我却认为,几年来全县水利建设发展很快,蓄水量多于往年;再说,天总是要下点雨的,按原计划扩大水田完全可以办到。所以,我反复强调,计划扩大水田的面积一点不能减少。结果,去年全县粮食亩产量虽然上了《纲要》,可是有些地区因缺水减了产,少打了粮食。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反复学习了毛主席这一段教导:“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我们所犯的错误,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我又到下面去调查实际情况,从而弄清楚了自己所以犯错误的原因。
一是没有看到客观情况的差别,用对一部分实际情况的认识代替了对全面情况的认识。我们县的水田,大部分是靠大、小水库灌溉,还有一部分是靠河里的水灌溉。河水多就多灌溉,河水少就少灌溉。春天,我曾下去看过一些水库和塘坝的蓄水情况。我看到这几年,全县人民大搞水利建设,初步形成了灌溉网,觉得多种几万亩水田没问题。但是,没有看到各地蓄水多少,耕地距离水源远近等不同情况,更没有注意到那些靠自流灌溉的水田水源是否有把握,就提出不但要坚持扩大水田,还一律不准水田改旱田的主张。结果,脱离了距离水库较远的和靠自流灌溉的地方的实际情况。这使我认识到,客观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不能依据对一部分情况的了解和认识,提出“一刀齐”的要求;只有充分了解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并根据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才能使工作指导符合客观实际。
二是没有看到客观情况的变化,用对客观情况的一次认识代替了对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的不断认识。春天,我下去察看水库和塘坝时,了解到总的蓄水量不比上一年少,就认为上一年能增加几万亩,今年当然也可以。这就把原有的水量看死了,正象恩格斯指出的:“不是把它们看做运动的东西,而是看做静止的东西;不是看做本质上变化着的东西,而是看做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看做活的东西,而是看做死的东西。”对于由于严重春旱造成水库水大量蒸发,耗水量也不断增大,一些小的河流和塘坝日渐干涸的新的情况认识不足。因此,没有依照新的情况,把已定计划加以修改,使之适合于客观实际,最后受到了客观规律的惩罚。这使我认识到,必须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计划,并随着客观情况的不断变化,不断修订原来的计划,才能使工作指导符合实际,使主观与客观统一起来。
错误和挫折使我们比较聪明起来了。今春安排水田计划,吸取了去年的教训,搞得比较切合实际。今年入春以后,天气仍然干旱无雨,不少社队想少种一些水田,水田面积有比上一年减少的趋势。怎么办?我想不能凭印象办事了,就到河洼公社几年来水、旱田面积变换量比较大的三个大队做实际调查。我看到社员种水田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但是由于去年缺水吃了苦头,有一些地方出现了大量水田改旱田的倾向。而今年水源的实际情况好于以往任何一年。去年下半年以来整修了大量中、小水库、塘坝、机井和电力排灌站,有条件多种一些水田。我回来以后,集中了其他常委了解到的情况,经过研究,要求各社队应充分利用现有水源,积极开发新的水源,尽力多种水田。在这个原则下,提出三条具体要求:一是水源有保证的,要积极地扩大水田;二是水源没有把握的,要做两手准备;三是确无水源的,水田可以改为旱田。根据这些要求,广大群众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合理地安排了作物种植计划。今年虽有春旱夏涝的情况,但全县水田面积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近万亩,避免了人为地减少水田和该改旱田而不准改的两种错误倾向。
毛主席教导说:“不但要有革命热忱而且要有实际精神。”我们不能单凭革命热情决定工作方针。只有在对客观情况有了深刻了解和正确认识后,才能有唯物主义的工作指导,才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战斗任务。


第2版()
专栏:

一定要甘当小学生
中共河北省涿县县委副书记 丁德进
毛主席教导说:“只要我们能够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信任群众,紧紧地和群众一道,并领导他们前进,我们是完全能够超越任何障碍和战胜任何困难的,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通过一年来工作的实践,我对毛主席这一伟大教导,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去年冬天,县委常委会决定,要我到高官庄公社去蹲点,取得经验,改造高官庄、潘各庄等公社的落后面貌。有的同志认为,把点选在高官庄公社,三年也搞不出什么名堂来,不如把点定到潘各庄公社,那里水利条件比较好些,容易见效。我心里也有些犹豫,心想,万一在两三年内解决不了问题,在全县人民面前不好交代。这时,我想起了毛主席的教导:“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我认识到,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就得敢于拣重担子挑,把“老大难”攻下来,就能调动落后地区广大干部、社员改天换地的积极性,把全县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推向前进。
我满怀信心,来到高官庄公社蹲点。这里自然条件很差,地势高水位低,洼碱地土质薄。我想,只要在改造自然条件方面下番苦功夫,“老大难”的帽子就能摘掉。于是很快地制订了一个“大干三年,实现百亩一眼机井,一亩一头猪”的计划,并到几个生产大队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会上,我总是先端出蹲点计划,群众也总是客客气气地称“好”,却不谈意见。我有些莫名其妙。后来,我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作调查研究的教导:“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发现自己缺乏甘当群众小学生的精神,常以领导者的姿态对待群众,不与群众商量,而要群众接受自己的计划、方案。这样,自己和群众中间就象隔着一道墙。这使我认识到,到基层单位去蹲点,解决问题,不仅需要领导作风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实现思想感情的转变,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否则,改造客观世界将是一句空话。
我抱着眼睛向下的决心,又去进行调查研究。首先深入大队、生产队,登门求教;然后又召开贫下中农座谈会,了解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情况和问题。群众情绪很高,纷纷表示:“以前我们落后了,现在就必须迎头赶上去!”我和干部谈心,倾听他们对改变落后面貌的打算。有的说,“多年来的穷摊摊,改变面貌实在不容易!”我接连跑了十二个大队,和贫下中农一起劳动,一起讨论问题。群众不再称呼我“丁书记”,而是叫我“老丁”,有话主动找我谈,使我摸到了这个“老大难”的底细: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但是,干部却对改变后进面貌信心不足,只看到条件差,看不到人的因素。我认识到,“老大难”主要不是因为条件差,而是“难”在领导缺乏信心,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这里我感觉到,以领导者自居,缺乏眼睛向下的决心和态度,即使来到了群众中间,心里也想了解情况,其结果是群众对你敬而远之,了解不到群众心坎里的东西。只有把自己摆在小学生的位置上,恭恭敬敬地老老实实地向群众学习,把群众放在自己的心坎上,才能真正学到一点东西,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里。
认识不断地提高,甘当小学生的自觉性也逐步地增强。后来,我和群众一起制订出新的计划,又交群众讨论。最后,确定这个计划的主要点,是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提高广大干部、社员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为此,我帮助公社党委举办基层干部学习班。大家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介绍一个合作社》,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所散布的“唯生产力论”,并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改变面貌的各种因素。大家清楚地看到,自然条件差是不利因素,但群众改变落后面貌的积极性很高,这是最根本的有利条件。地势高、水位低,但群众摸索出了打深井的经验;土质贫瘠,但群众已掌握了洼碱地改稻田的规律;底子薄,但十几年来群众栽培了大量果木树,已见收益,可以以林养农;穷摊摊是不利因素,但“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如黄各庄大队贫下中农自动组成若干个突击队,仅一个月时间,就平整土地六百亩,开稻田一百亩,动土四万七千余方。东下庄大队广大妇女,在党支部副书记屈香荣同志带领下,组成妇女打井队,决心把旱地变成水浇田。通过学习,广大干部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全公社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高潮。经过一冬的艰苦奋战,农田水利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上半年,遇到了旱灾,干部、社员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又打出深井五十三眼,夺得夏收作物的丰收,保证大秋作物茁壮生长。夏收作物总产量比去年增加了十几万斤,打破了历史上最高纪录。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全县有名的“老大难”,已经跨入了先进行列。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有无限的创造力。只要和群众打成一片,甘当群众的小学生,依靠群众的力量,就能克服任何困难,创造出人间奇迹。


第2版()
专栏:

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发展真理
海军某部气象台
从一九六○年以来,我们运用毛主席光辉的哲学思想,逐步摸索海空风、云、雨、雾和大海波浪、潮涌的变化规律,在气象工作方面,较好地保证了舰艇作战、训练、科学试验等的需要,同时也支援了地方农、渔、盐业生产。
开始,我们为了把预报搞准,下了不少功夫,一些同志成天背“条条”,书上怎么说就怎么报,结果还是报不准。看来,要搞准预报,不能只靠“条条”,必须把书本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摸索天气变化规律。象黄河气旋——在黄河中下游形成的气旋,含有大量水汽,北上后,成为夏季影响我们这个地区降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按照“条条”的规定,凡是这个气旋北上,就要作出暴雨或大雨预报。可是,实际上有时下暴雨,有时下小雨,有时还是大晴天。这是什么原因?
毛主席教导我们:“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我们积累预报实践经验来分析黄河气旋,一直坚持了五年。凡是报对了的,气旋中心都是经过本站上空的;凡是报错了的,气旋中心都是偏离本站上空的。通过实践的摸索,认识到气旋北上有四条路径,路径不同,对我们这个地区天气影响的程度也不一样。
这以后,我们把对黄河气旋的认识再放到实践中去验证,根据气旋移动的不同路径,结合当时各种天气条件综合分析,预报降雨的大小和持续的时间。由于掌握了黄河气旋的运动规律,提高了对夏季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事实教育了我们,要搞准预报,就要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坚定地走毛主席指引的“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的道路。
“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广大工人、贫下中农是三大革命运动的主体,他们在长期与天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看天经验,我们把他们的实践经验学过来,充实自己的实践经验,我们为革命管天的本领就大了。我们深入实际,拜工人、贫下中农为师,学习他们的看天经验。短短几个月工夫,就搜集了二百条观天的渔谚、民谚。我们在管天工作中有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作基础,天气预报更有把握了。有一回,连刮两天大风之后,从天气图分析看到,风力减小到四级以下,按气象学理论应不报大风了。但我们大胆运用了“北怕阴,南怕晴”的渔谚,根据当时北方天阴的特征,作出了大风预报。第二天果然刮起了七级大风,报准了。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有时,我们直接用这些看天经验作预报,也有不准的时候。实践使我们明白了,对这些看天经验不能生搬硬套,必须根据“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的原则,对这些渔谚、民谚,结合气象学理论,对照我们台的历史资料,进行去粗取精的科学分析,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验证、充实、发展人民群众的看天经验。
比如,我们在当地渔村搜集到一条“山戴帽,老天爷撒尿”的民谚,通过实践检验,并不是山顶上出现低云时都要下雨,而有时是云过天晴的。我们运用毛主席关于“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教导,结合实际观察,进行了具体分析,才明白:山戴“帽”,只说明本站附近的山头上空有了潮湿的低云,具备了下雨的必要条件,就是说低云是下雨的内因。但究竟下不下雨,还要受风的作用,风是下雨的外因。如果是东南风,即海上的暖湿气团通过低云而起作用,就会降雨,其它风向,一般不降雨。于是,我们经过反复实践、认识,归纳了山戴“帽”的三种情况:“帽”往西飘,天就“撒尿”;“帽”往东飘,天不“撒尿”;“帽”不飘动,也不“撒尿”。这样,比较正确地掌握了民间谚语,使我们对天气变化的征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应用起来较为准确了。
后来,我们发动群众,对历年的气象资料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制图绘线,抓住影响天气变化的气压、温度、湿度三个主要因素,全力找出它们变化的条件和周期,从中找出天气变化的规律。用这个方法在去年七月后作一百天的大风预报,报出的四次大风,都报准了。
我们对天气变化规律的认识一步一步地深化。但有一次,我们到某海岛去搞预报,恰巧遇到一个特殊天气。这种天气,用我们总结的中、长期预报方法都测不出来。这以后,我们更注意自觉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预报天气的经验。我们根据这些经验,在天气预报中坚持首先用长期预报方法提前把未来的天气预报出去,然后再用中期预报方法进一步验证,最后,用短期预报方法作最近的天气预报。经过这样多次验证,使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取得更大的管天的自由。
去年以来,我们先后八次顺利完成了海上重大战备气象保证任务。一次,我们接受了一项重大的海上科学试验的气象保证任务。上级要求我们在一个指定海区于十天后某一天找出三个小时进行试验。这是一项艰巨任务。我们广泛发动群众,考察了现场,普查了这个海区气象的历史资料,运用所掌握的观海测天规律,最后选定了试验时间。可是,到了试验的前一天,风力很大,周围各气象台都预报第二天仍然是大风。我们反复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最后,确认自己原来的看法是正确的。试验指挥部几次问我们气象报告有没有把握。我们根据天气的变化和试验海区的特点,认为风力很快就要减小,试验可以按时进行。到了试验时间,果然风弱了,浪小了,低空无云,试验进行很顺利,受到了上级机关的表扬。
我们把不断从实践摸索规律,又用规律指导实践,提高天气预报准确性的体会,运用到对大海的观测中,逐渐摸索海的变化规律,不断取得管海的自由。我们所担负观察的海区,冬季经常有不同程度的冰情出现,如不掌握冰冻变化规律,对港湾、锚地的使用和舰艇作战、训练都有很大影响。我们组成了冰情调查组,坚持在每年冬季四个月中,到漫长的海岸线上走访群众,实地勘察,不断积累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各海区冰冻的规律,然后,再到实践中去检验自己的认识。经过努力,终于初步掌握了我国北方沿海冰的分布、数量、密度、厚度及变化规律,写出了系统的冰情资料,推动了战备工作的落实。
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全靠毛主席光辉哲学思想指引。我们决心深入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这个尖锐武器,搞好人的思想革命化,不断提高战备气象工作质量,为革命作出更大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