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8月2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河北省束鹿县革委会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中
发动群众兴办地方工业 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据新华社石家庄二十一日电 河北省束鹿县革委会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抓紧农业生产的同时,加强领导,全面规划,发动群众兴办地方小型工业,用机械装备农业,加快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使全县农业生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去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量跨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棉花和油料作物的产量大幅度增长,林、牧、副、渔各业也有很大发展。
束鹿县有百分之三十的耕地处于风沙、盐碱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棉、粮、油料产量一直低而不稳。一九六八年,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全县人民开展以打井、挖渠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耕、耙、播、管、收等大部作业靠人工操作,许多生产队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对农田进行精耕细作,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受到限制。县革委会联系这些情况,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伟大教导,进一步认识到,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根本出路。不搞机械化,光靠手工劳动,就不可能更快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认识提高以后,他们决心用革命化带动机械化,自力更生发展县社工业,武装农业,加快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他们加强领导,全面规划,按照当地的原料、材料和劳动力的可能性,加强了农机部门的生产能力,增添了农机的修造项目。对原来不是直接支农的色织厂、皮毛厂、化工厂等单位,在保证完成国家计划产品的前提下,挖掘潜力,设立规模不等的农机修造车间。为了更好地发挥县农机修造厂的骨干作用,把技术要求较低的铡草机调给公社修造站去生产,使县厂集中力量生产当前农村大量需要的内燃机配件,以及技术性较强的农业机械。同时,还围绕农业的需要,自力更生建设了一些新厂,如利用闲置的球磨机,建立了一个年产万吨的磷肥厂;利用旧设备建起了电机厂、轴承厂和水利机械修造厂。
这个县这样安排以后,充分调动了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积极性。许多单位自力更生,以小啃大,制造设备,努力生产支农产品。化工厂的工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在五个月内建成了一个年产八千吨的硫酸车间,与磷肥生产就地配套,使磷肥产量由年产万吨增长到两万吨。三年来,这个县利用挖、找、代等办法,自己制造出车床、钻床、龙门刨床、导轨磨床、大型压力机及曲轴喷镀设备等工作母机达三百多台。这样,许多工厂实现了一厂多能,一机多用。他们急农业所需,想农业所想,有修有造,修造结合,制造出柴油机、发电机、水泵、脱粒机、扬场机、饲草粉碎机以及农用轴承、拖拉机和内燃机配件等四百多种农机产品,基本做到一般农业机械从维修到配套,都能在本县进行。
束鹿县在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过程中,有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土法上马,从土到洋,土洋并举,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积极安排工业部门为农业制造农业机械,一方面发动群众大搞农具改革。
一九六八年麦收期间,这个地区雨量很大,由于“三夏”农活集中,劳力紧张,收割不过来,不少社队的小麦程度不同地受到了损失,而一间房公社台庄大队贫下中农,在麦收前就从土入手,动手动脑,把柴油机安装在旧马车架子上,改制成了一台土汽车,然后又用水泥制成了一个大碌碡,用土汽车拉大碌碡打场,代替了用牲口拉小石头碌碡打场,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保住了丰收成果。县革委会从这件事中受到很大启发,认为这是群众性技术革新的萌芽,便召开现场会,及时推广台庄大队从实际出发积极改良农具的经验。三年来,各社队共改革和制造了包括耕、耙、播、管、收、植物保护、运输等方面的畜力农具和半机械化农具三十多种。
造机器,搞修配,都需要钢铁作主要原材料。束鹿县地处平原,没有铁矿资源。虽然国家每年都拨给一部分,但仍不能满足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的需要。因此,他们下决心发扬“穷棒子”精神,发动群众挖掘现有物质潜力,减轻国家负担。他们采取的主要办法是:一、利用“硫酸废渣”炼铁。县化工厂在兄弟单位的协助下,克服种种困难,建成一座小炼铁炉,用“硫酸废渣”炼出铁水,结束了束鹿县寸铁不产的历史。到今年八月初,已炼出铸造生铁一百四十吨。二、开展回收废钢铁活动,变废为宝。各个工厂把加工机械产品切削下来的废屑收拣起来,回收闲散的废钢铁,加以利用。三、利用边角下料,做到物尽其用。四、修旧利废,节约钢铁。去年,全县各单位还通过清仓查库,挖掘出各种型号闲置钢材五十九吨。这些钢材在去年的农机修造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第3版()
专栏:

地方工业要从农业生产的需要出发
肇庆地区工业系统积极发展农机配件生产
新华社广州电 广东省肇庆地区工业系统在“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中,从农业生产的需要出发,积极发展农机配件生产,取得了很大成绩。现在,这个地区生产的农机配件的品种,已从去年的二十多种,发展到一百多种,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机具的配套维修能力,全区的脱粒机械、粮食、饲料加工机械、排灌机械等维修配套所需的部件,基本做到自给。
肇庆地区原来的工业基础较差。从一九六六年以来,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这个地区的地方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余毒没有彻底肃清,因此,在发展农业机械工业时,还存在“重主机,轻配件;重制造,轻维修”的错误思想,致使生产的配件,不能满足维修的需要。今年以来,这个地区工业系统的各级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在全党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的教导,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组织干部和工人群众认真读马、列的书,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联系本地区本单位两条路线斗争的实际,开展革命大批判,清算刘少奇一伙政治骗子破坏地方工业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罪行,提高了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他们把发展农机配件生产作为地方工业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重要方面,扎扎实实地抓,使全区配件生产迅速发展。
高要县农机二厂办厂初期,积极生产农机配件,受到贫下中农的好评。但由于他们对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批判得不透,去年有一个时期,“重主机,轻配件”的思想又开始露头,放松了农机配件的生产。今年上半年,厂革委会认真总结建厂以来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批判了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树立了不为名、不为利,老老实实为革命甘当“配角”,全心全意为农业服务的思想,积极发展农机配件生产。他们除了完成国家下达的配件生产任务外,还千方百计为本地生产了一批配件,及时满足了当地农机具修理的需要。在今年春耕和夏收夏种中,他们还组织维修队分赴全县各地,为社、队及时修好拖拉机等农机具一百二十五台,小农具二万多件,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
在发展农机配件生产的过程中,肇庆地区工业系统各级革委会,根据设备少、任务重、产品新、材料不足的情况,发动广大工人群众大造土设备,大搞技术革新,开展修旧利废、节约代用等活动。肇庆市自动化仪表二厂是制造汽车刹车表和农业机械仪表的单位。这个厂半年以前还是一间手工业缝衣社,绝大部分工人是过去的缝衣工人和家庭妇女。因此,要生产汽车刹车表和农用机械仪表,在厂房、机器设备、技术力量等方面都存在不少困难。但是,他们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自力更生地克服困难。没有厂房,就用破旧的缝衣间代替;没有设备,就利用废旧材料自己制造;没有技术,就到外地学习。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只花了四千多元投资,就建成了一个具有十多台专用设备的仪表厂,他们很快试制成功了汽车刹车表,为今后生产农用机械仪表打下了基础。
遵照毛主席关于“领导一定要走在运动的前面,不要落在它的后面”的教导,肇庆地区工业系统各级革委会的许多领导成员,都纷纷深入三大革命斗争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加强对农机配件生产的领导。肇庆地区农机公司革委会领导干部根据调查的情况,及时组织了各种小型电动机四十台,轴承一百多套,以及一批废钢铁,帮助全区刚兴办起来的三十九个农机配件厂解决了设备、材料不足的困难。


第3版()
专栏:

全心全意地支援农业
——记浙江省绍兴县农机修理制造厂的先进事迹
绍兴县农机修理制造厂的广大群众,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把自己的工作坚决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为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尽心尽力,成为浙江省工交战线上工业支援农业的先进集体。
拆 墙
一九六八年九月间的一个星期天,在绍兴县农机修造厂机修车间,厂革委会的领导同志和工人群众一起,开展了革命大批判。大家怀着对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无比愤慨的心情,一拥而上,把车间当中一道墙推倒了,吹响了一心为农的进军号。
这道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在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下砌起来的。那时,这个厂有的领导干部热中于搞利润大的加工业务,不全心全意地为农业服务,他们用一道墙把机修车间分隔成工业修配、农机修配两个组,经常借口工业修配忙,把农机修理业务拒之门外。
拆了墙,并不等于彻底肃清了“利润挂帅”的余毒,个别人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着不正确的认识。这个厂的党支部书记、革委会主任徐天生发现这一问题后,当即组织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再次狠批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通过学习和批判,大家进一步坚定了为农业服务的决心。
觉悟提高了,对一些事情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一天,贫下中农用船运来一台千把斤重的柴油机,绕了三个弯,走了二百多米长的路,才把柴油机从河边抬到车间,个个累得满头大汗。厂革委会委员贺渺根看到这种情况便建议:为了便利农民兄弟,把机修车间搬到厂外靠河沿的地方去。“对!宁愿我们自己多受麻烦,决不能让贫下中农有困难。”广大工人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在厂领导的支持下,他们说干就干,把车间搬到了河沿。工人们还和贫下中农一道,挖深了河道,使船能够一直开到车间门口,受到广大贫下中农的赞扬。
上 门
今年夏收夏种后,梅山公社永兴大队的贫下中农代表带着感谢信,一走进绍兴县农机修造厂,便拉着党支部书记徐天生同志的手,兴奋地说:“你们厂的工人师傅真好,及时上门给我们修复了拖拉机,我们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才好。”
“就是他!就是他!”贫下中农代表突然指着一位工人嚷道。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七月二十二日过午,农修班副班长、复员军人张调根送孩子回家时,在船上听见梅山和加会公社的拖拉机手说,他们社里的拖拉机都坏了,十分着急。张调根听了以后,心里比农机手们更着急。他把孩子送进家门,对爱人说了一句:“我抢修拖拉机去了!”转头就奔向加会公社。
张调根一到现场,连忙向农机手询问机器的“病状”,拿起工具就在烈日下开始了修理工作。他以大庆“铁人”为榜样,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一直坚持到下午五点多钟,才把拖拉机修好。
天已不早了,是回家还是赶到梅山公社去?张调根买了点干粮,毅然向梅山公社方向走去。忽然,发现前面有手电光。张调根走近一看,是一群社员在抢修一台拖拉机。他马上走上前去帮助,直修到深夜十二点,便留在当地住宿了。
第二天清早,张调根又赶到梅山公社永兴大队。这个大队的农机手已经把拖拉机机件拆了个满地,他马上同农机手们一道,赶紧修好拖拉机。临走时,贫下中农一定要他留个名字,他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说完就走了。
这件事,给梅山公社的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们这天一来到县农机修造厂,就认出了张调根。
张调根的行动,启发了厂领导同志。从此以后,这个厂在农忙时就派出修理小组,服务到田头,一边帮助检修农机具,一边辅导社、队农机手工作;农闲时,把社队的农机手请进来学习。就这样,他们为社队培训了三百多名农民技术员,还制造了二百多件修理农机具的工具和简易设备,武装了社队。
翻 新
今年春天,绍兴县农机修造厂举办了一次“修旧利废”展览会,展出了各种经过“改旧翻新”的农机机件。这是他们一心为农业服务,坚持“又修又造,以修为主”的成果。许多人看了这个展览会,都称赞不止,特别是对经过修复的喷油嘴,大家更感兴趣。因为它精密度高,不容易修理,而柴油机上又少不了它。
“翻新”喷油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一九六七年,绍兴地区大旱。正在抗旱的关键时刻,不少柴油机上的喷油嘴坏了,使许多灌溉机械不能开动。这消息一传到县农机修造厂,担任“修旧利废”的工人,马上把过去没有干过的修复喷油嘴的任务承担起来。
青年女工汪素娟,原来是学钳工的。开始把她调来搞修理农机具时,她觉得修修配配没啥意思,不愿意当“配角”。后来经过工厂里开展忆苦思甜活动,老师傅同她一道学习毛主席有关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教导,使她提高了觉悟,认识到修修配配是落实“勤俭建国”方针的具体行动,当钳工和搞修配都是为了革命。从此,她甘心为支援农业当“配角”。
汪素娟参加修复喷油嘴工作时,还是一个学徒工。修复工作开始后不几天,指导她操作的两位老师傅被调去担负更紧迫的任务了,只留下她一个人。汪素娟把喷油嘴拆了又装上,修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成功。是继续干下去,还是不干了呢?她打开了红宝书,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的教导,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决心要为支援农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经过反复钻研,她发现关键就在喷油嘴尖的一条“凡尔线”上。
她开始修“凡尔线”,这时,有人吹冷风说:“修理喷油嘴需要保温室、精密量具和熟练的技术”。又说:“凡尔线”是“禁区”,碰不得。她不信洋教条,没有被吓住,遵照毛主席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导,反复试验二十多次,终于把喷油嘴修好了,使大批柴油机在紧张的抗旱斗争中发挥了威力。
近三年来,这个工厂先后用电镀、研磨、喷钢、粘结、焊补等方法,修复了喷油嘴、曲轴、汽缸、齿轮等各种农机机件一万多件,为国家节约钢铁二十八吨,为社、队节省经费六万多元。(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浙江省奉化县第一农机修造厂工人急农业生产所需,想贫下中农所想,牢固树立为农业服务的思想。他们经过六十多天的奋战,试制成功了机身轻、操作方便、伤秧少、工效高的水稻小苗带土插秧机,很受群众欢迎。 (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