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7月26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祖国的雄鹰
——记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飞行指挥员杨国祥
清晨,茫茫的海面上,一个个活动靶标在起伏的浪峰中时隐时现。飞行部队长杨国祥驾着战鹰,穿云破雾,高速飞来。突然,一个俯冲,飞机高度一下降到了几百米。人们望着紧贴海面飞行的战鹰,不禁暗暗为杨国祥捏一把汗。就在这时,战鹰喷出了火舌,空中响起了炮声,靶标迅速下沉,海上浪花飞溅。观察员兴奋地报告:“全部命中目标。”
人们齐声欢呼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哺育着祖国飞行员茁壮成长,热情歌颂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着人民空军展翅飞翔!
胸怀朝阳,展翅飞翔
杨国祥出生在云南省玉溪县一个彝族农民家里。九岁起,他就给人家放牛。有一年,国民党反动派疯狂抓壮丁,杨国祥被迫离乡,四处逃亡;爹爹被关进黑牢;娘在悲痛欲绝中,带着年幼的弟妹,躲进深山老林。哥哥在国民党匪军的枪弹下悲惨死去。杨国祥奔走了三天三夜,终于找到了毛主席领导的队伍。从此,他一心跟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紧握钢枪干革命。
一九五○年六月,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朝鲜战争。鸭绿江边烽烟弥漫。
在中朝两国人民英勇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日子里,杨国祥从人民解放军陆军部队到了空军行列。
杨国祥,这个昔日被国民党反动派和封建头人踩在脚下的苦孩子,如今要飞上天了,他激动得彻夜不眠。他暗下决心,我要永远沿着毛主席指引的航向,勇往直前不回头!
杨国祥进入航校,受到了党组织和同志们的亲切关怀。他过去只学过一些简单的汉语,文化水平较低,飞行学习一开始,就遇到了重重困难。他焦急地对指导员说:“我这个放牛娃学飞行能行吗?”
“有党和毛主席指引航向,放牛娃一定能飞上天!”指导员热情地鼓励他,又指着当天报纸的照片说:“前线需要我们,党和毛主席,祖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盼望着我们早日飞上天啊!”杨国祥看到照片记载着美国空中强盗在朝鲜国土和我国边境狂轰滥炸的滔天罪行,眼睛里燃烧着愤怒的火焰,斩钉截铁地表示:“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刀山火海我也要闯过去!”
从此,杨国祥就以顽强的革命毅力,开始了苦学苦练,学飞行理论,练操纵动作。冬天,寒风刺骨,他拿着木棍做的“驾驶杆”,爬上高高的墙头,忽而蹲下,忽而站起,琢磨着陆拉平动作;炎夏,烈日当头,他拿着风挡模型徒步演练,几步就是一身汗;坐在汽车上,他选择左前方位置,练习固定视线;躺在被窝里,还在“握杆蹬舵”……,他终于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学完了全部课程。
考核单飞这一天到来了。杨国祥和战友们一早来到机场,望着初升的太阳,激动地等待着检阅。坐在后舱的航校负责同志亲自给飞行学员进行空中考核后,决定杨国祥第一个放单飞。他满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望着这个放牛娃出身的飞行学员,亲切地嘱咐道:“大胆,谨慎!”杨国祥转身跨上飞机,稳健地滑向跑道,胜利地飞上了祖国蓝天。
迎着困难上,敢把风险担
一九五三年年底,杨国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旗帜下,他庄严宣誓:“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我决心贡献出自己的一切!”
一次,杨国祥飞行回来,体力支持不住,呕吐了。正在这时,部队要改装飞机。考虑到杨国祥的身体,组织上决定暂不让他参加。
杨国祥得到消息,心急如火。他知道自己掌握这种飞机有很大困难,但是他懂得,共产党员要踏着困难上,敢把风险担。杨国祥表示:“为了革命,就是把五脏六腑全吐出来,我也要掌握这种飞行技术。”党组织怎能不相信这个忠诚而又坚强的战士呢!杨国祥和战友们一起投入了改装的战斗。为了克服平衡器官给飞行带来的困难,他一有空就去滚旋梯。开始只觉得天旋地转,头晕目眩,满肚子东西直往上翻,他以惊人的毅力,紧闭双唇,咬紧牙关,把翻上来的苦水含在口里,再重新咽进肚子,手不松,脚不软,坚持在旋梯上翻滚;为了练耐力,他坚持天天长跑。在滴水成冰的季节,也常常汗流浃背……,什么困难也阻挡不住他前进的步伐。杨国祥出色地完成了改装任务。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有一段时间,杨国祥和另一个同志担负了一项新的飞行任务。他从实战出发,主动提出了进行低空大速度飞行的意见。一位从事多年航空科研工作的同志,又敬佩又担心地问杨国祥:“飞那么低,能行吗?”杨国祥说:“不能说没有一点风险。只要是党和人民的需要,就要努力创造条件去做。为了共产主义,不怕担风险!”
低空大速度飞行开始了。杨国祥驾着披满阳光的战鹰,呼啸着俯冲而下,在低空对着靶标准确地射出一连串炮弹,然后,贴着山尖,飞向远方……。
人们热烈欢迎杨国祥和他的战友出色地完成了这次飞行任务,那位从事多年科研工作的同志,迎着归来的战鹰,急步走上前去,握着杨国祥的双手,激动地说:“毛泽东思想培育出来的飞行员,是多么了不起!”
杨国祥就是这样,为着共产主义的壮丽事业,用共产党员的钢铁意志,把一个个困难踩在脚下。火热的战斗生活,使他从一个飞行员迅速成长为优秀的指挥员。他带领大家迎难而进。海上飞行训练,他们没搞过,杨国祥和战友们靠《实践论》领航,勇敢地闯出新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夜航训练,经验不多,杨国祥引导大家用《矛盾论》引路,分析了夜航的特点,抓住了主要矛盾,研究了切实措施,练成了空中“夜老虎”。
牢记毛主席教导,不忘阶级斗争
毛主席教导说:“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杨国祥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在保卫祖国领空的同时,坚定地与阶级敌人进行斗争,表现了很高的阶级斗争觉悟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
一次,上级决定由杨国祥率领一个小分队到某工厂执行支左任务。他们放下行李,就下车间,发现这个厂冷冷清清,一项重要的生产任务还没有上马。杨国祥十分焦急,立即去找厂里的一个干部询问情况,可是,这个人却冷冰冰地说:“现在工人要革命,生产只好停一停罗!”
深夜,杨国祥翻来复去睡不着。他带着白天遇到的问题,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毛主席关于“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教导,使他心明眼亮。他断定眼前出现的正是一场严肃的阶级斗争。
第二天,杨国祥和小分队同志又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去调查研究,终于弄清了一小撮阶级敌人互相勾结,疯狂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情况。他和战友们一起到群众中去宣传毛泽东思想,发动群众,同一小撮阶级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这个工厂的一小撮阶级敌人见杨国祥和他的战友们成天在群众中宣传毛泽东思想,怕得要死,又耍出了新花招。他们突击了一批质量很差的试制品,提出要投产。杨国祥一眼识破了敌人的阴谋,心想:群众刚发动起来,现在主要是揭露敌人,打击敌人,如果投产,不但质量上得不到保证,而且会转移群众的斗争视线,上阶级敌人的当。在这些人提出要投产的时候,杨国祥义正词严地顶了回去,并狠狠地揭露了他们的阴谋。
在斗争最激烈的日子里,敌人扬言要危害杨国祥。他根本没有把个人安危放在心上。他说:“为了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我什么风险也不怕!”坚持带领广大群众,狠狠打击一小撮阶级敌人,很快取得了胜利。
阶级敌人被揪出来了,工厂掀起了抓革命、促生产的热潮,产品成批成批地向外运送。杨国祥凝望着这批崭新的产品,深有感触地说:“只有忠实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决打垮阶级敌人的进攻,我们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啊!”
紧跟毛主席,永远向前进
杨国祥由放牛娃成长为飞行部队长。但他劳动人民的本色没有变;职务变了,普通一兵的思想没有变。他对自己的思想改造,始终是高标准、严要求。驻地周围的贫下中农说他不象个部队长,象个“庄户人”;朝夕相处的飞行员说,从他身上看不到“官气”,只看到革命朝气。
去年三月,部队要到几十里外的农村去进行“两忆三查”教育。出发那一天,寒风凛冽,杨国祥背着背包,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到了宿营地,汗没有擦一把,水没有喝一口,他就和另一个同志去访问贫下中农。他们来到一位烈属大娘家。杨国祥看见水缸是空的,拿起水桶就去挑水。水井离大娘家比较远,一担水挑在肩上,走一步,脚底下打泡的地方就象针扎一样的难受。第一担水挑到大娘家,杨国祥已经一瘸一拐,疼得满脸都渗出汗珠。大娘心里过意不去,拉住他不让再挑。杨国祥说:“大娘,俺是庄稼人出身,挑几担水没事!”就这样,杨国祥一直坚持挑了六担水,缸满了才离开。事后,大娘知道杨国祥是飞行员,还是个部队长,激动得逢人便说:“俺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开飞机的部队长给咱贫下中农挑水,毛主席领导的队伍就是好啊!”
在“两忆三查”教育过程中,杨国祥都和贫下中农、飞行员在一起劳动,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挑水抗旱他走在前,挖厕所扫院子他干在前,忆苦思甜他讲在前。他以贫下中农、革命干部为镜子,对照检查自己思想革命化的差距。发现那个干部或社员身上的长处,他就登门拜访,虚心请教。“两忆三查”教育结束时,他深有感触地说:“贫下中农那里有学不完的东西,我要永远拜贫下中农为师,一辈子做贫下中农的小学生。”
为了落实毛主席的《五·七指示》,部队决定在机场周围的山坡上栽树。当时地冻得象坚硬的石头,一镐刨下去,只留个小小的白点。飞行员们看见杨国祥虎口震裂,鲜血直流,就对他说:“快包扎一下吧。”杨国祥笑笑说:“不流汗,不流血,就不懂得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啊!”他揩了揩渗出来的鲜血,继续战斗。
二十多年来,杨国祥为党为人民做出了贡献,党和人民也给了他很多荣誉。在成绩和荣誉面前,他牢记毛主席关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教导,把功劳归于伟大领袖毛主席、归于党、归于人民。每受一次表扬,他都要认真找一次思想上的差距。特别是走上领导岗位以后,杨国祥更加谦虚谨慎,虚心倾听群众的意见。去年下半年,党委进行整风,杨国祥下去征求群众意见,听到的尽是赞扬声,批评意见却很少,这引起了他很大的不安。“为什么群众提不出意见呢?”他带着这个问题到战士中去虚心请教。谈心时,有个战士对杨国祥说:“部队长,你工作忙,同咱们接触不多,提不出什么意见来。”一句话使杨国祥恍然大悟。他想:战士们提不出意见,原来是自己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不够哇!从此,他一有空闲,就深入到群众中去,和大家一起亮思想,一起斗私心,一起讲用活学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体会,并且经常找飞行员、战士谈心,征求意见。战士们赞扬说:“咱们部队长跟毛主席紧,对战士亲,他是优秀的飞行指挥员,又是普通一兵。”
在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四十四周年的日子里,杨国祥和他的战友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高举起党的“九大”团结、胜利的旗帜,继续革命,奋勇向前! 《解放军报》通讯员 新华社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军民团结之花开遍祖国边疆
祖国漫长的边防线上,军民团结之花遍地盛开。在迎接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四十四周年的日子里,边疆各族革命人民和广大指战员,决心更高地举起“拥军爱民”的伟大旗帜,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奋勇前进,去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助民办学
在祖国西南边疆的阿佤山区,边防战士和阿佤族贫下中农,在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共同战斗中,互相帮助,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阿佤族聚居的忠东公社革委会决定开办一所农业中学,培养一批会计和农业技术人员。开学的那天,在忠东公社附近担负军农生产任务的某部指战员,敲锣打鼓地赶来祝贺,向每个学生赠送了毛主席著作和光辉的《五·七指示》,并和师生们一起动手,用树枝盖起了一个简易的小棚。阿佤山的气候瞬息万变,到晚上风雨交加,连小木棚也被刮掉了。就在这时,某部指战员第二次来到这里,坐在篝火旁,和师生们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向他们讲述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和延安抗大的艰苦奋斗作风,鼓励师生们战胜困难,坚定不移地走毛主席指引的光辉的“五·七”道路。在指战员们的热情帮助下,这所新办的农业中学,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迈出了第一步。
从此,连队党支部把帮助忠东公社办好五七农业中学,当作进一步落实毛主席关于“拥军爱民”伟大教导的实际行动。连队党支部还专门召开了党支部委员会议,决定选派共产党员、班长陈文道担任农业中学的辅导员。
陈文道来到农业中学,放下背包,就和师生们一起投入了建校战斗。他给学生辅导的第一堂课,就是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毛泽东思想照亮了全校师生前进的方向。陈文道和全校师生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奋战,开出了田地,种上了庄稼,并且盖起了简易校舍。阿佤族一代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正在茁壮成长,受到了广大阿佤族贫下中农的热烈欢迎。


第4版()
专栏:

深山带路
一天,在长白山的密林深处,解放军一支小分队正在急速前进。他们刚刚翻过一座大山,又被深山密林挡住了去路。由于道路生疏,山高林密,野草丛生,几次也没有找到穿越林海的小道。这时已是深夜一点多钟,离预定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只剩下三个半小时了。战士们突然发现前面不远的山脚下,透出一缕灯光,赶去一看,只见两位朝鲜族阿爸基,正在一座饲养棚的小油灯下学习。两位老人见到了亲人解放军,心情十分激动,二十多年前的往事重新浮现在眼前:那是抗日战争时期,也是一个夜黑天,我东北抗日联军一支小分队,为了出击日本侵略者的一个据点,要在天亮前穿过这段四十多里的深山密林。当时,这两位阿爸基都是抗日青年赤卫队员。他们奋勇当先,给同志们带路,很快穿了过去,全歼了敌人。他们想:如今,亲人解放军在深山密林里迷了路,一定要把他们带到目的地。两位阿爸基站起身来,一挥手,斩钉截铁地说:“走,我们俩给你们带路!”
小分队在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密林深处前进。阿爸基在排头当向导,不时传来亲切的招呼声:“这儿有深沟。”“注意,前面有水。”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急行军,战士们在预定的时间以前胜利赶到了目的地。


第4版()
专栏:

爱民边防站
在帕米尔高原,当地的哈萨克、塔吉克、维吾尔、柯尔克孜等各族人民,热情赞扬人民解放军某边防站的爱民事迹。
这个边防站的指战员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拥政爱民”的教导,在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过程中,不断派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向各族人民热情宣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在贫下中牧的毡房里,时常可以看到边防战士和牧民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一起忆苦思甜,一起开展革命大批判的动人情景。边防战士把贫下中牧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全心全意地为牧民服务,被广大牧民亲切地称作“咱们的贴心人”。
帕米尔高原气候变化无常,时而晴空万里,烈日炎炎,瞬息间风雪交加,大雨滂沱。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牧民们常常缺少柴烧,烤火、做饭都发生困难。为了帮助广大牧民解决烧柴问题,边防战士们经常组织人力四处打柴。一次,他们打听到离驻地一百多里外的地方有爬松,就连夜派出一个打柴组,翻了好几座大雪山,趟了好几道冰河,赶到那里。爬松长在悬崖陡壁的石缝中,要把它砍下来,稍不留心就会粉身碎骨。砍柴组的同志们毫无畏惧地攀上悬崖,挥斧猛砍。许多同志衣服撕破了,手磨烂了,肩压肿了,没人说一声苦。这次他们连续奋战半个月,为牧民打柴好几万斤。有一次,大雨连续下了七天七夜,六十多岁的老牧民托乎提大爷,眼看干羊粪烧完了,火柴也用光了。正当他急得没办法的时候,边防站的同志们用马驮着爬松,用塑料包着火柴,揣着干粮给他送来了。大爷望着子弟兵,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紧紧拉着战士们的手,连声高呼“毛主席万岁!”
边防战士们经常用“老三篇”进行对照检查,要求自己为各族人民服务真正做到完全、彻底。边防站有一个医务所,每天都热情地接待各族人民前来诊治疾病,并且经常深入牧区送医送药。天长日久,到边防站治病的人越来越多,远处的当天回不去,病重的需要继续治疗。指战员们发现这个问题后,纷纷挤出房子给来治病的牧民住,并且靠自己的双手和一颗红心,上山运石,下河掏泥,到森林伐木,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三千七百米高处的冰天雪地里,盖起了新的接诊室,安起了床铺,生起了火炉,把前来治病的各族群众接到里边住。转场、过路的牧民经过这里,都要进来坐一坐,喝一杯热茶,看望一下子弟兵。他们把它称作“雪山顶上的爱民房”。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4版()
专栏:

广州部队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五好战士刘孟德在支农中深入群众,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不断提高执行和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了军民团结。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