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7月1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由朴成哲、玄武光、杨亨燮同志陪同
中国党政代表团参观朝鲜龙城机械厂
受到当地两万多群众夹道欢迎
新华社咸兴十四日电 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同志为团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同志为副团长的中国党政代表团,十四日下午,由朝鲜党政领导人朴成哲同志、玄武光同志和杨亨燮同志陪同,参观了朝鲜著名的龙城机械厂,受到当地两万多群众的夹道欢迎。
当中国党政代表团来到工厂门口时,朝鲜劳动党咸兴市责任书记朴成宽、市人民委员会委员长姜希源等地方党政负责同志热情迎接,并陪同中国战友到车间参观。
龙城机械厂厂长潘日炳向代表团介绍了工厂在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首相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在恢复和发展生产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还请中国党政代表团转达朝鲜工人兄弟对中国工人兄弟的问候。
李先念团长对龙城机械厂取得的成就表示热烈祝贺,并预祝朝鲜工人兄弟取得更加巨大的胜利。李先念团长还向工厂赠送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和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首相会见握手的彩色照片。
参观结束后,中国党政代表团受到群众热情的夹道欢送。
傍晚,中国党政代表团在咸兴剧场观看了革命舞蹈等精彩的文艺节目。


第5版()
专栏:

充分利用设备能力 大力开展技术革新运动
朝鲜水泥生产取得很大成绩
新华社平壤十三日电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各地水泥厂工人,充分利用设备能力,大力开展技术革新运动,在水泥生产方面取得很大成绩。
川内里水泥厂工人,由于推广了新的烧石灰方法和在原炉加上最新的冷却装置,做到了高速煅烧,使水泥产量提高了一倍。这个厂还实现了从原料捣碎到水泥包装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水泥质量不断提高。
胜湖里水泥厂工人,充分发挥机器的运转能力,采用高热、高速烧石灰的方法,把水泥日产量提高到去年同期的一点四倍。工人们提出到今年年底要超产十八万吨水泥,在明年四月十五日以前完成六年计划头两年的任务。
“二·八”水泥厂的工人,近来掀起新的生产高潮,技术革新运动蓬勃发展,已生产出大量各种型号的高质量水泥。
除了大型水泥厂外,朝鲜各地的中小型水泥厂也生产了大量水泥,产量远远超过去年同期的产量。
朝鲜广大水泥工人,去年胜利地完成了生产四百万吨水泥的任务。目前工人们通过扩建现有水泥厂和新建更多的地方水泥厂,计划在六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一九七六年,生产七百五十万吨到八百万吨水泥。(附图片)
朝鲜“二·八”水泥厂工人积极响应劳动党的号召,加紧生产,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朝鲜中央通讯社稿(新华社发)


第5版()
专栏:

热烈庆祝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十周年
解放军驻京部队某部隆重集会
玄峻极大使等朝鲜战友应邀出席
新华社十五日讯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京部队某部指战员一千多人今天隆重集会,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同朝鲜驻中国大使馆的战友们一起,热烈庆祝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十周年。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驻中国大使玄峻极和夫人,大使馆参赞马壮玉和夫人、武官张来宪大校和夫人,以及大使馆其他同志应邀出席了庆祝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戍区负责人李刚、吴中辉,驻京部队某部负责人张良友、陈先达,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尹佐珍、叶成章等出席了庆祝会。
陈先达同志在会上致词。他说,中朝两国人民和两国军队是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和战友。过去,我们两国人民和两国军队为打败我们共同的敌人——美日反动派,曾经互相支援,并肩战斗,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今后,在反对美帝国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斗争中,我们将永远和兄弟的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战友团结在一起,战斗在一起,胜利在一起。
不久前归来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访朝代表团成员胡奇坤在会上作了访朝报告。他以大量生动的事例介绍了朝鲜人民军的战斗生活。他说,朝鲜人民军,在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首相的亲切关怀下,已经建设成为一支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军事技术的强大的军队。朝鲜人民和人民军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如果美日反动派轻举妄动,那么他们必将碰得头破血流。胡奇坤还介绍了朝鲜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他热情地颂扬了中朝两国人民和两国军队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和战斗团结。
张来宪大校应邀在会上讲话。他首先转达了朝鲜人民军指战员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热烈的节日祝贺和战斗敬礼。他指出,朝中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是打败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侵略者,维护两国的安全和革命的胜利果实,捍卫亚洲和世界和平的可靠保证。
张来宪大校指出,目前美帝国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勾结在一起,更加凶相毕露地进行反对朝鲜、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侵略和战争阴谋活动。张来宪大校说,朝中两国人民和军队充满着坚定不移的决心,如果局势要求我们,那么我们就象过去一样,在同一个战壕里,团结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彻底打败侵略者。
会后,放映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访朝代表团访问朝鲜时拍的纪录影片《英雄的人民,光辉的成就》。


第5版()
专栏:访朝通讯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斗争
在朝鲜,我们访问了一些合作农场。不论在平壤附近,在东海之滨,还是在风景如画的金刚山地区,在盛产粮谷的长北平原,这些农场,给我们的印象都是:生气勃勃的、清洁的、美好的新农村。宽敞明亮、瓦顶白墙的文化住宅,代替了过去农民祖祖辈辈居住过的破草房。托儿所、幼儿园里传出了孩子们清脆的欢乐的笑声。田野里,拖拉机的轰鸣声,伴和着劳动者嘹亮的歌声,谱成了一曲动人的劳动赞歌……。昔日贫穷落后的农村,今天再也找不见影子。
青山里精神的伟大生命力
出平壤西南行,汽车约行半小时,就到了青山里合作农场。青山里象朝鲜许许多多的农村一样,解放前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子,解放后在党和金日成同志所指引的合作化道路上,依靠国家和集体经济的力量逐步改变了面貌。然而,使青山里在全国出名,甚至在国外也闻名的,不是合作化时期,而是在金日成同志于一九六○年二月初来到这里进行现场指导,总结出青山里精神和青山里方法之后。
青山里精神和青山里方法的基本精神,就是干部要深入群众、深入生产,遇事和群众商量;要作好人的工作,在一切工作中贯彻政治工作先行的原则;认真培养典型,然后推广;集中劳动力在粮食生产战线上,其他生产和工作围绕粮食生产进行;认真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一九六○年初,朝鲜农业生产上出现了新的矛盾——合作农场家大业大,干部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跟不上;多种经营的发展与集中力量发展粮食生产之间也存在一些矛盾。因此,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而总结出来的青山里精神和青山里方法一经推广,就立刻显示了它的生命力。原来不知道怎样领导合作农场这个新型的生产组织、不懂得怎样管理这样家大业大的集体经济的干部,学习了青山里精神和青山里方法之后,增长了才干,工作有了头绪,合作农场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当年,全国的粮食产量便超过了三百八十万吨,比解放前的最高年产量超过百分之六十。两年以后,又达到五百万吨,超过解放前一倍多。
一九六四年二月,金日成同志根据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发表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农村问题提纲》,规定了农村工作中必须坚持的三个基本原则和农村建设的基本任务。从此,朝鲜各地在贯彻青山里精神、青山里方法的同时,为贯彻“农村提纲”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
五月三十一日下午,沐着初夏灿烂的阳光,我们参观访问了青山里。合作农场的管理委员长边昌福——劳动英雄,一个四十来岁的精明干练的女同志,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她告诉我们:这些年来,农场的管理干部一直把青山里精神、青山里方法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始终坚持上午工作,下午到分组
(相当于生产队)去具体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指导工作。下到分组,主要是和群众一起边劳动边了解情况;和群众进行个别谈话;或者在群众家里住上几天,比较深入细致地了解群众的思想、劳动、生活情况。根据群众的反映,和适当参加一些分组的计划、总结会议,发现分组和作业班(相当于生产大队)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加以指导。干部在深入生产、深入群众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下级和群众中存在着不正确的思想情绪,不是简单地指责批评,而是根据不同对象的觉悟程度,采取不同的方法,耐心地做思想政治工作。同时,通过墙报和各种组织的活动,正面宣传先进人物的英雄事迹,树立榜样,启发他们自觉地克服缺点,向先进人物学习。
由于坚持青山里精神和青山里方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劳动积极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迸发出一个一个的火花,困难被征服了,青山里在贯彻“农村提纲”的斗争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过两年的苦战,五百多町步(每町步合十五市亩)水田整理成了四方平整的规格化田地。一九六六年,仅仅十天工夫就完成了过去几个月才能修成的两项大的排涝工程;现在,青山里已建成完整的排灌系统,可以保证旱涝无忧,稳产高产。二百六十町步旱田,过去不能灌溉,现在,旱田里的庄稼,也能及时喝上“生命水”。电力,不仅用来照明,而且成了主要的动力和热源,人们繁重的劳动已由电力牵引机械来代替。全场有各种型号的拖拉机一百零二台,每百町步平均有十五台(以十五马力为一台计算),有各种农业机器一千台,汽车七辆。过去很少施用化肥的田地,现在每町步可以施用五六百公斤;各种高效能农药和除草剂,已经广泛应用。过去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农民,现在已有中学程度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去年粮食产量比十年前增加二倍,水果增加九倍,蔬菜增加十四倍。
然而,最深刻的变化还是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变。
一九六七年夏季的一天,风狂雨急,江水不断上涨。峰尚江的波涛时时在威胁着青山里。由于几年前青山里加高了堤防,洪水一时还没有冲进来。可是,却有冲进邻近合作农场的危险。正在这时,以吴忠日为首的四百多名青年冒着狂风大雨,向着邻近农场的堤坝飞奔而去。有个管理干部不知道青年们去干什么,就招呼他们赶快去看管一下自己作业班的田地。青年们指着邻近农场的田地回答他:“先去抢救那里的要紧,不都是国家的粮食吗?”那天,他们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邻村堤坝的缺口,打捞了被水淹没的粮食,查看了村里的房屋,然后才回到自己的农场来。
正是由于这些变化,一九六七年青山里第一个在农业战线得到了千里马合作农场的称号;准备明年争取成为双重千里马农场。
青青的山,青青的田野,充满了青春活力的劳动者,这就是今日青山里,也是今天朝鲜农村共同的面貌。
用自己的双手为农业装上翅膀
农业的社会主义合作化,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是,要使农民生活富裕,把他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必须对农业实行技术改造,用现代化机械和技术装备农业,使农业生产力有高度的发展。
正是由于这个目的,一九五八年十月,在全国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金日成同志来到岐阳拖拉机厂对工人们说:已经到了用自己的手、自己的技术,生产自己的拖拉机的时候了,消除保守主义、神秘主义,大胆实践,生产拖拉机吧!
当时,岐阳拖拉机厂还是一个只能生产镰刀、锄头等简易农具的小农具厂,不但不能造拖拉机,就连造拖拉机的图纸也没有见过。但是,困难难不倒英雄的工人阶级。岐阳的工人们说:既然领袖发出了这样的战斗号令,把武装农业的光荣任务交给了我们,我们就一定要完成。领袖的信任,就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强大动力!
战斗的日日夜夜开始了。没有图纸,把一台进口的拖拉机拆开,比着葫芦画瓢;没有技术人员,在干中学,边干边学,实践出真知;没有机器,有一双双万能的手,手可以造机器……。就是这样,经过三十五个白天黑夜的紧张战斗,第一台拖拉机终于诞生了。从此,开创了朝鲜人民使用自己国产拖拉机的历史。
一九五九年,工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把自己的工厂武装起来,制造了生产拖拉机的设备。第二年,拖拉机开始大量投入生产。有志气、有毅力的岐阳工人,经过艰苦的斗争,大破保守主义和神秘主义,生产出三千台拖拉机。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从一无所有到有了三千台,这真是个不小的胜利。可是,工人们并没有就此满足,他们不断革新,不断前进。产量越来越高,年产四千台、五千台、六千台,直到现在,已经可以年产一万台;型号也越来越齐全,先是二十八马力的“千里马”号,以后是七十五马力的“丰年”号,还有各种小型拖拉机和三百马力的大型掘土机。几年来,从岐阳拖拉机厂源源开出的拖拉机,已经有好几万台。当我们访问这个工厂的时候,厂长非常自豪地告诉我们:“现在到处可以见到我们工厂生产的拖拉机,到处可以听到拖拉机的马达声。我们能够成为农业机械化的尖兵,为完成‘农村提纲’而奋斗,帮助农民从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感到非常高兴、非常幸福!”的确,我们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见到岐阳的拖拉机在田野里奔驰,听到岐阳拖拉机欢乐的歌唱声。
不仅是岐阳的工人,朝鲜重要的化学工业基地兴南化肥厂的工人,以及生产发电机、载重汽车、排灌机械和其他农业机器的工人,都有着同样的心情——能够为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而感到高兴、感到自豪。兴南化肥厂解放前只能生产一种简单的肥料,现在能够生产氮肥、氨肥、尿素、磷肥、过磷酸钙和各种化学产品二百多种。年产化肥一百万吨,不仅保证全国每町步平均能够施上五百公斤,而且还可远销国外。
在朝鲜有名的粮食产区黄州郡,我们看到用现代化机械和技术装备起来的农业,就象长上了翅膀一样,飞快地向前发展。黄州郡所在的长北平原,是历史上有名的干旱地区,过去有这样的传说:天上的飞鸟到长北平原都会渴死。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天,我们去访问的时候,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可是,在大片大片的麦田里,我们却看到细雨蒙蒙,晶莹的水珠均匀地洒落在正在抽穗的麦苗上。这不是下雨,这是工人阶级对农业作出的贡献——喷水式灌溉工程在发挥作用!陪同我们参观的同志告诉我们:今春以来,这一带干旱无雨,可是我们却找不到一点旱象,看到的却是预示着丰收的茁壮生长的绿油油的麦苗。
人口较少的黄州郡,水田抗旱排涝工程早已完成,现在正在兴建旱田灌溉工程。全郡平均每个农场有十二台拖拉机,一点五台汽车,一百多台农业机器,正在向综合性机械化发展。农业的电气化已经实现,抽水、脱谷等都用电力代替了人力;化学化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各种化学肥料、高效能农药、杀虫剂、除草剂,已普遍使用。农业“四化”的逐步实现,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约了农业劳动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去年全郡产粮九万吨,卖给国家六万吨,大大超过了往年。
见微而知著,从黄州郡可以看到全国。去年朝鲜全国的粮食产量比解放初期增加了二倍,达到了自给有余。
加强党对农业的领导和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支援,是朝鲜农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党对农业的领导,主要表现在对农民的思想领导上。“农村提纲”中提出要用工人阶级的思想、共产主义思想武装农民。教育农民要象工人阶级一样,具有坚决革命的精神,爱国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仇恨帝国主义和地主、资产阶级,反对剥削制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各个合作农场遵循党的教导,普遍对农民加强教育的结果,农民的革命精神和共产主义觉悟大大提高,千里马作业班运动正在农村中波澜壮阔地向前发展。
为了加强合作农场的经济基础,国家在物质上、技术上、财政上给了极大帮助。规模庞大的灌溉工程、治山治水工程、农场的基本建设和农民居住的文化住宅,都由国家兴建。仅“农村提纲”发表后的六年间,国家基本建设总投资的百分之二十一用于农村,建成了三十万五千户文化住宅。国家每年生产大批农业机械、化学肥料、农药、建筑材料供应农村;并有步骤地减轻农民的负担。
此外,还从劳力方面大力支援农业。全国的非农业人口,只要是能劳动的,每年都要参加一定时间的农业劳动。这种劳动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某个单位在哪个农场劳动,何时劳动,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生产指标的实现等等,事先都由双方商定,按合同进行。我们在访问过程中,到处看到人民军官兵、机关工作人员、演员、学生……,紧张地在稻田里插秧。元山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在宅庵朝中友好合作农场的稻田里,还和我们畅谈了他们参加农业生产促进自身思想革命化的体会。
现在,朝鲜的农业正象新栽插下去的绿油油的秧苗一样,生意盎然,蒸蒸日上!
本报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