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电业工人学大庆,“两论”指路写新篇
——记江苏南通天生港发电厂自力更生制造发电设备的事迹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五十周年前夕,江苏省南通天生港发电厂新安装的二万五千瓩汽轮发电机组,正式发电了。这个发电机组的汽轮机和锅炉,是这个厂的发电工人自己制造、自己安装的。当汽轮机的叶轮带动发电机,发出强大的电流时,“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的欢呼声响彻整个车间。人们热烈欢呼发电厂造出发电设备,是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又一胜利,是电业工人学大庆结出的丰硕果实。
发电厂也要造发电设备
一九七○年六月,共产党员、老工人孔步余带着中央领导部门交给的任务,从首都北京回到了天生港发电厂。当厂党委向全厂职工动员制造二万五千瓩汽轮机时,广大工人和干部无不欢欣鼓舞。孔步余第一个站出来,发出铿锵的誓言:“流它几桶汗,拚死拚活干,抢上‘二万五’,打击帝、修、反!”
但是,也有少数人认为,天生港发电厂现有的最大发电机组只有一万二千瓩,机修设备十分简陋,要造出“二万五”,简直是异想天开。有的说:“发电厂造发电设备,这是做梦吃糖——想得甜!”
发电厂要不要造发电设备?厂党委组织全厂工人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畅谈当前工农业生产的大好形势,回顾本厂在制造发电设备上所经历的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深入批判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洋奴哲学、爬行主义。一九五九年,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这个厂的工人们曾经用土设备自己制造成功小型汽轮发电机组,还造出了五千六百千伏安变压器,取得了初步的战果。但是,刘少奇及其在水电部门的代理人竭力反对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挥舞起“电厂造电机是不务正业”的大棒,把电力战线这一新生事物打入了冷宫。两条路线斗争的事实,进一步激发了工人群众自力更生造电机的雄心壮志,他们说:电厂造发电设备,是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是贯彻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战略方针的大事,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们也要把“二万五”造出来。于是,发电工人自己动手制造发电设备的战斗,在这个只有七百多个工人的南通天生港发电厂打响了!
用光辉的“两论”指挥战斗
制造二万五千瓩汽轮机,这对于我国一些制造发电设备的专业工厂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个只有七百人、几台破旧车床的天生港发电厂,确实存在着许多艰难险阻。这个厂的工人们以大庆工人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激励自己,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攻难关,闯新路,努力攀登制造现代化发电设备的技术高峰。
以光辉的“两论”为武器,战斗在“二万五”工地最前列的,有一队生气勃勃的年轻人,这就是新党员郑祖祥带领的叶片攻关青年突击队。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二十五岁,过去从来没有制造过叶片。但是,他们听说汽轮机主件之一的叶片制造是个难关,就主动承担了这项任务。
叶片是汽轮机的翅膀,精度要求高,特别是最后几道动叶片,形线复杂,象油条一样扭曲着,而且误差不能超过一根头发丝的五分之一。有人对这些年轻人说:造叶片要成套专用机床和成型刀具,要熟练的技术工人,你们一无所有,难啊!
年轻的突击队员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举办了学习班,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武装自己。毛主席教导说:“革命斗争中的某些时候,困难条件超过顺利条件,在这种时候,困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顺利是其次要方面。然而由于革命党人的努力,能够逐步地克服困难,开展顺利的新局面,困难的局面让位于顺利的局面。”他们运用毛主席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对这个“难”字进行了分析,极大地鼓舞了征服困难的革命斗志。他们说:“难和易是对立的统一。万事开头难,我们革命者承认困难,但更要藐视困难,克服困难,使难变为易。”“越是困难,越能锻炼我们工人的钢铁意志。等万事俱备了再干,这叫什么‘志气’!我们就是要创造条件,叫困难转化为顺利!”
在郑祖祥的带领下,突击队员们决心从实践中摸索经验,先用废铁造出一个样片来。要把钢铁毛坯加工成形线复杂的叶片,工作量很大。他们从早到晚,挥起鎯头一点一点地凿,拿着锉刀一寸一寸地锉。叶片初步成形以后,没有抛光机进行抛光,青年突击队员们拿来一张张砂皮,用人工进行抛光。人工太慢,郑祖祥又和大家一起搞革新,搬来一只旧电风扇,拆下风扇叶,把砂皮蒙在电风扇的轴上,制成了一台土砂轮机,加快了抛光速度。他们就这样用了十天时间,终于把一只叶片样品造了出来,经过检验,质量基本合格。
土法生产的汽轮机动叶片样品诞生了,制造叶片的“神秘论”被打破了,它大长了青年突击队的志气,他们很快就开始正式用不锈钢制造叶片。不锈钢比铁更加坚硬,加工难度更大。工人们自己制造土设备,自力更生闯新路。他们先后失败了三十七次,以百折不回的毅力,不断地从失败中总结经验,终于攻下了锻打关、成形关、质量关,在短短的三个月内造出了二百六十只难度最大的动叶片,闯出了一条土法制造叶片的新路。
在制造发电设备的日日夜夜里,工人们用“两论”指路,创造了多少这样以土攻洋、以小攻大、以短攻长的动人事迹!
汽轮机的另一个主要部件——大轴,长五米五,重五吨,而厂里只有两台两米长的车床,全南通市也找不到加工这么长部件的设备。金工班的工人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的教导,对“长”和“短”进行了辩证的分析。他们说:长和短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一台车床短,两台车床拼起来不就长了!于是,他们把车床抬到芦席棚里,把大轴放到两台车床上进行加工。两台车床拼起来还比大轴短一米多,怎么办?工人就想,车床是死的,人是活的,人们的思想为什么要被车床的长度束缚住呢?于是,他们又把两台车床的刀排伸长,解决了这个“长”和
“短”的矛盾。
工人们靠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克服了种种困难,把闪光的叶片装到庞大的汽轮机上,让精心加工的大轴带动着汽轮机飞速运转。他们豪迈地说:“有
‘两论’指路,就没有攀不上的高峰。”
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
革命精神排除万难
在制造和安装二万五千瓩发电设备的紧张战斗中,天生港发电厂的工人,以大庆工人为榜样,用“老三篇”武装头脑,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制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电焊班的工人,从工程一开始,就以大庆工人为榜样,坚持学习“老三篇”,发扬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高大的锅炉由密密层层的管道组成,安装中需要烧焊一万多个焊口。电焊工人们钻进“闷罐”作业,躺在低矮的管道之间焊接。由于露天施工,连绵的春雨把管壁淋得又湿又滑。他们冒着寒雨,躺在湿漉漉的管道上工作,淋湿了的衣服,冰凉的贴在身上,也毫不顾及,一个通宵接一个通宵地同困难搏斗。
一次,他们接受了烧焊“二万五”机组的前汽缸蒸汽室的任务。为了保证焊接质量,需要先将汽缸预热到摄氏三百五十度至四百度。照常规,预热汽缸这样的大部件,需要高频炉等整套加热设备。工人们土法上马,抬来几百斤木炭,塞进汽缸肚子里。火红的木炭越烧越旺,蒸汽室的温度上升到四百度左右,十几步以外都感到热浪灼人。这时,电焊班长和另一个工人拿着焊钳冲了上去,弯着腰贴近汽缸,在高温中紧张战斗。高温透过厚厚的石棉手套和保护鞋袜,把他们手上、脚上烫起了一串串的水泡;蒸汽室的浓烟烈火从孔隙里喷出来,把他们的眼睛熏得通红。他们的工作服一次次被汗水湿透,又一次次被高温烘干。电焊班长严重的脊背关节炎发作了,工人们劝他下去休息,但他想到汽缸预热不能中途停下来,稍一停顿就会发生裂缝,就在脊背上贴上一张膏药,默念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坚持干下去。他们在三、四百度高温的汽缸旁工作了整整一个昼夜,终于把前汽缸蒸汽室胜利焊接成功。
建造二百三十吨大型锅炉的过程,也是一场激动人心的战斗。
四月,锅炉的安装正处于紧张阶段。忽然,江面上刮起了六、七级大风,咆哮的巨浪直扑江堤。要在大风中把二十多米长,四吨多重的水冷壁管,吊装到八、九层楼那么高的钢架上,任务十分艰巨。工人们说,落实毛主席指示,要分秒必争!有“老三篇”给我们引路,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吊车工人打破四级风就不能起吊的旧框框,冒着六、七级大风,把庞大的水冷壁管吊上了高空。二十七米高的钢架上,没有脚手架,狭窄的钢梁在大风中摇晃,人站在上面安装,就象走在一座悬空的独木桥上。从来没有登高作业的锅炉班工人,高呼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系上安全带,爬上钢梁,勇敢地托住在大风中摆动的水冷壁管,准确地安放到规定的位置上。
锅炉班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依靠自己的力量,前后只花了五个多月时间,就胜利完成了锅炉的建造和安装任务。他们还大搞设计革命,在只增加少量钢材的情况下,把锅炉的设计容量比原设计扩大了百分之七十以上,为提高发电机出力打下了基础。
在制造和安装二万五千瓩发电设备的紧张战斗中,天生港发电厂工人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一肩挑起了制造、发电、维修的三副重担。造新机组要抽调大批工人,运行车间和燃料车间工人包下了发电机组的小修任务,有力地支援了建设工地。当农灌用电高峰季节来到的时候,发电工人主动放弃休息天,突击完成机组大修任务,做到了制造、发电、维修互相促进。从去年下半年来,全厂在完成制造发电设备任务的同时,发电量月月上升,煤耗率大大降低,并且做到了安全生产。
团结战斗的胜利凯歌
二万五千瓩发电设备的制造成功,是天生港发电厂广大工人艰苦奋斗,忘我劳动的结晶,也是南通市和外地工人高举党的“九大”团结、胜利的旗帜,同这个电厂的工人并肩战斗,谱写出来的一曲团结战斗的凯歌。
在毛主席关于“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的伟大号召鼓舞下,南通地区的工人阶级为发电厂制造发电设备承担了繁重的协作任务,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上海工人阶级也伸出了大力援助之手。他们说:革命不分家,落实毛主席的光辉指示,大力发展电力事业,是我们大家的光荣职责!
隔板是汽轮机主要部件之一,加工要求高,需要经过车、刨、铣等二十多道工艺。南通市一些工厂,机械加工能力有限,一个厂担负不了整个隔板的加工任务,就几个工厂共同担负起来,按工序进行协作,人们风趣地称之为“接力赛”。当隔板刚刚在南通轻工机械厂刨好,工人们连夜开着汽车,送到六里路外的南通磷肥厂进行精加工。这个厂的工人本来早该下班了,但为了支援“二万五”工程上马,一直等候在车间门口,汽车一到,他们就扛的扛,拉的拉,立即把隔板放在车床上,投入了精加工的战斗。
一个只有几百人的机床修配厂,为二万五千瓩汽轮机承担了九十多只汽轮机静叶片毛坯的加工任务。任务重,时间急,他们经过几天的苦干,在一天的凌晨一时许完成了任务,下一道工序要送到南通电表二厂进行抛光,是等天亮以后送去,还是立即送去?工人们决定争分夺秒,连夜抢送。几个青年工人扛起几十斤重的叶片箱,不顾连夜加工的疲劳,冒着风雨,很快送到电表二厂。正要下班的电表二厂夜班工人,为机床修配厂工人深夜冒雨送叶片的动人情景所感动,立即返回车间,开动抛光机,只用两个多小时就完成了任务。
团结战斗的凯歌处处传颂,社会主义大协作的花朵遍地开放。上海工人阶级主动派出技术工人,一次次来到天生港发电厂工地,耐心指导,热情帮助。汽轮机的一些大型部件,南通地区来不及加工,上海汽轮机厂就大力支援,许多工人放弃了休息,随到随干,为“二万五”机组上马贡献了力量。
在南通市和其他兄弟地区工人阶级的大力支援下,天生港发电厂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终于胜利地造出了二万五千瓩汽轮发电机和锅炉,并且完成了整个机组的安装任务,正式投入了生产。强大的电流通过巍然屹立在长江边上的高压铁塔,输向南通地区正在掀起增产节约新高潮的工厂、矿山,输向正在夺取粮棉双丰收的辽阔的苏北平原。用毛主席哲学思想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写下了电业史上光辉的新篇章,为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新贡献!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3版()
专栏:

火焰山下绘新图
记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某团化工一连发扬大庆精神艰苦创业的事迹
火焰山,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边缘。这里,长年少雨,气候酷热。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某团化工一连的军垦战士们,就在这“骄阳红似火,地热如蒸锅,山高无寸草,飞鸟不敢过”的地方,发扬大庆精神,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办起了一座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企业,每年给国家生产出大批重要化工产品,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
几年前的一个春天,化工一连的七十名军垦战士高举“工业学大庆”的旗帜,怀揣“老三篇”,经过千里跋涉,开到了火焰山下,在这里安营扎寨,开发祖国西北边疆的矿藏资源。
这里,夏季长达七个多月,气候酷热,气温有时高达五十多度。化工一连的战士们在这里头顶骄阳,脚踏戈壁,喝的是泥浆水,住的是破窑洞。开矿,手中只有锹和镐;建厂,就是六口生铁锅。许多同志初进火焰山,鼻干唇裂,头昏脑胀,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但是,他们想到大庆工人头顶蓝天,脚踏草原,为祖国开采石油的英雄事迹,就增强了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力量。他们决心以大庆工人为榜样,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发火焰山。
开矿,首先碰到的一个难题,就是要从四十多米深的岩层底下挖出矿石。这里岩石坚硬,剥离任务重,工程量大。当时,他们既无风镐、挖掘机,又无提升设备。怎么办?战士们说:大庆工人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为祖国开采出石油,我们也不能坐等设备!于是,他们抡起镐,挥起锹,拉起架子车,把岩石一层层剥掉,一车车运走。这里山坡起伏,运输很困难。青年女战士李孟莲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为革命抢挑重担,第一个拉起架子车。在她的带动下,年青姑娘和小伙子们一个个都拉起架子车,为革命爬山坡,走险路。几年来,他们就是这样开山劈岭,削平了一座又一座山头,挖出一个又一个矿坑,运走岩石六十多万立方米,开采矿石十三万多立方米。他们还用土办法建成一座化工厂,做到就地开矿,就地加工。
随着生产的发展,矿石需用量逐年增加,而越接近山顶,矿石岩层越向下延伸,这样剥离量就成倍增加,采矿运矿也就越来越困难。连长周建林带领战士们开山劈石,坚持不懈。为了减少运输量,他们自己动手用石头建成了一座高十七米、宽二十米、长四十二米的天桥,大大缩短了运输距离,不仅减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提高生产效率两倍多,为进一步开发矿源创造了良好条件。
几年来,化工一连的军垦战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火焰山下开发矿山,办起了化工厂,生产年年发展,年年都向国家上交利润几十万元。条件好了,经济富裕了,可是化工一连战士们艰苦奋斗的作风永不变,大庆精神永不丢。几年来,他们没有盖过一间厂房,坚持席棚底下闹革命;没有盖过一间宿舍,生活从简住窑洞。他们需要什么就自己动手解决什么。没有电,他们就自己动手办起小电站;没有炸药,靠一头毛驴,一盘碾,一口锅,自制了好几种炸药,不仅自给有余,还支援了兄弟单位。这里缺水,他们就挖渠引流建起了蓄水池。战士们处处为国家精打细算,不多花一分钱。为了节约包装纸,他们把水泥袋改成产品包装袋,一个拆成两个,每年可为国家节约八千多元。过去,一口铁板锅,只能用一个月;以后他们采取措施,精心保养,一口铁板锅可以用三年。为了节约煤炭,他们年年改进炉灶,把每吨产品的耗煤量降低了百分之五十,每年为国家节约一千多吨煤炭。
火焰山,自古以来被认为是“种瓜不得瓜”的地方。如今,化工一连的战士们解放思想,硬是在火焰山下栽上了几千棵“葫芦瓜”秧。经过反复试验,他们摸索出了一套经验,使“葫芦瓜”年年丰收。同时,他们在这里还种植了其他蔬菜,养了猪,做到了肉菜自给。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