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6月2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高家柳沟今昔
莒南县高家柳沟大队,是一个有山有水、美丽富饶的山村。全村四百二十五户,一千九百多人。走进村来,绿树成荫,果树成行,歌声四起,到处热气腾腾,生气勃勃。勤劳勇敢的高家柳沟人民,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乘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强劲东风,狠抓革命,猛促生产,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一日千里地向前跃进。
“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高家柳沟的每一户贫下中农,都永远忘不了党和毛主席的恩情,都忘不了解放前“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艰苦岁月,都忘不了祖祖辈辈血泪斑斑的历史。
解放前的高家柳沟是地主、富农的天下。他们掌握着政治、经济、文化大权,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我们广大贫下中农受尽了他们的剥削和压迫。
解放前高家柳沟共有二百六十户,八百四十多口人,三千三百亩土地,其中十五户地主、富农就占有土地一千六百亩。占人口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贫下中农只有五百余亩山岭薄地,产量每亩不超过八十斤。他们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常年扛活的有四十户,常年要饭的有二十八户,到外地逃荒的有二十户,有的被逼得卖儿卖女,妻离子散。
当年高家柳沟流传这样一首歌谣:“糠秕煎饼两手捧,糊粥稀得照人影,冬天盖着疙瘩被(蓑衣),衣裳补丁摞补丁。”这就是解放前高家柳沟广大贫下中农生活的真实写照。
那时候,贫下中农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沉重压榨,整天做牛做马,在死亡线上挣扎着,气都喘不过来,更谈不上读书识字了。当时群众都这样说:“要想写和算,地主把权攥。穷人做奴隶,哪能把书念!”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东方升起了红太阳,来了救星共产党。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我们贫下中农闹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土地还家翻身得解放。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化,社会主义道路宽又广。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贫下中农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战天斗地,改造自然,集体生产年年增长。毛主席指方向,光辉按语照山庄。学政治,学文化,贫下中农把文权掌。毛主席啊,毛主席!您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我们最衷心地祝愿您万寿无疆!
前进吧,高家柳沟!乘着东风,迎着朝阳,在社会主义的大道上,前进吧!
(一九六八年编)
(原载《红旗》杂志一九七一年第六期)


第3版()
专栏:

雪山峡谷新愚公
——记藏族翻身农奴、共产党员翁基
在毛主席光辉的“老三篇”哺育下,成千上万的新愚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涌现出来。云南省中甸县东旺公社新联大队的翁基,就是其中的一个。
坚定地走毛主席指引的社会主义道路
新联,这个被五重雪山包围的峡谷,解放前是封建农奴制度下的人间地狱。翁基就出生在新联的一个农奴家庭,从小过着悲惨的生活。有一次,农奴主准备用他来试刀,幸亏另一个奴隶听到风声,事先去告诉他,他才逃出了虎口。翁基翻过一重重雪山,踏遍一个个草原,四处流浪。日积月累,他好不容易积下了六块半银元,满以为可以作为赎身钱了。谁知回到家乡以后,还是逃不脱奴隶主的魔掌,被当作“会说话的牲口”任意虐待,受尽了苦难。
过冬的羊羔,最知道太阳的温暖;从苦海里解放出来的农奴,最热爱救星毛主席。民主改革后,新联建立合作社,翁基一个心眼走毛主席指引的路。他说:“解放前,迪庆高原上牛羊成千万,却没有我们农奴的一根羊毛;雪山脚下堆着青稞千万担,却没有我们农奴的一木碗口粮。现在,雪山顶上升起了红太阳,毛主席把我们从苦海里解放出来,我们就要坚定不移地跟着毛主席走社会主义幸福路。”他和翻身农奴一起控诉封建农奴制度的罪恶,挨家挨户动员大家参加合作社。
但是,正如毛主席指出的那样:“农业合作化运动,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严重的思想的和政治的斗争。”新联的合作社建立起来后,一小撮妄图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家伙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追随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一伙,要把合作社一刀砍掉。一九六二年,县里来人召开格咱、东旺两个地区的“代表会”,胡说什么“边疆特殊”、“民族落后”,要调整体制,退社单干,还扬言“散社单干是上级的指示”!翁基作为新联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他越听越气愤,心想:毛主席指示我们“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这些人让我们散社单干?开了几天的会,他一言不发,到最后一天,他坚定地表示:“我们跨上了社会主义的金桥,决不走回头路!”回到新联以后,在党支部召开的坚持办社大会上,翁基一五一十地大讲合作化的好处。翻身农奴们越听越高兴,都说:毛主席指引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走定了!
有一天,一个人骑着大马来到新联,发现新联没有贯彻退社单干的所谓“指示”,大叫大嚷:“你们为什么不执行上级的指示?”翁基站出来质问他:“伟大领袖毛主席叫我们走合作化的道路,你们为什么不执行?”那人理屈词穷,骑着马溜掉了。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刘少奇及其代理人疯狂推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队里的坏人想整掉革命干部党支部书记七林旺丹。七十五岁的翁基听说后,拄着拐杖步行两天,从新联走到区上来看七林旺丹。他紧紧拉着旺丹的手说:“旺丹呀,我是看着你当奴隶长大的,现在有些黑心人在整你,你要把腰杆挺起来。毛主席教导说:‘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你要象山鹰不怕暴风雪,猎人不怕猛虎那样,同他们斗到底!”旺丹坚定地回答他:“阿尼(爷爷),你放心。勇敢的猎人决不怕豺狼。为了保卫毛主席,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我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翁基满意地点点头说:“暴风雪再大也折不断雄鹰的翅膀,对那些躲在红旗下放暗箭的家伙,我们决不能饶过他们!”
定教雪山峡谷换新天
“新联沟,新联沟,十旱九不收,领主催租又逼债,农奴白骨满山头。”这首民谣是解放前新联农奴苦难生活的写照。解放后,这里进行了民主改革,生产也有了发展,但是,翻身农奴们仍然要翻过雪山背国家的粮食吃。在旧社会当牛做马五十多年的翁基,多么渴望能改变雪山峡谷的面貌啊!
当新联的年青人首次劈山造田的时候,翁基兴致勃勃,扛着在民主改革时分得的鹰嘴锄,投入了年青人的战斗行列。青年们关心地劝他:“阿尼,你年纪大了,干点别的轻便活吧。”他说:“过去,到处都是奴隶主的神山、神树,我们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那里敢想开田。今天,有毛主席撑腰,不为国家造福,不为后代造福,就对不起毛主席啊!”
党支部书记七林旺丹懂得翁基的心情,送给他一本藏文版的毛主席著作《愚公移山》。翁基过去跟着人家学了些藏文,他得到了毛主席的红宝书,高兴极了,学了一遍又一遍,越学心里越亮堂。他决心学愚公,做愚公,用愚公移山精神改变雪山峡谷的贫困面貌。于是,他约了村里的八个老年社员,组成一个常年开山造田小组,带着他们学习《愚公移山》。翁基激动地说:“愚公一家人能搬掉两座大山,我们九个人都学愚公,做愚公,定能教雪山峡谷换新天。”翁基的话说得大家心里热呼呼的,都表示要以愚公移山精神,在七分石头三分土的陡坡上造出更多的梯田。
隆冬腊月,九个“老愚公”冒着风雪来到碧那河谷的山坡上,在白雪覆盖的乱石窝里开山造田。消息很快传到全大队的村村寨寨,男男女女都上阵,很快掀起了一场向石山要田的战斗。
当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后,他们干得更起劲了。在陡坡上开大田,工程很艰巨,鹰嘴锄挖烂一把又一把,铁锤砸烂一个又一个。几年来,在开山造田、治山治水中,翁基一个人就挖秃了二十把鹰嘴锄,用烂了一个十二磅重的大锤。在困难面前,他和大家一起朗诵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向石山开战。
有一天收工后,翁基正在家里休息,顿时狂风大作,雷雨交加,新开的梯田有被山洪冲垮的危险。他立即披上牛毛毡,迎着暴风雨,跑到布吉戛山腰,看到有十五亩梯田的石埂被冲垮了七处。老翁基不顾个人的安危,马上动手排山洪,理石埂。直到排开了山洪,他才放心地返回家。老伴见他浑身泥水,对他说:“你是年老多病的人了,那些事让儿孙们替你做吧!”翁基笑笑说:“正因为我年纪大,为社会主义出力的日子不多了,就更要拚命干!”
翁基和开山造田组的老人经过三个冬春的辛勤劳动,终于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大片梯田,其中有一块最大的约有八亩,石埂垒了五六米高,是全大队埂子最高最长、面积最大的一块田。翻身农奴都把他们开出的大田称为“愚公田”,把开山造田小组叫做“愚公班”,称赞翁基是新联的“活愚公”。
把毛泽东思想一代一代传下去
去年开春,严重的风湿病折磨着翁基。大家劝他在家休养,他说:“今年是七十年代第一年,每个人都要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更大贡献。我不能上山劳动,心里已经够难过了,让我参加垫厩积肥吧!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为革命作出贡献!”队干部深受感动,只好安排他垫厩积肥。
二月间,翁基听说隔他们村子有十多里地远的立新生产队要开一块大田,一定要亲自去看看。党支部派人扶着他骑上马到立新去。立新生产队的社员见到翁基,都高兴地跑过来围着他,要他讲开梯田的经验。翁基随地坐下来,给他们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并且介绍了自己的经验。社员们激动地表示:阿尼翁基,有你做榜样,我们一定好好干!
从立新回来,翁基的病情恶化了。大队干部和翻身农奴纷纷来看望,县革委会负责同志翻过两座雪山,赶了三百多里路来看他。翁基含着热泪说:“同志们!我为革命做的事太少了。”
翁基临逝世前,把家里的人喊到床前,再三叮嘱:“你们要永远听毛主席的话,走毛主席指引的路,世世代代走下去,一直走到共产主义。”他捧出毛主席著作《愚公移山》,交给自己的孙女,说:“木彤!这本书是革命的传家宝,是我们翻身农奴的传家宝,你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木彤双手接过毛主席的书,坚定地说:“阿尼,你放心吧,我一定把它传下去,永远跟着毛主席干革命!”
翁基去世了。中共东旺公社委员会根据翁基生前的请求,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现在,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新联大队一代新人正继承翁基的革命遗志,进一步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华社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瑶族贫下中农的带头人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的大瑶山上,人们传颂着一位二十年如一日,紧跟毛主席、朝气蓬勃干革命的瑶族女共产党员的事迹。她就是中共金秀瑶族自治县委委员、忠良人民公社妇女主任、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李佩珍。
李佩珍出身在一个贫苦的瑶族家庭里。是毛主席、共产党拨开大瑶山的乌云,使苦难的瑶家见到了红太阳。一九五一年,十八岁的瑶家姑娘李佩珍便当上了农会负责人。一九五四年,她又光荣地参加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李佩珍常常对人说:“大瑶山有今天,靠的是红太阳光辉普照;苦难的瑶家有今天,靠的是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她一个心眼跟毛主席干革命。不论是清匪反霸,分田分地,还是成立互助组,办人民公社,她总是走在最前面,人们称赞她是深山里的“小女将”。
在万恶的旧社会,李佩珍没念过一天书。担任农会负责人以后,她遵照毛主席关于“工农干部要学理论,必须首先学文化”的伟大教导,刻苦学习,攻克文化关,很快就从一个文盲变成能读毛主席的书,会记笔记的瑶族女干部,工作越干越出色。
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瑶家儿女,心最红,眼最亮。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李佩珍同全县广大瑶族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一起,向一小撮阶级敌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阶级敌人对此恨得要命。他们挑拨李佩珍同贫下中农的关系,说什么“李佩珍变了,她的李不同我们这个李,她的心也不同我们一条心了。”为了揭开阶级斗争的盖子,粉碎一小撮阶级敌人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阴谋,李佩珍组织广大贫下中农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的伟大教导,进行揭发检举,终于把造谣破坏的一个姓李的地主分子揪了出来,进一步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和考验,李佩珍更加朝气蓬勃,保持和发扬了当年“小女将”的革命气概。她怀着对毛主席无限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如饥似渴地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她说:“读书是继续革命的需要,毛泽东思想是继续革命的法宝。”为了把毛泽东思想真正学到手,她经常主动斗“难”字和“懒”字,工作忙挤时间学,病倒了还坚持学,不放过一切学习机会。有一次,县革委会办学习班,组织妇女学习毛主席的指示。李佩珍带病冒雨去县里报到。当她刚爬上第一个山头,突然两眼冒金花,昏倒在地上。醒来后,浑身沉甸甸的,腿怎么也抬不起来了。这时,她想起过去三次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幸福情景,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浑身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她挺起胸膛一步一步地继续向前进。第二天,她又坚持翻过一座海拔一千四百多米的大山,赶到了学习班。
一九六七年,高山瑶村的贫下中农开展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为了学习大寨贫下中农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经验,李佩珍到大寨去参观。大寨的经验,使她很受鼓舞。回来以后,她不辞劳苦,先后用了四十多天的时间,跑遍了半个大瑶山,行程千里,把大寨的经验送到了五个公社二十六个生产大队,进一步推动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深入发展。  (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