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6月2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按毛主席指示办好业余教育
——山东莒南县高家柳沟大队的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一个十多年来按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坚持和发展农村业余教育的典型经验。他们坚持了以政治带文化的正确方向,采取了适合农民需要的多种办学形式,自编乡土教材,自己培养师资,解决了开展农村业余教育中的许多重要问题。选了五篇乡土教材,附在后面,以供参考。
一九五五年,在全国农业合作化的高潮中,伟大领袖毛主席对山东莒南县高家柳沟村创办记工学习班的经验写下了光辉的“按语”,指出:“这个经验应当普遍推行。列宁说过:‘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我国现在文盲这样多,而社会主义的建设又不能等到消灭了文盲以后才去开始进行,这就产生了一个尖锐的矛盾。现在我国不仅有许多到了学习年龄的儿童没有学校可进,而且还有一大批超过学龄的少年和青年也没有学校可进,成年人更不待说了。这个严重的问题必须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加以解决,也只有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才能解决。”毛主席的指示,为开展社会主义业余教育,提高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指明了方向。
十六年来,高家柳沟的贫下中农,在毛主席指示的指引下,进一步发展了记工学习班的经验,办起了各种形式的业余学习班和学校。目前,在全大队一千九百四十四人中,三百九十一名学龄儿童全部入学,七百五十七名男女青壮年都参加了学习,基本扫除了文盲,老年人参加学习的也达百分之八十以上。社会主义文化的普及,使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更好地开展起来,大大促进了人的精神面貌的变化,有力地推动了革命和生产。全大队出现了男女老少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学科学技术,狠抓革命、猛促生产的朝气蓬勃的新气象。
“庄户学”是在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正确的政治的和军事的路线,不是自然地平安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是从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高家柳沟大队业余教育的创办和发展是经历了尖锐复杂的斗争的。
早在一九五四年记工学习班刚刚开办的时候,一些有右倾思想的人就怀疑说:“现喂的鸡不下蛋,文化班白搭工夫,白熬油。”但是,这并没有动摇贫下中农办“庄户学”的决心和信心。他们坚持办学,在两个半月时间内,就有九十二人学会了记工记账,十九人能当农业合作社的会计和记账员。“庄户学”第一次显示了它的威力。
毛主席对记工学习班的经验写下的光辉“按语”,给了高家柳沟贫下中农以最大的鼓舞和力量。在这个“按语”的指引下,记工学习班得到了迅速提高和发展。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九五七年,正当这个大队的业余教育蓬勃开展的时候,有人极力想把它纳入修正主义的轨道,胡说什么“庄户,庄户,不懂凯洛夫”,“小山庄的东西土里土气,不正规”。他们还搞了所谓“正规化”的业余教育点,妄图把高家柳沟比垮。在这个关键时刻,大队党支部领导贫下中农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光辉“按语”,回忆了两年多来办学的历史。通过学习,他们认识到,记工学习班的经验是毛主席肯定的,不花钱能办事,少花钱多办事,符合毛主席的教导。大家说:“‘庄户学’学文化,又快又好,我们喜欢。凯洛夫的那套,我们就是不稀罕!你嚷你的‘正规化’,俺办俺的‘庄户学’,毛主席指引的路俺走定了!”他们顶住了这股歪风,“庄户学”越办越好。
一九六○年前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以及陆定一、周扬一伙与国内外阶级敌人相配合,鼓吹“智育第一”、“升学第一”,大刮“下马”的黑风。这股黑风也吹到了高家柳沟。当时有人就叫嚷:“‘庄户学’不顶用,升学不按你们学的考,你们办了几年没出过一个大学生,该下马了!”并且污蔑高家柳沟大队“不服从领导”,强令“庄户学”停办。大队党支部再一次领导贫下中农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光辉“按语”,提出“我们办学到底为什么”的问题,组织大家讨论。毛主席关于“农民组织了合作社,因为经济上的需要,迫切地要求学文化”的教导,使他们进一步明确了办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数,不是为了升学,而是为了搞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贫下中农坚定地说:“按毛主席教导办的学校就是好,学的东西最顶用。毛主席咋说俺咋办,你们想叫俺下马,那是大白天做梦!”这样,他们又顶住了修正主义黑风的冲击。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发表了。高家柳沟大队贫下中农欢欣鼓舞,办“庄户学”更有了明确的方向。但是,一小撮阶级敌人垂死挣扎,制造反革命舆论,恶毒污蔑高家柳沟是什么“黑典型”,妄图实行篡权复辟。贫下中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支左人员的大力支持下,掀起了一个学习和宣传毛主席的“按语”和《五·七指示》的高潮,粉碎了阶级敌人的阴谋。通过这场斗争,大队党支部和贫下中农进一步提高了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办“庄户学”的方向更加坚定。他们沿着《五·七指示》指引的道路,使业余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高家柳沟大队党支部和贫下中农从斗争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毛主席的光辉“按语”和《五·七指示》,是开展农村社会主义业余教育的指针。只有坚定不移地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对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坚决进行斗争,“庄户学”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和发展。
为革命而学习 以政治带文化
毛主席指出:“文化革命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并为它们服务的。”(《新民主主义论》)劳动人民有了政治和经济上的翻身而无文化上的翻身,这个翻身是不巩固和不彻底的。普及社会主义文化,开展业余教育,是一场和资产阶级争夺农村教育阵地、实现劳动人民文化翻身的革命。为了打好文化上翻身这一仗,高家柳沟大队党支部经常对贫下中农进行为革命而学习的思想教育,反对单纯学文化的观点,坚持以政治带文化的方向。
在开展业余教育的过程中,有的人由于受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影响,也曾产生过单纯学文化的错误思想,认为上学就是为了识几个字。有的教师也认为,学生只有识字多,自己脸上才光彩。大队党支部针对这些活思想,组织贫下中农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光辉“按语”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伟大教导;并且联系本大队过去从旧学校中毕业的学生,不能为贫下中农服务的事例,经常地对学员进行为革命而学习的思想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正确处理学文化与学政治、学文化与三大革命运动的关系,做到不但提高文化水平,更重要的是促进人的思想革命化,推动三大革命运动的发展。他们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主要是三个“紧密结合”:
学习文化和学习毛主席著作紧密结合。他们针对各个班组的不同水平,以“老三篇”和毛主席的光辉
“按语”为主要学习内容。在学习中要求做到“四会”:即会认、会写、会讲、会用。这样,既学习了文化,又领会了毛主席教导的精神实质,用以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指导革命实践。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后,他们又把学文化与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班组的文化水平,分别以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或有关语录作为教材。目前全大队学哲学带文化已蔚然成风。
学习文化和三大革命运动紧密结合。开始,他们为了适应合作化和集体生产的需要,学习本大队的人名、地名、工具名、作物名、农活名,学习记工记账方法和简单应用文。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又结合三大革命运动,选学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如在“一打三反”运动中,选学了毛主席关于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勤俭节约,反对贪污浪费等有关教导;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选学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业学大寨”和“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等语录。这样,学习文化的过程,同时就是开展三大革命运动的思想发动过程。此外,他们还根据三大革命运动的需要,学习本地区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历史,学习农药、化肥、优良品种试验和果树嫁接等农业生产知识,把学习文化同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学习文化和革命大批判紧密结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他们结合文化学习,组织学员批判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阶级斗争熄灭论”、“读书做官论”和“物质刺激”、“工分挂帅”、“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在革命大批判中,学员们不但提高了两条路线斗争觉悟,而且学会了一些字和词,学会了写发言提纲,一些学习好的还能写批判文章。
十几年来,大队党支部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始终坚持为革命而学习,以政治带文化,把学文化和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和完成各项政治任务结合起来,才能使学员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学习越好,政治任务完成得越有成效;政治任务越重,学习要求越迫切,业余教育就越办越好。
多种形式办学 自己培养教师
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一切群众需要的事情,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办好。高家柳沟大队在办社会主义业余教育中,从群众的需要出发,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办学形式,并依靠群众,自力更生,解决了教员不足的困难。
为了使广大贫下中农都能入学,农村业余教育单靠一种形式是不行的,而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毛主席早在一九四四年就指出:“在教育工作方面,不但要有集中的正规的小学、中学,而且要有分散的不正规的村学、读报组和识字组。”(《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高家柳沟大队遵循毛主席的教导,适应形势发展和群众的需要,建立和不断增设了各种形式的学习班组,使全大队的绝大多数人都有参加学习的机会。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六三年,办学的形式主要是记工学习班。随着从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的发展,学习人数逐步增加,参加学习的范围从青壮年到男女老少逐渐扩大,十六个生产队,队队办起了学习班。但这时,由于学习时间集中在晚上,有孩子的妇女以及弟弟妹妹多的学龄儿童仍旧不能入学。一九六三年,毛主席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大队党支部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逐户摸底,全面安排,又增设了中午学习的学龄儿童“工读班”和妇女学习班,允许带孩子上学。大队还办起了业余小学和业余初中。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大队党支部遵循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充分发动群众,对原有的学习班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充实。到目前为止,全大队除了全日制的三个农业中学班、八个小学班和五个幼儿班外,根据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以及从事农、林、牧、副业等分工情况,共设立了四十一个业余学习班,其中包括三个业余初小班、五个业余高小班、一个业余初中班、两个工读班以及十六个生产队的政治夜校和十四个妇女班。第十六生产队因为离大队较远,参加大队的统一班组不方便,就自己单设各种班组。除了上述比较固定的学习班外,还有田间地头学习组、家庭辅导和小先生包教等形式。这样,就做到中、小学不出村,政治夜校不出队,使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机会,无论生产忙闲,都能一面劳动,一面学习,保证了业余教育常年坚持不懈。
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师资不足。高家柳沟大队遵照毛主席在“按语”中关于“教员是有的,就是本乡的高小毕业生”的教导,不断地从本大队的初中、高小毕业生中选拔教师,现在的三十余名业余教师和辅导员,大部分都是从业余班中培养出来的。同时,他们还组织全日制学校专职教师走出校门,同业余教师密切合作,共同承担了大队的全部教学任务,把全日制学校教育和业余教育结成一体。大队党支部还大力提倡能者为师、互教互学,识字多的教识字少的,哥哥姐姐教弟弟妹妹,子女回家教父母,许多社员既是学员,又是教员。这样就形成了一支专职教师、业余教师和大量的辅导员、小先生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解决了师资不足的困难。
适应当地需要 自编乡土教材
教材问题,是办好业余教育的重要问题。解放初期,高家柳沟曾经办过冬学和识字班,因为没有教材,想到什么学什么,学的东西不完全适合群众的需要。办记工学习班时,开始学什么也不太明确。经过群众讨论和实践,他们认识到,学习内容必须和当时农业合作社的记账需要结合起来。于是,确定先从社员的姓名学起,然后逐步地学到土地座落、各种农活和农具的名称,再学各种数码和记账格式等。这样,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毛主席在“按语”中指出:“要编这样两种课本。第一种课本应当由从事指导合作化工作的同志,帮助当地的知识分子,各就自己那里的合作社的需要去编。每处自编一本,不能用统一的课本。这种课本不要审查。第二种课本也应当由从事指导合作化工作的同志,帮助当地的知识分子,根据一个较小范围的地方(例如一个县,或者一个专区)的事物和语汇,加上一部分全省(市、区)的和全国性的事物和语汇编出来,也只要几百字。这种课本,各地也不要统一,由县级、专区级或者省(市、区)级的教育机关迅速地加以审查。做了这样两步之后再做第三步,由各省(市、区)教育机关编第三种通常应用的课本。以后还要有继续提高的课本。”
高家柳沟大队党支部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抓了教材编写工作。一九五六年,他们就编出了《记工识字课本》、《单元识字课本》等教材。这些教材,一般都具有生动、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地方色彩,适合本地群众的需要。一九五八年,为贯彻执行《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有关扫盲的规定,编写了《扫盲识字课本》。一九六○年,根据人民公社需要扩大和提高会计队伍的情况,编写了《会计教材》和《扫盲识字课本补充教材》。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深入发展的一九六八年和一九六九年,适应教育革命的需要,又编写了小学一至五年级的语文、算术课本,并编印了《乡土教材》和《乡土识字课本》,作为小学的补充教材。这些教材经过教学应用,受到贫下中农的欢迎。
高家柳沟大队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坚持了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放手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大队成立了由干部、教师、贫下中农代表组成的三结合的教材编写小组。每编一本教材,先由编写小组提出计划,然后到群众中去征求意见,搜集材料,加以整理,写成初稿,再交给群众试用修改。采用这种编写方法,集中了群众的智慧,使教材紧密结合实际。
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路线教育
“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论联合政府》)高家柳沟大队党支部在抓业余教育中,注意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他们经常组织学员学习毛主席的光辉“按语”和狠抓阶级教育,不断克服学习中的思想障碍。在办社初期,通过办记工学习班解决了记账员和会计之后,有些社员认为,有了自己的会计,合作社好办了,我们也就放心了,自己识字不识字关系不大。党支部及时组织社员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光辉“按语”,进行忆苦思甜的阶级教育,使大家认识到,文化不翻身,政权不扎根。毛主席把普及文化、扫除文盲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条件,我们解决了会计问题就自满起来是不对的,每个贫下中农都要学习文化。大家提高了学习热情,参加学习的人数越来越多。当各种学习班办起来之后,在干部中又有人认为,这回行了,咱的心尽到了,学好学坏不关咱的事了,因而有些松劲,会议上研究得少了,跟班学习的也少了。党支部发现这个问题之后,便组织干部学习毛主席的光辉“按语”和“不抓不行,抓而不紧也不行”的教导,使大家认识到:办起了学习班并不等于扫除了文盲和普及了社会主义文化,只有抓紧,才能使学习班收到好的效果。干部认识提高了,责任心增强了,对业余教育抓得更紧了。过了一个时期,在基本扫除文盲之后,有的社员又认为,文盲帽子摘掉了,认个票,看个信,记个账都不成问题了,再多学也用不着了。大队党支部又组织社员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光辉“按语”,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要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满足于扫除文盲是远远不够的。大家对学习文化的认识和自觉性又大大提高一步,劲头更大了。从以上三次自满情绪的克服,大队党支部体会到:只有使学员把学习文化同学习毛泽东思想联系起来,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联系起来,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永远不自满。
高家柳沟大队党支部在抓政治思想领导的同时,也十分注意加强业余教育的组织领导。他们经常集体研究,并分工由副书记亲自抓。在党支部领导下,大队和生产队两级都设有由各方面代表组成的学习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大队和各生产队的教学活动。参加委员会的各方面的代表分工负责:青年团抓青壮年的学习;妇代会抓妇女的学习;生产队的干部抓本队的学习。这就使全大队的文化教育工作,层层有人管,各种班组有人抓,有条不紊地健康发展。
高家柳沟大队开展社会主义业余教育的十六年,是充满着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十六年,是坚持毛主席的光辉“按语”和《五·七指示》,抵制和战胜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干扰和破坏的十六年。大队党支部从斗争中深刻地认识到,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是长期的,过去有,今后还会有,还要继续斗争,不断革命。他们把已经取得的成绩,当做继续前进的起点,认真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努力改造世界观,决心沿着毛主席在“按语”和《五·七指示》中所指引的道路,为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伟大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莒南县革命委员会联合调查组
附:五篇乡土教材
姓 氏
高家柳沟乡,周围四五庄。
要问几个姓,听俺对你讲:
高沈严马徐,陈薄吴丁王,
左魏任李刘,郭孙楚田张,
倪夏葛朱赵,姜卢瞿董庄。
同是一个姓,阶级不一样。
贫农下中农,都是苦里长,
本是一家人,团结有力量。
革命打先锋,生产当闯将。
(一九五五年编)
地 名
北岭顶,狼窝前,簸箕掌,公路边。
胡子岭,大路南,陈岭墩,峰山前。
老林沟,大庙南,大垛子,韩家堰。
西南洼,土坷?,月牙河,椅子圈。
毛主席,好领导,合作化,地连片。
学愚公,改自然,荒山岭,变良田。
(一九五五年编)
农机名
双铧犁,喷雾器,
磅秤、钢磨、粉碎机;
柴油机,抽水机,
轮铡、水泵、拖拉机;
弹花弓,轧花机,
油?、油榨、扒米机。
实现农业机械化,
增产丰收靠集体。
(一九六七年编)
财物管理
财物管理,节约勤俭,
日清月结,不嫌麻烦。
月底公布,听取意见,
巩固集体,发展生产。
公共财产,细心保管,
大公无私,严禁贪占。
及时检查,保证安全,
有了成绩,决不自满。
自力更生,不怕困难,
艰苦奋斗,永远向前。
(一九六八年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