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6月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开门办学 多快好省地培养师资
——组织巡回辅导教学的一些体会
广东师范学院革命委员会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教育要革命”的教导,我院采用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在筹办普通班的同时,组织巡回辅导队进行巡回教学。从一九六九年七月起,我们先后组织了三十一支巡回辅导队,到全省八个地区四十个县、市,协助地、县、社举办了三十一期中学师资培训班,有八千多中、小学教师参加学习;到九十一个公社流动辅导在职教师近一万人。广大工农群众和革命师生称赞巡回辅导队是“教育革命的轻骑队”,是办在农村的“流动大学”。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摧毁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掌握了文权,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全省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中学生比文化大革命前增加了二倍半。但是,原有中学师资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需要。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提拔了一部分小学教师到中学任教,抽调一批经过劳动锻炼的知识青年和复员转业军人充实教师队伍。这些同志迫切要求提高政治和业务水平。
面对这种情况,师范学院部分革命师生深入农村学习、调查,急贫下中农之所急,提出组织巡回辅导队,上山下乡,送教上门的倡议。这一革命倡议得到领导的支持。但是,有人却认为,搞巡回辅导“不正规”,“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围绕着要不要办巡回辅导队,在学院开展了一场大辩论。宣传队、革委会领导革命师生,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在教育工作方面,不但要有集中的正规的小学、中学,而且要有分散的不正规的村学、读报组和识字组”等指示,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使大家认识到必须沿着毛主席《五·七指示》的光辉道路,多快好省地培养师资。认识提高了,革命师生立即组织巡回辅导队,走出高楼深院,到三大革命运动中去办学,一面接受工农兵再教育,一面开展辅导活动。
在巡回教学中,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政治是统帅,是灵魂的教导,组织师生反复学习《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和《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关于加强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决议》,批判单纯业务观点,肃清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智育第一”的余毒,坚持用毛泽东思想育人建队,全面落实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指示。辅导队适应农村需要,主要采取三种形式办学。
一、定点办班。这就是以地、县师范学校为点,举办教师学习班,集中培训。学员主要是小学、初中教师和部分复员转业军人、知识青年,一般经过三至六个月学习,回去担任初、高中的教学工作。学习内容主要是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指示,同时总结、交流教育革命实践经验,学习一些必要的业务知识,提高用毛泽东思想统帅社会主义文化课的能力。在辅导工作中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急用先学,学用结合,收到较好的效果。如辅导队协助曲江县师范学校举办的教师培训班,有学员五十三人,大部分是小学教师,经过两个半月学习,有五十二人回去担任初中的教学工作,一般表现比较好,受到贫下中农的欢迎。
二、分散辅导。深入公社、大队,特别到山区和边远地区流动辅导,就地培训。辅导形式因时因地制宜,对教学中的个别疑难问题,个别解决,共同性的问题,集中到公社辅导。辅导时间,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几天,一般都是利用农忙假、业余时间进行。辅导队在徐闻县三个月,通过办短训班辅导学员一千多人。
三、建立业余辅导网。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有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的教导,辅导队协助公社建立和健全教育辅导网。辅导网做到“五定”:定领导,定辅导员,定制度,定地点,定活动内容。辅导活动形式多样:讨论新教材,集体备课,上试教课,上辅导课,讲用会,经验交流会等。辅导队把政治思想好、教学水平比较高的教师组织起来,和他们一起开展辅导活动,在实践中共同锻炼和提高,为辅导网培养一批骨干。如巡回辅导队协助曲江县白土公社建立辅导网,一年多来,一直坚持“五定”制度,积极开展各种辅导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巡回辅导队到三大革命运动中办学,走同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有利于在使用中改造和提高原有教师。农业基础系有位生物教师,过去在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毒害下,理论脱离实际,一九六五年他作了《提高幼兔成活率》的研究报告,但是,对学院养兔场的兔子成批地死亡,他却毫无办法。去年,他参加了辅导队,在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下,把畜牧兽医课搬到牛棚猪舍去上,学习了贫下中农的实践经验,摸索出猪、牛病常用针灸穴位和牲畜发病季节特点,给学员讲牛流感防治、猪喘气病医疗法等,短短两个月,使学员很快掌握了常见猪牛病治疗知识和方法,并带领学员为贫下中农医好猪、牛六十多头,三鸟二百多只。他深有体会地说:“过去为个人名利,象走进了死胡同;现在为工农兵服务,革命的路子越走越宽。”
旧师范大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严重脱离三大革命运动实际,培养出来的学生“图书资料装满箱子,公式定理装满脑子,到了中学就没法子”。巡回辅导队把师范学院办到社会上去,紧密结合三大革命运动实际,设立课程和组织教学,并编写了一些专题性教材。这对改造旧师范大学和教材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2版()
专栏:

在社会“工厂”中锻炼
开封地区语文师资学习班学员 赵寿亭
开封地区革委会、尉氏县革委会和开封师范学院联合举办了“开封地区语文师资学习班”。学习班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文科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的教导,带领师生深入农村,在三大革命运动中改造思想,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特别是我们到尉氏县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先进集体——大马公社大马大队,一面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面进行学英雄、写英雄的教学活动,广大贫下中农的崇高品质和模范事迹,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育。
在饲养棚里,模范饲养员李大伯给我们讲述了他的苦难家史,以及解放后同阶级敌人和生产中的困难作斗争的事迹。一九六二年,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在农村刮起一股“三自一包”的黑风,他同广大贫下中农一道,坚决加以抵制,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他身在饲养棚,十六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地为集体养好牲口。我根据李大伯的事迹写了一篇《人心红,牛马壮》的通讯,受到了贫下中农的好评。
这次写作同过去的作文截然不同。当我在中学读书的时候,语文教师要我们写一篇农村题材的作文。那时,我们关在学校大门里,闭目塞听,根本不了解三大革命运动实际,更不了解贫下中农的思想感情。我经过苦思冥想,写了一篇鼓吹个人发家致富的作文。然而,就是这样一篇文章,却得到了语文教师的好评,并推荐给全班同学传阅。
这两篇文章,同是农村题材,但却是在两条根本不同的教育路线下的产物,反映了两个对立阶级的世界观。从这里,我深深体会到:大学文科只有紧紧地联系三大革命运动实际,才能培养出真正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第2版()
专栏:

开门办学好!
华中师范学院工农兵学员 杜耀江
我是华中师范学院赴咸宁师资训练班的工农兵学员。我们开门办学的时间虽不长,但受教育很大。
有一次,在畜牧场学习时,一件事狠狠地触动了我的灵魂。一天,我们正在学习猪和牛的疾病防治的时候,场里一头奶牛要流产了。正在讲课的老贫农兽医来不及换工作服,马上带领学员赶到了现场。经过检查,要动手术。老贫农就脱下长裤、衬衣,用手伸到母牛的子宫里,去拿坏死的小牛,牛粪流出来,溅到他的身上。有个别同志急忙躲开,我也犹豫了一阵子。而老贫农呢?却若无其事地一面作手术,一面讲解。他作手术非常认真、细致。我边听边想,灵魂深处爆发了两种思想的激烈斗争,觉得这节课不但是一堂学习治牛病的课,而且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开门办学,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学习,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扎实,使学校教育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
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开始,我担心开门办学会学不到东西。事实证明:开门办学,不仅能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而且业务知识也学得活,记得牢,用得上。这是关在书斋里、从书本到书本那种学习方法所远远不能比拟的。有很多东西,从书本上学,不容易搞清楚,到实践中去学,很快就懂了。例如,怎样做糖化饲料,我看了不少书,都没有学会。这次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人师傅指导下,在较短时间内不仅学会了做糖化饲料,也学会了做发酵用的中曲。再如学习防治水稻的病虫害,书上关于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的形状、颜色、习性等等写得不少,我背了一个月也没有背熟。这次跑到田里实地观察,找到不少螟虫,很快就弄清楚了二化螟和三化螟的区别。回想过去,受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毒害,关门读书,理论脱离实际,既学不好,更用不上。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师范院校开门办学实在好。


第2版()
专栏:

在三大革命运动中改革师范教育
吉林省革命委员会、吉林师范大学革命委员会联合调查组
遵照毛主席关于“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伟大教导,吉林师范大学和永吉县革委会于一九六九年在河湾子公社合办了一所“五·七”分校。
这所学校坚持在三大革命运动中进行教学,用毛泽东思想培养学生。两年多来,采取多种形式,多快好省地培养了四百五十多名教师,受到了工农兵的称赞。他们说:“‘五·七’分校的学员由贫下中农选送,毕业后又回到农村。他们念了一年半大学,身上的泥土不减,手上的老茧不退,思想更红了,本领更高了,这才是我们的大学生。”
一九六九年初,学校斗、批、改正不断深入发展,师范大学应该如何办的问题,成为全校师生议论的中心。当时,在刘少奇一类假马克思主义政治骗子散布的“师范学校是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谬论影响下,一时刮起了“斗、批、散”的歪风;还有人关起门来搞设想,提方案,只想蹲在高楼里面“改造”旧师大。
驻校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为了排除右的和“左”的干扰,组织了三十个教育革命实践队深入到长春、吉林、通化、白城等四个地区,调查城乡教育革命情况,又到永吉县做了重点调查,广泛听取了工农兵对师范大学如何办的意见。通过调查,广大师生认识到:旧师大关门办学,不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不顾师范教育的特点,一味追求向综合大学看齐,培养的学生脱离无产阶级政治,脱离工农兵群众,脱离实际,缺乏为党的教育事业服务的真本领。同时也看到,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各地中学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教育革命发展的需要,认识到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必须彻底克服“三脱离”,实行开门办学,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同广大工农兵一起办学,用毛泽东思想培养新型教师。
“五·七”分校根据毛主席“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导,培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人。他们的做法是:
坚持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
“五·七”分校的学员都是贫下中农选送的优秀子女。为了使学员保持贫下中农的本色,并且在政治上业务上有所提高,分校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要把接近工农群众这件事,造成一种风气”的教导,引导学员继续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分校在工厂、农村有固定联系点,建立了经常联系的制度,学校的教学计划等都征求工农群众的意见。学员定期向本社、队贫下中农汇报学习和思想情况,学校也经常派人到有关工厂、公社汇报工作。学校教学工作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学校聘请了一百多名工农兼职教师。这些教师都是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他们言传身教,给学员以很大教育,增强了学员的无产阶级感情,给今后为贫下中农掌好文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继承和发扬“抗大”传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毛主席教导我们:“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分校在办学中充分发扬民主,经常对学员进行路线教育,把办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交给学员讨论,增强学员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
这所学校从创办时起,就以“抗大”的革命精神来育人建校。他们以“抗大”为榜样,坚持走“五·七”道路,艰苦奋斗,勤俭建校。他们自己搭炕、修墙,开荒种地,因陋就简、修旧利废办起了学工工厂和土试验室。分校的师生到一所中学进行教育革命实践时,用土办法,在很短时间内制成了质量较高的“九二○”农药,并为公社办起了“九二○”农药厂,培训了二十八名技术员。贫下中农说:“五·七”分校培养的人,做出了旧大学生做不到的事情。
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五·七”分校从三大革命运动需要出发,紧密联系中学教育革命实际,设置了文科综合专业(政、文、史)和理科综合专业(数、理、化)。在教学内容上,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文科以毛主席著作为基本教材,选学马、列有关著作,联系现实阶级斗争,活学活用,提高学员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科从农业机械化等需要出发,选择拖拉机、电动机、农药化肥、水库测量等为重点,进行数、理、化的综合教学。例如,理科师生在教学电机课时就到电机厂去上。过去,旧师大上这门课要讲二百四十个小时,学生学了之后还不会用。现在,上这门课,先由电机厂的工人师傅作指导,学员亲手装配了十四台电动机。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工人和教师一起进行理论教学,仅用了三十三个小时,学员就掌握了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的原理,还学会了电动机的下线和维修。学员说:“这样教实在好,学得明白,记得牢,用得上。”
最近,“五·七”分校发动群众总结了整个教学过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他们体会到,师范院校要坚持开门办学,教学紧密联系三大革命运动,应采取厂校结合、社校结合和大学中学结合三种方式,并根据师范教育特点,把整个教学过程大体分为互相联系的四段:第一,狠抓根本,打好思想基础。入学后首先学习毛主席教育思想,批判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调查中学教育革命情况。第二,参加实践,边学边干。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坚持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把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结合起来。第三,在实践基础上,总结提高。把在三大革命运动实践中学到的感性认识,通过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第四,到中学参加教育革命实践时,要担任政治思想工作和教学工作,学会用毛泽东思想培育人。
吉林师范大学为了适应今后全省中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准备把设在德惠、桦甸两县的教学基地,也办成“五·七”分校,把设在长春的本校和三个分校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学校体制,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胜利前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