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5月1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豫皖苏鲁淮河流域人民响应毛主席关于治淮的号召
认真总结经验兴修水利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
据新华社十一日讯 一九五一年五月,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题词发表了。毛主席的题词,进一步指明了根治淮河的方向,表达了淮河流域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
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河流。全流域地处我国腹心,包括豫、皖、苏、鲁等省的一部分,是重要的农业地区。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破坏,解放前,千百年来,淮河流域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广大群众受尽了苦难。全国解放后,毛主席以伟大的气魄,作出了根治淮河的重大决策。毛主席发出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激励着全流域亿万人民战胜灾害改变自然面貌的斗志,迅速掀起了一个宏伟的治淮“人民战争”。经过二十年的治理,流域各省陆续建成一批中小型和大型水库工程,兴建了一批蓄洪工程,并整修河道,开辟了新沂河、新沭河和苏北灌溉总渠等入海出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豫、皖、苏三省人民同心协力,完成了开挖新汴河和治理沱河的工程。各地还根据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兴修了一批水利排灌工程。这些工程的建成,使淮河流域抗御洪、涝、旱灾能力大大加强,灌溉面积迅速扩大。在兴修水利的同时,各地紧密结合整地改土,防治盐碱,搞好农田基本建设,使多灾低产的淮河流域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流域各地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成批涌现,不少社队粮食产量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水电和航运等各项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
二十年来,在治淮战线上,充满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广大人民群众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同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治水路线,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保证治淮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党的“九大”以来,特别是去冬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以来,淮河流域各地党组织和革委会全面规划,加强领导,发动群众,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掀起以兴修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新高潮。他们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大中小结合,以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因地制宜地修渠建坝,整修河道,建站打井,防治盐碱,改良土壤,大力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为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2版()
专栏:

治水结合深翻改土
河南淮河流域大批社队实现一人一亩水浇地
河南省淮河流域广大人民群众,在毛主席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指引下,去冬以来继续深入开展以兴修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建设活动。他们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经过一个冬春的奋斗,已疏浚大中河道二十多条,兴建、续建一批水库和塘堰坝工程,新打机井两万多眼。治水结合深翻改土,进一步扩大了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的面积。现在,这个省淮河流域已有一些县市和一大批社队实现了一人一亩水浇地,为夺取农业新丰收创造了良好条件。
河南地处淮河上游,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包括信阳、驻马店、许昌、周口、开封、商丘等八个地区和郑州、开封、平顶山等三个市的七十个县市,是河南省粮、棉、油集中产地。二十年来,流域人民在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对淮河水系展开全面治理,使山区洪水得到部分控制,平原地区形成排水系统,并发展灌溉,初步改变了河沟淤塞、水系紊乱、有雨即涝、无雨干旱的局面,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去冬以来,这个省淮河流域人民继续狠抓农田水利建设。豫东和淮北平原上的开封、商丘、周口、驻马店等地,积极打井配套,深翻平整土地,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淮南地区在继续兴建水库的同时,大搞原有水库和灌区的续建配套工程。伏牛、桐柏等山区丘陵地区,以蓄为主,劈山导河,建库修渠,平整土地,大批修建旱涝保收田。在工业部门的大力支援下,各地积极开展打井活动,为建成的机井配套,尽快发挥灌溉效益。
坚持水利为农业增产服务的方向,把治理淮河与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结合起来,这是河南省治淮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去冬以来,淮河流域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一面治水一面改土,广开肥源,建设旱涝保收的农田。共产主义战士杨水才的家乡——许昌县水道杨大队,根据杨水才生前提出的“治岗与平地、治岗与深翻、治岗与水利三个相结合”的原则,去冬以来,在东西两岗上起高垫低,分块平整,积肥造林,打井修渠。经过两个多月的战斗,在坡岗地上建成大寨田三百多亩,新打一百四十多米深的机井三眼。昔日两岗加一洼、一里十三坡的水道杨,如今已有水浇地近二千亩,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八十,每人平均一亩七分,为夺取农业新丰收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河南省淮河流域广大人民群众从多年来治淮斗争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自力更生还是依赖国家,这是水利战线上两条路线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上蔡县过去打机井都是依赖水利部门的专业打井队,打井用的物料大多由国家供应,建设一眼井要国家投资千元以上,建井速度很慢。去冬以来,广大干部、群众,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批判依赖国家的思想,进一步激发了自力更生的精神。仅一个冬春,全县新打机井一千二百六十八眼,并全部配套,扩大了水浇地的面积。
河南省淮河流域广大人民群众牢记毛主席关于局部服从全局的教导,在治理淮河过程中,发扬团结治水的光荣传统。他们处处以大局为重,在开挖沟河、兴建库渠等水利工程时,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利益出发。豫、皖、苏三省人民团结开挖新汴河、治理沱河,使大面积涝灾基本解除以后,夏邑县要在沱河上兴建一座大型节制闸,拦截河水,发展灌溉。起初,他们把建闸的地点选在离下游永城交界处不远的地方,后来又移到交界处,最后定在永城县境内。他们说,虽然越往下游河道越宽,建闸的规模就越大,投入的资金就越多,但受益的面积也就越大。我们和永城虽不是一个县,但目标是一个,都是为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建闸工程开工以后,永城人民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主动为夏邑的民工腾房子,搬行李,帮助克服困难,加强了两县人民的战斗团结,推动了工程的顺利进展。


第2版()
专栏:

小型为主 配套为主 社队自办为主
安徽淮河流域人民深入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安徽省境内淮河流域人民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坚决贯彻执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深入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活动,为农业增产创造条件。
从去冬以来,这个省淮河流域各县根据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的原则,普遍挖沟打井,修塘开渠,筑坝建库,进一步为过去兴建的骨干工程配套,并且因地制宜地新建和续建了一批机电排灌站,提引淮河水灌溉农田。在淮北平原,拓宽加深了肖濉新河和濉河的三条支流,为新汴河、濉河工程配套。在淮南地跨几个县市的淠史杭灌区,狠抓蓄水工程、渠系配套,使库、渠、塘相连,初步形成灌溉网。旱灾威胁严重的定(远)凤(阳)嘉(山)和天长丘陵地区,拦冲筑坝,兴建库塘,发展灌溉事业。与此同时,各地开展打井活动,从地下取水灌田,以补地面水之不足。去年一年,淮北平原农村共打机井一万多眼,砖井、半砖井、土井七万多眼。各地还把治水与改土结合起来,大力深翻和平整土地,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
安徽地处淮河中游,境内流域共三十二个县市,人口约两千万,面积六万五千多平方公里,耕地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多。解放前,由于历代封建王朝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淮河水系被打乱,黄河水在淮河流域东冲西闯,造成严重灾害。新中国诞生不久,伟大领袖毛主席作出了根治淮河的重大决策,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二十年来,安徽人民遵循毛主席的教导,兴建了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四座大型水库以及大批中小型水库;兴建了利用这四大水库和龙河口水库的水进行灌溉的淠史杭大型灌溉工程;开辟了新汴河、五河县以下的内外水分流工程等大型人工新河。同时,培修加高淮北大堤,兴建蓄洪工程,控制淮河水的泛滥。经过二十年的建设,许多地区增强了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农业生产出现新的面貌,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成批社队超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
去年春季以来,省革委会进一步加强了对淮河北部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领导,总结和推广了萧县郭庄大队和利辛县柳西大队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的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田水利建设的进展。凤阳县白山凌生产队,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坡,羊肠小涧穿村过”的地方,自然条件很差。解放前,在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下,贫下中农过着“十年倒有九年荒,身背花鼓走四方”的悲惨生活。近几年来,贫下中农怀着彻底改变穷山沟面貌的强烈愿望,自力更生筑拦水坝,兴修水库,建设稳产高产田,使粮食平均亩产已由一九六六年的二百四十六斤,增加到一九七○年的八百斤。去冬今春,他们又为水库进一步配套。
各地在兴修农田水利工程中,注意全面规划,力求因地制宜,做到多快好省。凤台县过去已建立二十八个电力排灌站,对农业增产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各社队尝到建站的甜头,积极性很高,去冬计划再建立十七个站。县革委会经过调查研究,认为这样全面铺开,摊子太大,分散财力、物力,不能使工程尽快发挥效益。他们同基层干部和群众商量,决定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建立六个站。在建站中,县革委会发现个别地方集中劳力过多,准备兴建短期不能受益的工程。于是,又及时帮助社队把长远建设和当前建设结合起来,着重抓好当年受益工程。由于加强了领导,进行了全面规划,这个县的农田水利建设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第2版()
专栏:

山东淮河流域群众掀起兴修水利和农田建设新高潮
力争尽快实现遇旱有水、遇涝排水的目标
山东省淮河流域的广大革命群众,去冬以来掀起以兴修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建设新高潮,力争尽快实现遇旱有水、遇涝排水的目标,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
鲁西南和鲁南的菏泽、济宁、临沂地区及枣庄市,地处淮河流域。解放前,这里水、旱灾害频繁,是有名的多灾区。全国解放以后,广大人民积极响应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投入治理淮河水系的战斗。二十年来,他们采取统一规划,蓄泄兼筹,综合治理的办法,在鲁西南平原,先后疏浚了万福河、洙水河、赵王河,开挖了红卫河、洙赵新河,扩大了梁济(梁山县至济宁段)运河、韩庄运河等骨干河道,提高了防洪排涝能力;在沂、沭、汶、泗等河的上游,大搞水土保持,整地改土,含蓄水源,修建水库,拦蓄洪水;在中下游和沿湖地区,发展灌溉,建成了一片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一些平原洼地和滨湖地区,还利用河水、湖水改种水稻,粮食产量迅速提高,初步改变了低产面貌。
去冬以来,临沂、菏泽、济宁等地区在总结治淮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疏浚河道,修建水利工程,整地改土,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
临沂地区人民牢记毛主席关于“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伟大教导,去冬以来组织水利大军,因地制宜地建设大、中、小型水库的灌溉配套工程,开挖、整修总长六千多华里的渠道两千多条,共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一百多万亩。微山湖滨的鱼台县,广大革命群众去冬顶风冒雪,兴修农田水利,一个冬春完成全年的水利配套任务,机电排灌水平大大提高,使灌区内大部分耕地能排能灌。滕县岩马水库的水,过去只能灌溉平原耕地,山区不能受益。去冬以来,广大群众在岩层中开挖环山渠道,沿途还长藤结瓜,修建了四十座小型水库和塘坝。这些工程全部完工后,就能把岩马水库的水引上山,灌溉山区的一部分耕地。
山东淮河流域各地的党组织和革委会,进一步加强了对治理淮河的领导。去冬以来,派出大批干部深入水利建设工地,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组织广大群众因地制宜地开展以兴修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建设活动。经过一个冬春的奋斗,大批工程陆续建成并开始发挥效益,防洪排涝能力大大提高,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建成了一批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目前,从沂河、沭河两岸到微山湖滨,广大农村结合春种和田间管理工作,继续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力争尽快完成淮河流域各项水利建设任务,为夺取农业的新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水利电力部调查组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2版()
专栏:

江苏淮河流域全面规划加强领导中小型和大型水利工程同时发展
江苏省淮河流域地区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全面规划,加强领导,去冬以来,带领群众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开展以兴修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到三月中旬,已经完成的水利工程的工作量,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七十。过去受淮河危害的徐州、淮阴两个地区,广大群众怀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雄心壮志,大力修渠筑坝,建站打井,劈山引水,改良土壤,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各地在兴修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同时,在国家统一安排下,继续建设治理淮河水系的大型工程,其中包括淮水入江水道工程、分淮入沂工程以及新沂河、中运河、里运河等整修加固工程。
淮河水系的河流,在江苏境内有淮河、沂河、沭河、泗水,流域面积达五万九千八百平方公里,苏北广大地区处于这些河流的下游。解放前,这些河流经常泛滥成灾,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解放后,在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指引下,苏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对这些河流进行了治理。二十年来,在苏北大地上兴建起导沂整沭工程,开辟了沂、沭、泗流域的洪水出路;建成苏北灌溉总渠,为淮河增辟一条入海出路。同时,普遍整修加固江、海、湖堤防,建成一批大、中、小型闸坝和引水蓄水工程,开挖、疏浚一批排涝、灌溉河渠,在低洼地区建起一批机电排灌站。这些工程的兴建,使淮、沂、沭、泗河流的洪水得到了初步控制,保护了里下河和新沂河南北地区的安全,大大提高了农田抗御旱涝的能力,进一步扩大了灌溉面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干扰、破坏治理淮河的工作,致使苏北地区已有的工程防洪除涝标准还不高,洪水出路偏小;有的地区灌溉水源不足,农田水利工程还不配套。
江苏省有关地区的党组织和革委会,发动群众狠批了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认真总结了治淮的经验教训,决心带领群众加快治淮的步伐,根治洪害,排除内涝,扩大灌溉面积,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一九六九年九月,扬州、淮阴等地区参加治淮的群众,奋战八十多天,胜利完成了淮水入江水道第一期主体工程。接着,又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投入淮水入江水道第二期工程的战斗。
在治理淮河的斗争中,江苏省淮河流域的广大革命人民遵照毛主席关于“要提倡顾全大局”的伟大教导,发扬了团结治水的风格。他们配合山东省的分沂入沭的工程,在下游进行了新沂河的疏浚工作,把上游的洪水直接引入黄海,一方面减轻江苏境内沂、沭、泗地区的洪水威胁,另一方面也为山东省扩大上游的洪水出路创造了条件。对于淮河上游下泄的洪水,江苏省也采取开门让路的原则,兴建了象入江水道、分淮入沂等一系列工程,满足上游的排水要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