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毛泽东思想的灿烂光辉照耀着四千里青藏线
——记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某部贯彻落实《五·七指示》的先进事迹
青藏公路,是从祖国内地到西南边陲的一条重要交通大动脉。它从青海的西宁到西藏的拉萨,中间绕过浩瀚的青海湖,穿过茫茫戈壁滩,跃过风雪昆仑山,跨过“世界屋脊”唐古拉,全程四千里。战斗在这条公路线上的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某部广大指战员,十几年来,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出色地完成了以运输为主的各项战斗任务。
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光辉的《五·七指示》以后,这些日夜奋战在风雪高原上的战士,坚决贯彻落实。他们更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深入开展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狠批资产阶级,狠批修正主义,进一步发扬人民解放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生产队的光荣传统,同当地人民群众一起与天斗,与地斗,全面建设青藏线,使四千里青藏公路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创前人没有创过的业绩
青藏线上山高缺氧,气候严寒。不少地方,没有树,没有草,没有飞禽走兽,从来没有人在这里搞过生产。资产阶级“学者”、“权威”把这些地区叫做
“生物禁区”、“不毛之地”。
战斗在青藏线上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在毛主席的光辉的《五·七指示》鼓舞下,决心在这“生物禁区”和“不毛之地”种出蔬菜和粮食来。
被总后勤部树为“红旗兵站”的当雄兵站,座落在海拔四千三百米的藏北高原。这里气候多变,时风时雪,时霜时雹,无霜期很短,条件非常恶劣。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指战员,决心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唤醒这沉睡千年的荒山。他们顶风冒雪,开出了一块菜地,种下了菜籽。可是菜苗出土不久,一阵风霜,全部干枯。在困难面前,党支部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关于“一切不经过自己艰苦奋斗、流血流汗,而依靠意外便利、侥幸取胜的心理,必须扫除干净”的教导,进一步坚定了战天斗地的决心。第二次种下菜籽,苗长出来了,又被一场冰雹砸得精光。面对自然灾害,同志们豪迈地说:“只要我们抬起头,高原就得低下头!两遍不成种三遍,革命战士能胜天!”就这样,经过艰难曲折的斗争,不断总结经验,终于在新开垦的十二亩荒地上,夺得了蔬菜丰收。
在海拔四千三百米的地方种出了蔬菜,能不能养出肥猪?当雄兵站的指战员决心乘胜前进,揭开这个“自然之谜”。高寒缺氧地区,小猪很不容易成活。但是困难再大,也难不倒大家落实《五·七指示》的雄心壮志。猪病了,他们就给猪打针、喂药。冬天,他们就给猪生火取暖。母猪产崽时,饲养员干脆把铺盖搬到猪圈里,日夜精心守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经过多次失败,有了经验,终于养出了藏北高原的第一代肥猪,为高寒地区的养猪事业创出了一条路子。
《五·七指示》在藏北高原开出了鲜艳的红花,给了全线指战员以深刻的启示。藏北高原能种菜,戈壁沙滩行不行?驻守在昆仑山下的总后勤部四好连队标兵、某部十四连,首先在布满卵石层的戈壁滩上排石造田。他们把沙石一锹一锹地挖出来,筛出卵石,留下细砂,然后从很远的地方拉来黄土,拣来牛粪,铺成一尺多厚的人工土层,造出了十三亩田。他们还挖沟修渠,把昆仑山溶化的雪水引到田里,洗掉盐碱,浇灌菜苗,在“天上无飞鸟,地上无青草”的茫茫荒滩里,开辟了一块郁郁葱葱的绿洲。
戈壁滩上种出了白菜、萝卜,同志们又给自己提出一个新课题:在这气候严寒、无霜期短、风沙很大的高原上,能不能种出细菜?格尔木大站生产队的同志们开始了艰苦的实践。高原种细菜,首先要突破育苗关。下种季节,内地已是春暖花开,这里还是寒风刺骨。开头几次试种,菜苗都被冻死。他们到几十里路外割回大量芦草,编出大批草帘,给菜地修起围墙,搭上天棚。保温问题解决了,菜苗长出来了,可是长着长着,黄瓜和西红柿光长枝叶不开花。问题在那里?毛主席说:“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大家遵循毛主席的教导,反复观察分析,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原来是菜地的温度太低,又缺乏有机肥料。他们对症下药,剪去一些枝叶,使秧苗得到比较充足的阳光照射,并追施了有机肥料。不几天,瓜秧和菜苗都开出了黄花,结出了瓜果,但是,几天功夫,瓜果又萎缩脱落了。他们经过反复研究,找到了瓜果脱落的原因,是由于高原没有昆虫传播花粉。于是,他们就采取人工授粉,终于在戈壁滩上生产出了黄瓜和西红柿。接着,他们乘胜前进,又成功地种出了菜花、冬瓜、芹菜、莴笋等二十一种细菜。
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单位的实践成果,进一步鼓舞了青藏线上广大指战员的斗志。一个落实《五·七指示》,全面加强青藏线建设的群众运动,在部队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波澜壮阔地开展起来了。青藏公路沿线气候和自然资源不一样。各部队都根据当地的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有的多搞农业,同时发展猪、羊、牛的生产;有的多搞畜牧业,发展牛、羊,并大力组织打鱼、做豆腐、生豆芽等副业生产。医院和各部队的卫生队,深入荒山野岭,大量采制中草药。此外,指战员们还充分利用高原的自然资源,兴办煤矿、盐场、钾肥厂等小型工业。现在,漫长的青藏线上,已经做到团有生产基地,连有菜园,伙食单位有猪圈,所有兵站有牛羊,沿线还办了不少小工厂,各项生产都在蓬勃发展。
“五·七”红花红烂漫
《五·七指示》的丰硕成果,象烂漫的山花,开遍了整个青藏线。
过去,这里一年四季很少吃青菜,日常吃的主要是内地运来的脱水菜,其他副食也靠内地供应。自从指战员们建起生产基地,大搞农副业生产以来,部队生活改善了,兵站对过往人员的招待工作也做得更好了。
过去,这里用煤也是内地运来的。现在,他们在海拔五千一百米的高山上找到煤矿,开山挖煤,并且利用回程空车把煤带到沿途各部队,既保证了需要,又大大节省了生活用车。青藏线上的基本建设在大力进行,需要的砖瓦等材料过去也全靠内地运来。现在,他们根据沿线的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办起了砖瓦厂、石灰厂、木材加工厂,既减少了运输用车,又保证了材料的及时供应,对加速运输线的基本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青藏线上,运输里程长,气候条件差,汽车行驶时间不长就要中修或大修。过去,各汽车团的汽车,大修时需要送往内地,修一次车往往要用半年以上的时间。在《五·七指示》的光辉指引下,他们提出了
“汽车大修不出团”的战斗口号,经过广大指战员的努力,一九七○年,各个汽车团和修理厂一起完成了汽车大修任务,改变了车辆送内地修理的局面,保证了稳定的出车率。
在落实《五·七指示》过程中,广大指战员加强了群众工作,积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沿线各族人民群众。他们说:离开了人民群众,建设钢铁运输线就是一句空话。他们把四千里青藏线当作传播毛泽东思想的广阔阵地,大办红色宣传站,争当毛泽东思想宣传员,及时向各族人民传达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宣传国内外大好形势。许多战士经常和群众一起开讲用会,一同办学习班,有力地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这期间,各医院和兵站的医务人员还组织医疗队深入牧区,一面宣传毛泽东思想,一面为农牧民治病,帮助少数民族培训“赤脚医生”,建立合作医疗制度。大做群众工作的结果,广大农牧民把战士看成是自己的子弟兵,把青藏线看成是自己的运输线。大雪封山,他们帮助战士推车开路;兵站缺柴,他们主动送来牛粪;指战员在农业区开荒种地,他们冒着严寒,自动带着粮食、帐篷,前来参加劳动,介绍当地耕作经验。人民群众的关怀和帮助,保证了运输线畅通无阻,大大促进了运输任务的完成。
大学校里育新人
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指战员改造了高原的面貌,改造高原的战斗又进一步锻炼了广大指战员。沸腾的高原成为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改造人的红色熔炉,四千里青藏线是培养能文能武、亦工亦农的革命战士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
在这个大学校里,老干部更加焕发了革命的青春。在革命战争年代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的老战士吕传銮,最近几年,从内地调到西北高原,从西北高原又调到海拔五千二百米的唐古拉山兵站当站长。党把他放在那里,他就在那里落实《五·七指示》,执行和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在唐古拉山兵站,他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带领广大战士在冰山雪岭上开荒种地,养猪种菜,让“五·七”红花在世界屋脊开放。到了六、七月,他又带着大家到唐古拉湖去打鱼。这时节,内地是炎热的三伏天,这里却还是山上积雪不化,湖面漂着冰碴。到了湖边,他带头脱掉棉衣,跳进冰冷刺骨的湖水。他身患慢性肠胃炎等疾病,冰水一激,腹部阵阵疼痛,他朗诵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勇敢地带领大家拨开冰碴,撒网捕鱼。天气越冷,他热情越高,困难越大,他干得越欢。有一次,捕鱼后返回兵站的途中,由于才下过一场大雪,太阳一照,雪山耀眼,吕传銮和其他几个同志得了雪盲,眼睛酸痛,泪水直流。他让战士们骑上牦牛,自己背着鱼,走在后面赶牛。山高缺氧,雪深路滑,在十几公里的路上,他晕倒了四次。到了休息地,他不顾眼睛的疼痛和极度疲劳,放下背上的鱼,又给大家生火取暖。同志们望着吕传銮风尘仆仆的面孔,感动地说:“咱站长真象一株唐古拉山的不老松啊!”
在这个大学校里,一批批来自祖国各地的青年在茁壮成长。共产党员、某汽车团驾驶员成元生,高中毕业后,怀着保卫祖国的坚强决心,离开山青水秀的江南故乡,来到了风雪高原。在解放军这所毛泽东思想大学校里,他认真读毛主席的书,处处按照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办事。一九六八年六月的一天,他带病进藏执勤。当车队要从拉萨返回时,领导上和同志们一再留他在拉萨治病,他坚决不肯。汽车行驶到海拔四千多米的一座大山时,空气稀薄,他头痛得很厉害,豆大的汗珠往下直淌。但是他象以往一样顽强地坚持着开车前进。坐在他旁边的新驾驶员几次要换他。他说:“这一段路不好走,还是我来开吧!”他以惊人的毅力,安全地开过了这段三十公里的艰险路程。
在这个大学校里,一批批又红又专、能文能武、亦工亦农的共产主义新人在成长。他们拿起枪能打仗,拿起锄头能种地,拿起榔头能做工,拿起笔杆能批判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多面手。沱沱河兵站卫生员宋朝鲜,在落实《五·七指示》的过程中,炼红了思想,练出了一专多能的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平时他是卫生员,兵站接待任务繁重的时候,他端起盘子是招待员;炊事班忙不过来,他系起围裙是炊事员;站岗的战友生了病,他端起枪是警卫员;生产班人手少了,他拿起鞭子是放牧员。去年四月,兵站为了发展牧业生产,派他和战士张彦生到千里之外的青海省某地去赶牦牛。高原的四月,仍然是冰雪铺地。白天,他俩顶着风前进;晚上,他俩在草滩上扎好小帐篷在里边宿营。经过半个多月的行军,他们走到了预定的放牧点。可是,牧民们搬走了。他们又勇往直前,四处寻找。路上,带的干粮吃光了,他们就去打野羊、野马充饥。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俩终于找到了放牧队,赶回了五百头牦牛。在赶牛返回兵站的一天下午,突然遇到鹅毛大雪。晚上,雪大风急,牦牛全部跑光了,他们又踏着没膝深的积雪四处寻找。山高路险,雪深坑多,在找牛的过程中,他们几次跌进雪洞,失去知觉。但是他们仍然顽强不屈,醒过以后,继续前进,终于在牧民们的帮助下,把失散的牛群全部找到了。在长途跋涉中,这两个战士还走一路,从事一路群众工作。他们利用一切机会向群众宣传毛泽东思想,为贫下中牧治病。当他们历时六十六天,步行一千二百多里,完成任务归来时,同志们称赞他俩是热情传播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红色放牧员,全心全意为藏胞服务的好“门巴”,风雪千里的“一对红”。
在这个大学校里,还有一批和指战员们并肩战斗的藏族同胞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迅速成长。农奴出身的女共产党员、人民解放军拉萨大站生产队职工央吉,就是其中的一个。央吉小时候就死去了阿爸,她和阿妈在领主的皮鞭下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尝过黄连的人最知道蜜糖甜,熬过寒冬的人最知道太阳暖,生在苦水里的央吉最知道新社会好,最知道毛主席亲。她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刻苦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一点用一点,句句照办。在落实《五·七指示》的战斗中,她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战斗在拉萨河谷。为了及时给菜地浇上水,她白天忙一天,晚上还常常奋战到深夜。为了帮助战友,她经常和战友们一起忆苦思甜,成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带头人,落实《五·七指示》的女闯将,抓活思想的“小指导员”。
千里雪线红旗舞,万朵红花向太阳。
在欢庆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五·七指示》五周年的日子里,战斗在四千里青藏线上的广大指战员,决心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沿着《五·七指示》指引的光辉大道奋勇前进,不断地为人民立新功。  新华社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广西阳朔县人民武装部支农人员认真落实毛主席光辉《五·七指示》,帮助驻地群众搞好春耕生产。  本报通讯员摄


第3版()
专栏:

内蒙古自治区接育春羔取得成绩
内蒙古自治区广大贫下中牧和革命干部,正在认真做好接育春羔的工作。
进入春季接羔旺季以来,广大贫下中牧日夜奋战,对仔畜和母畜细心护理,有效地提高了仔畜成活率。锡林郭勒盟广大群众和干部战胜了历史上少有的风雪灾害,仔畜成活率达到了历史上最高水平。到目前为止,全区已接育春羔二百多万只,比去年同期增长三十多万只。
在接育春羔的季节里,自治区各级领导干部,纷纷奔向抓革命、促生产的第一线,和广大贫下中牧一起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认真解决放牧、饲养等主要生产环节上的问题。巴彦淖尔盟朝克旗包音图公社革委会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组织了七十个专业队给畜群送草送料,更加鼓舞了广大贫下中牧抓革命、促生产的积极性。


第3版()
专栏:

门源回族自治县发展油料作物生产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伟大方针,领导群众大力发展油菜籽生产,取得显著成绩。从一九六五年以来,共为国家提供油菜籽六百多万斤。
在安排今年的粮、油生产计划时,各级干部又狠抓了路线教育,使油料种植计划很快落实。今年,全县油菜籽的种植面积,比一九六五年增加了百分之十五。


第3版()
专栏:

双塔大队养猪事业迅速发展
甘肃省张掖县小满公社双塔大队养猪事业迅速发展,农业生产不断提高。目前,这个大队所属的八个生产队,队队有猪场;二百七十八户,户户都养猪。全大队一千二百八十八人,养猪一千三百一十八头,达到了一人一猪。猪多,肥多,粮多。一九七○年全大队猪粪占总用肥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粮食产量比一九六九年增产二十万斤。


第3版()
专栏:

熊口区青年渔场帮助社队养鱼
湖北省潜江县熊口区青年渔场的工人和干部,在积极办好渔场的同时,大力帮助附近社、队发展渔业生产。孙桥公社有四百亩水塘过去没有养鱼,渔场工人立即到这个公社一面宣传毛主席的有关指示,一面传授养鱼技术,同时还和当地群众一起开挖鱼池,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孙桥渔场很快建立起来。三年来,这个渔场已生产成鱼两万六千多斤,繁殖鱼苗三百八十七万尾。
经过几年努力,青年渔场已扶植三个区、七个公社发展了渔业生产。渔场所在地熊口区的三十一个生产队,实现了队队有养鱼站,塘塘放养鱼,不仅发展了集体经济,改善了社员生活,对国家也作出了贡献。


第3版()
专栏:

天宫寺大队利用坑塘养鱼
河北省定兴县天宫寺公社天宫寺大队的贫下中农,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伟大方针,充分利用现有坑塘,积极发展渔业生产。
天宫寺大队有坑塘七个、水面二百亩,原来都是臭水坑。一九六六年,这个大队的干部和社员,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教导,决定修理坑塘,发展养鱼事业。他们一鼓作气奋战十多天,修成了一个三十亩水面的养鱼池,开始放养鱼苗。他们先后培育出几百万尾鱼苗,不仅满足了本队的需要,还向外地提供鱼苗二百三十多万尾。这个大队由于发展了渔业生产,几年来,为农业生产积累了大量资金。


第3版()
专栏:

大华公社积极发展药材生产
湖南省溆浦县大华公社革委会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药材生产。一九六七年以来,全公社先后开辟荒山一千九百八十八亩,种植党参、白芍、川芎等药材四十五种,为国家提供了商品药材二千多担,不但为人民卫生事业作出了贡献,还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现在,这个公社已办起了二十二个药场,组织起一百四十四个种药专业小组,把过去的穷山窝变成了万宝山。(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