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4月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声震山河 气冲霄汉
——学习《红色娘子军》洪常青音乐形象塑造的体会
乐红
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遵循着从革命的政治内容出发,为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服务的原则,正确处理了音乐和舞蹈的宾、主关系,成功地塑造了洪常青光辉的音乐形象。它声震山河,气冲霄汉,有力地烘托了洪常青雄壮威武的舞姿,深刻地揭示出洪常青丰富、崇高的内心世界,使英雄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高大。
主调音乐,是英雄人物音乐形象的核心。要在所有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就必须着力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的主调音乐。要做到这一点,主调音乐首先要高度概括地表现主要英雄人物崇高的精神气质和典型的性格特征,并且要易懂,易记,适于舞蹈,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为洪常青创作了具有高度典型性的音乐主调:
这个主调,大气磅礴,形象生动,宽广豪壮,稳健有力,加之和声、配器等手法的配合,集中体现了洪常青的英雄气质和刚毅性格。从第一场洪常青一出场,乐队就高奏出常青主调音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随着剧情发展,常青主调在每一场各个重要环节中,积极配合舞蹈造型,发展、变化,多方运用,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充分揭示了洪常青的英雄性格和内心世界。
常青主调配合舞蹈,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洪常青是人民军队的优秀的政治工作者,是毛主席无产阶级建军路线的模范执行者。第二场,吴清华诉苦后,配合着洪常青具有号召性的舞蹈动作,由铜管奏出常青主调,表现了洪常青以吴清华的血泪家史教育军民,号召大家拿起枪杆“打土豪,分田地”,为解放千百万吴清华这样的阶级姐妹而英勇战斗。第四场上政治课,洪常青以毛主席“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的光辉思想,教育战士,教育吴清华。在吴清华与连长带着强烈的阶级仇恨苦练杀敌本领后,弦乐深情饱满地奏出了变化后的常青主调。这段富有歌唱性的乐曲,旋律流畅,节奏均衡,亲切动人。不仅表现了吴清华在毛泽东思想阳光哺育下,思想上产生的质的飞跃,也有力地烘托出洪常青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政治建军路线所取得的成果。
常青主调配合舞蹈,还有力地刻划出洪常青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第三场,洪常青深入虎穴,与红军战士里应外合夜袭匪巢。在这场战斗中,由于吴清华报仇心切,擅自开枪,过早地暴露了战斗信号。为了深刻揭示在发生意外、情况紧急这一特定环境中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常青主调第四小节中原来“”的音型,改为“”急促的强奏。由于速度、力度等方面的变化,使主调更加坚定、强悍,势如破竹,生动地描绘了洪常青这个身经百战的指挥员灵活机动,化不利为有利,转被动为主动,沉着指挥,勇敢杀敌的战斗情景。第五场,当吴清华带领小分队撤离阵地后,洪常青与匪徒展开短兵相接的肉搏,随着剧情发展,常青主调变化出现,有力地渲染和烘托洪常青力战群匪的舞蹈场面。经过节奏紧缩后的常青主调,具有坚韧顽强的战斗特性,由铜管和弦乐奏出,在京剧打击乐的配合下,充分表现了洪常青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革命英雄气概,揭示了他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表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
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在塑造英雄人物音乐形象方面,不但充分发挥了主调音乐的核心作用,并且还运用其他正面音乐形象的烘托和反面音乐的陪衬,使洪常青光辉的形象显得更加高大、完美。
第六场,洪常青“就义”一大段舞蹈,是全面揭示洪常青共产主义世界观的高潮。音乐运用常青主调和变奏,并结合《红色娘子军连连歌》和《国际歌》的战斗曲调,鲜明而有层次地揭示出洪常青的崇高精神境界。一开始,弦乐以雄浑厚实的慢板,奏出了常青主调,显示出洪常青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接着,在竖琴和弦乐清脆而刚劲的持续音中,用各种不同音色的木管,奏出了《红色娘子军连连歌》的音调,舞台的时间和空间感顿时加大,造成一种深远的意境。音乐配合洪常青耸目远望的舞蹈造型,表现出洪常青仿佛看到了武装斗争的漫天烈火,听到了革命队伍胜利前进的战歌,内心充满无限喜悦。这时,军鼓由轻到强,引出了常青主调的变奏,由慢渐快,由低向高,发展到乐队全奏,配合洪常青怒斥敌人的雄姿和威武的“剪式变身跳”,时如劲松傲立,时如鹰击长空,酣畅地表现出洪常青为革命甘洒热血、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接下去,在舞蹈高潮中,铜管以骤然下行音阶奔腾而下,洪常青愤怒地把南霸天威逼他叛变自首的白纸撕成碎片,在斩钉截铁般的音乐声中向南霸天头上掷去。最后,在壮丽的《国际歌》乐曲声中,洪常青从容地理好衣领,扭转身躯,坚定地迈上刑台,庄严地举起右拳,他眺望远方,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明天。《国际歌》音乐的成功运用,更突出地烘托出洪常青为共产主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高大形象。
在洪常青同敌人直接交锋的场面中,通过正面音乐形象压倒反面音乐形象的强烈对比,更突出了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第三场,化装成侨商的洪常青出场时,在隆隆的定音鼓声中,高昂豪放的常青主调,同南霸天布刀阵时低沉紧促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洪常青的勃勃英姿,把“南府”奢华、嚣张的气焰横扫殆尽。第五场,洪常青不幸负伤,乐队在低音区断断续续地奏出的反面音乐和在轰雷闪电中迸发出来的常青主调,形成了强烈的对照,配合着洪常青巍然屹立的造型,体现了“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的崇高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充分展示出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的共产党人是不可战胜的。
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创作,在毛泽东思想统帅下,解决了舞剧音乐和舞蹈的辩证统一关系,使舞剧音乐服从于舞蹈,又发挥了音乐的积极能动作用,为无产阶级舞剧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4版()
专栏:

赞革命的火药味
学红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人类正义战争的旗帜是拯救人类的旗帜”。无产阶级只有拿起枪杆子,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赢得战争,才能赢得解放,赢得政权,赢得整个世界。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彩色影片遵循“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原则,以充满革命激情的彩笔,表现了这个真理。影片生动地描绘了一幅人民战争的壮丽图景,纵情讴歌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光辉思想,充满着革命的火药味。
“山口阻击”一场,是在银幕上用舞蹈形象正面表现人民战争的战斗场面的光辉范例。看,炮火映红了战旗,硝烟笼罩着阵地。为掩护主力部队安全转移,洪常青带领阻击排坚守在山口。面对蜂拥而上的敌人,战士们英勇反击,排排子弹倾泄着满腔仇恨。子弹不多了,战士们拔出大刀,举起石头,猛劈狠砸,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配合着战士们奋勇杀敌的威武雄壮的舞姿,影片增加了滚滚浓烟、熊熊火光和逼真的枪炮声,大大增加了战斗气氛。
《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指出:“革命战争的残酷性和革命的英雄主义,革命斗争的艰苦性和革命的乐观主义,都是对立的统一,但一定要弄清楚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满腔热忱地歌颂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还是散布战争恐怖,这是表现战争题材的无产阶级文艺作品和修正主义文艺作品的根本区别。《红色娘子军》彩色影片正是遵照无产阶级的艺术原则,把舞台剧中饱满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更加充沛地展现在银幕上,出色地塑造了洪常青、吴清华气壮山河的英雄形象。
影片根据舞剧主要用舞蹈塑造英雄人物的特点,一方面,把英雄人物威武雄壮、勇猛杀敌的舞蹈淋漓尽致地展现在银幕上。例如,洪常青掩护阻击排撤退,力战众匪的一段舞蹈,镜头始终紧紧地跟随洪常青移动,完整地、连贯地表现了他纵横驰骋的一系列舞姿,充分表达出红军指挥员洪常青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雄辩地说明最大的战斗力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另一方面,影片以最好的构图,最好的色彩,最好的光线,出色地再现了舞台剧中展现英雄人物精神面貌的舞蹈造型,同时,恰到好处地运用近景、特写以突出英雄人物的脸部表情,深刻地揭示了英雄人物崇高的精神世界和革命激情。例如,当洪常青孤身力战群匪时,在最紧急的关头,他高举起咝咝冒烟的手榴弹,影片先用全景表现了这令人屏息的瞬间静止,接着镜头急推成洪常青威慑众匪的近景,他那炯炯的目光,表达出“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他那紧握手榴弹的铁拳,显示了要彻底砸烂黑暗社会的坚强决心,他那镇定自若、大义凛然的脸部表情,洋溢着共产党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浩然正气。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教导我们:“革命战争如果真正能够吸引被压迫劳动群众来参加它和关心它,能够使这些群众意识到自己是在反对剥削者,那末,这种革命战争就会唤起创造奇迹的积极性和才能。”山口阻击充分展示军民团结是革命战争雄厚的力量源泉。影片用正面仰拍的全景表现了山头阵地上军民严阵以待的威武造型。红旗高扬,清华怒指山下的敌人,指挥战友们准备战斗。赤卫队员和女战士们簇拥在清华两侧,怒火满腔,同仇敌忾。这以吴清华为中心的集体造型,好似一道钢铁长城,坚不可摧,显示了军民携手打豺狼的雄伟力量。
山上青松根连根,军民团结心连心。影片充分调动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生动地描绘了军民团结、并肩战斗的威武壮烈的一幕。在弹雨纷飞的阵地上,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团结如钢,并肩杀敌。在激烈的战斗中,赤卫队员紧握手榴弹冲向敌群。影片在这里通过一个土坡表现赤卫队员的“滑叉”舞蹈动作,大大增强了冲入敌阵的战斗实感,突出表现了赤卫队员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接着,又用全景拍摄吴清华
“掖腿转”和女战士们“跪转”的舞蹈,表现了她们猛冲上山的战斗情景。当阻击排完成任务,胜利转移时,敌人又发起冲锋,阵地上只留下洪常青等三人,影片用全景表现了洪常青张开双臂,掩护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的动人景象,体现了红军指挥员洪常青身先士卒,对同志满腔热忱、无限关心的崇高品质。当赤卫队员突然发现匪兵向常青瞄准时,影片用摇跟的手法表现了赤卫队员飞身上前,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敌人的子弹,歌颂了赤卫队员为掩护人民子弟兵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行为,突出了人民对子弟兵的无限爱戴。
革命的枪杆子登上芭蕾舞台,这是伟大的创举,伟大的革命。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彩色影片,用革命的枪炮声,驱散了旧舞剧影坛上的乌烟瘴气,有力地批判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在文艺界的代理人周扬等“四条汉子”所鼓吹的“反火药味”、“离经叛道”等谬论,在人类艺术史上写下崭新的一页。


第4版()
专栏:

勇敢的战斗的呼声
——赞《红色娘子军》吴清华的主调音乐
尹椿道
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遵循毛主席“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伟大教导,从革命的内容出发,成功地塑造了吴清华这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光彩照人的音乐形象。
吴清华的主调音乐,以明确简单、充满革命激情的音乐语言,极其深刻地展示了吴清华这个苦大仇深的贫农女儿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英雄性格。这个主调音乐的基调刚健、有力,是无产阶级打碎铁锁链,翻身闹革命的勇敢的战斗的呼声。这一主调由两个匀称的乐句组成,节奏是强劲、开阔的4/4拍子,曲调上先抑后扬,准确鲜明地表现了吴清华受尽压迫,奋起反抗的革命精神。它那刚健有力的旋律,奔放的大跳音程和坚定的附点音符,具有强烈的冲击力量,有力地揭示了吴清华坚强不屈的英雄性格。这个主调,精炼简洁,易懂易记,适宜舞蹈,为工农兵所喜闻乐见。
舞剧通过清华主调在全剧中的贯串、发展,层次鲜明地刻划了吴清华革命性格的成长,展现出被压迫人民翻身求解放的战斗历程。
序幕一打开,乐队全奏响亮的清华主调,如大海怒涛,汹涌澎湃,表现出这个受苦最深的女奴的不屈不挠的反抗性格。但是,当她还没有找到共产党,处于自发的反抗斗争的时候,她就还不可能挣脱铁锁链,得到翻身解放。在椰林中,逃跑的吴清华,被南霸天打得昏死过去。当她在雷雨过后,苏醒过来,愤然起舞时,加弱音器的弦乐和琵琶轮奏,木管乐器的呼应和小提琴独奏,表现了清华有吐不完的苦水,诉不尽的冤仇。清华对反动统治者有强烈的阶级恨,她要反抗,要斗争,要冲出罪恶的牢笼。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吴清华在洪常青的指引下来到了革命根据地,看到了红旗,找到了党,深沉舒缓的拨弦带出了独奏小提琴昂扬舒展的清华主调,十分生动地表现了她对党对革命根据地深厚、真挚的阶级感情。太阳是这样的暖,人们是这样的亲,清华参加了自己的队伍,决心在党的领导下,用枪杆子去消灭南霸天,去砸碎旧世界。
在党的教育下,吴清华经过严峻的阶级斗争的锻炼,由一个被压迫的女奴成长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山口阻击”一场,清华主调更加坚定沉着,刚毅强劲。快速时,如滚滚江流;徐缓时,象峰峦屹立。当主调扩展时,表现出“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的磅礴气势;紧缩时,又显示着“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坚强决心。在战斗的紧急关头,吴清华这个火线入党的共产党员,从党代表洪常青手里郑重地接过公文包。此时,清华和常青两个主要英雄人物的主调音乐交织在一起。常青主调以铜管乐为主,豪迈雄壮,表现他不顾个人安危、掩护战友安全转移的革命英雄主义。清华主调以弦乐为主,刚健明亮,体现她敢挑革命重担,决不辜负党的培养,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这段充满了火药味的音乐,极其深刻地表现了吴清华在党的培育下,在烈火的考验中,已成长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
吴清华是红色娘子军战斗集体中的一员,又是这个英雄连队的代表。因此,清华主调的设计还跟整个舞剧的主题音乐《红色娘子军连连歌》,有着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无论音调或节奏,都有共同的地方。当我们一听到清华主调,就会联想到整个娘子军连。
舞剧在某些场合,将清华主调与《红色娘子军连连歌》交替运用,交织发展,深刻地表现了吴清华是在党的教育下,在革命集体中迅速成长。第一场“常青指路”,清华接过银毫子后,大提琴奏出清华主调,在主调进行中,又用复调手法,分别由长笛、小号和圆号奏出从“连歌”中提炼出来的旋律,预示着清华将要奔赴革命根据地,走上党指引的武装斗争道路。“党育英雄”,洪常青给战士们上政治课。先是高昂豪迈的常青主调和坚定有力的“连歌”,又转入清华主调。大提琴起伏的独奏,节奏上加了几个顿挫,表现清华心潮翻滚,她在考虑着革命征途中所遇到的一连串的问题。随着清华觉悟的提高,音乐移到小提琴明亮的音区,又转入铜管更明快开阔的曲调,音调愈趋激昂,音域越趋宽广,在高潮处引入号角般的“连歌”,表现一股革命洪流正在滚滚向前。在党的教育下,清华的思想境界豁然开朗,她决心永远忠于党,忠于毛泽东思想,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吴清华的主调音乐,积极配合舞蹈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英雄典型,为舞剧音乐创作树立了优秀的样板。


第4版()
专栏:

在“山口阻击”一场中,敌人疯狂地向山头猛扑。洪常青纵横驰骋,怒杀群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