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4月2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 毛泽东
学习毛主席哲学思想,坚持“三不脱离”
山东文登县高村公社东方红大队党支部书记 张富贵
一年多来,我结合实际,努力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学懂了一些哲学道理,能初步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矛盾,解决问题,较好地处理了不脱离群众,不脱离劳动,又要工作这三方面的关系。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我作为群众代表,参加了省革委会的领导工作。职务变了,工作忙了,能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继续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起初,我对这个问题很警惕,后来,时间长了就有些疏忽,有时耽误了劳动,还认为变不变不在这一阵子半阵子的。党的“九大”期间,我亲自听了毛主席关于干部要“三不脱离”的伟大教导,震动很大,感到自己思想上存在着问题。回到生产队以后,我带着自己的问题,学习毛主席的《矛盾论》和有关教导,认识到所以出问题,就是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思想上背了三个“包袱”:
第一个是,背“老模范”的包袱,用过去代替现在。因此,总觉着自己风风雨雨几十年都过来了,虽然不能说一点毛病没有,可也觉着以后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由于这种思想作怪,有时工作忙,再加上别人照顾点,也就自己原谅自己,耽误了劳动。毛主席教导我们:“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这就清楚地说明了过去和现在的辩证关系。当上了模范,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现在,更不能说明将来。用过去代替现在,是形而上学地看问题。认识提高了,我用过去的成绩鞭策现在的行动,思想进了一步。去年一年,我参加劳动一百九十多天,占在队时间的百分之九十八以上,联系群众和工作,也都比过去有进步。这个事实使我体会到,一个革命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满足于已得成绩。满足过去就是停滞和后退的表现。应当永远胸怀革命大目标,争做继续革命的模范。
第二个是,背“老干部”的包袱,满足于自己的工作经验,不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在毛主席的教育培养下,我当了二十多年农村干部,曾盲目地认为,自己听得多,见得广,凭老经验也能抵挡一阵子。结果办起事来往往适应不了新形势,有些工作出力不少,效果不大。这是什么原因呢?毛主席教导我们:“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即使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已经了解得比较多的人,无产阶级立场比较坚定的人,也还是要再学习,要接受新事物,要研究新问题。”毛主席的教导打开了我的心头锁。打这以后,我身上除了带着劳动工具以外,还带着毛主席著作,走到那里,学到那里。我识字不多,就边学文化,边学理论,边指导实践,有了成效。就说做思想工作吧,我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开展谈心活动,这个方法很好”的伟大教导后,就采取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深入到户,走访到人,针对不同的活思想,过细地做工作,改变了过去由于固守老经验造成的政治工作一般化的状况,更好地调动了社员群众的积极性。实践使我认识到:实际的工作经验,对获得正确认识,做好工作,有重要作用。但如果把过去的经验绝对化,不学习,不接受新事物,就要把事情办坏,甚至会执行错误路线。一个人的经验再多,总是有限的,革命形势的发展却是无限的。单纯的工作经验代替不了对新事物的不断认识。只有活学活用毛主席哲学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总结工作,使经验条理化、系统化,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排除“左”、右干扰,为无产阶级掌好权、用好权。
第三个是,背“老贫农”、“老党员”的包袱,用朴素的阶级感情代替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我曾经认为自己出身苦,根子正,一辈子不会出问题。可是,往往却是事与愿违。我常想,毛主席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粮食上不去,怎么说也对不起毛主席。由于我对毛主席的感情只停留在“报恩”的水平上,所以行动起来就一股劲地抓产量,结果由于忽视了思想工作,产量上的还是不快。通过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教导,摆正了革命和生产、人和物的关系,坚持用革命统帅生产,一九七○年获得了农业大丰收,粮食产量比一九六九年增加了三成。这件事使我认识到,只有刻苦地学习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把朴素的阶级感情上升到路线斗争觉悟的高度,才能带领群众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不断前进。
通过在实践中学习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我坚持“三不脱离”的自觉性提高了,但这并不是说就没有问题了。实践证明,如果处理不好劳动与工作的关系,想坚持“三不脱离”也是不可能的。要解决好劳动与工作的关系,就要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摸清事物的规律。
这几年,只要我在家,每天都有不少人来找我,还有很多来信等着我处理。由于工作量的增大,参加劳动的时间就少了。开始,我对这个问题还没理会。有一次我到地里干活,在闲谈中群众说:“老张,你这么忙,就不来劳动吧!俺每人多干一点,就给你补上了。”这些话,虽然是体贴我,但也反映了我在处理劳动与工作的关系上有问题。毛主席教导我们:“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这就是说,要全面地看问题。当干部,如果光埋头干活,不做工作,那就要失去干部的作用;如果光顾工作,忘记劳动,天长日久,就会脱离群众,失去劳动人民的本色。要当好干部,就要象毛主席教导的那样,“不要脱离群众,不要脱产,又要工作。”
毛主席教导我们:“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对照毛主席的教导,检查我自己的思想,仔细一扒弄,不符合既坚持劳动又做好工作的东西有两点:第一点,认为每天的时间和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顾了工作顾不了劳动,顾了劳动顾不了工作这是很自然的事情;第二点,有时工作处理过后,剩点短时间,感到去参加劳动不值得,不如就手处理些零碎事,所以就造成了大工夫没有,小工夫蹭了。针对这些问题,我又学习了《矛盾论》,认识到,劳动与工作都是人来做的,靠人来安排,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人手里。只要充分认识“三不脱离”的意义,就能想出办法把工作与劳动安排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实践中,我注意观察事物前前后后的情况,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终于摸到了一些规律,找到了解决矛盾的一些方法:一是认真改进领导作风。有一段时间,我们队出现了这种现象:我在家,大事小事都找我,我不在家,大事小事都等我。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大家信任我,尊重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的民主作风有问题,不能充分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于是,我便主动地到干部群众中斗私批修,诚恳地请求大家批评监督。同时举办学习班,认真组织干部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鼓励他们胸怀全局,大胆工作,树立一言一行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负责的思想。这样,“一班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工作大家做,事情大家办,我参加劳动的时间多了,工作也做得比以前好了。二是发扬“挤”的精神,抓住一切空隙参加劳动。到外面开会回来,先到地里去,即使是剩一袋烟的工夫,也要“见缝插针”干一气。此外,我在劳动的时候,利用休息时间处理一些工作中的问题,工作的时候,利用休息的时间去参加一气劳动。努力做到劳动、工作两不误。
我在实践中体会到:正确处理劳动与工作的矛盾,关键在于学好用好毛主席的哲学著作。掌握了唯物辩证法,就能掌握主动权,工作忙,摸清规律,劳动不能撂,时间紧,见缝插针挤不掉。要不然,就会成为工作上的大忙人,劳动中的清闲人,政治上的糊涂人。


第2版()
专栏:学哲学 用哲学

用唯物辩证法指导除害灭病
嘉定县南翔镇革命委员会
南翔镇是上海市嘉定县的一个农村集镇。解放前,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榨下,这个镇的卫生条件极差,瓦砾堆多、杂草垃圾多、露天粪缸多、蚊子苍蝇多、瘟疫疾病多。
一九五七年以来,全镇革命人民响应毛主席关于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的伟大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除害灭病群众运动。在毛主席光辉的哲学思想指引下,经过十三年来除害灭病的反复斗争,人民群众精神面貌大变样,全镇卫生面貌大变样。全镇三百多个瓦砾堆变成了绿化角,十条崎岖不平的街道,结合市政建设都已平整,粪便、垃圾实行了统一管理,整理疏通了全镇的下水道,改造了一大批蚊蝇孳生地。几年来,镇上很少发现苍蝇,蚊子密度也有显著下降。不少居民户夏天可以不挂蚊帐睡觉。全镇各种传染病发病率普遍下降,基本消灭了疟疾、乙型脑炎等传染病。据近两年的统计,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与一九五八年相比,伤寒下降百分之九十三,菌痢下降百分之五十五;根本杜绝了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
在反复实践中认识蚊蝇孳生规律
蚊蝇是自然界的害虫,数量多,孳生面广,这是它的重要特点。一九五八年我们刚开始搞除“四害”工作时,没有掌握这个特点,因此,主要是发动群众用烟熏、拍打、喷药、粘杀等办法来消灭成蚊、成蝇,结果是你灭一千,它长一万。有人说:“天天搞烟熏,蚊子天天嗡嗡叫,到底灭得了还是灭不了?”
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行观察、研究,发现蚊子、苍蝇在野外有大量的孳生场所,在各单位和居民住宅也有它们的繁殖场所。毛主席教导我们:“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我们消灭蚊蝇所以收效不大,就是因为没有完全认识蚊蝇的生长、繁殖规律。于是,我们组成了一个蚊蝇孳生地调查研究小组,从镇内到镇郊,从室内到室外,对蚊蝇孳生地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结果发现,蚊蝇之所以不容易扑灭,除了它本身孳生繁殖率高以外,还在于广阔的自然界里有许多有利于它们孳生繁殖的条件。蚊子孳生繁殖的主要客观条件是水,苍蝇孳生繁殖的主要客观条件是粪、垃圾、饲料、动物尸体等有机物质。如果我们不去改变这些客观条件,从根本上控制其孳生繁殖,而只是满足于消灭成蚊成蝇,势必你灭它生,收效不大。
根据观察,一只淡色库蚊排一个卵块,就有一百二十到二百个卵,如果我们把一只有五个淡色库蚊卵块的积水缸翻掉,就等于消灭了一千只淡色库蚊,并切断了一千只蚊子再繁殖的途径。而翻掉一只积水缸,远比消灭一千只成蚊容易得多。因此,控制蚊蝇孳生地是消灭蚊蝇的根本措施,要消灭蚊蝇必须首先在处理、控制蚊蝇孳生地方面下功夫。
要控制蚊蝇孳生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譬如,蚊子的孳生条件是水,而水在自然界里几乎到处都有。我们观察分析后发现,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孳生蚊子,也不是所有的蚊子孳生于同一种水中。一般地说来,死水易于孳生蚊子,活水就不容易孳生蚊子;污水易于孳生库蚊(又称家蚊,是传播乙型脑炎、血丝虫病的主要蚊种),清水易于孳生按蚊(又称疟蚊,是传播疟疾的主要蚊种)、伊蚊(又称黑斑蚊,上海地区较少见)。在清水中,大面积清水易于孳生按蚊,小面积清水易于孳生伊蚊。但是也有矛盾的特殊性,譬如在活水河中凡有浮萍、水草或木筏、竹筏停留的地方,也可以大量孳生蚊子。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我们发现蚊子孳生地的类型不下一、二十种,如:水稻田、茭白田、洼地、污水沟、污水浜、水池、马路水沟、田沟、积肥池、阴沟、下水道、缸甏积水、树洞积水等等,都是蚊子的孳生地。我们对这些孳生地,结合农副业生产,采取了填(填平)、疏(疏通)、挖(挖深)、翻(翻缸倒罐)、堵(堵洞)、油(用废机油或废机油拌制的油木屑)、药(喷药或用药物制成的油木屑、木浮块去杀灭孑孓)等措施。十三年来,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发动群众改造、处理、控制蚊蝇孳生地达二十七万多平方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毛主席教导我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水是消灭蚊子的不利因素,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水也可以变为消灭蚊子的有利因素。近几年来,我们把各单位、居民户能够管理到的缸甏积水充分利用起来,作为诱蚊缸、毒蚊缸,在有些地区如绿化地带以及容易招引蚊蝇和利于蚊蝇的孳生的单位(酿造行业等),就有意识地增设一些积水缸甏作为诱蚊缸、毒蚊缸(毒蚊缸里放千分之一的敌百虫水),这样把原来蚊子孳生繁殖的缸甏,变成了消灭蚊子的场所。
掌握送“瘟神”的主动权
蚊蝇的又一个特点,就是生长快,繁殖率高。
过去我们搞除“四害”工作,往往是“蚊蝇多了就大搞,蚊蝇少了就小搞,不见蚊蝇就不搞”。因此,出现了夏秋紧,冬春松的现象。这是看不到事物内部联系的形而上学的观点的反映。
后来,我们运用毛主席关于一分为二的观点,开始寻找蚊蝇繁殖生存的薄弱环节,发现蚊蝇的生长繁殖受季节气温的影响很大。天气暖和,气温在摄氏二十五度至三十五度时,蚊蝇的生长繁殖特别快,而且活动范围大,要消灭它们确实有很多困难;气温下降至十度以下,蚊蝇的繁殖率就大大下降。南翔地区每年到了十一月底至十二月初,蚊蝇由于受外界气温的影响,就大量集中在禽畜棚及人的卧室、灶间、柴间等暖和向阳处。这时,对重点场所采用药物喷洒,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也是大量消灭最后一代蚊蝇的有利时机。十二月底至来年一月初,气温进一步下降,蚊蝇进入越冬状态。蚊子是以成蚊为主进行越冬,苍蝇是以蛹为主进行越冬。在越冬阶段,蚊蝇的数量最少,生活力最脆弱,分布面最集中,而且暂时停止生长繁殖;特别是蚊子,只有能吸血的雌蚊才能耐过严寒,雄蚊一到冬天全部死亡,这对我们消灭蚊蝇十分有利。因此,对蚊蝇必须采取“打早、打小、打了”的方针,抓紧冬春的有利时机,消灭越冬蚊蝇。
前年冬季,我们发动群众对城镇主要越冬蚊种——淡色库蚊进行了全面围歼,对城镇和镇郊的防空洞、下水道、碉堡、地下室、枯井、“六棚”、柴间、灶间、空屋、墙壁缝隙、石驳岸缝隙、碎砖堆、假山洞穴进行全面搜索,并用烟熏、喷药、揿杀等方法,消灭了大量越冬成蚊,收到了显著成效。去年入夏以后,这种蚊子密度一直很低,集镇中心更是少见。去冬今春,我们又同附近农村八个联防大队打了一场消灭越冬蚊蝇和早春蚊蝇的大会战,在暗角里,我们搜查出成千上万只蚊蝇,最近又捞获了一千多个蚊子卵块。事实教育了群众,证明了“苍荒蚊熟”(荒年苍蝇多,熟年蚊子多)、“冷天无蚊蝇”等说法的谬误;证明了打好消灭越冬蚊蝇这一仗(苍蝇主要是冬春组织挖蛹),从根本上消灭蚊蝇的祖宗,为下一年灭蚊蝇打下了最可靠的基础。冬天消灭一只蚊蝇,相当于明年消灭千万只;冬天出动一个人,相当于明年夏秋季出动几百人;冬天搞一天,相当于夏秋季搞几十天;冬天用一瓶药,相当于夏秋季用几箱药。
早春(农时惊蛰后)是蚊蝇开始露头活动的时间,抓住这个季节消灭第一批露头的蚊蝇和第一代新生的蚊蝇,可以弥补消灭越冬蚊蝇的不足。要把蚊蝇消灭在繁殖高峰季节之前,就一定要发动群众大布毒蝇点、诱蚊阵,捞卵块,取得扑灭早春蚊蝇的主动权。
城乡联防好,“四害”没处逃
在除“四害”工作中,我们发现,每逢“三夏”、“双抢”时节,蚊子总要出现高峰。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调查分析,原来同我们镇邻近农村有关。
蚊蝇是一种能飞的害虫,能飞多远呢?一般都能远飞二华里,有的甚至更远些,因此,蚊蝇活动最频繁的区域,一般在三华里内,三华里外至五华里内也有较大的活动能力。农村的蚊蝇当然要飞到我们集镇上来。从一九五八年开始,我们对蚊蝇孳生地作了调查,了解到全镇容易招引蚊蝇和利于蚊蝇孳生的有酿造厂、屠宰场、饭店、水果店等四十七个单位,当时认为,只要把这些单位的蚊蝇孳生地控制处理好,全镇降低蚊蝇密度就有了保证。但是这样做了,蚊蝇仍时常出现高峰。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我们进一步作了调查,发现阴沟、积水池、野粪也是蚊蝇的孳生场所,甚至在长久不倒的痰盂里也生长孑孓。这就使我们认识到,全镇蚊蝇密度的高与低,不仅同本单位、本地区的蚊蝇孳生地有关,还与附近和周围的蚊蝇孳生场所有关。每逢“三夏”、“双抢”时节,蚊子所以出现高峰,是因为“三夏”、“双抢”期间,农村出现了大面积的水稻田,这就给蚊子孳生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上气温逐渐上升,平均在摄氏二十度至三十度之间,最利于蚊子孳生繁殖,而这时,蚊子的活动能力较强,这样势必使集镇蚊子增多。通过调查分析,我们看到,要消灭蚊蝇还必须城镇和农村协同作战,搞好城乡联防。
有了这个认识以后,我们通过实践,又进一步懂得:农村的蚊蝇孳生地远比城镇的多,因此我们决定把消灭、控制处理蚊蝇孳生地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并从人力、物力、技术指导上支援农村开展除“四害”活动。每逢春末夏初,我们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对集镇周围的二千七百多亩水稻田和大约十万平方米的河沟水面,用撒油木屑、药物喷洒、木浮块等方法加以控制处理,有效地降低了稻田主要蚊种——按蚊的密度(水稻田的灭蚊还可以和农业除虫、放水搁稻等结合起来)。我们帮助农村除害员、赤脚医生、卫生员、饲养员、卫生积极分子开展经常性的除“四害”工作。目前在城镇和镇郊农村基本上形成了一个除害网,都有了一支群众除害员队伍。城乡统一领导,统一部署,互通情况,相互支援,定期检查,不仅控制三华里的内线,还控制三华里至五华里的外围,消灭了城乡卫生工作的死角和空白点。去年夏秋季,城镇和农村联合开展七次烟熏灭蚊,成效很显著。我们在去年“三秋”大忙之前,与农村联合开展灭鼠保粮突击活动,一举歼灭老鼠二万多只。附近的南翔公社红翔大队自一九六三年开展城乡联防以来,至今没有发生过患乙型脑炎的病人。广大工农群众说:“城乡联防好,
‘四害’没处逃,天罗加地网,效果真正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