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4月2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坚持对自己一分为二 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
——知识青年柳昌银在与贫下中农结合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一九五六年,全国农村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社会主义高潮。当时正在高中读书的柳昌银,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伟大号召,毅然来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万宝公社新兴大队插队落户。十五年来,他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深深扎下了根,在思想改造方面获得了很大成绩。
成绩大了,不断提出新问题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柳昌银搞科学实验,培育出了一批适应高寒山区特点的水稻优良品种,成为全国著名的“青年育种家”。育种先育人,他坚持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努力改造世界观,成为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一九六四年六月十一日,他幸福地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不久,又被选为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他想,自己是搞科学实验出名的,今后还得在科学实验上狠下功夫。于是,就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群众批评他只埋头搞试验,忘记了阶级斗争。当时,他的思想跟不上飞速发展的革命形势,觉得自己辛辛苦苦搞试验,是为了改变高寒山区的面貌,这有什么错呢?老贫农给他举了许多事例,说明如果只埋头钻生产或技术,不问政治,尽管有为贫下中农服务的好心,到头来还是会走到斜路上去。这些话使他很受感动。他无限深情地凝视着毛主席的画像,想起了一九六四年幸福地和毛主席握手的激动情景,便问自己:“昌银哪,昌银!为什么历次运动你都冲在前面,这次却不能紧跟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了呢?”他打开了《矛盾论》,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一分为二的观点,心里渐渐亮堂了。他想:在培育水稻良种的试验中,自己能够一分为二,不断地剔除坏种子,选取优良品种;可是,在有了“标兵”、“积极分子”、“育种家”这些头衔之后,为什么却不能一分为二看自己呢?由于对思想上的矛盾斗争想得少了,问题就看不到,意见就听不得,渐渐就偏离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思想通了,柳昌银主动地到群众中去征求意见,检讨错误。同贫下中农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一起狠批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从而认识到,光抓科学实验,不抓阶级斗争,就会背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培育出的良种再多,也不能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想到这里,柳昌银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他体会到,光看自己的好,不揭自己的短,就过不了社会主义的关。只有坚持对自己一分为二,才能紧跟毛主席,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打这以后,他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抓根本,和贫下中农一起大揭阶级斗争盖子,肃清修正主义余毒,同时从生产斗争实际需要出发,培育出三个更好的水稻优良品种,改革了栽培技术,革新了生产工具。在成绩面前,他不断提出接受再教育的新问题,继续革命的风帆越扬越高,广大共产党员和贫下中农推选他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和州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地位变了,不断提出严要求
柳昌银当了大队的第一把手,做了州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以后,一次,老贫农崔炳台问他:“昌银,你什么时候进城啊?”他嘴上说:“我是不会离开你们的!”可是心里不由得动了一动。又有一次,党内进行整风,柳昌银发动群众给自己提意见。他原以为,自己辛辛苦苦为大家办事,还是不错的,就是有错误,也是小问题。想不到,群众发动起来,给他提了不少意见,他又感到有点难为情,受不了。头脑里闪过一个念头:“我是州革委会的副主任了,提意见也得尊重着点。”
在毛主席关于“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一光辉思想的指引下,柳昌银及时抓住“心一动”和“一闪念”不放,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他想,前面暴露出来的两个活思想,说明自己把接受再教育的位置摆颠倒了。群众选自己当第一把手,是群众对自己前一段思想改造的肯定,而什么时候如果不继续注意改造世界观,脱离群众,什么时候就得不到群众的拥护和信任。毛主席早就指出:“他今天把自己结合于工农群众,他今天是革命的;但是如果他明天不去结合了,或者反过来压迫老百姓,那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了。”学习了毛主席这一教导,柳昌银的心更亮了,他认识到:只有时刻一分为二看待自己,才能保证自己在继续革命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从此,他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不断对自己提出严要求。一次,饲养员老安给柳昌银提了一条意见,他说:“昌银啊,怎么不常到我们饲养室来看看哪?”柳昌银说:“大叔,过去我认为饲养员都是老贫农,靠得住,因此到这儿来得少,我对你们关心不够。”第二天,他就到饲养室和饲养员一起劳动,一起谈心,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还帮助修理铡草机,解决防止牛疫病等问题。饲养员高兴地说:“昌银下乡十多年,当小学生还是一个劲头。”
新兴大队农业学大寨的形势越来越好,干部的工作更加繁重了,柳昌银向贫下中农学习的要求更严格了。柳昌银每次从州里、县里开会回来,总是先到地头和社员一起干活。有一次,他从外面开会回来,不顾牙痛照例坚持去干。母亲送来了饭,他顾不上吃,一口气干到天黑。贫下中农把这看在眼里,满心欢喜地说:“昌银长一颗火红的心,和我们贴在一起,咱就是欢迎这样的知识青年。”
时间长了,不断提出高标准
柳昌银看见这几年水稻病虫害增多,心里一直琢磨不透是什么原因。一次,他请教贫农社员老秋,老秋说:“这几年我们没有注意改良土壤,可能地里缺乏营养,水稻抗病力不强。”柳昌银认为老秋说得有道理。但他转念又想,为什么这个问题放在自己脑子里那么长时间,今天才请教贫下中农呢?用毛主席的教导对照自己的思想,他发现自己灵魂深处,有一个“下乡十几年,接受再教育差不多了,自己不懂的问题,贫下中农也不一定明白”的思想苗头。他抓住苗头及时斗。在和“差不多”思想斗的过程中,他深深感到,贫下中农永远是自己的老师,一刻也不能离开当贫下中农小学生的位置。柳昌银吸取了贫下中农的意见,立即组织了常年积肥组。贫下中农看到积起来的一大堆一大堆粪肥,高兴地说:“咱贫下中农想啥,昌银就领着干啥。”
下乡时间长了,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大,柳昌银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带着怎样使新兴大队对国家作出更大贡献这个问题,去请教贫下中农,大家建议要扩大耕地面积。他立即带领大家动土开荒。当时,正是苗床看水的关键时候。大队缺少技术人员,柳昌银一个人担负了两三个人看水田的任务。天刚麻麻亮他就到苗床地,看完水就又匆匆忙忙赶二十多里路,到新开垦的水田里去。上午他和社员一起劳动,下午又要返回苗床地打药、施肥。每天往返四十多里,晚间还开会讨论大队革命和生产中的问题。在这些日子里,柳昌银早起晚睡,从不知道疲劳。他深有体会地说:对自己要求的标准高,革命的干劲就会大。
毛主席教导我们:“世界观的彻底改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柳昌银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十五年的事实充分说明了,只有坚持对自己一分为二,不断地把非无产阶级思想从灵魂深处分出来,在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下斗掉,才能保证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不管接受再教育的成绩有多大,地位有多高,时间有多长,都能自觉地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把握住接受再教育的大方向,永远做贫下中农的小学生,促使世界观逐步发生根本的转变。
安图县革命委员会报道组


第4版()
专栏:

她经得起成绩的考验
在湖南省电信局“五·七”农场,有一位女知识青年深受人们的赞扬,她就是农场革委会副主任、共产党员王东海同志。几年来,她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不断改造世界观,经受了一个又一个考验。
一九六五年夏天,王东海和一些知识青年到农场安家落户,现在已经走过了五年的战斗历程。
下乡时间长了,世界观的改造是不是就差不多了呢?有一件事给小王很深的教育。去年秋天,她在县里听说,有一部分知识青年要被推荐到工业建设岗位上去。她对照招收工人的规定,觉得自己完全符合条件。农场里的同志也都说:“这次招收工人,小王肯定有一份”。但是,由于农场的需要,组织上决定小王继续留在农村。有人以为小王一定会闹情绪。可是,小王不但没有闹情绪,反而检查了自己的思想。她问自己:面对调动工作的机会,为什么不是首先考虑服从党的需要,而是想到自己合不合条件?带着这个问题,她反复学习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的伟大教导,回顾了下乡后自己的思想变化,深深体会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不能只是一阵子,应该坚持一辈子,放松世界观的改造,就会背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从此以后,小王更加刻苦地学习毛主席著作,抓紧改造世界观,自觉地清除头脑里刘少奇的“读书做官论”、“下乡镀金论”等余毒,坚定不移地走毛主席指引的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几年来,王东海同志连续被群众推选为省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了农场革委会副主任。与工农相结合取得了一些成绩,领导表扬,群众称赞,荣誉大了,地位变了,这就给她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怎样继续改造世界观?王东海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关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伟大教导,经常告诫自己:越是听到的赞扬多了,就越要自觉地改造世界观,永远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她想,自己虽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了一点力,但比起革命前辈的贡献,比起长年战斗在农村的贫下中农的贡献,比起党和毛主席对自己的要求,还差得很远。抱着改造思想的强烈愿望,小王经常在群众中大胆亮私,狠斗骄气,主动请群众提意见,在革命和生产中坚持冲在第一线。农场扩建房屋时,她挑砖,运卵石,满脸是灰,浑身是汗,连续苦干三十多天。肩膀压肿了,眼睛熬红了,还坚持不下工地。在生产劳动中,她紧紧依靠贫下中农,请他们出主意想办法,随时注意从贫下中农身上学习优良品质。经过艰苦的劳动,一排排新房平地而起,王东海的思想觉悟也进入了新的境界。
五年来,王东海和贫下中农一起,风里来,雨里去,经受了许多艰苦的磨练。有人说:“王东海经受过了大风大浪的考验,以后再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可是,实践却使王东海认识到这话不对。参加农村斗、批、改宣传队那阵子,她和贫下中农生活在一起,开始一段,觉得吃的住的都不习惯。她认为这是担任领导工作以后,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滋长了“骄”、“娇”二气。从这件事中,小王深深体会到:经受过一次两次考验,不等于一辈子都能经得起各种考验;什么时候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就会经不起新的考验。从此,王东海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她深入到苦大仇深的贫下中农家里,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从贫下中农身上吸取了丰富的政治营养。
遇到艰险的情况,最能考验一个人。去年,有一次山洪暴发,眼看生产队的大片禾苗要被淹没。在这紧要关头,王东海和两个社员奋不顾身向引水堤坝奔去,和衣跳进急流中,挖坝排渍。好几次,小王被急浪打翻在水中,社员马上钻进水底把她推出水面,劝她说:“小王,你快上去,让我们来!”她斩钉截铁地回答:“越是困难的时候,我越不能离开。”经过顽强战斗,终于排除了渍水,保住了四十多亩禾苗。贫下中农钦佩地说:“王东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真是我们贫下中农的好后生。”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不动摇
天津市下乡知识青年 单玉兰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教导,一九六九年一月,我从天津来到河北省武清县安家楼大队插队落户。刚到农村的时候,我什么也不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既没有阶级斗争知识,又没有生产斗争知识,对于农村的一切都感到需要从头学起。所以,当时还能严格要求自己,思想上也只有一个想法,就是立志在农村扎根一辈子。
可是,随着时间的增长,客观情况的变化,我的思想发生了动摇。前些时,大、专院校招收新生,我就打起了个人的小算盘,认为自己的政治条件好,又经过了两年劳动锻炼,符合继续升学的条件,就高高兴兴地报了名。可是,组织上决定把我留下,从此,我的情绪低落下来,工作也受到了影响。党支部和贫下中农发现我的活思想后,及时找我谈心,启发我正确对待这件事,教育我要树立把一生交给党安排,党叫干啥就干啥的思想,指出上学是革命的需要,继续留在农村同样是革命的需要。
我思想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复呢?学习了毛主席关于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的教导,我才逐步地认识到,自己思想上发生动摇的原因,主要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在作怪,为什么人的问题还未解决。因此,有了一点成绩,就想拿来作为向党和人民讨价还价的资本,当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产生了埋怨情绪。这实质上是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读书做官论”、“下乡镀金论”的余毒在我身上没有肃清的反映。贫下中农祖祖辈辈生活、劳动在农村,为什么自己只呆了两年就不想呆了呢?沈秀芹同志是“让革命工作挑选我”,而我却偏偏要去挑选革命工作。思想上的动摇就是接受再教育上的差距。相形之下,自己的思想比起贫下中农和英雄人物的思想,相距有多么大呀!
“世界观的彻底改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我虽然经过两年多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但是世界观还没有根本转变过来。在农村干一辈子革命的思想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回顾两年来的战斗历程,我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时间不是太长了,而是太短了。今后,我决心更刻苦地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接受一辈子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改造一辈子世界观,坚定不移地沿着毛主席指引的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走到底。


第4版()
专栏:

扎根农村 红在农村
广西象州县新村大队插队知识青年 杨春柳
插队落户两年多的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的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我们知识青年实现思想革命化的必由之路。一个插队知识青年,只有联系三大革命斗争实践,刻苦读毛主席的书,自觉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努力改造世界观,在解决扎根农村特别是思想扎根的问题上狠下功夫,才能真正做到和贫下中农结合在一块。
前年,生产队改选领导班子,贫下中农推选我担任会计。由于我没有扎根农村一辈子的思想准备,不愿意当干部。当时就想:读小学、中学、大学都有毕业的一天,接受再教育也会有“毕业”的一天;到农村好好干几年,得到贫下中农的好评,就可以回城市了;如果当上队干部,就象铁钉钉在木板上,一辈子也难拔出来。于是就借口说:“我当不了干部,不会打算盘。”
贫下中农见我不愿意接受工作任务,便耐心地做思想政治工作。大队党支部书记几次找我谈心,勉励我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把根子扎在农村,扎在贫下中农中。贫下中农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杨呀!贫下中农在旧社会苦,新社会甜,归根到底就在劳动人民过去无权现在有权。大家信任你,选你当会计,这可是为咱贫下中农掌财权的大事啊!”我一边听,一边回顾贫下中农对自己的关怀和教育,感到自己的思想实在不对头,为了个人利益竟忘记了政权。
带着这个问题,我反复学习了《青年运动的方向》。毛主席说:“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用毛主席的教导对照检查,我进一步认识到:自己不愿意在农村当干部,就是不愿意长期实行和工农群众相结合;只打算在农村咬咬牙干几年,“毕业”以后回城市。这说明自己中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下乡镀金论”的毒害。说到底,是自己还没有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立足点还没有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
认识提高以后,我就愉快地担负了生产队会计的工作。不懂业务,不会打算盘,我拜老会计为师,白天晚上抽空学习,很快就熟悉了会计工作。经过一段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农村经济领域里的阶级斗争历来十分复杂尖锐,掌好财权是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件大事。我们队有个坏家伙,经常故意刁难干部,搞乱财务制度,破坏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和分配原则。我和贫下中农一起坚决同他作斗争,在“一打三反”运动中,揭出了他反革命的真面目,粉碎了他妄图破坏集体经济的罪恶阴谋。我自己也受到一次阶级斗争的教育。在工作中,我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掌好财权,紧紧依靠贫下中农,实行群众监督,严格财务制度,加强实物管理,认真搞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受到广大贫下中农的好评。
下乡两年多,我仅仅做出一点成绩,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大的荣誉,让我几次出席了自治区的知识青年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会议。今后,在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上,我决心象铁钉钉在木板上那样,做到一辈子扎根农村,红在农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