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4月2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坚持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加强调查研究
陆岩石
伟大导师马克思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毛主席把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原理运用到革命斗争实践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口号。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伟大发展。
早在四十一年前,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教导我们:“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又说:“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毛主席这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精辟地阐明了调查研究与路线的关系。指出了正确路线产生的基础,揭示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因此,坚持不坚持调查研究,不是一个单纯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唯物论的认识论和唯心论的先验论斗争的大问题,是毛主席革命路线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斗争的大问题。只有坚持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才能洗刷唯心论的先验论,防止“左”右倾机会主义,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同志受了唯心论的先验论的毒害,对于调查研究,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错误认识:
一曰:“人员熟,情况熟,不调查研究也可以过得去。”这是静止不变地看问题的错误思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革命时期情况的变化是很急速的,如果革命党人的认识不能随之而急速变化,就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调查研究工作虽然年年做,经常做,但它绝不是简单的重复,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总是有新特点、新问题、新发展;只有不断实践,不断调查研究,才能使自己的认识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前进。那种“情况熟,人员熟,不需要调查研究”的说法,正是恩格斯早就批评过的:对于事物“看到它们的静止,忘了它们的运动”。在飞速发展的客观事物面前,因循旧规,翻“老黄历”,照“老印象”办事,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碰钉子,“过不去”。
二曰:“革命几十年,工作有经验,不用调查研究,也可以指挥一阵子。”很多同志在革命斗争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这是十分宝贵的。但是,这些经验离我们肩负的任务的需要还差得很远。同时,过去的工作经验,只能是今天工作的借鉴,不能简单地照搬。即使过去的经验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规律,也还必须继续调查研究,和今天的情况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为,人们的正确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决不是一次、两次可以完成的。只有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把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正确地指导革命实践。凭“老经验”办事的同志,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到处搬用,表面看来似乎可以应付一阵子,但是,一当情况的变化超出了自己已有经验的范围,就可能偏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在《实践论》一文中,毛主席曾经深刻地指出:“经验论”在认识论的全体上的错误是“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把经验当作包袱背起来,不再虚心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不再认真调查研究,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就会在工作中犯错误。
三曰:“工作忙,那有时间经常调查研究!”革命工作确实十分繁忙,搞调查研究也确实需要很好地安排时间。但是,问题不在这里。根本的问题还是对调查研究的认识够不够,有没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办事的自觉性。有了这种自觉性,就会把调查研究列为工作制度,纳入议事日程。没有这种自觉性,即使时间再充裕,也会把调查研究挤掉。还有些同志,不懂得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尽管“两眼一睁,忙到三更”,忙来忙去,还是忙在会议室里,忙在办公桌上,忙在电话机旁。这些同志看起来是“忙”,实则是“懒”。他们虽然也常常由于找不到工作中心,摆不脱被动局面而苦恼,可是总不肯用脑子想一想被动的原因,吸取教训,走向基层,调查研究。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象‘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实践证明:调查研究常常是我们在繁忙工作中化被动为主动的重要一环。工作千忙万忙,抓住调查研究,就能忙到点子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有的同志把调查研究假手于人,自己不肯亲自调查研究,只凭下面的书面报告和机关的调查材料指导工作,认为:“自己是抓全面工作的,掌握大方向的,不必经常往下跑,只要看看材料,听听汇报,一样能把工作搞好。”这种想法也是片面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凡担负指导工作的人,从乡政府主席到全国中央政府主席,从大队长到总司令,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因为二者是两回事。”领导同志掌握方向,抓好全盘,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亲自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因此,越是负责全面工作的同志,越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解剖一点,取得真知。如果只是坐在家里看材料,听汇报,对情况必然是若明若暗,一知半解,对问题就不可能有中肯的分析,也就不可能把握方向,掌握全盘。当然,第二手材料对帮助领导搞好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领导干部只有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才能辨别出第二手材料中那些是主要的,那些是非主要的;那些是本质,那些是非本质,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充分发挥第二手材料的作用。
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同志,是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带头人,也应该是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办事的带头人。毛主席说:“对我们的同志,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我们一定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历史唯物论,彻底批判反动的唯心论的先验论和反动的历史观,始终不渝地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永远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前进。


第2版()
专栏:

要抓住事情的实质
徐州市利国铁矿革委会主任 刘子恒
一次,我发现矿场周围扔了不少旧矿车。当时想:这些旧矿车修修补补还是可以用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和研究解决的办法。工人同志说:这个问题我们早就提过多次,可是有的人说,这么大的矿,还在乎那么几个钱,还是以生产为重嘛!就这样一直拖了很长时间。我一听,觉得这是个坚持不坚持勤俭节约原则的问题。于是,在革委会会议上,我根据调查的结果,再三强调,修好了旧矿车,既节约,又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大家经过讨论,很快统一了思想,并作出了“修旧利废”的决议。
可是,过了不久,生产组递给我一份报告,上面提出,为了适应生产跃进的新形势,急需购买新矿车二百五十部。我一看就怔住了:革委会刚作出了“修旧利废”的决议,怎么又提出买新的呢?我急忙召开革委会会议讨论这个问题。会上,多数同志主张修旧利废,不同意购买新的;有的同志却认为,今年生产指标高,修旧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买一批新矿车完全必要。意见发生了分歧,原来的统一又变成了不统一。
会后,我把上次的统一与这次的不统一的经过回忆了一下,心想:为什么有人提出修旧利废满足不了生产需要呢?这里面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呢?我重新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毛主席在这里强调的“完完全全”四个字,对我启发很大。我对旧矿车的问题虽然调查了,但是并没有完完全全调查明白,没有弄个水落石出,所以问题也就不可能真正解决。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又迈开双脚,来到群众中,从扔掉旧矿车的问题入手,反复找老工人谈心,一点一点地摸,一层一层地挖,终于弄清了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过去,矿党委内一小撮走资派推行刘少奇的修正主义办矿路线,见物不见人,眼睛只盯着机器设备,不发挥毛泽东思想的威力,新机器大批大批购买,旧机器大批大批报废,花费了国家大量资金,生产仍然下降。看来,浪费只是矿车问题的现象,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才是实质。当前这种“修旧满足不了生产需要”的思想,正是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没有肃清的反映。
问题的实质抓住了,办法也就有了。我首先和革委会成员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人和武器的关系的论述和林副主席“四个第一”的指示,批判见物不见人的修正主义办矿路线,树立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的思想,从根本上统一了大家的认识。通过革命大批判,进一步调动了全矿上下为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而修旧利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修车小组很快成立了,那些被判了多年“死刑”的旧矿车一批接一批地修复投产,基本上满足了生产的需要,全矿产量节节上升。
毛主席指出:“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联系到两次调查的指导思想和做法,我体会到:一般的调查和表面的了解,还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有完完全全调查明白,真正抓住问题的实质,这才是取得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可靠途径。


第2版()
专栏: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
湖南龙山县洛塔公社党委副书记 陈延敏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于毛主席的这个英明教导,我是在吃了苦头之后,才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的。
有一年,我凭着一股革命热情,带领群众苦战两个月,在楠竹坪的荒山上开了一百多亩梯田。可是,直到四月份,还没有下一场透雨,新开的田无法插秧。这个情况使我急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一天,有个社员告诉我,车水坪山腰有一股泉水,可以引出来灌田。听到这个消息,我便向大队党支部建议修建车水坪渠道。党支部经过研究,决定尽快动工。就在这个时候,县里通知我去开会。临走时,有个支部委员对我说:“老陈,你就放心去开会吧,我们保证把渠道修好!”
半个月以后,我开完会回来,兴冲冲地问大队干部:“车水坪渠道修好了吗?”有的同志慢吞吞地回答说:“还没动工。”我带着责备的语气问他:“支部大会早就决定要修车水坪渠道,为什么还没有动工呢?”他说:“听说修车水坪渠道需要一万多个工,现在是春耕大忙季节,哪里抽得出那么多劳动力?”同志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使我半晌说不出话来。因为修车水坪渠道究竟需要多少工,我也心中无数。
当天晚上,我的心情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不修车水坪渠道,新开的稻田就无法插秧;修吧,又不知道到底需要多少工,在春耕大忙季节能不能修。自己对情况不明,决心就不大。带着这个问题,我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的教导,认识到,这个问题坐在房子里是无法解决的。只有迈开双脚,深入现场,认真调查,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于是,第二天,我就和三个支部委员一起,到车水坪实地勘测去了。
车水坪渠道要经过三座山梁,二百多米绝壁,地形非常复杂。在进行勘测时,我们尽量做到细心观察,细心测量,细心计算。为了比较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量,我们还试干了一天。事实证明,全部工程只需要一千来个工。只要充分发动群众,进行妥善安排,在插秧之前,是完全可以把渠道修好的。
“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我们把调查的结果和我们的想法告诉群众,群众的劲头很大。广大党员和群众积极报名上工地,日夜奋战车水坪。遇到山梁,就炸石开沟;碰到绝壁,就架起渡槽。经过八天八夜艰苦奋战,只用九百多个工,十七元三角钱,就修成了一条三千七百多米长的盘山渠道。一股淙淙泉水,终于随着人们的心愿,流进了新开的梯田,及时插上了秧。这件事使我认识到,不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就会陷入盲目性,陷入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只有深入实际,经常进行调查研究,才能做到情况明,决心大,提高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


第2版()
专栏:

基层干部也要调查研究
海军某部连长 王连起
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过去,我总认为:自己是一个基层干部,成天同战士在一起,情况摸得一清二楚,不调查也能搞好工作。事实并不象我想的那样。
去年,炊事班的工作一度掉了队,作风不紧张,内务卫生也不注意。当时党支部分工我抓炊事班,我抓了一阵子,见他们改进不大,脑子里就留下炊事班“后进”的印象。一天中午,炊事班把饭烧得黑乎乎的。我想,这准是炊事员没把锅刷干净造成的。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炊事员批评了一顿。没想到,炊事班的同志挨了批评,很不服气,有的同志还说:“咱们连长就是爱犯主观主义,不调查研究,遇到问题瞎放炮。”我想:你们把饭烧黑了,这不是事实吗?还用再调查研究!
事后,我又冷静地想了一想:如果自己的批评是正确的,为什么战士不接受呢?这时,我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毛主席的话提醒了我,使我想起不久前在总机班发生的事。那天,我交给小刘一个焊接线头的任务,心想,只要抓紧时间,一天就可以完成。第二天我去检查,却还没有焊好。我也没有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就批评了她。后来才知道,小刘接受任务那天,正赶上学习党的“九大”文件,她白天和大家一起学习,晚上还去焊接线头。本来应该表扬的事,自己却批评了她。想到这个教训,我脸上火辣辣的,不禁反问自己,莫非对炊事班的批评又犯了主观主义?
想到这里,我再也坐不住了,马上到了伙房。经过进一步调查才弄明白,饭黑并不是炊事员忘了刷锅,而是因为刚换了新锅引起的。战士中午给我提出的批评,正好打中了自己主观主义的要害。于是,我主动向炊事员作了检查,同大家一起进行研究,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为什么自己对一些问题的处理总是出毛病呢?我决心带着这个问题,对炊事班作一番认真的调查研究。
在炊事班,我和同志们一起学习,一起干活。经过一段时间,我和炊事班的同志越来越熟悉了,以前头脑中固有的那种“印象”也就发生了变化。我从炊事班同志的身上发现了许多长处,例如,他们虚心好学,全班团结好,干劲足。平时尽管我批评他们比较多,大家仍然一心一意地搞好工作。炊事班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他们的作风确实比较稀拉,内务卫生也不好。这些缺点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他们对培养良好作风的意义认识不足。问题搞清楚了,我就和他们一起办了学习班,引导大家学习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关于培养良好作风的教导,讲清了培养良好作风的意义,帮助他们提高了认识。并检查了自己过去只注意批评,忽视耐心说服的简单粗暴的做法。炊事班的作风转变了,工作很快赶了上来,年终被评为四好班和五好食堂。
对炊事班问题的处理,使我深刻体会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虽然自己生活在基层,和群众在一起,但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情况总是有限的,而且往往是表面的现象多。如果不作认真的调查研究,而是抓到一些皮毛,就要下结论,想着手解决问题,必然会滑到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泥坑,把事情办坏。只有自觉地运用毛主席一贯倡导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去指导自己的工作,经常注意调查研究,才能逐渐减少盲目性,克服主观片面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