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4月1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
一九六九年初,空军某医院决定组织农村医疗宣传队,去河北省丰润县山区进行巡回医疗。外科政治协理员盛凤山几次向领导请求随医疗队到农村去,但是,因为他在一年前做过腹腔手术,手术后又患了低血糖病,没有被批准。盛凤山反复学习“老三篇”,一字一句地领会毛主席的伟大教导:“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心情说啥也平静不下来。这一天,下乡医疗队队员的名单公布了,盛凤山逐个和科里参加医疗队的同志谈心,鼓励他们在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大道上不断向前。晚上,他又怀着渴望参加战斗的心情,走进了政治处主任的宿舍,再次请求领导上批准他下乡。
政治处主任被盛凤山这种自觉为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而参加战斗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经医院党委研究,决定让盛凤山担任医疗队的政治协理员。
医疗队来到重山叠峰的火石营公社。盛凤山始终把毛主席关于“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的教导铭刻在心里,同医疗队的战士们一起全心全意地为贫下中农服务。
一天,身患肝脓肿破裂、弥漫性腹膜炎、麻痹性肠梗阻等多种疾病的贫农社员陈大嫂,病情突然恶化,神志不清,滴水不进。盛凤山立即带领抢救小组,赶到陈大嫂家里,检查病情,研究抢救措施。有人认为,医疗队设备不全,条件差,怕抢救不好,影响声誉,主张往医院送;多数同志认为,病情十分危急,往医院送,很可能在路上发生危险,主张就地抢救。
盛凤山对大家说:“我们到农村,是为了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只要符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天大的风险也要承担。”大家坚定地表示:“一定要不折不扣地按照毛主席关于‘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的伟大教导办事,用最大的努力,创造条件,就地抢救。”
抢救陈大嫂的战斗,在农村简陋的土房里开始了。大家克服了重重困难,闯过了道道险关,终于使手术获得成功。
医疗队治好陈大嫂病的消息一传开,附近几个公社的贫下中农纷纷翻山越岭赶来治病。医疗队在当地设立的一个中心医疗点,每天前来门诊的病人有三四百人。盛凤山一边热情接待贫下中农患者,一边不断地给自己提出问题:“建立中心医疗点,这符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吗?”这天晚上,他带着问题学习《为人民服务》一直到深夜。第二天,他就在医疗队的党支部委员会上,建议撤销中心医疗点。盛凤山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我们为什么要让贫下中农往返走很多路上门来,而不能送医送药上门去呢?”盛凤山用两条路线斗争的观点,把问题分析得那样深刻、透彻,大家一致同意立即撤销中心医疗点。次日,除留少数同志同公社医务所的同志一道工作外,其他同志都身背药箱,送医送药上门去了。
盛凤山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忘记了自己的疾病。一九六九年十一月,盛凤山的癌症严重恶化,被同志们硬拉着住进了病房,在他生命最后一刻,仍念念不忘学习毛主席著作,念念不忘贫下中农。


第4版()
专栏:

向解放军学习
今年二月二日,汉江两岸,阳光灿烂,红旗飘扬。沔阳县石剅公社柳河十四生产队的十五名贫下中农社员,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号召,驾驶木船,奔赴汉北水利工程工地。船到汉江下游的龚家湾时,突然遇到巨大旋涡,小船头低尾高被卷入水底,十五名社员全部掉进激流。
“抢救落水的阶级兄弟!”
脉旺区革委会的负责同志闻讯带领突击队赶来了;人民解放军某部派出的救护分队赶来了;贫下中农扛着木板赶来了;满载支援春耕物资的拖轮,解开缆绳,丢下驳船,也全速驶来营救。
这时候,最先落水的贫农社员金国祥和柳早仙,眼看就要被巨浪卷入水底。解放军战士易南生飞速地游到了他俩的身边。他一头扎入水底,拚命将柳早仙和金国祥顶出水面,向旋涡外冲去。初春的江水很冷,在激流中只身抢救两个人更艰险。不一会,易南生就冻得浑身麻木,四肢无力。一个恶浪打来,三个人一齐被深深地埋入了浪底。就在这时,一只木船赶到了,船上的贫下中农拉住了易南生的手,他却让金国祥和柳早仙先上船。
在易南生奋战激流抢救阶级兄弟的同时,水电管理工人李红强和林业管理员张先长一道,用尽全身力气,从岸上推船下水,去抢救其他十三名落水的社员。当李红强拚出全身力气救起最后一个阶级兄弟的时候,一个恶浪打来,小船再次被冲翻,全船人员又被扣入水中。李红强奋不顾身,继续战斗,把一个个阶级兄弟推向沉船边,让大家抓住船帮,不被激流卷走。这时,江面上好几只小船赶来了,把一个个落水的阶级兄弟全部救上了岸。落水的贫下中农社员,一个个感动得热泪盈眶,放声高呼:“向工人阶级学习!”“向解放军学习!”


第4版()
专栏:

那里艰苦危险,就战斗在那里
初春,华北平原的潴龙河畔,一派抓革命、促生产的热烈景象。贫下中农冒着严寒,正在抗旱保墒,为夺取今年农业生产好收成努力创造条件。二月二日下午,潴龙河上游最大的拦河坝——东留果庄拦河坝突然决口,洪水向下游倾泻奔流,如不及时堵住,就会严重影响两万多亩土地的春灌。消息传出,周围九个村庄的干部、贫下中农、民兵迅速赶来,踏冰运土,奋力打坝。太阳下山时候,突然一股更大的急流涌来,把刚要合龙的堤坝,重新冲开了十多米宽的决口,情况十分紧急。就在这时,解放军某部三营营部的同志跑步赶来了。他们装车、运土、背麻袋、扛草包,那里艰苦,那里危险,就在那里战斗。共产党员、卫生员徐启生,浑身好象有使不完的劲,二百斤重的麻袋扛起就走,泥浆灌进脖子,他全然不顾。
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夹着雪花的西北风猛刮着,决口堵起三次,被冲垮三次。洪水直接威胁着第二道拦河坝。要堵住洪水,只有下水打桩,用门板、木头设闸。
共产党员安守乾、通讯班长杨世水、卫生员张学政、徐启生在河边开了个紧急党小组会。他们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伟大教导,决定带头下水打桩设闸。在他们的带动下,民兵们也跟着一起跳进冰冷刺骨的急流。急流夹着碎冰向他们猛冲猛撞,湿透了的衣服结成冰甲,寒风一吹,冻得他们浑身直打哆嗦。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战士,把千难万险全部踩在脚下。他们开始用门板闸决口,但水大流急,门板挡不住。他们就用铁板堵,三米见方的铁板刚一放下水,很快就被冲跑了。张学政、杨世水和民兵们一起,经过几个回合的战斗,从下游把铁板捞了回来。突然,一股急流涌着冰块扑来,把铁板冲倒,压在杨世水肩上。又是一个急浪涌来,把杨世水和铁板冲出两米多远。但他紧紧抓住铁板不松手。在同志们的共同奋战下,杨世水顶起了压在身上的铁板,把它放在决口中央的木桩上。军民一起经过将近二十个小时的战斗,终于堵住了决口,重新打好了堤坝。当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的时候,潴龙河畔响起了“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的欢呼声。
《解放军报》通讯员 新华社通讯员
(本报有删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