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3月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党委和革委会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女干部的作用
新华社南宁电 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党委会和县革委会遵照毛主席有关妇女工作的伟大教导,加强对少数民族妇女干部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让她们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经受锻炼,不断提高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
隆林各族自治县聚居着苗、壮、汉、彝、仡佬等五个兄弟民族。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这个县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妇女干部。在县、社、大队、生产队各级领导班子中,少数民族妇女干部共有四百三十人,占全县少数民族干部的百分之三十五。
少数民族妇女在旧社会里受着最深重的压迫。她们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怀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参加管理国家大事后,她们绝大多数革命热情高,干劲大,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也比较高。为了进一步发挥少数民族妇女干部在政权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县委和县革委会经常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组织少数民族妇女干部学习毛主席关于“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得到”的伟大教导,畅谈在当前的革命形势下妇女干部肩负的责任,批判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少数民族落后论”,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奋斗的雄心壮志,增强她们的政权观念和继续革命的自觉性。县委和县革委会还坚持对她们从政治上帮,在行动上带,放手让她们到三大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去经风雨,见世面,不断提高她们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和工作能力。
苗族女共产党员王秀兰,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年青干部。县委和县革委会派她到比较落后的扁牙公社者隘大队去蹲点,让她挑重担子。同时又经常针对她思想上、工作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她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帮助她开展工作。在县委和县革委会的帮助下,王秀兰努力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和贫下中农一起狠抓阶级斗争,以革命统帅生产,使粮食生产长期上不去的者隘大队取得了粮食连年增产。一九七○年,这个大队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一百三十多万斤,比一九六五年增加一倍多。在三大革命斗争的实践中,王秀兰经受了锻炼,进一步提高了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增长了才干,被群众推选为公社革委会妇女主任。
隆林各族自治县县委和县革委会在对少数民族妇女干部进行路线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引导她们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认真改造世界观,提高继续革命和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德峨公社那地大队妇女主任、老么槽生产队队长、苗族女干部杨公奶,今年五十岁了,自从一九五三年参加革命以来,十几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为党工作。有一段时间,由于她没有摆正革命和生产的关系,一度产生了“抓革命保险,抓生产危险”的错误思想,不敢大胆领导社员搞生产。县革委会的同志到这个生产队和她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一起从两条路线斗争的高度分析这种错误思想的危害性,帮助她摆正了革命和生产的关系,提高了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几年来,杨公奶年年被评为县和专区的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
这个县的革委会安置组组长、仡佬族女干部郭秀明,原来认为自己文化低,工作能力差,工作中有畏难情绪。在县委书记、革委会主任祁兴全的帮助下,她认识到自己产生畏难情绪,不是因为文化低,而是路线斗争觉悟低;不是工作能力差,而是政权观念差。她说:“毛主席这样相信和关心我们少数民族妇女,把政权交给我们,我们一定要下定决心,为革命掌好权,为毛主席争气。”后来,她带着自己存在的问题努力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把学习毛主席著作和学习文化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她在做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工作的时候,根据各个时期知识青年中出现的各种活思想,深入下去,和知识青年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和他们谈心,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他们进行阶级教育和路线教育,进一步增强了知识青年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


第3版()
专栏:

百名女将战祁连
穿过戈壁滩,越过重峦叠嶂,来到石油沟油矿“五·七”农场,便看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高达二千八百米的祁连山上,梯田纵横渠成网,牛羊成群猪满圈;一排排农场宿舍整齐地矗立在山间;妇女们手拿鞭子赶着牛车正在向地里送粪。更引人注目的还是排列在梯田里的标语牌,上面写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八个大字。这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集中地记录了这个农场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五·七指示》的光辉照耀下所走过的战斗历程。
五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芨芨草滩,地陡、沟多、土层薄,气温很低。过去,这里只有放羊人的足迹,从来没有人种过地。石油沟油矿的一百一十名妇女家属坚决走《五·七指示》的光辉道路,意气风发地踏上了芨芨草滩。她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荒造地,兴修水利,挖掘渠道,建设家园,把昔日的芨芨滩变成了米粮川。五年来,她们连年获得丰收,在七百多亩土地上,共生产粮食一百一十三万斤,蔬菜四十七万斤,油料七千多斤,饲养了牛、羊、猪八百多头,给国家上缴了四十四万斤粮食,为国家和集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个农场连续三年被评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先进集体。
艰 苦 创 业
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大庆妇女家属报告团来到玉门,介绍了大庆妇女家属听毛主席的话,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五把铁锨闹革命”办农场的先进事迹,给了石油沟油矿妇女家属很大的鼓舞。一九六六年春,石油沟油矿的妇女家属以大庆为榜样,顶着寒风,冒着鹅毛大雪来到了芨芨滩,展开了向祁连山争地要粮的战斗。这里地势高,空气稀薄,南方来的妇女对气候不适应,经常头晕、口干、吃不下饭,走起路来上气不接下气。但是,她们以顽强的毅力,以“千难万险脚下踩,开花结果祁连山”的英雄气概,每天开荒造地不止。她们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终于在古老的荒滩上开垦和平整了五百多亩土地。
接着,紧张的春播又开始了。要在短时间里种上五百亩土地,这对于刚刚走上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妇女来说,无论在体力上还是耕作技术上,都有很多困难。但是她们以“老三篇”引路,知难而上,从头学起,认真磨练自己,很快掌握了犁地、播种等一整套耕作技术。经过一个月的奋战,她们胜利地完成了春播任务。以后,她们精心地进行锄草、中耕、追肥,使庄稼长势越来越好,第一年就获得了大丰收。
自 力 更 生
战天斗地的胜利,更加激发了石油沟妇女家属战胜困难的革命斗志。她们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肥料不足。怎么办?她们不张口,不伸手,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大力积肥。共产党员程秀英和身体有病的谢素兰,首先带头背起了粪筐。在她们的带动下,一百多名妇女起早睡晚,爬山越岭,经常到石油沟和祁连山上去拾粪,并且带上镰刀,有粪就拾粪,有草就割草。这样常年坚持不懈,仅去年一年,她们就打猪草十几万斤,积肥三千多吨。
肥料问题解决了,水的问题又提出来了。一九六八年,原来有个泵房在白杨河下游,水量不够,为了赶上春灌,必须在三月初把泵和马达搬到上游。过去这种活都要靠男劳力。她们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得到”的伟大教导,增强了信心,决定自己动手干。一天,下着大雪,二十几名妇女手拿杠子和绳子来到白杨河坝,硬是用人拉肩抬,把千斤重的马达抬到了上游。
在改天换地夺取农业丰收的同时,她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还自己动手办起了学校、托儿所和饲养场。
乘 胜 前 进
石油沟“五·七”农场的妇女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祁连山上连续夺得了几个丰收年,接着又向自己提出了“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的战斗任务。
这个农场的南面有一条山谷,她们叫它“北风口”。从祁连山刮下来的下山风,经过这个山谷,一直刮到农场,一年四季,经常刮六、七级风,造成农场无霜期只有八十六天左右,使许多作物不能在这里生长,饲养牲畜也遇到了困难。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她们采取各种措施,试种小麦、白菜、萝卜、胡麻,都获得了成功。她们还大力发展以养猪为中心的畜牧业,根据气温低的特点,对牲畜进行精心管理,使每个牲畜体壮膘肥。去年,她们不仅实现了粮、菜、油、肉四自给,而且还向国家上缴八万二千多斤粮食,支援外单位牲畜三十多头,肉四百五十多斤。石油沟油矿“五·七”农场的女战士们豪迈地说:祁连山上大变样,全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来引航!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3版()
专栏:

妇女顶起半边天
  ——记江苏省启东县吕四公社十大队第五生产队妇女改天换地的事迹
黄海滩头,吕四港畔,有这样一个生产队,四十一个劳动力,三十九个是妇女(男的大都从事渔业生产),人称“妇女队”。这就是启东县吕四公社十大队第五生产队。四年前,这里是:沟沟潭潭千百爿,贝壳满地荒草滩。如今是:方方正正一片片,旱涝无忧夺高产。过去每亩产粮一百斤不算少,棉收三十斤还算多;现在粮食亩产一千六百斤,皮棉亩产超过一百四十斤。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中国的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这个“妇女队”创造的奇迹,就是一个生动有力的说明。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这里男人出海,女人看家,许多妇女被束缚在家庭小圈子里,很少关心政治和集体生产。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思想的灿烂阳光普照祖国大地。五队的妇女们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的教导:“全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得到。”豪迈地提出了“五队要翻身,妇女要革命”的战斗口号,积极投入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
但是,也有极少数妇女认为,日子过得不错,何必再搞集体生产,自找苦吃。
这议论传到贫农妇女周秀芳耳朵里。她想: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保准没错。
在周秀芳的带领下,妇女们办起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教导,提高了妇女们的政治觉悟,几十个妇女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一定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学大寨贫下中农,种大寨田。人在海滩,放眼世界,为人类多作贡献!”
从此,妇女们在周秀芳带动下,以充沛的革命干劲,投入改天换地的战斗。
“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妇女们开始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困难就接连而来。队里牛没一头,犁无一张,瘦田薄地又缺水。面对重重困难,妇女们齐声朗读毛主席语录:“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她们决心不靠天,不伸手,自力更生闯着走。
田瘦肥少,就大养其猪。她们认识到,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化肥厂”,实现一亩一猪,就不怕肥不足。妇女们说干就干,一齐动手垒猪圈。没有砖头,就用泥块垒;没有木料,就东拼西凑;没有饲料,就起早贪黑割野草。转眼秋过冬来,老母猪生下十几头小猪,欢蹦活跳,真喜煞了妇女们。但是,在雪大风冷的当口,老母猪病倒了,小猪又冷又饿,“唧唧”乱叫,周秀芳听了感到心疼。她想起毛主席关于“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教导,拿起大半瓶奶粉,携了件旧棉袄就往猪圈奔去。婆婆看见了,惊奇地说:“我活了五十七岁,没听说小猪吃奶粉、盖棉袄!”周秀芳爽朗地回答:“为了革命种好田,拿点东西啥稀奇!”在妇女们的辛勤喂养下,队里的生猪从七头增加到六十多头。瘦田铺上了一层层猪泥肥,又盘上青草,只待耕地、插秧了。
说到耕地、插秧,困难就更大了。耕地没有机器没有牛,贫农社员张金娥、朱美娥等三、四人老远地借来犁耙,猫着腰,拉着犁了一行又一行,热汗挂在两腮上,谁也不顾擦一把。插秧时,地质硬,插不进,妇女们硬是用手抠个洞,然后再插进去,朱美娥手指抠肿了,没喊一声痛,没停一下工。秧插上了,因为土质盐碱重,没几天苗就枯黄了,眼看难以成活。这时,个别人泄气地说:“盐盘子里种稻,种一葫芦收一瓢,能留下稻种就谢天谢地了!”但是,天大的困难,也动摇不了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妇女,她们面对枯苗,紧握铁拳,斩钉截铁地说:“自力更生的思想立得牢,天大困难吓不倒,秧苗死了拔掉重栽!”她们为了适时地插好秧,便挑灯夜战,经过两昼夜的突击,终于把秧抢插上了。然而,困难好象专和妇女作对似的,沙质的海滩田严重漏水,灌满一次水,不到两小时就漏个精光,妇女们围在田埂边,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关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教导,豪情满怀地说:“我们为世界革命种水稻,浑身力气用不了。地漏一桶,我们挑一担,地漏千百次,我们能浇它千万遍。”她们分秒必争,说干就干,全队妇女出满勤,大家挑的挑,灌的灌,顽强战斗,大干七天,保住了秧苗。
妇女们就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闯着走,斗倒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迎来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她们在黄海滩头“盐盘子”田里第一次种水稻,夺得了好收成。
启东县革委会报道组


第3版()
专栏:

热心办夜校的畲族妇女
在福建省闽东山区福安县的畲族山村里,一群群畲族社员,手拿火把,怀揣红宝书,兴高采烈地涌向一处处宽敞的政治夜校教室,在油灯下,如饥似渴地学习毛主席著作,畅谈国家和世界大事。
松罗公社后洋村五十多岁的畲族贫农老大妈兰凤妹,办夜校数她最热心,是大家一致称赞的“老来红”。兰凤妹一家和广大贫苦的畲族人民一样,在旧社会有一本苦难的家史。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把她一家救出了苦海。解放后,她家的日子和全体畲族翻身农民一样,越过越好。她的一个儿子最近上了社会主义新型大学。兰凤妹深深懂得:毛主席是畲族人民的大救星,毛泽东思想是畲族人民的命根子;有了毛主席,才有畲族人民的今天。
兰凤妹怀着对毛主席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从一九六四年起,就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村子里办政治夜校,她带头参加。不管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她总是第一个来到夜校,为大家摆好桌椅,擦亮油灯,协助辅导员安排学习内容。学习完了,她又点着松明子,把上夜校的妇女一个一个送到家里,然后她才回家。
兰凤妹识不了几个字,学习过程中困难很多。但是,再大的困难也难不住这位老贫农。她一字一字地学,一句一句地背,刻苦认真。有一次,辅导员在夜校教了一条毛主席语录,她回家躺在床上念了一遍又一遍,有一句总记不住,便从床上爬起来,点上油灯,到隔壁房间叫醒侄儿教她读,直到完全背熟了才睡觉。几年来,兰凤妹刻苦地学习毛主席著作,背熟了“老三篇”和一百多条语录。
兰凤妹常跟人讲:“对毛主席著作学了不用,就是对毛主席不忠。”因此,她学一个观点,用一个观点。她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为了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动广大的妇女群众参加生产活动,具有极大的意义”的教导,就协助生产队干部向女社员宣传,使许多女社员和男社员一道向荒山进军,开出了一百多亩新茶园,为发展集体经济作出了贡献。
在兰凤妹的带动下,后洋村的群众,男女老少都积极参加政治夜校的学习,涌现出许多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先进人物。由于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去年,这个生产队粮食产量比一九六九年大幅度增长。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南海前哨北部湾昆龙大队民兵营的女民兵排,在执行任务前进行思想动员。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