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2月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响应毛主席伟大号召 一定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黄河中游山区人民治水治山治沟发展农业生产的典型经验
一九五二年十月,伟大领袖毛主席视察黄河时,发出了伟大号召:“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十八年来,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黄河流域广大革命人民同心协力,做了大量的治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现在,已经基本上扭转了解放前三年两决口的险恶局面,黄河丰富的水沙资源逐步得到利用,变害为利,流域广大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条大河。它流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等八个省区。有史以来,黄河就是有名的一条害河。在它的下游,由于大量泥沙淤积河道,形成“悬河”,加上暴雨集中,引起洪水暴涨,常常发生决口、泛滥以至改道,造成严重灾害。解放前,在历代封建王朝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下,黄河得不到治理,水旱等灾害频繁袭击,人民群众大批死亡或外逃,生产和生活极不稳定。
解放后,伟大领袖毛主席十分关心黄河的治理工作。毛主席曾多次亲临黄河流域视察,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指示,给治理黄河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但是,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代理人极力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治水路线,干扰和破坏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十多年来,全流域的广大革命人民,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同反革命修正主义治水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认真落实毛主席关于治理黄河的伟大指示,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统筹安排下,上中下游密切协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展开了大规模的治理工作。治理黄河的过程中,充满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尖锐斗争。它证明一条伟大的真理:什么时候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治理黄河的工作就胜利,就前进;什么时候背离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治理黄河的工作就受挫折,就失败。
地处黄河中游山区的革命人民,为了彻底改变落后面貌,为治理黄河做出贡献,遵照毛主席关于“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工作”的伟大教导,依靠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多年来坚持大搞水土保持,因地制宜地治水治山治沟,发展农业生产。经过大量的治理工作,不少社队基本上控制了水土流失,并利用流失的水土建设良田。这些做法,为中游地区治水治山治沟,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第2版()
专栏:

永正公社大搞水土保持 穷山旱塬变成条条梯田
甘肃省正宁县永正公社,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全社四万七千多亩耕地,分布在八坳、十岭、二十一个塬嘴上。过去,塬面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每年都有大量的泥沙流进泾河,通过泾河涌进黄河,给黄河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威胁。每遇暴雨,沟头延伸,沟岸扩张,塌失耕地,流走肥料。这里年年遭洪灾,年年遭旱灾,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
水土流失能不能控制?支离破碎的塬面能不能建成良田?过去,有些人望着这沟壑纵横的残塬,唉声叹气,说什么“要治好塬面,如上青天,难上难。”
一九六四年,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给永正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决心以大寨为榜样,自力更生改土治塬建良田,彻底改变落后面貌。可是,治塬的计划刚一提出,就遭到一小撮阶级敌人的反对。一些对治塬持怀疑态度的人,也摇摆不定。针对这种情况,公社领导立即发动群众揭露了阶级敌人破坏改土治塬的阴谋。同时,组织贫下中农和社员学习毛主席关于“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伟大教导,发动大家诉旧社会受压迫受剥削的苦,诉水害的苦,进一步提高了阶级斗争觉悟,更加坚定了战天斗地的信心。
改造穷山旱塬的工程开始后,一无资金,二无工具,三无经验,遇到了很多困难。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没有工具自己造,不懂技术干中学。他们农忙小干,农闲大干,常年坚持,大搞水土保持,植树造林,拦洪筑坝,改土治塬,修建梯田。友好大队开始打坝缺少经验,冬天打了六座坝,夏天被洪水冲垮。社员们不灰心,不泄气,冲垮重打。他们认真总结经验,终于打成了六座坚固的土坝,拦住洪水,修起坝地,并且第一次种上水稻,亩产达四百多斤。
永正公社的干部和社员以大寨为榜样,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从大搞水土保持入手,拦洪筑坝,建设塬面条田,摸索出一套经验。在公社的统一领导下,由老贫农、技术人员和干部组成“三结合”的专门队伍,深入塬顶、沟坡、田间,看地形,查水源,找水路,掌握自然规律,进行现场设计,订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在统筹安排下,充分发动群众,大搞以改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六年来,全公社在八坳、十岭、二十一个塬嘴上,打坝四十八座,打椽帮埝八百一十四条,长达五百五十里,治理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塬面,修成条田二万八千多亩,兴修水平梯田三千三百多亩。同时,办林场十个,植树造林四千八百多亩,使原来水土流失严重的穷山旱塬,成了条田连片、泥不下山、水不出沟的富塬。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后,减少了涌入黄河的大量泥沙,为治理黄河做出了贡献。


第2版()
专栏:

高西沟治山建良田
穷山沟变成富山庄
高西沟位于陕北米脂县无定河流域,全大队六千亩土地,分散在四十架山和二十一条沟。解放前,这里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一遇暴雨,肥沃的表土大量流失,土壤越来越瘠薄,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一般年景平均亩产不到四十斤。群众形容这里是:“山上光秃秃,沟底浑水流,年年遭灾害,十年九不收。”
解放后,高西沟的贫下中农,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生产得到初步发展。一九五八年,在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他们决心治山治沟,控制水土流失,建设梯田,改变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这个计划刚一提出,就遭到少数有保守思想的人的反对。他们说:“山是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人怎么能修平?山高坡陡顶子尖,要打粮食靠老天。”贫下中农回答说:山和沟都是死的,人是活的,立下愚公移山志,治一坡少一坡,三年不行五年,五年不行七年,总可以把山治好。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贫下中农和社员冒着严寒,登上孙家梁,开山治沟修梯田。经过一冬的艰苦奋斗,修成水平梯田七十亩。第二年,梯田里长的庄稼,获得丰收,粮食每亩产量由过去的四十斤增加到三百斤。活生生的事实,教育了有保守思想的人,更加鼓舞了贫下中农和社员治山治沟修梯田的积极性。他们利用夏收前后和秋收后的农闲季节,集中大批劳动力上山,大搞水土保持;利用雨后的短暂时间,突击加高坝埝,修补梯田,做到保持水土与搞好当年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一九六四年,全大队在一百四十四亩梯田上种的高粱、谷子,平均亩产达到三百一十四斤,其中三亩六分地亩产七百零二斤,创造了粮食产量的最高纪录。一九六五年,陕北遭到历史上罕见的大旱。高西沟大队由于年年大搞水土保持,耕地抗旱能力加强,大旱之年夺得了好收成,粮食总产量超过治山治沟前的水平。这一年,高西沟的贫下中农和社员,还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修成了一座淤地坝,为进一步控制水土流失、促进农业增产创造了条件。
高西沟的贫下中农和社员从多年斗争的实践中认识到:只有按照毛主席关于“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工作”的伟大指示办事,才能改变黄河中游山区的落后面貌。他们从治山治沟入手,充分利用流失的水土,拦洪筑坝,修建梯田,不仅有利于发展当地农业生产,还可以大大减少冲积到黄河的泥沙,为治理黄河贡献力量。他们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步改变广种薄收的旧的耕作习惯,大搞水土保持工作,因地制宜地拦洪淤泥,治山治沟修梯田,并且总结出“集中治理,连续治理,积极修建基本农田”的一套经验。在保证粮食增产的基础上,他们大力种草,适当造林,林草养畜,畜肥养田,农林牧副互相促进,全面发展。这些方法逐年推广后,收到了显著效果。这些年来,高西沟大队在二十一架山上共修水平梯田六百二十亩,打坝一百二十座,已利用坝地一百二十亩;造林一千零八十亩,两架山上实现了绿化,其他山上种草面积已达三分之一。由于控制了水土流失面积,实现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全队粮食总产量由治理前的十多万斤,提高到三十三万三千斤。治理前年年吃国家供应粮,治理后年年有余粮。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四年来,全队共向国家提供商品粮十多万斤,初步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


第2版()
专栏:

小寺沟队小志大 打坝治沟粮食增产
陕西延安县青化砭公社小寺沟大队,地处黄河中游的山区。这里只有二十七户,一百三十五人,五十个劳动力。全队四百五十多亩土地,分布在十一个山峁九条沟。过去,水土流失严重,沟越冲越深,坡越冲越陡,地越种越瘦,粮食产量很低,是一个有名的穷山庄。
这个大队的贫下中农人少志气大,从一九五六年成立高级社时起,依靠集体经济力量,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常年坚持大搞水土保持,治山治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今,这里筑起二十七座拦洪坝,淤好良田五十四亩;建起九个蓄水池,扩大水浇地二十六亩;山上修起十五亩水平梯田,营造各种林木一百六十亩,初步控制了水土流失,粮食产量较合作化前提高了三倍,由缺粮队变成了余粮队。看到这巨大的变化,社员们高兴地说:过去穷山窝,如今富坝多。毛主席指引的幸福路,子孙万代都要走。
十多年来,小寺沟大队治山治沟,经历了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一九五六年,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遵照毛主席关于“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工作”的教导,提出在大南沟打坝,拦泥造田,让流失的水土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当时,一小撮阶级敌人公开反对,胡说什么“多开荒,多打粮”。贫下中农深深懂得,乱开荒,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既使农业减产,也是黄河为害的根源。他们坚决抵制了阶级敌人的破坏和阻挠,决心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道路,保持水土,打坝淤地,修建梯田,改变穷山恶水的面貌。开始在大南沟打坝时,只有十二个劳力,几张铁锨,几副笼担,困难很多。贫下中农反复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愚公移山》,增强了改天换地的信心。没有工具,他们自己造;不懂技术,他们边干边学;劳力少,妇女儿童齐上阵。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修成了十二座淤地坝,治理了三条沟。
从一九六五年起,他们乘胜前进,又在前沟继续打坝淤地。这里沟深底宽,需要修起一座长、宽三十米,高十多米的大坝,才能拦住从上面八条沟流下的洪水。这时,有人看到工程这么艰巨,动摇了。贫下中农坚定地表示:天不怕,地不怕,艰难险阻踩脚下。人人献策献计,个个勇挑重担。就这样,贫下中农依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很快修成了这座大坝,建成了大片坝地,为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
小寺沟贫下中农和社员向荒山瘦沟进军中,发扬延安精神,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一九六四年,二十多亩坝地种上的玉米长势喜人,但初秋一场洪水,坝塌苗毁。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一些社员悲观地说:“打坝在人,收粮在天。”党支部及时抓住这个活思想,组织社员学习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导,并引导大家开展三看三比活动:看旧社会贫下中农受剥削受压迫的苦,比新社会翻身解放的甜;看大寨贫下中农三战狼窝掌,征服自然的英雄气概,比自己对待灾害和困难的态度;看听天由命的危害,比人定胜天的好处。经过一看一比,大家战胜灾害的信心增强了。他们说:“只要有大寨贫下中农三战狼窝掌的决心,就能修好被洪水冲垮的坝,征服灾害,保住庄稼。”这一年,社员们发扬英勇顽强和连续作战的精神,大战洪水,坝冲垮一次,再补一次,一连修坝三次,保住了大坝,夺得了农业的好收成。
小寺沟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以大寨贫下中农为榜样,十多年如一日,坚持打坝造田,与穷山恶水顽强搏斗,冲毁了再修,失败了再干。他们在九条沟中修起一座座拦洪淤地坝,经过不断补修加高,得到巩固,肥沃的黄土不再进入河道危害人民,被拦截在沟道里淤起层层坝地。加上坡地修梯田,植树造林,初步改变了荒山穷沟的面貌。社员们回顾走过的这段道路,豪迈地说:这办法好,那办法好,毛主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最好。人听毛主席的话,洪水就听人的话。


第2版()
专栏:

曲峪治水治山治滩结合 农林牧副各业全面发展
山西省河曲县曲峪大队的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在毛主席关于“组织起来”的伟大号召指引下,从一九五二年初级社开始,从大搞水土保持入手,坚持植树造林,治水、治山、治滩,取得了巨大成绩。现在,基本上控制了水土流失,实现了“滩地园田化,高山远山绿化,低山缓坡梯田化,沟塔阴弯果园化”,农、林、牧、副各业得到全面发展。
曲峪大队位于忻县地区,面临黄河,是一个黄土丘陵沟壑区。全大队两万多亩土地,分散在三架梁、十二条沟、一道滩、十多个小山头上,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解放前,这里有雨冲、无雨旱,十年九遭灾。解放初期,贫下中农组织起来,他们在这一条沟打几座坝,那一条沟打几座坝,工程不配套,一遇洪水,坝被冲垮,修好的滩地也被冲得支离破碎。后来,在党组织领导下,把治滩同治水治山结合起来。
在治水、治山、治滩的斗争中,曲峪大队贫下中农和社员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失败面前不气馁,不断革命,不断实践,终于摸索出一套经验。这就是:全面规划,加强领导,治水、治山、治滩相结合,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淤滩造地和引洪灌溉相结合,群众性突击和常年建设相结合,坚持集中治理,连续治理,综合治理。
曲峪大队是从治滩开始的。但是,治下不治上,水土冲刷不制止,遇到暴雨滩地往往受洪涝袭击,造成减产。可是,要先治上后治下,水泥得到控制,滩地又不能很快淤起来。他们根据这些情况,采取治滩先进一步的做法,并把治滩和治山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开始治山治沟时,西沟打坝,东山植树,一场暴雨冲毁许多工程,一秋无雨树苗有的旱死。后来,他们总结了这个经验教训,认识到,要提高树苗成活率就要蓄水保墒。在坡面治理时,采取水平阶、鱼鳞坑、地埂和树草结合,工程养生物,生物保工程。在沟道治理时,从沟掌到沟口阶阶打坝,坝上种树。这样,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结合起来,使修筑的工程牢固,抵御了洪水的冲袭。
为了使修建工程当年受益,他们争取边淤边种、边种边淤的办法,淤一块种一块,种后结合灌溉,一年浇上一水到几水,有灌有淤,逐年增厚淤土层,提高了地力,保证了增产。
开始治水治山治滩时,他们全面规划,统一安排,组织专业队,采取常年建设和突击运动相结合的办法。农闲时,全体动员;农忙时,专业队负责管理养护,其余劳动力参加农业生产。这样,既保证了水土保持的连续性,又保证了农业的增产。
十八年来,曲峪大队的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把四千多亩沙石滩普遍淤高二米以上,建成了沟渠路林配套的稳产高产田;在近山缓坡修建了一千五百多亩水平梯田;种植用材林五千多亩,果木林三千多亩,灌木林二千七百多亩;种植牧草二千二百多亩;四旁零星植树二十七万株;在黄河岸边植起十里长、二十米宽的护岸林带;十二条沟从上到下打了三百七十座土石坝。现在,曲峪境内一片郁郁葱葱,土不下坡,水不出沟,控制了水土流失,为治理黄河做出了贡献。同时,农、林、牧、副各业也得到全面发展。全大队的粮食亩产由解放前五六十斤提高到五百二十多斤,种植的高粱亩产最高的达到一千九百九十多斤,成为山西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
水利电力部调查组
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