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2月1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为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而战斗
——记江苏省煤矿建设指挥部工人技师、共产党员刘同和
辽阔的苏南煤田,从宁镇山区到太湖之滨,天轮飞转,矿车疾驰,英雄的矿工,为落实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战略部署,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而顽强战斗。
在钟山煤矿七百米斜井的掌子面上,正在热烈地开展革命大批判。
一位鬓发斑白、精神抖擞的老工人,拿起一块乌黑闪亮的煤块,愤怒地说:“这就是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扼杀了的江南煤。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终于被开采出来了。这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接着,他列举大量事实,把刘少奇鼓吹的“洋奴哲学”、“爬行主义”,还有什么“江南无煤论”,批得体无完肤。
这位老工人,就是江苏省煤矿建设指挥部的工人技师、共产党员刘同和。
“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共产党员的最高职责!”
一九六九年的初春,祖国东北边境的鸡西矿区,掀起了迎接党的“九大”抓革命促生产的热潮。就在这时,喜讯传来:为了落实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上级决定抽调一批同志参加开发苏南煤田的战斗。
开发江南煤田,扭转北煤南运,这是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的战斗。整个矿区沸腾了,请战书、决心书象雪片似地飞向革委会。刘同和的心情和大家一样,恨不得立即插上双翅飞到江南,一锹就挖出江南煤,向伟大领袖毛主席报喜。
那些日子,老刘在矿井下、车间里、大路上,逢人就讲扭转北煤南运的伟大意义;一下了班,饭也顾不上吃,就往革委会跑。
然而,领导上却考虑着另一个问题:老刘已经五十五岁了,老伴又有慢性病,上有八十多岁的岳母,下有下肢瘫痪的孩子。领导上关切地劝他说:“刘师傅,你是快退休的人啦,用不着再走南闯北了!”
“走南闯北”这四个字,勾起了刘同和的许多辛酸往事:十二岁他就开始讨饭度日。十九岁那年,又从老家山东去闯关东,挂着大木牌子当矿工。在漆黑的井下,身披麻袋片,口衔电石灯,泥里水里,滚下爬上,累死累活,才能换几个橡子面窝窝头。在那零下三四十度的寒冬,他夜晚蜷曲在不挡风雪的破棚里,冻出一场大病,差点被万恶的日寇扔进“万人坑”。
一九四六年红太阳照到了鸡西,刘同和从地狱走进了天堂。他对大救星毛主席有着无限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最难忘的是,一九五六年,刘同和和全国煤矿工人代表一起,受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十多年过去了,毛主席慈祥的笑容仍然深深印在他的心头。每当毛主席、党中央发出新的战斗号令,他总要看看挂在墙上的毛主席的照片,从中汲取无穷无尽的力量。
老刘回忆着血泪斑斑的家史,心潮翻滚,热血沸腾。在学习班上,他热泪盈眶地说:旧社会把我们打入苦水井,新社会使我们翻身得解放。没有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就没有我刘同和,就没有我们全家,就没有新中国。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前进,是共产党员的最高职责。我一定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脚不停步地闯,闯遍江南的千山万水,誓把煤田找出来!
经过多次申请,老刘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一九六九年四月六日,乘着党的“九大”的浩荡东风,他豪情满怀地跨上了南下的列车。
“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就是要斗争!”
一九六八年春天,某设计部门的少数技术人员,按照洋本本上的规定,不顾实际情况,硬把一个矿的压风机房设计在主副井之间的山头上。这样,施工要削去半个山头,不仅工程大,耗费多,进度慢,而且还会影响矿井的生产。老刘抓起这张图纸,细细端详,越看越觉得有问题。他想:图纸上的一根根线条就要变成厂房,但是,这厂房按照什么路线设计却大有名堂。他和工人们一起,在山坡上对这个设计方案进行了讨论。大家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可是有些人却关起房门搞设计,照着洋本本画葫芦,这张充满“洋奴哲学”气味的设计方案,就是两条路线斗争教育的活教材。我们一定要用实际行动狠批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夜晚,芦席棚里灯火通明。老刘和工人们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的教导。第二天,老刘带领工人实地调查,反复研究,大胆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压风机房改建在山坡下,边搭席棚边安装,确保“七一”掘进开工!
一个洋框框,一个土办法;一个少、慢、差、费,一个多、快、好、省,两条路线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原设计方案有本有据,是经过科学计算的,绝对靠得住。你们的新方案恐怕不大科学吧!”一位长期受洋本本束缚的技术员,对原方案依依难舍,对新方案表示怀疑。
老刘马上反驳说:“按毛主席革命路线办事最科学,按实际情况办事就是科学。”
“按照你们的方案办,出了问题,我负不了责任,担不起风险!”这位技术员无言答对,但又“怕”字当头,不敢在新方案上签字。
“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就不怕担风险!”
矿党委和广大工人坚定地支持了刘同和的新方案。老刘和工人们一起自行设计,自行施工,顶风冒雨,日夜奋战,一鼓作气在山坡下建设了新厂房,装上了机器,工期比原设计方案缩短了半个月,而且为国家节约了一大笔开支。钟山脚下,第一次响起隆隆的压风机声,宣判了刘少奇的“洋奴哲学”、“爬行主义”的破产,赞颂着毛主席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方针的伟大胜利。
来到辽阔的苏南煤田,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在火热的斗争中,刘同和的两条路线斗争觉悟不断提高,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更加昂扬。去年十二月,某煤矿掘进中遇到大面积流沙层。沙含水,水冲沙,险关重重,掘进工作寸步难行。如果按照西方资产阶级技术“权威”的说法:“沙底挖煤,好比海底捞月。”尽管煤层厚得喜人,也只好任它长眠地下。
领导上要刘同和去参加治流沙。他刚一踏进矿区,有的人就风言风语地说:“一个老头子,拎着几根铁管子(指结构简单的土泵),也想治流沙,真是坐飞机吹喇叭,响(想)得高!”不少好心的同志也替老刘捏一把汗。
刘同和压根儿没考虑个人的得失。他高举《毛主席语录》说:“共产党员,就是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愚公能叫山搬家,咱就能叫沙低头!”他一面用革命大批判的锐利武器,对错误言论痛加批驳;一面和工人们一道刻苦地学习毛主席哲学著作。他说:流沙是死的,人是活的;人不发挥主观能动性,望沙叹气,不敢进行治沙的实践,人就只好向沙低头;人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摸到流沙的脾气,沙就得向人低头。
人心齐,山能移。刘同和和全矿工人、驻矿解放军肩并肩,心连心,在数九寒天,大搞土泵治沙试验。经过两个多月几十次反复试验,终于使适用岩层、土层的喷射泵,逐渐适用于流沙层。资产阶级“权威”望而生畏的“沙老虎”,在用毛主席哲学思想武装起来的共产党人面前,乖乖地低下了头。工人们高兴地说:“流沙断了水,好比老虎断了腿。土泵胜过洋设备,土专家斗败了洋‘权威’!”
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就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为了执行和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刘同和永远不知道劳累,真是豁出命地干。
一九六九年夏天,老刘冒着瓢泼大雨,到青龙山参加恢复一个矿井的战斗。当时,二百多米深的井筒,灌满污水,长长的钢缆断成几节,象钢叉铁钩一样隐伏水下。面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砍掉江南煤田的滔天罪证,刘同和怒火燃烧。他手指黑沉沉的井下,大声喊道:“复井的重重困难,是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一手造成的。我们是为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而战斗,同志们下啊!”他矿灯一正,腰带一紧,拔腿就向井口奔去。
那时,矿上的条件比较差,只靠一个半截的汽油桶,悬空吊一根钢绳,供人们上下之用。井筒里,大水如泉涌,冷风扑面来。抽空了水的井筒,内压骤减,随时都有塌方的危险。大家都劝刘同和不要下井了,在井上指点指点就行了。老刘把胸脯一挺说:“为了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为了开发江南煤田,我们共产党员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他坐着汽油桶,一次次地抢先下井,排除障碍,安装机器,脏活、重活,样样干在前。经过广大工人几个月的奋战,青龙山矿井恢复了。
“快马加鞭未下鞍”。一处的战斗刚刚结束;刘同和又踏上新的征途,参加新的战斗。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刘同和的脚印踏遍苏南煤田。去年三月,为了创造全国全岩斜井单头掘进新纪录,他来到钟山脚下,三十多个日日夜夜,奋战在第一线。
去年四月二日,钟山煤矿创造掘进新纪录的第二天,祝捷会开得热火朝天,大家忽然发现主席台上空着一个位子。刘同和到哪里去了呢?有人说:“老刘已经三天三夜没睡觉,大概休息去了吧!”但是,推开他的房门,宿舍里空无一人。有人说:“老刘是不是回家了?”可是,找到他家,他老伴却摇摇头说:“俺老刘一个多月没进家门啦!”这时,一个最熟悉刘同和的老工人满有把握地说:哪里有故障,老刘准在哪里战斗!果然,大家在出故障的压风机房找到了他。他正在汗水淋淋地抢修高压气阀。看到这种情况,谁能不感动呢!谁能不由衷地钦佩呢!一个青年工人紧紧拉着老刘的手,热泪盈眶地说:“刘师傅,你真是咱苏南煤田的‘王铁人’呐!”
为了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刘同和就是这样地忘我劳动,英勇战斗。
《新华日报》记者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在继续革命的起跑线上
内蒙古自治区镶黄旗革命委员会主任 那木拉
我原来是正镶白旗党委的代理书记。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领导上调我到镶黄旗工作,担任旗革委会主任。
到镶黄旗的第七天,我就下基层工作。途中,马失前蹄,把我摔出四、五尺远,重重地撞在一块石头上。当时,只觉得胸部一阵剧疼,豆大的汗珠顿时淌了下来。这一下,不仅摔伤了我的身体,也摔到我思想上的痛处。隐藏的资产阶级思想暴露出来了,心想:到底年纪大了,身体差了,真刀实枪地干不行了。同行的同志见我伤势不轻,劝我赶快回旗。可是我觉得,自己这是第一次下乡,如果连蒙古包也没进就回去,也说不过去。抱着这种念头,我咬着牙下到牧区。
深入群众以后,我很快察觉到自己思想上的差距。那木德格是查干额力嘎大队的老共产党员。他人老心红,身残志坚,天天不忘读毛主席的书。一年冬天,队里有三匹爬蛋老骒马骨瘦如柴,如果没人照管,就可能过不了冬。那木德格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晴天,他起早贪黑牵马出去放牧;每逢刮风下雪,就挑水、搂草饲养。经过一个冬春的精心照料,这三匹老马匹匹膘肥体壮。贫下中牧一致称赞那木德格是一心为公的人。
看群众,比自己,我深深感到,自己不是年纪大了,身体差了,而是私心大了,继续革命的思想差了。为什么贫下中牧一心为公,革命斗志旺盛,而自己一碰到困难,就想打退堂鼓呢?毛主席关于“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的教导,使我联想到过去自己犯错误的经验教训,认识到自己在改造世界观上缺乏高度自觉性,是犯错误的总根源。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树立,需要经过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反复斗争。要自觉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就必须在改造世界观上不断地打进攻战。
认识提高以后,我继续革命的决心就大了。于是,我每到一个地方,就把思想上的大门敞开,主动向群众亮私斗私。我走一村,亮一村;走一路,斗一路。就这样,我下乡工作二十多天,从群众中吸取了丰富的政治营养,在继续革命的征途上迈开了第一步。去年七月,旗里召开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讲用会,我又把自己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产生的“三气”(怨气、泄气、不服气)全部亮在群众面前,自觉地往深处挖,往痛处批。会后,我把行李搬进蒙古包,和代表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引火烧身,发动代表批评、监督自己。半年来,我到群众中斗私、讲用十多次,不断从两条路线斗争中找问题,从世界观上找原因,把自己放在继续革命的起跑线上。
我们镶黄旗是一个牧区。长期以来,由于受刘少奇及其在内蒙古的代理人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牧业生产处于落后状态。为了彻底改变生产落后面貌,我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半年多里,我跑遍了全旗三分之二的地方,在基层蹲点一百二十多天,在七个公社、二十多个大队做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了贫下中牧和革命干部的意见。和贫下中牧、革命干部一起,翻山越岭,查水源,查土质,查草场,对全旗的山山水水,作了一次普遍的调查摸底,最后制订出改变全旗生产面貌的远景规划。贫下中牧高兴地说:“这个规划,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通过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我眼看到了阶级斗争,耳听到了群众呼声,较好地取得了抓革命、促生产的主动权,带领广大群众不断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前进。一九七○年,我们在解放军支左人员帮助下,经过广大贫下中牧和各级革命干部的艰苦奋战,在遭受特大风雪和干旱灾害的情况下,全旗的农牧业生产仍然获得了丰收。
实践使我体会到,革命没有顶,思想改造无止境;只有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才能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干一辈子革命。


第3版()
专栏:

把群众领到那条“路”上去?
河北蓟县桑梓公社马庄大队党支部副书记 刘振
有一个时期,大队党支部的其他同志都外出开会,由我主持队里工作。当时,队里农活很紧张,哪儿都需要人。有八十多亩棉秸还没有拔,影响了深翻地。怎么办呢?我想,去年的棉秸是集体拔的,占用了不少劳动日,今年干脆把棉秸就地分给社员,让社员利用早晚时间拔走得了。我找各生产队副队长商量。有的同志提出棉秸上还有棉花怎么办?我说:“有点就有点吧,反正你分他也分。”这样,没有几天功夫,七十多亩棉秸地就拔完了。我看了还很高兴。
可是,就在这时,党支部书记刘子秀同志从县里开会回来,看到社员正在往家里背棉秸,就找到我,批评说:“棉花不摘净,就把棉秸分掉,这可是个问题呀!”当时我思想不通。在干部会上,还和他顶了几句。
第二天上午,在党员、团员、干部参加的学习班上,刘子秀同志和其他同志一起耐心地帮助我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向农民群众不断地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评资本主义倾向。”帮助我分析这个问题的实质,使我认识到,是用社会主义思想去教育社员,还是用资本主义思想去毒害社员,这是把社员领到那条路上去的大问题。社员走那条路,关键在于干部。我想:我们大队已经按政策规定指标把棉花分给社员了,我又主张把带桃的棉秸分给了社员,认为这样能鼓舞群众干劲,有利于促进生产,这不是用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鼓吹的“物质刺激”来腐蚀群众吗?这样日子长了,就会把群众领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去。
毛主席教导我们:“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事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我当场进行了斗私批修,并在群众路线教育会上,带头作了讲用。群众见我认识了错误,都很满意。大家从两条路线上议论这件事,也受到了一次生动的路线教育。大伙表示:一定把棉花交给集体,卖给国家,一个桃也不留。结果,只用了五、六天时间,就把棉花摘净,共计一千四百多斤。
通过这件事,使我体会到:在社会主义社会,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是经常存在的。只是埋头干,不看是什么路线,就会领着社员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我一定要记取这次教训,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永远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前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