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2月1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紧紧依靠群众办好社会主义企业
——北京内燃机总厂柴油机车间小件工段开展企业管理斗、批、改的情况调查
北京内燃机总厂柴油机车间小件工段,是专门生产柴油机零件的。全工段分六个班,共二百五十八人,其中女工占百分之五十五。机床有九十七台,生产的零件有二百一十三种。
小件工段的革命工人,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焕发出冲天的干劲,大大改变了文化大革命前柴油机零件生产的落后面貌。一九七○年以来,他们在厂革委会和驻厂军宣队的领导下,进一步贯彻执行毛主席批示的“鞍钢宪法”和毛主席关于“工业学大庆”的指示,学习北京六厂二校的经验,坚持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在狠抓阶级斗争、搞好人的思想革命化的基础上,深入进行企业管理的斗、批、改,为依靠工人阶级办好社会主义企业,实现企业管理的革命化,提供了一些经验。目前,全工段工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管理工作井井有条,生产蒸蒸日上。一九七○年在提前四个多月,超额百分之十完成全年生产计划后,第四季度又创造了新的成绩。一九七一年头一个月的生产任务也完成得很好。
小件工段在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深入进行企业管理斗、批、改中,深切体会到:
一、企业管理的斗、批、改,归根到底,就是要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企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使一切工作都纳入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轨道。因此,要经常进行两条路线斗争的教育,持续地开展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的革命大批判,肃清其余毒。如果只满足于表面上冲垮了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的旧框框,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还没有在人们头脑里深深扎根,社会主义企业仍然会逐渐被引上邪路。
二、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办企业,就是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在一切工作中大搞群众运动。只相信自己是办不好社会主义企业的。只依靠少数人,也不行。走群众路线,必须彻底“走”到工人群众中去,把工人群众真正当作企业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对工业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也才能在基层真正落实。
三、人的思想革命化,是实现企业管理革命化的基础。企业管理的革命化,反过来又能进一步巩固和激发群众的革命干劲,发挥人员和设备的潜力。领导班子要善于使这两者紧密结合,带领广大群众在思想革命化和企业管理革命化的大道上不断前进。
要坚持在一切工作中大搞群众运动,没有群众运动是不行的
在企业管理斗、批、改中,小件工段用革命大批判开路,对计划管理进行了深刻的改革,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了计划的主人,大大调动了人的积极性,落实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在订计划的时候,必须发动群众,注意留有充分的余地”的教导。
去年年初,小件工段对上级布置的生产计划,只找各班班长安排一下,还是过去的一套老办法。班长回去向群众照本传达,形式上也让群众开会讨论,实际上是干部台上一念,群众台下表态,走了过场。计划仍然装在干部的衣兜里,而没有装在工人的心里。工段和班两级干部每天早来晚走张罗生产,忙得连参加劳动的时间都捞不上,但各项工作还是存在着忙乱现象。有个班长,一上班就忙着给工人们派活,接着跑仓库要毛坯,跑车间要刀具,一天脚不沾地,群众批评他“干脆别领工作服,领双工作鞋就行了”。就这样,群众还不清楚任务究竟完成了多少,什么要先干,什么可以放一放。生产上前松后紧、时松时紧的现象也出现了。大家对这种状况很不满意。
小件工段的计划管理上究竟存在什么问题?领导班子发动群众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进行了分析。工人们尖锐地指出,计划管理乱在下面,但是根子在于领导没有走群众路线。他们批评了一些同志中的三种错误思想:
一种是不相信群众能搞好计划管理。他们怕人多主意杂,把计划交给群众后反而搞乱了。于是,有五、六十名工人,生产几十种零件的一个班,就靠班长去安排生产,结果班长忙得团团转,工作还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顾了打鼓,忘了敲锣”,没个头绪。
一种是认为工段生产的零件品种很多,数量很大,工序又长,计划管理历来是全厂的“老大难”,乱一点不足为怪。工人们批评说,这些同志见怪不怪,主要是只看到工段里计划安排比较复杂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人是决定的因素。计划是由人来安排的,而工人并不是什么“老大难”。工人阶级能掌握历史的命运,只要把大家发动起来,难道还安排不好自己的生产计划吗?
一种是不敢大胆抓企业管理,怕犯了“突出业务”的错误。他们老是害怕群众说自己不突出无产阶级政治,而不懂得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来统帅企业管理,就是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的一种表现。归根到底,他们还是不相信群众。
经过分析批判,工段的领导班子深刻地认识到,在企业管理上,两条路线的斗争还在激烈地进行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厂里由少数人坐在上面订计划,逐级向下发“工令”,工人们奉“令”干活的修正主义一套表面上破掉了,但实际上它的影响还在起作用;资产阶级的“高贵者聪明,卑贱者愚蠢”的观念,还没有在人们头脑里被颠倒过来。这样,就不可能把广大革命群众真正当成社会主义企业的主人,工作就会忙乱,生产当然也搞不好。
于是,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什么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没有群众运动是不行的”教导,放手发动群众,让大家来参加计划管理。在传达上级布置的生产任务的时候,他们先向群众讲明当前国际、国内和全厂的形势,让群众把自己所处的局部和革命的大局紧密联系起来,同时讲明完成任务的客观条件和存在的问题。班长也把计划从衣兜里解放出来,从全年讲到本周,组织群众深入讨论,让大家弄清楚每一台机床究竟要承担那些活,安排是否妥当,完成任务中有什么困难,相互间怎样支援,上下工序间怎样协作。工段根据全局情况和大家对计划的修改意见,把好综合平衡这一关,并及时把平衡的结果告诉群众。每周还要发动群众总结、检查完成计划的情况,让大家对干了什么、还要干什么,始终胸中有数。
订计划搞了群众运动,就把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了。首先,生产中的各种矛盾都暴露了出来:有的机床人力不足,有的力量有余;有的缺刀具,有的少毛坯;上下工序间的矛盾往往牵涉兄弟班,有些矛盾还关系到外厂、外车间。发动群众解决掉这些矛盾,生产就向前推进了一步。
其次,由于参加讨论的都是工厂里最有实践经验的人,有些表面上看来似乎办不到的事,经过工人们出谋划策挖潜力,就办到了;有些不合理的安排,工人们一讨论就纠正了过来。这样,最后形成的计划,就最少保守思想,最符合客观实际,又留有充分的余地。
工人们知道自己当前和下一步要干什么,掌握了生产的主动权,就便于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大大缩短非生产时间。有次,有个班的工人看到根据计划马上要生产的一种零件,毛坯外车间尚未送到,就主动去催。在外车间他们发现,这种毛坯因为技术要求不切合实际,使一部分本来不影响加工的毛坯被当成了不合格品,因而不能及时供应。于是,他们就向这个车间说明情况,避免了一次停工待料。
工段和班的领导班子也从事务圈子里解放了出来,能和工人一样顶班干活了。在劳动中,他们更实际地接触到了完成计划的情况,对生产的指挥就更加灵活。有个班,一九六九年是全厂的“老大难”,生产的零件多,管理乱,往往有的零件生产多了,有的又少了,老是打被动仗。一九六九年全年的产量只相当于一九七○年的百分之四十,靠了兄弟单位的支援,最后还有几个零件没有完成计划。一九七○年还是那些人,还是那些设备,但人的思想变了,计划管理的方法也变了,八个月就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
小件工段的领导班子,从计划管理的变化中深刻体会到了大搞群众运动的威力。在以后的一切工作中,他们都坚持放手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并且在群众斗争中逐步培养出了一支占全工段人数三分之一左右、以老工人为主体的骨干队伍。这支队伍带动着群众,工段的各项工作就有了牢固的基础。
群众的觉悟提高了,合理的规章制度才能建立起来,巩固下去
把计划落实到群众中去以后,小件工段又发动群众逐步建立了定额、成绩登记(工人每日生产情况登记)、产品质量检验、在制品管理等合理的规章制度。
这个工段的每一项规章制度,都是在进行两条路线斗争的教育和开展破私立公的思想斗争中,在群众思想觉悟提高的基础上,经过总结群众的经验建立起来的。一九七○年年初计划落实到群众中去以后,工人们感到,如果没有工时定额、没有产量纪录,就不便于计算能干多少、干了多少和该干多少,弄不好仍然会出现忙乱局面。大家希望相应地把定额等制度都建立起来。但是,也有少数人分不清是非,说:“刘少奇‘管、卡、压’的一套又来了!”有的人怕有了规章制度受约束,说什么“现在工人觉悟都提高了,再建立这一套,就是不相信群众,搞烦琐哲学。”
合理的规章制度究竟是不是“管、卡、压”和“烦琐哲学”?群众的觉悟提高了,是不是就可以不要制度?为了提高大家的认识,工段里举办了学习班。工人们在学习班上,用两条路线斗争的观点,把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管、卡、压”同合理的规章制度作了对比。他们具体分析了新旧定额制度的不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定额,是专职的定额员拿着秒表,偷偷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时间订出来的。在执行中,厂里的走资派又用“物质刺激”、“奖金挂帅”来腐蚀工人阶级的灵魂。这种制度,根本不相信群众,是对工人实行“管、卡、压”的典型,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现在,在工人自觉为革命劳动的基础上制订新的定额,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取得安排计划的数据。这样做,为进一步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打下了基础。工人们经过分析对比认识到,新旧定额制度,反映了两条不同的路线,两种不同的目的。他们说:合理的规章制度既不是什么“管、卡、压”,也不是什么“烦琐哲学”,而是完全符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要不可!
小件工段在两种思想、两条路线斗争中建立起来的合理的规章制度,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体现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革命精神。新的定额制度,既照顾到了多数工人的技术和体力状况,又保持了比较先进的水平。新定额比文化大革命前的老定额平均提高百分之三十五。有些工人一时达不到新的定额,但是他们坚决要求按先进的指标订。许多工人也主动向一时达不到定额的工人传授自己的生产经验,帮助他们攻克难关,使他们在集体的关怀下,经过自己的忘我劳动和创造性的工作,很快赶了上来。现在全工段的工人全部突破了新定额,各项产品的新定额平均又被超过百分之二十九。
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群众能自觉遵守,并在实践中使新制度不断完善。他们建立了自检、互检和专职检查相结合的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建立这个制度前,工人们深入开展了对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革命大批判,并且批判了有些人的“生产这么多零件,还能不出点废品”等错误思想,使大家受到了一次两条路线斗争的教育,提高了从优质中夺高产的自觉性,用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来把好质量关。有次在互检产品质量时,发现有个女工因为没有及时校验量具出了几个废品。这个女工考虑到别人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就主动报告工管小组召开现场会,同大家一起总结经验教训,使一人吃一堑,众人长一智。不久前,工人们针对有些新工人不懂得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意义,又建议每月召开一次产品质量问题座谈会,从而进一步完善了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三、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革命干劲,促进了人的思想革命化。新的定额制度和成绩登记制度产生以后,群众感到每天的生产任务更明确了,互相间也有了比较的标准,全工段你追我赶,很快掀起了抓革命、促生产的新高潮。成绩登记本成了无声的宣传鼓动员,工人们都争取用最好的成绩来向伟大领袖毛主席汇报,生产上出现了热气腾腾的局面。有些学徒工经过师傅耐心帮助,在生产上突破了定额,还超过了师傅。师傅耐心教,徒弟敢于超,大家都更加牢固地树立起了为革命劳动的思想。
把群众的力量组织起来,让大家有劲使到点子上
小件工段的领导班子认识到,在群众的干劲起来以后,领导的任务,就要进一步帮助群众发挥自己的潜力,并且合理地组织群众的力量,使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结合,让大家有劲使到点子上。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在反革命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影响下,这个厂规定工人只能在固定的机床上干活,不但车工、磨工、铣工等不同工种之间工人不能互相支援、调整,就是本工种内工人换一台机床,也要经过考试取得“操作证”。因此,有的工人进厂十多年,只会在一台机床上干一种活,其他机床需要支援的时候有劲使不上。这种被工人们称为“工种隔离制度”的修正主义条条框框,把工人死死地束缚在一台机床上,严重地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次,他们对这个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工段的领导班子采取了多种办法组织群众互帮互学,在干中学,边学边干,把群众培养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潜力。现在,全工段已经有百分之五十二的工人掌握了两个工种以上的操作技术,有的工人全班十一种型号的机床都能调整和操作。有个女工,进厂十几年只会在一种车床上干活,去年打破了工种界限,一年就学会了在四种机床上操作。她说:“谁不知道干活累?但是我们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盼着为建设社会主义多干一点。打破了工种界限,我们就能把劲都使出来!”
打破了工种界限,工人们指到那里打到那里,就把人的力量用活了。领导班子把这些力量科学地组织起来,让大家把劲使到点子上,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一九七○年五月开始,他们就在打破工种界限的基础上,用毛泽东思想指挥生产,把全工段当作一盘棋,加强协作,集中力量打了一场歼灭战。
当时,小件工段的革命工人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庄严声明鼓舞下,干劲冲天地决心提前完成全年生产计划。为了夺取这个胜利,工段的领导班子首先发动群众具体分析了当前的情况。当时,全工段的六个班,还有一百四十多种零件没有完成全年计划,其中有四十多种零件还要等待外车间以至外厂供应毛坯。从各班情况看,二、五两个班需要生产的零件品种不多,而且除个别外,这些零件需要生产的量都不大,毛坯也有保证,经过努力有可能最早完成全年计划。三、四两个班任务虽然不很重,但有的毛坯由外厂供应,主动权小。一、六两个班需要生产的零件品种多,数量大,是全工段提前完成计划中困难最多的。
他们运用毛主席关于“十大军事原则”中的教导,决定二、五两个班首先要取得胜利,然后集中力量攻关键,帮助一、六两个班提前完成任务。三、四两个班,看客观情况相机夺取胜利。每个班又都先“扫清外围”,把容易完成的任务先拿下来,同时为解决完成主要任务中的关键问题做好准备。二、五两个班的关键问题,是有一个零件要在一个月中干出半年的工作量。他们从技术革新上想办法,改进了一项工具,又采取联合作战的办法,终于很快完成了任务。接着,全工段就集中力量帮助一班和六班。在生产中,他们打破了工种界限,工人们那里需要那里上。这样,原来有些班要提前完成全年计划,在人力和设备等条件上处于相对劣势,可能性很小;现在集中全工段的力量“注意于那些有关全局的重要的关节”,逐个加以解决,相对劣势就变成了绝对优势,胜利就有了把握。结果,到七月中旬,他们除了一个零件因外地没有运到毛坯外,其他零件全部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八月二十七日,这个零件的毛坯运到厂里,他们以一昼夜的时间把它加工出来,提前四个月零三天全面超额完成了一九七○年计划。
技术革新成了群众的愿望和事业,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小件工段一九七○年的生产,比一九六九年增加了一倍还多。在夺取这个胜利中,他们主要靠挖掘自己的潜力。工人们有这样一句话:如果动不动就向国家要人要设备,靠这个来增产,就不算真增产。
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就成了群众的愿望,群众的事业。每一个工人都在考虑:为了把生产搞上去,自己所操作的机床、生产的零件、担负的工序,有什么可以革新的地方。不少老工人坐也想,走也想,纸上画,地上画,技术革新活动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局面,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现在全工段已经锻炼出了一支以老工人为主体,包括下放技术人员和领导班子成员的技术革新骨干队伍,总数达四十多人。在他们带动下,一九七○年小件工段共实现一百三十五项技术革新,平均每两个人就搞成了一项。
这个工段技术革新活动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
一、用革命的全局观念来统帅技术革新活动。只要对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有利,他们就坚决干。他们的革新项目中,有一部分是把一些零件由锻件改为粉末冶金或精密铸造,有的还改为塑料零件。这些革新的零件,本来应由工具车间负责制造模具,铸造车间负责压制零件,而这些车间因为任务多,短期内很难把这些项目安排上。有的同志就提出,制造模具、压铸零件,已经不是小件工段的份内事了。工人们批评说:什么份内份外?制模具不是份内,搞塑料不是份内,但要增加生产却是工人阶级的份内事。他们边干边学,坚持自己动手,全工段已经制成生产各种零件的模具十六套和一台塑料零件压铸机。
二、坚持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这个工段的两个重要革新项目——一台射流控制深孔钻和一台塑料零件压铸机,全是他们自己动手利用废旧材料搞成的。制造塑料零件压铸机时,他们三次出外“取经”:第一次到一个厂,看了洋设备,要花两万九千多元,用一年多时间才能制成。工人们说:“洋经”念不得,时间等不得,大手大脚要不得。第二次去另一个厂,看到的设备还是比较复杂。第三次去一个小厂,看到一台土压铸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受到很大启发。回来他们找了一台废弃多年的旧油压机,就料加工,奋战二十一天,只花一千多元就制造成了。
三、既重视机床自动化等大的改革,又重视生产中各种小的改革,而把主要的力量放在小的改革上;既考虑到生产上长远发展的需要,又从当前的生产需要出发,而把主要的力量放在解决当前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上。他们认为,重视小改小革,就能积小胜为大胜,而且有些小改小革本身就能争取到大的胜利,以解决当前的生产需要为主,就能更广泛地发动群众,使技术革新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有一个零件,过去一台铣床一次只能铣一个,满足不了需要。工人们想方设法,用几天时间制造了一个新的胎具后,一台铣床一次就可以铣十一个,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生产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另一个零件,毛坯肥头大耳,又粗又笨。现在工人们把它改为小巧玲珑的精密铸件,按一九七一年计划产量,可以节约钢材两吨,而且由于减少了工序,还可以节约工时一万多个。
现在,北京内燃机总厂柴油机车间小件工段的革命工人,正在进一步学习大庆油田和北京六厂二校的先进经验,继续狠抓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深入进行经济领域的斗、批、改。全工段的革命工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决心在一九七一年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第一机械工业部调查组
北京内燃机总厂革委会调查组
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