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2月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切实加强党对经济部门的领导
  中共沙洲县委在大力抓好农业的同时,领导工交财贸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各项无产阶级政策,取得良好成绩
据新华社南京六日电 中共江苏省沙洲县委员会在大力抓好农业的同时,切实加强对工业、交通、财贸等各经济部门的领导,使这些部门的工作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得到迅速发展。
沙洲县委建立以后,不仅用主要精力狠抓农业,而且把对工业、交通、财贸等部门的领导列为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有三名常委分工抓这些部门的工作,并且抽调了一批党员干部充实了这些部门的领导力量。
沙洲县委在实践中体会到,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就是要保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各项无产阶级政策能在这些部门得到贯彻。因此,他们在对这些部门的领导工作中十分重视路线教育。这个县发展县、社工业,由于受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有的单位开始时单纯从增加经济收入出发,办了一些与发展农业无关的加工工厂;有的工厂虽然属于为农业服务的,可是也嫌“利润不大”,用了相当的力量去搞加工产品。县委觉察到,这些现象反映了在县、社工业发展方向上存在着两条道路和两条路线的斗争。于是,立即发动各级党组织举办学习班,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等教导,通过学习,各级党组织领导成员和工人群众认识到,县、社工业的方向应该是为农业服务;支援不支援农业,这是执行什么路线的大问题。提高了认识以后,县委和公社党委进行了统一规划,大力发展农业机械修配工业,很快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三级农机修造网,县有中心厂,五到六个公社有一个片的地区农机修配厂,各公社有社办农机修配厂,不少大队有农机修配组,使全县灌溉、脱粒、粮食饲料加工、植物保护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为了端正工业、交通、财贸部门的服务方向,沙洲县委还经常组织各经济部门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引导这些部门坚持政治挂帅,努力摆正政治与业务的关系。这个县的银行系统,过去有些单位存在着单纯的业务观点,只管账和钱,对于如何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农业服务考虑不够。县委领导成员就深入银行系统,领导职工联系实际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教导,狠批“业务挂帅”等修正主义黑货。广大职工们提高了路线觉悟,克服了单纯业务观点,主动深入农村大队,积极宣传增产节约,帮助生产队民主理财。县委一位常委还和银行系统党组织的领导成员一起,在大新公社总结了银行信用单位坚持政治挂帅,主动积极为发展农业生产、巩固集体经济服务的经验,在全县推广。现在,这个县的银行系统既能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特点,及时合理地做好信贷工作;又注意帮助社队充分挖掘集体经济内部潜力,减少开支,增加积累,积极支援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沙洲县原有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发展县、社工业存在不少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县委特别重视进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教育。今年年初,县委决定办一个水泥厂,有的同志感到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有困难,主张向国家申请一批设备。县委一位负责干部和工交系统党组织的负责人一起,经过认真分析后认为,这样做,筹建时间长,花费资金多,违背“自力更生”的方针。如果认真发动群众,土法上马,是完全能够自力更生地建成水泥厂的。于是,他和干部、工人一起学习了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导,坚持由小到大,逐步发展的原则,依靠群众的力量制造出了直径一米的球磨机。由于坚持“小土群”的方针,这个水泥厂只建设了半年,就投入了生产。


第2版()
专栏:

  民勤县水利写新篇
从腾格里大沙漠的边缘,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甘肃省民勤县人民开发和利用地下水的工作获得了巨大的成绩。从一九七○年春季开始,全县各社队普遍开展打井抗旱活动,去冬今春形成了高潮。两年来,全县共打各类水井一万五千多眼,井灌面积达到三十八万五千多亩,占全县粮食作物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一。今年,在春夏雨量很少,河水流量大减,水库贮水量大量下降的情况下,全县普遍利用井水浇灌农田,终于战胜了多年不遇的干旱,夺得了粮食丰收。如今,这个长期靠国家供应粮食的县,不但实现了粮食自给,而且调出了余粮支援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调查研究 推广群众的创举
民勤的农业生产,过去一直比较落后。这个县的领导班子决心带领群众认真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迅速改变这种落后面貌。县领导班子的主要领导成员都是新来民勤工作的,当一九六九年冬县里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关对民勤的各种看法、说法一齐涌进了他们的脑里:民勤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包围,年降雨量只有一百多毫米,蒸发量却多达二千六百七十毫米。全县仅有一条石羊河。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流经武威、永昌、民勤三县。民勤居下游。石羊河水流到民勤的年流量,还不到这个县农田灌溉需水量的一半。由于缺水,全县粮食产量长期处于低产状态,正常年景亩产只有一、二百斤。因此,要改变民勤面貌,就要解决缺水的问题,这是比较一致的看法。但是能不能解决水的问题,怎样解决水的问题,看法就不一致了。有的认为,民勤反正是地多水少,矛盾无法解决;有的人说:上游两个县地少水多,河水要平摊,要把水从上游争过来;有人主张:“有多少水,种多少地”。
各种各样的意见,引起了县主要领导成员的深思。他们认为,“和上游争水”以及“有多少水,种多少地”的主张都是错误的,但应该怎样正确解决缺水问题呢?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实践论》,毛主席关于调查研究的教导,给他们指明了方向。于是,县革委会主任叶冠宇、副主任金克仁分别下乡了。
在调查中,叶冠宇、金克仁从老农对民勤的介绍中了解到:民勤沙多、土松,地势低,祁连山上融化的雪水渗入了民勤的地下,再加上民勤在古代是个沼泽地,因此这里有丰富的地下水。这个简单的发现,对他们启发很大。那么,民勤人民有没有打井利用地下水的先例呢?他们进一步深入群众作调查。
金克仁来到石羊河的最下游腾格里沙漠前沿的东镇公社东风大队。这个大队的党支部,从一九六五年开始,领导社员以大寨为榜样,自力更生打井浇地,一年就改变了吃供应粮的历史,两年实现了每人二亩水浇地,平均每人有粮一千斤,三年实现十人一个涝池井,使全大队四千二百多亩地全部得到灌溉,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他们在调查中还了解到:象东风大队这样打井解决缺水问题的大队、生产队,还有一批。
他们把调查的结果带到县革委会上讨论。大家一致决定:下决心发动群众,自力更生,打井抗旱。一九七○年一月,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县领导班子发动广大干部总结了二十年来办水利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苦战三年,实现全县井灌化的战斗任务。于是,民勤人民同大自然斗争,向地下水进军的战斗打响了。
突破一点 指导全面
毛主席教导说:“任何领导人员,凡不从下级个别单位的个别人员、个别事件取得具体经验者,必不能向一切单位作普遍的指导。”遵照毛主席的这一教导,民勤县领导班子在领导打井工作中,采取了突破一点,取得经验,推动全县的工作方法。
红沙梁公社的孙指挥大队一九六五年打过井,但是那批井,用着用着就没水了,因此,这个大队一些干部和群众,对引用地下水,打井抗旱失去了信心。县领导班子认为,解决了这个大队的打井问题,对全县都有指导意义,因此,就派干部到这个大队来蹲点。
去年春天,到这个大队蹲点的干部,对这个大队过去打井的情况作了详细调查。原来,民勤的地下水,是在地下漫流的祁连山雪水,这个大队一九六五年打井时,用了水泥圈作井壁,这样,水泥圈就把地下水堵在了井外,以致造成井水不足,或者井内无水。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大队领导班子中有些同志存在着“有雨就收,无雨就丢”的思想,缺乏打井抗旱夺取丰收的雄心壮志,因此,对当时井不出水的原因,不做调查,不总结经验教训,加以改进,就认为打井的办法不行,结果打井的活动就停止了。针对这种情况,在这个大队蹲点的干部,首先狠抓大队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建设。大队领导干部觉悟提高了,就带领社员重新打井。他们经过反复实践,改进了水泥圈的制作方法,提高了水泥圈的渗透能力,结果水井打成以后日夜不停地抽水灌地,水量仍然很足。这样一来,各生产队都要求打井,全大队去年一年共打机井六眼,土井三百四十眼,井灌面积一下子达到了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二,粮食产量得到了大幅度增长。
孙指挥大队从狠抓领导班子革命化建设入手开展打井工作的经验和当年打井当年农业生产翻身的事实,使全县各公社的领导班子受到了很大教育,他们都深入到各队狠抓基层领导班子革命化建设,认真调查研究,依靠群众解决各种矛盾,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打井运动的深入发展。
自力更生 多快好省
在大力开发利用地下水的过程中,民勤县领导班子从一些社队的实践中认识到:是单纯依赖国家,还是坚持自力更生,是只靠少数专业人员冷冷清清地打井,还是大搞群众运动,这是关系到能不能多快好省地发展水利事业的大问题。大滩公社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这个公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就想打井,但是却想依赖国家打井,而且单纯靠机井,丢土井。结果,一九七○年五月中旬,到了抗旱紧张阶段,这个公社井灌面积还是很少。县领导班子成员发现这一问题后,就及时帮助这个公社的领导班子端正思想,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地掀起打井抗旱的热潮。从去年以来,这个公社一面自筹资金大打机井,一面大挖当年受益的土井,一时吊杆林立,水车不停,机器隆隆,井灌面积迅速扩大,近两年就打机井六十多眼,镶井、土井、涝池井一千四百多眼,全社耕地面积基本上实现了井灌化。
大滩公社的变化对县的领导成员教育很大。他们积极贯彻“自力更生”的方针,大搞群众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打井工作。
县领导班子在解决打井工具和提水机具的问题上,也贯彻了“自力更生”的方针。在县领导班子的发动下,一个自办、自造、自修打井工具和提水机具的热潮在全县迅速形成。县农机修造厂的工人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今年以来很快地制造出了三百七十多台水泵、一批一五○型丰收号打井机和一万六千多件提水机械的配件。县水电局、电厂等单位成立了农机修配厂或修理组,今年以来,为社队修配了提水机械和农机具四千多台(件)。去年以来各生产队自筹资金购买了不少提水设备,使新打成的水井及时地发挥了作用。
在“自力更生”的方针指引下,民勤县的广大干部、群众经过两年的努力,共打机井一千七百多眼,相当于一九七○年前五年累计数的十倍;打镶井、涝池井二千五百多眼,比一九七○年前五年的总数还多一千多眼;另外还开挖了土井一万一千多眼。通过打井引用地下水,保证了全县粮食产量逐年增长。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2版()
专栏:大力发展养猪事业

  佛冈县认真执行党的养猪政策
广东省佛冈县革委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养猪政策,切实加强领导,促进了养猪事业的迅速发展。去年,全县达到平均每户三头猪,今年上半年生猪饲养量又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六点五。
佛冈县革委会大力发展集体养猪事业,积极鼓励社员家庭养猪。全县先后办起的集体养猪场已达一千二百七十多个。对社员家庭养猪,坚持按照党的有关政策的规定,认真帮助社员解决家庭养猪的实际问题,并且对社员向国家交售生猪实行合理的奖励。对一些养猪确有困难的社员,还给予一定的帮助。各大队和生产队还按照自繁自养、队繁户养等办法,注意发展母猪生产,解决猪苗缺少的问题。
佛冈县从县到生产队,都加强了对养猪事业的领导。县成立了畜牧业领导小组,社、队也都有专人抓养猪工作。他们在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的领导下,通过推广先进经验,不断推动养猪事业的发展。一年多来,县革委会先后在汤塘、龙山和烟岭等公社召开现场会,总结和推广他们发展养猪事业的先进经验,促进了养猪事业的发展。


第2版()
专栏:大力发展养猪事业

  福泉县养猪数量迅速增加
贵州省福泉县积极发展养猪生产,全县养猪数量迅速增加。去年全县平均每户养猪二点七头,今年又有了较大的增长。
为了发展养猪事业,福泉县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经常组织广大干部和社员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指示,大讲猪多肥多,肥多粮多的辩证关系,有力地促进了养猪事业的发展。陆坪公社翁岗大队去年生猪发展到一千多头,每人平均达到一头,猪多肥多,去年粮食总产比一九六九年增加二十万斤。县里推广了翁岗大队的经验,使大家进一步认识了发展养猪事业和农业生产之间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全县各公社、各生产大队和生产队认真落实“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把发展养猪事业当成一件大事来抓,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有力地推动了养猪事业的发展。
遵照毛主席关于“除了合作社公养以外,每个农家都要劝他们养一口至几口猪”的教导,福泉县在发展养猪事业中,既大力发展集体养猪,又积极鼓励和扶持社员家庭养猪。全县各个生产队的集体养猪场,都饲养了一定数量的母猪,逐步实现自繁自养,并为社员家庭提供猪苗。全县还普遍建立了生猪疫病防治网,做好生猪疫病防治工作,并推广了中曲发酵饲料等科学养猪方法。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大力发展养猪事业

  建德县养猪事业发展得快
浙江省建德县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认真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加强对养猪事业的领导,促进了养猪事业的迅速发展。在去年全县实现每亩耕地一点三六头猪、每人一头猪的基础上,今年头九个月的生猪饲养量又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五点九。
这个县在发展养猪事业中,向社员群众深入进行了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并且认真落实了党的政策。罗村公社是个山区,过去很少养猪。一九七○年,他们在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树立为革命养猪思想的基础上,在高山上挖坑筑塘引水放养水浮莲,解决猪饲料的问题,办起了集体养猪场三十多个,全社养猪三千六百头,不仅做到肉食自给,还向国家出售肥猪二百多头。
建德县各级领导在发展养猪事业中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因陋就简,自己动手,办起集体猪场。同时,积极鼓励社员家庭养猪。
全县各行各业也大力支援农村养猪。工业战线的广大工人,利用废旧材料,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制造了三百台饲料粉碎机。商业部门为了支援发展养猪事业,到外地采购水浮莲种苗,建立兽用药品柜台,积极配合社员群众防治畜病。粮食部门建立了“曲种”制造厂,大力推广使用醣化饲料喂猪。


第2版()
专栏:

  正确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
罗田县山区林茂粮丰牲畜兴旺
据新华社武汉电 湖北省罗田县正确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林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在,全县植树造林面积已达一百二十多万亩,平均每户植树造林三亩。
罗田县地处大别山区,平均每人七分水田,六亩山林,有着发展林业生产的良好条件。罗田县革委会成立以后,不断帮助干部和群众克服思想上的片面性,正确处理粮食和林业生产的关系。县革委会领导成员调查研究时,发现有的干部存在着“一手难捉两条鱼”的思想,因而有的抓了林场管理,忽视了粮食生产,有的只抓粮食生产,不抓林业生产。于是,就帮助干部和社员群众提高认识,认真分析当地的情况,从当地实际出发,制订发展林业生产和粮食生产的规划,并且运用典型事例,对干部、群众进行教育。河铺公社新路二大队第二生产队过去是个穷队,他们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狠抓林业生产,实行粮、林间作,结果粮食亩产超过千斤,蚕茧、板栗产量增加一倍,林业生产发展很快;相反,有一个生产队的条件虽然比第二生产队好,由于把林、粮对立起来,毁林开荒,结果造成水土流失,粮食生产受到影响,收入也减少。通过典型对比,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在罗田如果只抓粮食,不抓林业,粮食生产也得不到发展,从而大大提高了正确处理粮、林关系的自觉性。
为了因地制宜,全面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罗田县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加强领导,统一安排。在县革委会领导下,从县到社、队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制订发展粮、林生产的规划;二,在发展林业上,实行专业班子和群众运动相结合。植树造林以群众为主,护林、培育以专业队伍为主。县、社、大队都建立了专业队伍,队队办林场,全县共建立了林、茶、桑场六百一十个,林业专业队伍共有八千多人;三,在高山远山种植用材林,低山近山种植经济林,垸前垸后种植果、竹林,渠、塘路边种植速生林,既抓短期受益品种,又抓多年受益品种。
罗田县林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养猪业的发展。由于森林覆盖面积扩大,控制了水土流失,调节了气候,同时林业生产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肥料、资金,全县粮食生产每年都有增长,今年夏粮和早稻又获丰收。一九七○年全县生猪存栏数比历史最高的一九六五年增长百分之十二,今年上半年又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一点八。全县近几年来,每年向国家提供木材三万多立方米,次材五百万斤,楠竹十八万根,蚕茧九十多万斤,茯苓一百五十万斤,茶叶五十多万斤,还有大量的栓皮、栲胶原料、木炭、野生纤维等林特产品,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社会主义建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