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要着重抓思想 不能单纯抓制度
  张家口市七一化学纤维纺织厂革委会
“学大庆,首先要学什么?”我们从一个车间七次建立规章制度,六次失败一次成功的经验中,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们厂是一九六八年建成投产的。进厂的工人大部分是刚出校门的学生,他们热情很高,但有些人受了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不重视学习技术,不遵守操作规程,以致生产事故多,产品质量差。比如,拿纺纱车间来说,给清花机喂棉,应该定时定量,但有些人图简便,一次喂一堆,结果梳出的棉卷大小不一,纺出的棉纱粗细不匀。又如粗纱接头,应该用粘棍,但有些人嫌麻烦,随手一捻,结果,纺出的纱成了有细有粗的“竹节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这个车间的领导以为主要得靠建立规章制度。可是,制度订出来了,就是贯彻不下去。先后建立了五次,落空了五次。生产秩序和产品质量基本上还是老样子。
今年初,在工业学大庆运动开始以后,我们想的仍然是要借这股东风,再建规章制度。结果还是不灵。有些工人甚至说我们在搞管、卡、压。
为什么大庆的经验在我们这里推不开?为什么六次建立规章制度都落了空?厂里的主要负责人就到纺纱车间蹲点,通过很多事实,发现规章制度所以不能实行,关键在于车间领导忽视了对工人群众的思想教育,以致否定一切规章制度的无政府主义思潮没有得到克服。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学习大庆的经验,使大家从切身体会中认识到,大庆所以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最根本的是靠提高人的思想和路线斗争觉悟。有了革命化的人,才能执行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办好社会主义企业。因此,学大庆,最重要的是提高干部和工人的路线觉悟,而不是单纯地抓规章制度。
于是,厂里的主要负责人又回到纺纱车间蹲点。本来,出一节废棉条就要及时处理,可是,一个工人由于既不遵守操作规程,又缺乏革命责任心,竟出了长达一千多米的满满一桶废棉条。我们就抓住这个典型事例,认真地对全体职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引导大家结合生产中的事故和产品质量问题,分析原因,检查自己。
过去,清花乙班的机器常出事故。从去年四月到今年四月的一年里,仅齿轮就打坏七个。查了几次原因,都归结为原料不好。这次一查,才认识到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觉悟不高。因为,机器出事故之前,都有一些迹象。只要及时采取措施,事故即可避免。可是,有的工人,人在岗位,心不在岗位,根本不注意机器发生事故的迹象,怎么能避免事故呢!于是,他们学习白求恩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的革命精神,学习大庆“三老”“四严”的革命化作风,在生产中,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原料虽然照旧,半年来再未发生类似事故。
过去,细纱甲班出的坏纱较多,往往一个班就要出百分之五左右的坏纱。他们总认为是纱管转速高,巡回不过来。在这次路线教育中,大家仔细进行分析,才发现,出坏纱的主要的原因,不是纱管转速高,巡回不过来,而是有些人为革命纺纱的觉悟低,不按时巡回,有时甚至坐在车头旁休息、聊天,巡回一减少,坏纱就增多。接着,大家又把注意不注意产品质量,提到执行不执行多快好省的革命路线的高度来认识。从此,他们制订了防止出坏纱的措施,苦练技术本领,坏纱也就大幅度下降,只有千分之四左右了。
随着思想觉悟的提高,对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的要求也提高了。纺纱工序就自动地调整了粗纱、细纱之间的生产平衡,建立了生产管理制度。我们和车间党支部及时推广了这个经验。全车间经过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的反复酝酿讨论,逐步建立和健全行政管理、生产操作、安全生产、质量检查、交接班等制度。思想觉悟提高了,就能自觉地执行规章制度。保全工阎明,在安装梳棉机的盖板时,与标准只差千分之一,但他执行制度一丝不苟,利用休息时间,拆下重装,使盖板安装达到了高质量。
规章制度的建立,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现在,棉纱粗细不匀的现象已经少见,“竹节纱”也已基本绝迹。粗纱接头的合格率,从过去的百分之四十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七。细纱质量原来只有百分之十能达到二等一级,现在全部达到和超过了二等一级,并且大部分达到了一等一级。原棉消耗量也降低了百分之四。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提高职工的思想和路线斗争觉悟,是工业学大庆的根本。


第3版()
专栏:

辽宁省锦西县日用陶瓷厂,在学大庆群众运动中,自力更生试制成功我国电子工业急需的高铝瓷。这是工人和技术人员正在研究改革工艺的问题。 本报通讯员摄


第3版()
专栏:

  帮助新厂建立核算制度的一点体会
  中国人民银行张家口市支行茶坊区办事处下厂小组
今年三月份,我们带着任务,来到七一化学纤维纺织厂蹲点。
这是个新建厂,管理制度不健全,原棉消耗量大,生产上存在着不少浪费现象。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加强工人管理,建立班组经济核算制度。
我们到厂的时候,厂里正在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当时,我们不了解工业学大庆同自己的任务的关系,总是耽心同自己的任务挂不上号。于是我们就大造舆论,张口一个“工人管理”,闭口一个“班组核算”。只顾帮助有些班组订计划,做统计,搞核算,建立各种制度。结果,费劲不小,收效不大。
为什么?一个老工人指出:“你们只帮助领导搞‘工人管理’,‘班组核算’,不帮助领导抓人的思想革命化,怎么能学到大庆经验,制度怎么能搞得起来呢?”工人一针见血的批评,给了我们很大启发。我们就认真学习大庆用无产阶级政治统帅一切工作的经验,不再孤立地搞“工人管理”、“班组核算”,而是从宣传毛主席提出的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建设方针,促进人的思想革命化入手了。
有三个老工人,学了大庆工人勤俭节约的先进事迹,不怕脏,不怕累,克服重重困难,一点一滴地回收废碱液,一年可为国家节约一百吨碱,价值五万多元。我们就抓住这个典型事例,宣扬工人阶级的这种好思想、好作风,帮助领导上组织革命大批判,动员大家写大字报,批判那种不讲经济核算,津津有味“吃大锅饭”的铺张浪费思想,批判那种“只要工人干,不让工人算”的不相信群众的错误观点。
两个老工人写了一张大字报,批评电工组的浪费现象说:“电工组,遍地宝,浪费损失不老少,有新不用旧,有大不使小,这样下去不得了!”电工组虚心地接受批评,迅速地改进工作,主动建立了领料用料有人管,废旧材料有人修,物资消耗有人算的制度。同时,开展清理物资、修旧利废活动,几个月就为国家节约了一万三千多元,并使供电的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四十以上。
由于我们不断宣传工人阶级这种当家做主的革命精神,不断宣传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的先进思想,其他车间也都程度不等地开展了“工人管理”和“班组核算”的活动。浆粕车间本着干什么就管什么,干什么就算什么的原则,确定了增产、优质、低耗、节约四个方面十七个核算项目。仅烧碱一项一年就能节约一百六十三吨。二硫化碳车间,从废硫磺渣中回收了硫磺二十多吨。纺纱车间,充分利用回花,每天可多出纱一百一十五公斤。
有的班组还做到了能用旧料的不用新料,能用废料的不用好料,能少用料的不多用料。大家对一个废截门,一根旧铁丝,一点棉花,一片浆粕,都不随便浪费,做到物尽其用。全厂开始出现“节约有人夸,浪费有人抓”的勤俭新风气。
由于初步开展了“工人管理”和“班组核算”的活动,不但产量增加了,质量提高了,消耗也显著减少了。与去年相比,成本降低百分之七点七。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搞好“工人管理”和“班组核算”,也是工业学大庆的一个内容,也得从抓人的思想革命化入手,任务才能完成。如果孤立地抓“工人管理”,抓“班组核算”,结果必然落空。


第3版()
专栏:编后

  从根本上抓起
两篇文章,说明一个道理:在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中,如何建立规章制度,这不只是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路线问题。
对社会主义企业来说,建立规章制度是重要的,但尤其重要的是建立革命化的队伍,是提高职工的思想和路线斗争的觉悟。
有了这种觉悟,没有制度,会主动地建立制度;有了制度,会自觉地执行制度;制度不合理、不完善,还会积极地改革制度。在处理人和制度的关系问题上,这样做,才符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相反,如果群众还没有这种觉悟,领导上又不去做好思想工作,只是忙于制定这样那样的制度,其结果,要么制度不灵,听任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流行,象张家口市七一化学纤维纺织厂一度出现的情况;要么强制推行,再犯管、卡、压的错误,象文化大革命前有的企业存在的情况。这都会从右的和“左”的方面干扰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人的思想革命化,这是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根本。根深而后叶茂,本固才能枝荣。要使我们的企业兴旺起来,就得从人的思想革命化抓起,也就是从根本上抓起。


第3版()
专栏:一事一议

  一条合理化建议
一天,抚顺红旗煤矿的井巷区四队一个工人,给队长矫孝式提了条建议,说:“巷道坡度越来越大,最好用扒斗机运料。”老矫听了,心想:这个工人是队里比较后进的,不会有什么好道道。因此,对他的意见没有采纳。
就在这天班后会上,生产班长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这就引起了老矫的注意。
第二天,到工地一看,果然巷道坡度又有增加,人力运料效率很低。老矫立即召开了现场会,讨论改变运料方法。大家都说用扒斗机运料好。老矫听了,触动很大。接受了建议,并亲自带领大家安装好机器,运料工效大大提高。后来,老矫主动检查了自己看问题的片面性,还表扬了那个提建议的工人。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在大庆精神鼓舞下

  对群众建议要一视同仁
  公冶平
对待群众的建议,是一视同仁,还是因人而异?这对领导干部来说,是个考验。考验他有没有群众观点,有没有民主作风。
对群众的建议,要作分析,但应当分析的是建议本身是否正确,而不是提建议的人是否先进。后进的工人,也参加实践,也有所体会,也可能提出正确的建议。如果以为先进工人的建议才值得重视,后进工人的建议就不必理睬,这就是形而上学。
上面这件小事,正说明了这个道理。类似这种情况,在我们一些企业中确实存在。这不仅不利于工作的改进,也影响着后进工人的进步。因为,他们的一些积极因素被忽视了,被抹煞了,得不到发扬,不能用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怎么能由后进转化为先进呢?
毛主席在谈到对待别人批评的态度的时候,曾教导我们:“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是我们对待群众批评和建议的唯一标准,此外,不能再有第二个标准。
作为领导者,对群众的每一个建议都应当虚心听取,冷静分析,只能“从善如流”,不能“因人废言”。这样,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实行正确的领导,把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把工作做得更好。


第3版()
专栏:在大庆精神鼓舞下

  从八十人到十八人
土建队木工班,用机械化代替了手工劳动,十八个人完成了从前八十个人才能完成的任务。这是阜新新邱煤矿学大庆中的一件新事。
开始,有人主张,把苦干和巧干结合起来,在技术革新上做文章。有人反对,说什么“锛凿斧锯历来是木匠的家当,还能把它革新成个啥样?”于是,党支部就组织大家对照大庆经验,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坚定了信心,鼓起了干劲。工人们说:有毛泽东思想指引,没有攻不破的难关;有大庆做榜样,没有爬不过的高山。
接着,他们就开始试制手压刨。没有图纸就照着木条做的模型一点一点往下描;没有材料,就到废铁堆里找;没有设备,就自己动手造,终于制成了手压刨,工效比手工提高了四倍。接着,一鼓作气,又先后制成了电锯、刨削锯、捣棱锯。
这时,有些人骄傲自满起来,党支部又抓住这种思想苗头,学习大庆在“成绩面前找差距,胜利面前找问题”的经验,引导大家反掉了骄,破掉了满。于是,大家又开始了把手压刨改革成自动压刨的试验。
制造自动压刨需要六个伞形牙轮,安装的精度要求较高。他们找来了一些废旧伞形牙轮,由于大小和磨损程度不同,安装起来又达不到应有的精度。他们就学习大庆“缝补厂”的革命精神,高的地方用锉刀锉,低的地方用电焊补,在兄弟单位的支援下,两台自动压刨也胜利诞生了,工效比手工压刨又提高了近一倍。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抢修天车的战斗
十月三日,还是国庆节假日,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设备修造分厂高大的厂房里,进行了一昼夜抢修天车的战斗,突然停了下来。原来,修好的六根传动轴无法运上七米高的天车,影响了抢修的继续进行。
这时,参加抢修的同志,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找一个吊车吊吧。”有的说:“找一个绞车绞吧!”还有的说:“找两个滑轮,用绳子拉吧!”要找吊车,得等到节后;要借绞车,得更长时间。节日期间修不好,就要影响节后的生产。怎么办?担负抢修任务的机动车间钳工一班的同志当机立断:“用滑轮拉”。可是,有的同志又犹豫起来:好几百斤重的传动轴,几个人能拉得上去吗?这时,班长韩恩志老师傅说:“大庆工人用人拉肩扛的办法,把几十吨重的钻机,运到几里远的井场,我们就不能把几百斤重的传动轴拉上七米高的天车吗?我们要学习大庆工人,创造条件坚决上。”班长的几句话,鼓起了大家的勇气,立即开始了拉传动轴上天车的战斗。他们胳膊酸了,照样拉;手磨破了,继续拉,大家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在节日期间修好天车。
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劳动,六根大传动轴驯服地上了天车。于是,大家鼓足干劲,再接再厉,提前完成了抢修天车的任务。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