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第3版()
专栏:

在革命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
——记在韶山插队落户的长沙知识青年
巍巍韶峰脚下,滚滚银田河畔,一批在韶山插队落户的长沙知识青年,在红太阳的光辉照耀下正在茁壮成长。
毛主席的伟大革命实践是他们最光辉的榜样,毛主席旧居和旧居陈列馆是他们最好的课堂,英雄的韶山贫下中农是他们最好的老师。经过在三大革命斗争实践中刻苦磨练,他们在立场、思想和感情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沿着毛主席指引的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学好阶级斗争这门主课
毛主席教导青年:“阶级斗争是你们的一门主课。”韶山的党组织和贫下中农,在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工作中,紧紧抓住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这个纲,从各方面提高他们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原来一些不懂得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青年人,成了向阶级敌人进攻和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闯将。
长沙五中谢伯平小组的知识青年,刚到银田公社凤家大队大枫树生产队的时候,听说全队只有一个富农分子,有的就说:“一条泥鳅,量它也掀不起什么大浪!”阶级斗争的弦一松,小组里便出现了埋头劳动,不问政治的倾向。
他们的思想情况立即引起了大队党支部的注意。党支部书记组织他们办起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带领他们到当年自卫队员镇压大恶霸地主、银田镇团防局长汤俊岩的银杏树下,讲阶级斗争史,学习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光辉论述:“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党支部书记说:“我们要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狠抓阶级斗争不转向,千万不能上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散布的阶级斗争熄灭论的当!”
毛主席的伟大教导,韶山贫下中农的革命斗争历史,活生生的阶级斗争现实,使这群青年人擦亮了眼睛,提高了革命警惕性。
一天清晨,雾霭茫茫。谢伯平象往常一样,去银田河边洗脸。刚放下脸盆,发现石阶上有几粒谷。他想:这里不是起谷的码头,怎么会有谷粒掉在上面呢?他留心向四面察看,发现码头旁边停泊着几只帆船。他联想起每逢收割季节,常有少数坏人搞投机倒把活动。毛主席关于“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教导在头脑中闪现,他立即机警地走到船头,盘问船主。他看出船主神色慌张,讲话支吾,知道里面有鬼,就不露声色地转身去把这个情况报告了大队。贫下中农赶到现场一追查,查获了坏人正要偷偷运走的一批粮食。阶级敌人的阴谋诡计被粉碎了!
继承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在韶峰脚下的大坪公社大坪大队棠佳阁生产队,有长沙三中来的几个知识青年在战斗和生活。他们扎根山区干革命的过程,体现着到韶山来的青年人怎样在红太阳光辉的照耀下,继承了老一代“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光荣革命传统。
这些在城市里长大的青年人到韶山不久,就投入了紧张的“双抢”战斗。骄阳似火,田水发烫。他们生龙活虎地干了几天,就碰到了严峻的考验:有的中暑呕吐,更多的是一身酸痛,爬山下坡,每走一步都很吃力。在困难面前,是前进还是后退?没有经过磨练的年轻人,有的产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农村太艰苦,实在吃不消!
大队知识青年再教育领导小组,及时发现了这种思想苗头。政治辅导员、老贫农文玖阿公来给他们讲了韶山党支部的光荣革命传统:
“一九二五年六月成立的中共韶山支部,是毛主席亲自播下的革命火种。党支部建立不久,就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大灭了地主阶级的威风,大长了农民的志气。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时,韶山党支部先后有三十多名优秀共产党员被屠杀。但是,在那种白色恐怖、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韶山党支部领导革命农民不动摇,不退缩,顽强不屈,前赴后继,始终坚持战斗……”
毛主席亲自培育的韶山党支部的革命精神,鼓舞着这伙青年人,给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他们满怀豪情地说:“革命前辈们为革命死都不怕,我们还怕这点困难吗!”
紧张的“双抢”战斗热火朝天。知识青年小组迎着困难上,自觉找苦吃。李利云、金建平的手割破了,伤口被禾梗刺得绞痛,他们咬紧牙关,互相勉励,坚持战斗;罗晓林的脚扭伤了,还忍住疼痛,抢担谷子;小组长李仕凡经常不顾一天的劳累,爬到山顶上去砍柴……。
艰难险阻考验了青年人,也促进了他们的成长。通过打几个生产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这些青年人的心灵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子。
把立足点移到工农兵方面来
韶山的党组织和贫下中农,耐心地做着对这些知识青年的再教育工作,帮助他们逐步把立足点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从长沙一中来的工人女儿窦建湘的转变,就是一个比较生动的事例。
窦建湘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来到毛主席旧居旁边的韶山公社清溪大队花园生产队,打心眼里感到无比幸福!临行前,母亲特意给她一件打了十多个补丁的衣服,嘱咐她穿在身上,要牢记保持工人阶级的本色。刚到韶山,公社党委送了她和同伴们每人一双草鞋,叮咛她们穿在脚上,把韶山贫下中农艰苦奋斗的传统接过去,坚定地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前进。
刚开始,她兴奋地穿着补丁衣服和草鞋,活跃在田头、屋场。可是没过几天,她忽然感到这样有失城里人的“体面”,就悄悄地把补丁衣服藏起来,把草鞋丢到床底下,换上了鲜艳的上衣和干净的凉鞋。这一换,把怕脏、怕苦的思想都勾引起来了。到田间劳动的时候,生怕粪渣溅到身上鞋上,到处躲闪。她这个变化,被生产队的老贫农庞四阿公察觉了。他想:毛主席把这些知识青年交给我们,是要我们把他们培养成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小窦身上这些非无产阶级思想可得帮她好好清扫清扫啊!有一次,小窦正在猪栏旁边用耙头耙猪粪。因为怕弄在身上,耙头柄拿得长长的,人离得远远的,费了半天劲,也没有把猪粪耙上来。庞四阿公看在眼里,一声不响地走近猪栏,拿起耙头就使劲地耙起来,猪粪溅在身上、脸上,也毫不在意;看到有掉在地上的粪渣,就用双手捧到粪桶里。他乐呵呵地对窦建湘说:“小窦,怕脏当不了农民。工人、农民可是毛主席称赞的最干净的人啊!”
晚上,小窦翻来复去地睡不着。她坐起来,打开毛主席著作,认真地读着:“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她得出了结论:不是猪粪脏,而是自己的思想脏;不是穿着补丁衣服丑,而是自己的思想丑。这次换衣换鞋,是自己资产阶级世界观的亮相,说明迫切需要把思想感情来一番改造,使立足点真正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
打这以后,她重新穿上补丁衣服,着上草鞋,不怕脏,不怕苦,泼泼辣辣地战斗在生产斗争第一线。路上碰到牛粪,她捧起来放在粪桶里;脚上生了疮,虽然痛得钻心,也一声不响地坚持干活……。小窦的转变,受到了贫下中农的赞扬。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在山西省昔阳县农村插队的天津知识青年,经常到大寨参观学习。陈永贵同志鼓励他们在广阔天地生根开花,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

扎根牧区志不移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金河公社金星大队知识青年放牧小组
我们踏上西乌珠穆沁大草原,已经整整三年了。三年的革命实践,使我们深切地感到,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确很有必要,的确是一场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
请 战
当我们在牧区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开始熟悉牧业生产,渐渐适应草原生活的时候,我们就向大队提出放羊的要求。听说我们要放羊,队里有些人就说开了:“女孩子放羊可够呛,到时候哭都来不及!”“放羊没技术可不行,你们干得了吗?”
广大贫下中牧积极支持我们。他们热情地跑来鼓励说:“怕什么,谁是天生就会放羊的?不学不干永远会不了。只要用心,一定能放好!”这些话说得多好啊!它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鼓舞了我们为革命放好羊的信心。亲人解放军也给了我们很大支持,鼓励我们用实际行动破除重男轻女的封建残余思想,清除“技术第一”的修正主义路线余毒。大队满足了我们的要求,决定把一群羊交给我们。
在这次“请战”过程中,我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的教育,提高了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
求 教
我们接过羊群,刚放二十来天,就出了十五只瘸羊,有的还得了羊蹄生蛆等毛病。由于没有经验,我们整天忙得不亦乐乎。这时候,风言风语又出来了:够呛吧?放羊,就是得有技术!
我们不怕泼冷水,我们决心把放羊技术学到手。大家分头访问了队里有经验的贫下中牧,访问了外队的放牧员和附近“五·七”干校的学员。只要碰见内行人,就虚心向他们请教。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不象开始那样摸不到头绪了。
在向贫下中牧求教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了他们坚定的阶级立场和劳动人民的纯朴的思想感情。
贫下中牧见到我们,总是关心地问寒问暖。当我们流露出一点怕艰苦的情绪时,他们就忆苦思甜,对我们进行阶级教育。他们讲在旧社会给牧主放羊,吃的不如牧主的狗食,数九寒天还穿露脚趾头的破蒙古靴,牧主稍不如意,就连骂带打……。他们对旧社会的控诉,对新社会的歌颂,激励我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全心全意地为集体做好放牧工作。
贫下中牧鲜明的阶级立场,时刻在教育着我们。今年接羔时,一个未改造好的牧主婆不顾集体羊的死活,拚命挤羊奶,还叫嚷什么:“不挤奶,没有奶豆腐,真够呛。”我们听了,只觉得这家伙自私。一个贫牧社员站出来,义正词严地指出,在去年她也这样拚命从集体的羊身上挤奶,做出的奶酒自己都卖了。这是挖社会主义的墙脚,这是阶级敌人在向我们进攻。后来,在贫下中牧带领下,大家对这个牧主婆进行了批斗。这件事,进一步擦亮了我们的眼睛,提高了我们的革命警惕性。
创 新
“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遵照毛主席这一教导,我们在向内行人学习的基础上,还进行了一些创新的活动。
我们在访问过程中,有人讲过这样一个意见:“你放的这群羊,原来有什么习惯,你就得照这习惯去放,不然羊就会变瘦。”我们从实践中感到,情况并不尽然。例如,我们的这群羊原来有个习惯,每天太阳没露脸,很早就出去吃草。经我们观察,这并不好,反而是出现瘸羊和羊蹄生蛆的重要原因。于是,我们就打破旧习惯,另立新规矩:每天等太阳升起,露水干了的时候,才赶羊出牧。地干草软,羊吃得好,膘长得快,而且显著地减少了病羊。
经过学习和总结,我们逐步认识了一些放牧的规律,把羊养得个个圆滚滚的,受到了人们的夸奖。我们决心扎根牧区,为革命放一辈子羊,向贫下中牧学习一辈子。


第3版()
专栏:

贵州省册亨布依族自治县耆孟生产队的布依族卫生员黄永芬(右一),是回乡的中学毕业生。几年来,她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刻苦钻研医疗技术,在防病治病工作中作出了成绩,受到当地贫下中农的赞扬。     新华社记者摄


第3版()
专栏:

跨山越水架银线
在黑龙江畔五星山的密林深处,活跃着一支由九名知识青年组成的架线小分队。几年来,为了让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声音传遍边疆,他们怀揣毛主席著作,身背架线板,顶烈日,淋暴雨,过激流,爬峭壁,架设和维修线路三百多公里。现在,这里条条银线通向北京城,桩桩喜讯传到边疆来。
一天,小分队正在架设青龙河上的线路。青龙河宽二百多米,大雪覆盖,坚冰如铁,银线要飞跨而过,接通两岸的线路。在十五米高的电杆顶端作业,寒风凛冽,大衣不能穿,手套不能戴,这样长的距离,这样冷的天气,青年们还是头一回碰到。风雪中,他们打开毛主席著作,齐声朗诵:“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大家斗志昂扬,坚定地表示,一定要拿下这飞线难关!
张汝安争先爬上杆顶。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下作业,每人在杆顶只能坚持五分钟,可是小张却干了十分钟。他手冻麻木了,就呵一口热气,使劲搓两下。他脚冻得象刀割似的疼痛,就狠狠地往线杆上搕。底下的战友纷纷呼喊:“小张,下来暖和暖和,我们干一会儿!”
“不要紧,还能坚持!”小张半身悬空,一边响亮地回答,一边迅速地用紧线器拉平电线。他想,早一分钟接通线路,就能早一分钟传达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战斗号令。不一会儿,小张的耳朵上冻起了一个大水泡。底下的战友齐声喊道:“快下来,我们来干!”
“为使银线早日通,那怕天寒和地冻!”小张斩钉截铁地这样回答。可是,由于线条太长,拉力过大,线越接近拉平,就越费劲,小张的紧线器“嘎嘎”直响,线条还是弧形的。这时,底下的八个战友齐声给他鼓劲,帮助他用力拽线条。“一——二,拉!”“一——二,拉!”大家拉一下,小张就紧一次。随着短促的号子声,线条一点一点往上升,最后终于拉平了。银线飞过青龙河,把边疆的山山水水和祖国的心脏——首都北京,紧紧联在了一起。
架线工作很艰苦,但小分队的同志们说:“为革命吃苦心里甜。”一天中午,他们奉命去执行紧急任务,要在下午二点半以前翻越六座山峰,架完二十多里线路。任务紧迫,刻不容缓,战士们背上器材,向山顶出发。第一座山,是六十度的陡坡,山上尽是碎石,往上蹬一步,有时要往下滑两步。黄罗成和王卫建走在最前面,荆棘挂破了他们的衣服,脸上划出一道道血口子,他们毫不在乎。他们钻密林,攀峭壁,接连翻过五个山头,竖电杆,架线路,干得热火朝天。最后一个山峰又险又陡,他们两条腿又累又沉,这时每向上攀登一步,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他们口干舌燥,嗓子干得象要冒烟,就一边爬山,一边劈开桦树,汲取树干里的汁液湿润嗓子。黄罗成不停地转身拉身后的战友,他鼓励大伙:“坚持就是胜利,往前冲啊!”大家互相搀扶,登上山顶,架完最后一米线时,时间还不到下午两点,任务胜利完成了。
一天晚上,电话中传来振奋人心的喜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了!喜讯通过他们架设的银线,穿过深山密林,传到边疆的四面八方,传到人们的心坎里。知识青年们站在山顶上,仰望北斗星,心情分外激动。他们满怀胜利的喜悦,写下了这样的誓言:毛主席挥手指前程,乐在天涯炼红心,跨山越水架银线,架到全球一片红!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