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学大寨一定要抓好路线斗争
——山西省平定县学大寨赶昔阳的经验
在学大寨、赶昔阳的运动中,能不能把步子加快些?平定县的情况说明,这种可能完全存在。平定县学大寨赶昔阳一年巨变。去年粮食亩产由一九六九年的二百六十斤,一跃达《纲要》,今年将有更好的收成。平定变得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路线对,干劲大,真正把功夫用在抓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这个“纲”上。这样也就真正抓住了用毛泽东思想教育群众这个根本。
把功夫用在“纲”上
平定县紧挨着昔阳。到大寨参观的人,多数都要路过平定,看平定,比昔阳,议论很多,这给平定县以很大压力。一九六九年县革委会刚一成立,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面前:为什么昔阳能成为大寨式的县,平定学大寨六年没有变?平定要不要变,怎么变?经过反复讨论,他们脚踏实地办了三件事:
正确认识平定。有的说平定“条件不好”,有的说平定“群众落后”。要改造平定就要正确认识平定,问题到底在哪里?县革委会一、二把手带头,先后到了一百多个大队,认真调查平定的阶级斗争状况和自然状况。通过仔细调查,他们认识到平定县过去农业生产所以上不去,主要是由于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个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如有人散布:
“有了现钱不缺粮”,引诱人们弃农经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这种修正主义流毒没有得到应有的批判。有的地方被阶级敌人用打进来、拉出去的办法,篡夺了基层领导权,也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经过调查分析,他们认识到:不是“条件不好”,不是“群众落后”,归根到底是个方向、路线问题。
正确认识昔阳。学昔阳究竟学什么?从哪里学起?县革委会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昔阳经验的基本精神。昔阳到底是怎么干的?经过反复讨论,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到昔阳县这几年是在拚命干,但是他们干的最重要的事,首先是紧紧抓住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这个“纲”,反复地、深入地开展革命大批判,大破刘少奇一伙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大破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思想。他们认真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不断提高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象大寨大队那样的新型农民迅速成长,象大寨大队那样的革命化的领导班子成批涌现。昔阳县这些年变化大,首先是人的思想变化大;学昔阳应该先从思想、路线上学起。
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县革委会组织大家回顾了过去,认真总结原县委领导农业学大寨的教训,认识到什么时候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革命和生产就发展;什么时候违背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革命和生产就停顿。平定县从一九六四年开始,年年叫喊学大寨,年年变化不很快,大家也辛辛苦苦,但是因为路线错误,没有抓阶级斗争,打击不了敌人,教育不了群众,解决不了方向、道路问题,结果生产老是上不去。
经过这样学习、调查、总结,大家体会到:学大寨就要搞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学大寨的过程就是战胜阶级敌人,战胜资本主义,战胜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战胜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思想的过程,也就是在斗争中用毛泽东思想教育群众的过程。如果忽视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不是把功夫用在根本上,只想马上在一些生产措施上赶上去,结果是“欲速则不达”,或是一时上去了又会跌下来,甚至可能会走上歪门邪道。
情况明,路线对,决心大。他们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向阶级敌人,向资本主义势力,向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发动猛烈进攻。一九六九年的十月,他们召开了四级干部学大寨会议,把调查了解到的阶级敌人向社会主义进攻的事实,和资本主义倾向泛滥的表现,在大会上进行了揭发、批判,给全体干部上了一堂深刻的生动的两条路线斗争教育课。接着,全县就从清理阶级队伍、一打三反、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入手,发动干部和群众,总结过去学大寨推不开的原因,把各个社、队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事实都摆出来,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大批判。
从那以后,平定县的阶级斗争这根弦就没有松下来,他们抓住这一条“纲”不放,批判修正主义路线,批判资本主义倾向,批判懒汉懦夫世界观。在平定,阶级敌人在哪里捣乱,哪里马上就开展斗争;资本主义倾向从哪里抬头,哪里就马上开展大批判。形式不拘,灵活多样,地头、饭场也是大批判的战场,群众写小评论很普遍。他们说:革命大批判搞不深,学大寨扎不了根。
群众中蕴藏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迸发出来了,为革命种田的觉悟提高了,局面迅速改变了。
狠抓基层班子里的路线斗争
平定县委认为,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主要在基层,因此他们把加强基层领导、提高基层干部的路线斗争觉悟,当成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来抓。他们对全县的社、队领导班子,逐个排队摸底,对大多数好的和较好的,着重从思想革命化方面着手;对问题较多的基层班子,狠抓阶级斗争,一个一个进行整顿。
在学大寨中,基层干部通过自己的实践,在积极的思想斗争中自己教育自己。他们说:“路线路线,一比就见。”维社公社许多大队过去和昔阳县的石坪大队情况差不多,现在石坪学大寨变了样,维社公社就组织这些队的干部去石坪学习,回来后比别人,查自己,搞革命大批判,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今年春天,有的大队放松了政治思想工作。公社发现这种苗头,就组织他们和那些坚持政治挂帅的大队对比,搞大批判。他们还经常解剖典型,对基层干部进行生动的路线教育。
这样,往往是解剖一个点,教育一大片,一次对比一堂课,加深了基层干部对毛主席革命路线的理解。
过去县里有的负责同志,哪里条件好、产量高就到哪里去蹲点;有些人怕到后进队去;有些人是用金钱、物资扶植“典型”。这次他们检查批判了过去的错误作法,带头到后进队去蹲点,树起了五个典型:狠抓阶级斗争不转向,持续开展革命大批判的西郊大队;深入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西沟大队;学习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成绩突出的岔口大队;干部过去领错了路,自觉革命摆正方向的主铺掌大队;在毁灭性灾害中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土凹大队。这些典型都从方向、路线上起了带头作用。
过去平定县也有先进典型,但是长期推不开,点上突出,面上一般,人们说那是“骑着骆驼看着鸡,高的很高,低的很低”。现在,平定县学大寨的先进单位,已经不再是孤零零的几盆花,而是一大批。特别是一些长期落后的大队,有不少已进入了先进行列。
狠抓县委内部的路线斗争
作为一个县的领导,怎么才能在学大寨、赶昔阳的运动中发挥战斗指挥部的作用呢?平定县的负责同志认为:“关键在于不断抓好自己头脑中的路线斗争,不断提高自己的路线斗争觉悟。”
平定县的领导班子里有些成员是新调来的。他们看到这里粮食产量不高,条件不好,工作难搞,思想上曾有过动摇。有的同志想调离这里,有的同志不愿担任主要负责工作。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散布的“唯生产力论”、“群众落后论”的流毒在有些同志头脑里还没有肃清。他们看不到群众中蕴藏着的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从群众中吸取了政治营养,对自己头脑里的错误思想进行了批判,提高了认识,解决了问题。
一九六九年十月,当阶级斗争的盖子揭开以后,领导班子里有人怕起来了。他们口头上说抓阶级斗争,实际上想四平八稳舒舒服服学大寨。这些同志狠批了思想上的“阶级斗争熄灭论”,提高了认识,斗争才又继续深入下去。
一九六九年底,县革委会学习昔阳县治山治水经验,准备彻底治理平定的三条害河。讨论了三天,没有作出结论,原因是有些人有懒汉懦夫思想。后来批判了领导班子内部的无所作为思想,才下了治理害河的决心,并且由县革委会首先在南川河带头搞一段打坝拦河造地工程,给全县人民做出了样板。这样一搞,全县改天换地的群众运动就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了。
一九七○年夏,全县的革命大批判一度有些松了。经过仔细检查,原来是领导班子自己首先松了劲。有些同志认为形势大好,歪风邪气刹住了,学大寨运动开展了,治山治水的工程上马了,自己不知不觉把阶级斗争这根弦放松了。批判了这种错误思想以后,才又把全县的革命大批判继续引向深入。
去年末,平定县学大寨作出了比较好的成绩。有的人自以为高明,居功自恃,对思想改造放松了,领导班子也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团结的现象。通过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互相交心,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斗争,才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解决了问题。
象这种思想和路线斗争,在县委领导班子里是经常进行的。他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及时地抓住领导成员中的思想问题,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不断提高大家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才能经常保持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取得领导学大寨运动的主动权。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3版()
专栏:编后

能不能快些
在一个县范围内,能不能把大寨经验全面推开,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农业生产?平定县实践证明,这是完全可能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路线要正确,干劲要大。
平定县过去年年喊学大寨,年年变化不大。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抓好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没有解决方向、道路问题,因此,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生产一直上不去。后来他们对平定作了全面调查,有了正确认识,揭开了阶级斗争盖子,在社队基层领导成员和广大群众中,广泛深入地进行了具体、生动的思想和路线教育,打击了阶级敌人,批判了资本主义倾向,批判了懦夫懒汉世界观,路线对了,干劲有了,面貌也就很快改变了。
平定县所以能做到这些,主要因为县委领导班子努力搞好自身的思想革命化。一年多来,县委内部开展了几次较大的思想和路线斗争。有了思想革命化的领导班子,在全县不断地开展路线斗争,才促进了学大寨运动的不断深入。
平定县学大寨赶昔阳的事实,再一次生动地说明,路线是决定一切的。在学大寨赶昔阳的斗争中,我们一定要象平定县和许多先进单位那样,坚决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抓住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这个纲,这样才能把前进的步伐迈得更快。


第3版()
专栏:

关心群众烧柴问题
辽宁昌图县此路公社党委,十分关心群众生活。他们把解决群众的烧柴问题,作为党委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发动群众大力开展节柴改灶活动。
公社党委积极宣传节柴改灶的意义,发动干部和群众大摆本地沿用旧灶、旧炕的缺点,大议外地采用新灶、新炕的好处,使大家认识到,节柴改灶是一个同旧的习惯势力决裂的问题。
公社党委运用典型引路,进一步推动了全公社的节柴改灶活动。新门大队党支部总结了群众的经验,改成了“三小一深”
(灶门小、灶膛小、烟道口小,通风道深)的节柴灶,节柴炕。新式节柴灶,一斤柴草十分钟可烧开十斤水,一斤半柴草可煮熟五斤大米;新式节柴炕,烟走得匀、散得慢,热得全、热得长。新灶、新炕一般比旧灶、旧炕节柴三分之二,时间要快一半。公社党委多次召开现场会大力推广这个大队的经验。现在,全公社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农户改成了新灶和新炕,没改的农户也准备结合换炕,改成新灶新炕。


第3版()
专栏:

农村的烧柴问题,看去是件小事,实际上却是有关广大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有关落实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伟大方针的大事。
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我们应该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关心象烧柴这类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广大人民的生活,还和社会主义工农业生产有机地联系着。它与农业争人力、争肥料,与牧业争饲料,与工业争原料、燃料。梁垛等公社采取改革旧炉灶的办法,解决烧柴问题,调动了广大贫下中农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这对某些不注意群众切身利益,把这个问题看作是无关紧要的“小事”的同志,是有启示的。
·编者·
改灶省草 备战备荒
江苏东台县梁垛公社,过去每年缺柴草四百万斤。一到冬春,全社要外出近两千多个劳力割草,有的大队还向国家要煤,影响抓革命、促生产。
这个公社的党委会从去冬以来,开展了“为革命改革炉灶,为战备节煤省草”的群众运动,出现了“粮食有储备,烧草有积余”的新局面,工业用草超额完成任务,秸草还田也有所增加。今年八个月来积余烧草四十多万斤。贫下中农兴奋地说:“改革炉灶实在好,既省时间又省草,革命生产齐飞跃。”
这个公社在推广外地改灶省草的经验时,组织干部和群众反复学习毛主席有关教导,开展革命大批判,深入进行为革命改灶省草的思想教育,克服“多用点煤,多烧点草,有啥大不了”等错误思想,使大家认识到,改革炉灶,省煤省草,是落实“备战、备荒、为人民”伟大方针的大事。
改灶省草关系到千家万户,要把这项工作搞好,不搞群众运动是不成的。梁垛公社党委放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把这件大事交给广大贫下中农去出主意、想办法,尤其重视发动妇女的力量,因为她们对烧火做饭最熟悉,对改革旧炉灶的要求最迫切。群众起来后,很快在全社形成一支由骨干带动广大社员的改灶队伍,出现了群众性的改灶热潮。广大贫下中农学习大寨贫下中农自力更生的精神,克服改灶中的困难,做到砖头不够自己找,缺少炉条用铁丝代替,就地取材,废物利用。新改的炉灶着火快,用草少,省时间,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第3版()
专栏:一事一议

该不该让人参观?
一天傍晚,山西平定县维社公社西沟大队的干部送走了这天来参观的客人,回来时碰到贫农社员刘怀德,他一见干部就问:“怎么不领参观的同志看看咱村的三类苗?”
“人家是来参观学习的,三类苗怎么能给人家看?”一个干部解释说。
他们的一问一答,引起了党支部书记岳温才的深思。他想:今天给参观同志引的路到底对不对?西沟的三类苗究竟该不该给人家看?他越想越觉得这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
晚上,岳温才把全村的干部和社员召集在一起,讨论“三类苗要不要给人家看,参观的路线究竟该咋领?”
讨论会开得很热烈。有的说:“咱村是县里的先进大队,给人家看三类苗象什么话。”
很多人批判了这种护短的思想作风。说:“本来咱工作有缺点,还要把它遮盖起来,这才不象话!”
“咱如果把三类苗的原因找一找,给参观的人看一看,讲给参观的人听一听,咱能总结一个教训,参观的人也能受到启发。”
“问题表现在参观路线上,根子在思想上!”
讨论会越开越激烈,岳温才越听越激动。会议快结束时,他对大家说:“参观的路线问题,反映了学大寨的态度问题,世界观问题。今后,我们要坚决克服名利思想,敢于揭自己的短处,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话音刚落,人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表示完全同意岳温才的意见。
第二天,一场突击三类苗的战斗打响了。经过十天苦战,三类苗都赶上来了。最近,到西沟参观的人虽然再也看不到三类苗了,但通过引路同志在地头的现身说法,三类苗该不该给人看的故事,仍给参观的同志很大教育。
西沟大队通讯组
西沟大队的干部和群众,围绕“三类苗要不要给人家看”的问题,开了一次讨论会。这个会开得好,给人教育深刻。
一个先进单位,能不能一分为二看自己,敢不敢揭自己的短处,关系到这个单位能不能继续前进的问题。有一些单位,只拿自己好的给人家看,把自己的短处遮盖起来;只喜欢听人家的赞扬,不乐意听批评意见。这样的思想作风和毛主席的教导是格格不入的。
农业学大寨,需要树立一种好的思想作风,反对那种“只图虚名,不讲实效”的不正之风。要象西沟大队那样,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分析做得不够的原因。作老实人,说老实话,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第3版()
专栏:

改革炉灶好处多
四川遂宁县吉东公社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伟大教导,把解决群众的烧柴问题当作一个重要问题来抓,进一步调动了群众的革命、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林、牧业的全面发展。
吉东公社不少队原来用于拣柴的人力占百分之三十。由于燃料缺乏,把可作饲料的农副产品也当柴烧了,猪只不能很好发展,肥料严重不足,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
近年来,吉东公社革委会放手发动群众,认真推广省柴节煤的先进经验。各级领导亲自上阵,创典型,树样板;广大干部和社员为革命为战备改灶的自觉行动,很快在全公社形成热潮,实现了户户都烧省柴灶,变缺柴为自给。这个公社改灶前每人每顿饭需烧柴一点二斤或煤半斤,改灶后只烧柴四至五两或煤二两左右,节约百分之三十至六十。他们用节约的柴草烧砖瓦,修建集体公房一百九十多间、社员住房一千五百七十多间,大大改善了社员的居住条件。同时扩大了饲料来源,家家都用醣化饲料喂猪,促进了养猪业大发展,今年九月圈存生猪比一九六九年同期增加五千三百余头。节约下来的拣柴劳力投入了农田基本建设和植树造林。这个公社由于猪多、肥多、劳力足,农业生产连年获得丰收,被评为地区和县的先进单位。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