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读书实践,改造思想,改造河山
——记宿迁县领导班子带领全县人民改旱地为水田、思想粮食双丰收的事迹
在苏北的骆马湖畔、马陵山下,有个新的水稻产区——宿迁县。
三年前这里是个“山是和尚头,洼地淹死牛,旱涝年年有,粮食难到手”的孬地方,如今已经变成“田成方,渠成网,梯田修到山顶上,电灌站扬水哗哗响”的“小江南”,全县社社都种上了水稻。一九六九年,这个县旱地改水田的面积是三十万亩,全县粮食总产量就从前一年的二亿四千万斤增加到二亿七千万斤。去年旱改水的面积达到五十万亩,粮食总产提高到三亿八千万斤。今年,七十万亩水稻又获丰收,全县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增产两成多。
宿迁县旱地改水田的成绩,是县委和县革委会领导成员认真读书,努力实践,遵照毛主席关于“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的教导,带领群众,抓住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向大寨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得来的。
(一)
宿迁县有一百多万亩耕地,七十多万人口,从解放以来,几乎年年要吃国家供应粮。一九六八年八月,县革委会成立了。领导班子热情很高,干劲很足,决心大干一场,迅速改变宿迁县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
但是,从那里抓起呢?县革委会主任、军队代表郭玉珍一方面学习毛主席著作,一方面征求同志们的意见。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篇著作中关于要抓“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的论述,使他豁然开朗。他虚心地向同志们请教:对改变宿迁农业生产落后面貌有决定意义的一着是什么?在宿迁工作多年的老干部说:“这一着就是旱改水,宿迁农业生产要翻身,非得把旱地改成水田不可。”可是也有人反对:“宿迁旱改水行不通!”还有人说:“旱改水可以小搞,不宜大搞,水旱并存,两条腿走路。”各种分歧的意见使郭玉珍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怎么办呢?在那几天,郭玉珍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的著作。毛主席关于“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的教导,关于“主动权不是任何天才家所固有的,只是聪明的领导者从虚心研究和正确地估计客观情况,正确地处置军事政治行动所产生的东西。因此,是要有意识地去争取的东西,不是现成的东西”的教导,给他指明了方向。他决心去调查研究,了解宿迁农业生产的全局,从了解全局中找出有决定意义的一着,取得领导全县打好农业翻身仗的主动权。
郭玉珍同县革委会其他成员一起,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到全县各公社、场圃,向干部、群众作调查,对湖滨洼地,丘陵山区,黄河滩,砂礓滩,都作了了解。他们经过调查研究,对宿迁的情况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宿迁境内有三湖八河,涝洼地占去一大半,年年受水灾的威胁。如果进行旱改水,把水充分利用起来,就能够把这种坏条件,转化为好条件,低产也能变高产。他们认识到,宿迁农业翻身的关键一着就在于下决心旱改水。
关于怎样搞好旱改水,他们在调查研究中从大新公社纲要大队的实践里也得到了启发。
纲要大队地处砂礓河畔的一块砂礓滩上,遍地砂礓遍地沟,是个易涝易旱的穷地方。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后,纲要大队党支部书记彭传友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展开了旱改水的斗争。他们粉碎了阶级敌人一次又一次的阴谋破坏,运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摸索出了一套适合砂礓滩特殊地形的农田水利建设办法,全大队很快实现了旱改水,粮食单产闯过了千斤关。
纲要大队的事实使他们认识到:一、旱改水存在着激烈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只有坚决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才能改起来,改得好。二、群众中有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关键是要有个好的领导班子。
郭玉珍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心明眼亮看得远。他开会就讲,逢人就说:“宿迁头顶一湖水(北临骆马湖),中穿大运河,大面积旱改水有条件,改变穷困面貌有把握。”他和领导班子成员又多次进行分析研究,反复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制订了全县旱改水的方案。
(二)
在县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宿迁运河以东和县城近处的二十多个公社迅速掀起了旱改水的热潮。
但是,运河以西十五个公社,从未搞过旱改水,群众虽然有了旱改水的要求,但对种水稻还没有经验,还存在着一些顾虑。于是出现了“运东动手干,运西站着看”的一热一冷的局面。
在怎样把运河西边的旱改水工作开展起来的这个问题上,运西的社、队干部中存在着几种不同的态度:有的主张硬上马,“只要干起来,群众不通也通了”;有的主张晚上马,认为“只要运东拿出千斤的产量,把运西的群众叫去一参观,你不让他们改也不行了”;还有的认为运西群众是被种旱谷的老习惯迷了心窍,所以他们就用骂旱谷的办法去动员群众。在运河西边蹲点的县委副书记任勤惠了解到上述情况后,连夜赶回县里,找郭玉珍商量。
郭玉珍和任勤惠两个人就这个问题共同学习毛主席著作。他们根据毛主席关于局部和全局的关系的论述,共同进行分析,认为运西有五十万亩土地,旱谷的产量最好的收成只在二百斤左右。运西的产量上不来,全县还是不能翻身,因此,运西也一定要搞旱改水。但是运西又有它的特殊性,旱改水的作法应该是一年试改,二年小改,三年大改。不能不顾实际情况全都“硬上马”,也不能消极等待全都“晚上马”,扶水稻灭旱谷的态度更是片面的。运西要一手抓试改,一手抓旱谷高产,使运西在旱改水的试改阶段,粮食产量不受损失。
他们的意见得到了县领导班子的赞同。县领导班子当即把注意的重心放在运西的旱改水上。一九六九年,运河西边的十五个公社都进行了旱改水的试验,并且一般都获得了水稻平均亩产六百多斤的好收成,还有不少生产队亩产达到八、九百斤。试改成功了,各生产队都主动办起学习班,开展革命大批判,树立起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发出了学大寨、赶大寨的钢铁誓言。经过二年多的努力,运河西边的水稻面积已经扩大到二十多万亩,去年平均单产达到四百多斤。同时,旱谷作物也普遍增产,还出现了旱谷高产的典型。罗圩公社有的生产队,三麦单产超过了五百斤。
(三)
旱改水的群众运动起来了,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水利建设必须跟上。县领导班子遵照毛主席关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教导,坚持依靠群众制订水利建设方案。皂河公社的社员提出,皂河是骆马湖上的码头,水源丰富,地势较高,如果建立电灌站,可以灌溉七、八个公社的耕地。县领导班子把群众意见集中起来,加以分析研究,决定马上动工兴建皂河灌区。
一入冬,皂河灌区的水利建设形成了高潮,十多万民工,战斗在长达五十华里的干渠和二百多华里的十二条支渠上。他们顶风雪,冒严寒,开沟筑渠,砌涵造闸,修桥建站,引水上山。县革委会副主任荣斌也带领工程指挥部全体人员战斗在工地上,同群众一起挖沟填土。一天夜晚,荣斌看到工地上一片灯火辉煌,新筑起的主干渠,象一条巨龙,向远方伸展。他眼望这一片动人的情景,头脑中浮现出这样的想法:“看来完成任务有把握了。”但是转念一想: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抓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我是不是抓住了呢?千万不能骄傲自满麻痹大意啊!他回到指挥部,又读起毛主席的书。毛主席教导说:“说有决定意义,不能按照一般的或抽象的情况去规定,必须按照具体的情况去规定。”“一个原则,就是注意于那些有关全局的重要的关节。”读到这里,他想,目前皂河灌区有关全局的重要关节是什么呢?是土方工程吗?不是;是桥涵建设吗?也不是,最大的问题是电灌站的大型传动齿轮和变速箱能否如期制造成功。没有它,工程完成也放不出水来。应该立刻组织力量攻克这一环,不能让它影响全局。荣斌立即把自己的想法向县领导班子作了汇报。县领导班子根据荣斌的建议,立即派出领导成员深入到负责制造这两种部件的宿迁农机厂,同厂领导班子一起,发动群众,突击赶制。这个厂的工人,厂小志气大,他们用土设备土办法,及时地造出了大型变速箱和伞型大齿轮。
在兴建皂河电灌站的过程中,由于县领导班子抓了关键的一着,坚定不移地依靠群众,仅仅用了三个半月的时间,工程就胜利建成放水。
(四)
旱改水的水利建设工程胜利地进行着。一九七○年年底,船行灌区电灌站工程开始施工。这个电灌站和皂河电灌站的规模大体相同。县领导班子认为,有建设皂河电灌站的经验,又有比较好的技术力量和物质条件,迅速建成船行灌区是有把握的。因此,他们很少深入工地,有时只是在电话上了解一下情况。
一天,工地指挥部突然向县委汇报说:工程遇到险工。县委书记郭玉珍和副书记任勤惠听到这个情况,迅速到了工地,到现场一了解,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这个电灌站是建在废黄河滩上,由于事先没有钻探,现在基坑里出现了“游淤”,民工们奋战了二十几天,基坑随挖随被地下涌出的淤泥填满。请来工程技术人员,他们主张用木板打围井的办法解决,但是这就需要几百方木头,几个月时间,电灌站要推迟半年才能建成。这个办法不能采取。
被动了怎么办?县领导班子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教导,认识到要使被动局面转化为主动局面,仍然要抓住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他们立即在工地上召开了动员大会。郭玉珍在会上说:“同志们,船行灌区三十万亩水稻,要保证在一九七一年全部种上,当前关键的一着,就是攻下‘游淤’这个难关,我们一定要把这一关争分夺秒地攻下来!”他们把革命热情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县委副书记任勤惠,遵照毛主席关于“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的教导,亲自下到“游淤”里去细致地观察分析,并且组织群众开诸葛亮会,和突击队一起试验。经过几天的摸索,终于找到了“压沙固淤,以沙换淤”的方法,制服了“游淤”,及时地挖好了基坑。
问题是解决了,但是县领导班子并没有把这件事放下。郭玉珍和大家一起,坐下来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总结经验教训。为什么认为有把握的事,却一度出现被动局面?是因为主观的指导和客观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为什么会造成主观和客观不相符合呢?大家进一步分析的结果,认识到:归根结底是骄傲自满的思想作怪,对船行电灌站的建设问题,没做深入的调查研究,用建设皂河电灌站的老经验去代替具体的指导,结果陷入了唯心主义,造成了很大的被动。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县委领导班子的思想水平又提高了一步。他们就是这样不断地读书实践,改造思想,带领群众,改造河山。现在宿迁县的河山更加英姿壮丽,广大干部和群众正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前进。 新华社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西坑大队认真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
调动了广大社员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全面发展
新华社福州十二日电 福建省龙海县步文公社西坑大队党支部遵照毛主席关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的教导,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西坑大队的农业生产蓬勃发展。在大好形势面前,有些人产生了忽视按党的政策办事的思想。大队党支部认为,要不要认真执行党的政策,这是关系到能不能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前进的重要问题。不按照党的政策办事,就一定会违背社会主义方向。他们针对上述思想问题,组织干部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论述,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以提高干部执行政策的自觉性。通过学习,大家深深认识到,党的现阶段的各项农村经济政策,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巩固和发展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保证。落实好党的政策,就是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具体行动。
西坑大队党支部在向干部进行政策教育的同时,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的教导,坚决把党的农村经济政策,通过政治夜校、黑板报和土广播,原原本本地交给群众,依靠群众贯彻落实。例如养猪,由于这个大队反复宣传毛主席关于发展养猪事业的一系列指示和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全大队的社员群众对养猪政策都很了解,养猪积肥的积极性很高。现在这个大队不论是公养还是社员家庭养猪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一九七○年同一九六八年相比,生猪存栏数增长百分之六十五,积肥在一百万担以上,成为全县积肥最多、农业生产成本最低的大队之一。
这个大队和各个生产队还建立有贫下中农代表、干部和财会人员参加的政策检查小组,经常检查政策的执行情况。去年,第十一生产队的干部在丰收后,出现了铺张浪费的思想苗头,计划建大仓库,铺水泥晒谷场,在制订年终分配方案时,主张过多的提取公共积累。这个队的政策检查小组发现这一问题后,立即提出了意见。干部接受这个批评,主动向群众交政策,摆家底,算需要,按照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重新制订了分配方案,既适当提高了公共积累,又使社员从增产中增加个人收入。贫下中农赞扬这个方案“符合党的政策,称我们的心愿!”分配兑现后,大家干劲倍增。社员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上山采条石,以土代洋,因陋就简,只用三百多元,就铺起了一个大晒谷场,修理了一间公有的旧房作仓库。


第3版()
专栏:

舟山渔民提前投入冬汛生产
新华社杭州电 浙江省舟山渔区广大渔民打破历史惯例,提前投入冬汛生产。据从十月十五日到二十五日的统计,全渔区已产鱼二十万担,出海单位已达百分之八十左右。“霜降”以前获得这样大的收获,是历史上没有的。
今年下半年以来,渔区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高举党的“九大”团结、胜利的旗帜,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进一步开展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积极搞好渔区斗、批、改各项工作,使三大革命运动不断深入发展。舟山渔区学大寨的先进单位——岱山县南峰渔业大队党总支和革委会领导成员,带头深入渔场第一线,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全队上下拧成一股绳,战天斗海,日夜捕捞,从九月中旬以来,全队二十二对机帆船获得平均捕鱼九百多担的好成绩,灯光围网的机帆船产量达一千六百担。定海县马南渔业大队党支部冬汛第一风四对机帆船平均就捕鱼二千四百多担。
为了加强对冬汛生产的领导,舟山地区革委会和各县领导机关都派出领导干部到渔场第一线。各渔业社队的主要负责人也随渔船出海。服务部门也都组织人员运送大批物资到渔场,支援冬汛生产。


第3版()
专栏:

顺德县淡水鱼增产
据新华社广州电 广东省顺德县社员群众在抓好粮食和其它经济作物生产的同时,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发展淡水养鱼事业。到十月底,全县交售给国家的鲜鱼比去年同期增加九万多担。
顺德县是广东省淡水养鱼最多的县份,全县塘鱼养殖面积达二十四万多亩。今年这个县的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在全党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的教导,深入开展了路线教育,使干部和社员提高了觉悟,进一步树立了为革命养鱼的思想,促进了塘鱼生产的发展。全县今年塘鱼放养面积比去年增加了两千多亩。
这个县的有些社队还建立了科学实验小组,开展养鱼的科学实验活动。杏坛公社今年推广了鳙鱼、鲩鱼、鲮鱼、鲢鱼四种鱼苗合理混养和根据不同的季节以及气候变化情况科学投放饲料的先进经验,使全公社塘鱼产量比去年同期增产百分之二十九以上。


第3版()
专栏:

浙江省今年茶叶又获丰收
新华社杭州电 浙江省茶区广大社员和干部,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茶叶生产在连续八年丰收的基础上,今年又获得丰收。目前,全省收购的茶叶比去年同期增加一成以上,茶叶质量良好。
今年七月以后,浙江省遇到严重干旱,给茶叶生产带来了很大困难。茶区广大干部和社员,积极开展抗旱斗争,采取挑水上山、插枝遮荫等措施,战胜了自然灾害。同时,各地大搞土农药,积极防治茶树病虫害,保证了茶叶的正常生长。
当前,茶区广大社员和干部,正在认真总结今年茶叶丰收的经验,进行秋冬季茶园管理的准备工作,争取明年茶叶的更大丰收。


第3版()
专栏:

浦城县厚朴丰收
新华社福州电 福建省浦城县厚朴获得丰收。到十月底,全县已收购厚朴十五万斤,超过国家计划的百分之六十六,比去年同期增加一点五倍。
厚朴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它的树皮是一种中药材。浦城县是厚朴的主要产地之一。近年来,浦城县的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在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领导下,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厚朴生产。他们把栽培保护和有计划地采集结合起来,对厚朴林加强管理,一般做到不到二十年以上的厚朴树不砍不采。不少社队还有专门护林员进行护理。


第3版()
专栏:

湘西油桐丰收
新华社长沙电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今年油桐获得丰收,桐仁总产量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四十以上。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山峦重叠,适宜种植油桐,历来是我国桐油的主要产区之一。为了发展油桐生产,自治州党委和革委会的领导成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落实党对发展油桐生产的各项政策,大力提倡粮林间作。今年以来,全州新种植油桐十五万亩,培育幼桐二十二万亩,大大增加了油桐的种植面积。全州还新垦复油桐林六十万亩,并且大力消灭桐树的病虫害,使油桐林结果累累,桐仁颗粒饱满,获得了丰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