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中共黔阳地委第一书记 孙福臣
我读了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重新学习了毛主席的《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等光辉著作,开始尝到了认真读书的甜头。过去对马列的书,总感到不容易读懂,想入门找不到门。经过这次学习,开始入了门,找到了路子,越学越想学。学习中联系实际,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加深了对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理解。
注重调查 掌握第一手材料
去年春天,全区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深入开展,运动中提出了一些新问题。但是,我自己没有掌握第一手材料,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拿不定主意。我就同几个同志,花了二十多天时间,跑了十一个县,了解到一些情况。我听说辰溪县先锋大队的贫下中农,从一九六四年起,就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扯河洞”的地下水引上了高山,把个“滴水贵如油,十年九歉收”的干旱地方变成了旱涝保收的米粮川。我听后觉得很不错,想把这个典型总结推广,来回答学大寨运动中的一些问题。但又听到一些不同的反映,说这个大队粮食产量还不很高,作为全区的先进典型,值得考虑。为了弄清情况,我两次派人去调查。结果说法不一,有的说好,有的说一般。到底好不好,好在那里?在我脑子里,都是问号。
毛主席教导说:“对于担负指导工作的人来说,有计划地抓住几个城市、几个乡村,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阶级分析的方法,作几次周密的调查,乃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学习毛主席的教导,使我体会到,呆在机关,光凭听汇报,看材料,固然不行;出了机关,只是走走看看,作一般调查,仍然不能解决问题。要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必须直接下到基层,进行周密的调查。于是,我就到先锋大队,钻进“扯河洞”看了水利工程,爬上高山看了盘山渠道,同贫下中农一起学习、座谈。这样亲眼看,亲口问,亲耳听,亲手记,贫下中农一件件战天斗地的动人事迹,加深了自己对先锋大队的认识。我认识到先锋大队是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它同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一样,开始总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虽然还存在某些问题,但主流是好的,方向是对头的。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对于树立这个典型,就比较有把握了。
对先锋大队的认识过程,使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搞调查不能满足于走马观花,一般地听汇报,而要亲自下去,并且要下到底呢?列宁说:“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毛主席说:“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真正的知识只能来自群众的实践。只是走马观花,一般地听听汇报,而不真正地深入基层,蹲下来,满腔热忱地向群众学习,作周密的调查,决然得不到真正的知识。只有亲身实践,亲自深入调查,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使自己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认识路线的斗争。伟大导师列宁教导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恩格斯主张第一条路线,即唯物主义的路线。马赫主张第二条路线,即唯心主义的路线。”我如果不直接去接触先锋大队,只凭一知半解的印象去认识它,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执行唯心主义路线,造成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
深入研究 提高到理性认识
到基层做了调查,掌握了一些材料,就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拿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吗?不一定。有一次,我到一个县调查,发现这个县农业学大寨的较好的典型,而恰恰没有在本县的一些社、队真正推开。看到这些情况,我心里很着急,就提出批评,要县委采取措施。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去这个县,发现原来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为什么进行了调查,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提出了意见,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呢?我又学习了列宁和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列宁说:“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
(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毛主席深刻地指出:“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我在调查中虽然了解到一些情况,但对于这个县的某些问题的实质及其规律性,并没有认真地深入分析研究,就急于动手解决。这样,就不能获得科学的抽象,不能达到论理的认识,因而问题也就解决得不好。
我二次来到这个县,广泛地召开了县、社负责同志、机关干部、基层干部、贫下中农等各种座谈会,和大家一起,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对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发现这个县的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所以没有深入扎实地开展起来,主要是没有抓住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这个纲。在部分公社的领导班子里,有的成员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对外地的先进经验不虚心学习;有的缺乏继续革命的思想,不愿挑重担;有的政策观念不强,没有认真落实党的政策。这些问题为什么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呢?关键又在于县委中有的同志对于新形势下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认识不足,放松了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建设。我们决定从整顿领导班子的思想入手,对县、社、队三级领导班子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的教育,使问题较快地得到解决,形势迅速好转。
两次调查,一次是只收集一些表面现象的材料,没有作深入的研究,一次是在调查过程中,认真研究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做法不同,效果两样。这使我认识到一点:调查所得的材料,只是感性认识,反映的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只有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对调查所得的材料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跃进到理性的认识,才能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抓住它的主要矛盾,拿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如果不用气力研究,那就会犯列宁曾经尖锐批判过的费力最小的思维经济原则的错误,而成为半截子唯物主义。
反复实践 不断洗刷唯心精神
客观世界的矛盾变化是无穷的,反映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也是无穷的。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实际,真正取得发言权和领导权,就必须坚持反复实践,反复调查研究,不能停留于一次调查,一次认识。
我们地区推广双季稻的过程中就有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去年麻阳县岩门公社平原大队的贫下中农坚持为革命种田,用科学方法种田,百分之九十的田种了双季稻,产量很高。经过调查研究,我们认真总结了平原大队的经验。心想,用这个典型,一定能在全区好好推动扩种双季稻。可是,实际情况并不象我想的那样,一些高寒山区在这方面遇到了阻力。为什么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不能全面推广呢?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原来客观事物是十分复杂的。平原大队推广双季稻的经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平原大队经验中的一些具体技术措施,是在河谷小平原的特定情况下取得的,而整个黔阳地区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有些地方还是高寒山区,平原大队的某些经验在那里就有它的局限性。如果以为有了平原大队的经验,就可以要求一切地方照此办理,不再深入调查研究,就仍然会使主观脱离客观,仍然会滑到唯心主义的邪路上去。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同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鼓吹的唯心论的先验论划清界限,在群众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思想、计划、办法,并随时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才能避免局限性,使主观符合客观,正确地指导革命实践。
这样,我就和一些同志两次到雪峰山上的黔阳县杨柳大队去。那里,海拔一千四百米,“斗大丘块挂山间,日过田垄没半天”,清明飞雪,谷雨下霜,是有名的高寒地方。但是,贫下中农经过三年试验,采取适当提早季节、推广早熟品种、开沟排除浸水、合理增施肥料、精心培育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终于闯出了高寒山区种双季稻的路子。去年试种十三亩双季稻,平均亩产一千零五斤。今年双季稻扩大到三百零一亩,早稻获得了丰收,平均亩产达到五百三十多斤,晚稻普遍生长良好。他们的经验有很大的说服力,雪峰山上能种双季稻,河边、平地为什么不能种呢?这个典型使我们对高寒山区种双季稻的客观规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更清楚地看到双季稻不仅能种,而且可以多种;不仅可以多种,而且可以高产。关键是要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在思想上来一场大革命。于是,我们在全区开展了大宣传、大发动,提高了认识,解放了思想。各地学习杨柳、平原等先进单位的经验,使全区今年成功地扩种双季稻一百万亩,比去年扩大两倍多。
推广双季稻的过程,是一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对客观规律认识越深刻,我们对自然获得的自由也就越多。正如革命导师列宁教导的那样:“理论要变为实践,理论要由实践来鼓舞,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一事正确,一次正确,绝不等于“一贯正确”;一事成功,一次成功,也绝不等于“全部成功”。如果认为自己曾经在实践中获得了一些正确的认识,就再不需要用实践来修正,来检验,那就违背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陷入了“一次完成论”的泥坑。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不断发展变化,要求我们坚持反复实践、反复认识,只有不断从群众实践中来,再到群众实践中去,才能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路线,不断洗刷唯心精神,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提高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把革命工作做得更好。


第2版()
专栏:

掌握养牛规律 夺取牛奶高产
广州畜牧场新洲分场革命委员会
我们场生产的牛奶产量一直不稳定,有时直线上升,有时却连续下降,既不利于组织正常生产,又不利于安排市场供应。
能不能使牛奶生产实现稳产高产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的教导,认真研究牛奶生产的全过程,组织老工人分析牛奶生产忽起忽落的原因,认识到影响牛奶产量的因素有四个:饲料、饲养管理、天气和疫病。而草要人种,牛要人养,奶要人挤,所以决定的因素又是人。于是,我们深入开展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大立为革命养奶牛的思想;同时发动群众开动脑筋想办法,夺取牛奶的稳产高产。
饲料的正常供应是保证牛奶稳产高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以前种象草(一种良种牧草),一般是长到两米才割,以为这样产量高。象草产量还能不能提高呢?饲料队的丁泽祥和陈汝才同志,每天拿着尺子量象草生长高度,并将每块地的象草生长期、管理情况、产量等等一一记在本子上,反复进行观察比较,发现象草高度在一米以下时“疯长”,以后就逐渐长得慢了。弄清了象草生长的这一规律,也就相应地找出了增产象草的办法。他们利用象草的“发育期”,加强田间管理,在象草长到一米高一点时就收割。割完一造,及时松土、追肥、灌溉,使新草又茁壮生长。这样既获得了大量鲜嫩的青象草,又缩短了种植周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现在象草年产七造,每亩产量由两万斤多一点增加到三万三千多斤。青饲料解决了,我们又积极生产、采购多汁饲料,并成功地试用价格较低的沙葛、洋头菜,代替价格较高的番薯。同时加强精料的调拨、储备,基本上做到各种饲料均衡供应,为牛奶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
但是,饲料供应充足了,并不一定就能增产牛奶。有一次,大家为了创高产,就猛加各种饲料,结果,有的牛食量增加产奶多了;有不少牛因为突然多吃,引起滞食;还有部分牛因多吃引起拉肚子,产奶量反而下降了。面对这个情况,我们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的教导,分析了牛群的具体情况,懂得了牛的食欲、嗜好、消化能力、产奶量高低各不相同,一定要掌握食量,区别对待,合理饲喂。共产党员周金泉打破了“定量配给”的框框,根据每个牛的实际需要,合理分配饲料,获得了牛奶高产。我们推广了他的经验,有效地提高了牛奶产量。
酷暑严寒,低温阴雨,特别是天气突变,对牛群健康和牛奶产量,都有影响。大家及时了解天气变化的情况,做好防寒保暖、防暑降温的准备工作。为了使牛体适应天气变化的情况,大家在夏天就多给牛冲洗,多喂易消化的饲料;冬天给牛加饮热水,夜间用干草给牛垫睡。在疫病易发的季节,加强防疫卫生工作。这样,牛群疾病减少了,牛奶产量就稳定上升了。
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真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就能掌握喂养奶牛的规律,实现牛奶的稳产高产,为人民作出更多的贡献。


第2版()
专栏:

“旱鸭子”取得海上的自由
去年,一批河南的新战士来到了海岛,他们一看这无边无沿的大海,真是又新鲜又神秘。
说也巧,这之中有个叫秦崇德的战士,却偏偏被分配去管码头。小秦望着波涛汹涌的大海,说:“怕不行吧?咱这‘旱鸭子’还管得了码头?”班长笑着说:“嗨,什么事都是干出来的。只要下功夫,‘旱鸭子’也能变成‘水鸭子’。”就这样,小秦学起了管码头。
管码头必须会摇船。码头很小,小岛周围不是浅滩,就是暗礁,大船轻易靠不了岸。出岛进岛,物资、器材经常靠小船来回接运。这在海岛渔民来说,简直象平地拉车一样平常。可对于刚从内地来的小秦来说,那真是个难题。第一次下海,他心里扑扑直跳,在小舢板上站都站不稳,橹怎么也不听使唤。
晚上,海浪哗哗响。小秦反复琢磨着毛主席的教导:“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他心里渐渐亮堂起来,是呀!我在陆地上行动可算比较“自由”了吧,但也不是一下子“自由”起来的。比如走路、干活都是在实践中由不会到会,由不懂到懂,逐渐认识“必然”,逐渐向“自由”发展的呀。第二天,他把铁锚抛下去,固定好船位,又练起摇船来。胳膊累得又酸又疼,但他仍然坚持摇。这样,很快就能摇着小船前进了。后来,他又摇着小船在许多船只中间穿来穿去,反复摸索转弯、停靠的规律。
实践的道路总是不平坦的。一次,他往大船上运酱油,风大浪猛,刚接近大船,一个浪头打来,把小船推出好远,人和酱油桶都被掀进海里。回来,小秦想:“这大海的脾气可真怪!”但革命战士不能只望洋兴叹!他想起了毛主席这样一段话:“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他心里亮堂了。他想:一片丹心为人民,狂风恶浪何所惧。此后,他专门在大风天下海,一面观察海浪,一面体验摇船。他发现:大风天并不是每个浪都大,一个大浪过去,后边总跟着小浪。大浪来到船头,可以不摇橹,乘机休息一下。大浪到船尾,使劲一摇橹,小船就能顺势而下。这样,既稳当安全,又省力气。摸到了浪的规律,小秦的思想又解放了许多。
在风浪中离岸、摇船、转弯和停靠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一天,无风无浪。小秦以为船靠码头是没有问题了。于是就领着大家把一批物资送到码头,等待装船外运。船来了,小秦挥动手旗要它靠码头。大船上回答:不能靠。小秦接着又打了个靠码头的信号。大船上连打几句:码头水深不够。小秦跑到码头一看:可不,水深只有两米了。只好再搬动物资,转移地点。耽误了时间,大船还有意见。过后小秦想:海水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自己原先观察船是可以靠码头的,可想不到正值退潮,大船来了,当然不能靠码头。自己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运动着的事物,怎能不碰钉子呢?从此,他又开始摸索潮汐的规律。那时,海军某部的海测大队正在这里搞测绘,小秦就向他们请教。他从早到晚仔细观察,又摇着小船用绳子在码头附近摸索,终于掌握了涨潮、落潮的规律以及码头的水深数据。那里有暗礁、那里海底有什么东西,都摸得比较清楚。心里有了数,工作就比较顺利了。
刻苦的实践,认真的思索,使小秦认识了大海的许多奥妙,码头管理越来越好。后来,又发生一件事。一次大风过后海里并没有大浪,可是来船仍靠不上码头。小秦很纳闷:为什么无风无浪的天,船还靠不上来呢?他出神地望着海面,试探着海水运动的情况,又向老渔民请教。原来,大风过后,海水剧烈的运动虽然有所减少,但仍不能很快平静下来,所以形成了涌。从这里,小秦又认识了“风后必有涌”这个规律。他想: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变万化的,要得到更多的自由,还需要更刻苦的实践。从此,他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道路上,更加努力地继续前进。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