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0月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二周年

豪迈的人
湍急的江水穿过高山峡谷,弯弯曲曲向东南奔腾。
在这沿江千里的地方,鸟不飞,兔不行,到处是飞沙走石,高山险滩:有“出入无路”的“一步苦”,有“无立锥之地”的“一线天”,有四、五十度高温的“火焰山”,有十级大风的峡谷口。一时烈日暴晒,炎热似火,一时又狂风暴雨,山洪咆哮……
人民解放军的铁道兵,正在这里修建钢铁大动脉。
他们要在一望无际的峭壁险峰和坚硬岩石里凿出千里隧洞,要在峡谷上架起万座飞桥,桥连洞,洞连桥,穿山跃崖。过去有些国内外资产阶级专家,曾惊愕地望着这种天险,连连摇头说:“谁想在这里修铁路,简直是痴人说梦。”
但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今天,这个被称为“交通禁区”的工地上,天空中架起了蛛网般的高架索道;江面上漂流着无数运送材料的小船;傍江的崎岖便道上,几千辆汽车穿梭般地奔跑。山腹中,成日成夜爆破声不断;山谷口,各种机器不停息地吼鸣。在沿江一千多里的崇山峻岭中,有着千军万马在呼啸,在奔腾,在战斗!
他们风餐露宿,废寝忘食。是什么力量,什么精神支持着他们?他们是些什么样的人?是在怎样进行战斗的?
分秒之争
深夜,风雨夹着雪片,灌满了高山峡谷。在山谷草房里的两部发电机旁,笼罩着一种极端焦急不安的气氛:一会儿,附近厂房的碎石机手跑来了;一会儿,混凝土搅拌机手跑来了;一会儿,空气压缩机手跑来了,他们都望着发电机的油箱发愁;而发电机的机手们,焦急地倒着一个又一个空油桶,想滴出一点油来!
营部的领导干部皱着眉头来回踱步,一时看看手表上跳动着的秒针,一时又跑出门外,向隐没在黑夜中的盘山道眺望。
柴油,珍贵的柴油!发电机旁每个人的心都在围绕着“柴油”二字急速旋转!再过几十分钟,发电机就会因缺油而停止运转,四营工地就会变成一片黑暗,各种机器就得停车,人们就无法进行作业!
“鬼天气!这雨一下就是好多天!”
“路太险啦,一下雨就根本不能行车!”
“可是,停了油,就要了命……”
时间在一秒秒地过去,柴油在一滴滴地减少,人们的心象火燎般地焦急!如果血液能够代替柴油,机手们真愿刈开自己的血管,把鲜血灌注到机器中去!
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上,白雨迷蒙,寒风吼叫。远远两道白光直飞而来,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满载着柴油,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时而钻入峡谷,霎时又腾空而起,在泥泞滑陷、路弯坡斜的险路上急速奔驰。
驾驶室里,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淌着汗水,紧握方向盘,伸长脖子,紧绷着嘴唇,凹陷的眼睛充满了血丝,全神贯注盯着前方。他开足马力,迅速拨弄方向盘,一心想使飞速旋转的车轮,滚在时间的前面!
这司机,就是汽车连的黎班长。小黎发烧几天了,却不让人知道,继续在外面执行艰巨的任务,昨夜三点钟,实在支持不住,才脱衣睡下了。可是还没合眼,就听到窗外有人说:“没司机啦,指导员正在着急呢!”小黎听完,撩开被子就起身,不料两脚一软,头晕得要倒下来,稍一稳定,就支撑着来找指导员。
这时,指导员正打着电话:“四营缺柴油?……家里只有一个司机,还有病,我们怎么能派他呀!……好,我们再想办法吧!”
指导员放下电话,向司机睡觉的空铺望了望,焦急地锤着桌子。小黎忙问:“什么任务?我去!”
指导员一眼发现小黎,生气地说:“你发高烧还瞒着我执行任务,太不象话了!给我赶紧回去……”
话未落音,通讯员匆匆进来,说四营又来电话急催,如在二十三小时内供不上柴油,工程就会停顿!
小黎听了,再次坚决要求执行任务。指导员连连摇头不许:“往返一千多里山路,你这身体能顶得住吗!”
“能!”小黎一拍胸脯:“我身体挺有劲呵!”
指导员用抚爱的眼光望着小黎:“看,你的眼睛都充血了。”接着又摸着小黎的额头,“还发烧哩!”
“指导员!”小黎含着激动的泪花说:“你也是几天没睡觉啦!你经常告诉我们,要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争光!要和帝修反争时间,抢速度,争取早一天把铁路修好!现在四营缺油,我能躺着吗?”
指导员皱着眉头沉思着,好一会才说:“好!”接着从抽屉里取出一些感冒片:“带着它,路上用!”最后又叮嘱道:“越是疲劳,越要注意安全哪!”小黎接过药,点了点头,一转身,就奔向汽车……
小黎已经坚持开车二十二个小时了,现在仍在风雪中跌跌撞撞地急驰着。他的眼睛更加深陷,眼球充满血丝,还有那可恨的身体呀,浑身筋骨竟然僵硬起来,连胳膊也不听使唤了,头痛得象要炸裂,一连吞了几片药,也不管事了,眼前一阵黑,猛一下汽车陷入泥窝不动了,惊得小黎一身大汗!
怎么办?小黎扶着方向盘思考着:
继续开车吧,前面就是一段最难走的老虎岩,只要稍不小心,车子就会翻进深谷!再说,自己的精力
已用尽了。“先闭闭眼睡一会儿吧!”这个念头刚一闪
出,一个强烈的回忆则象波涛涌来……
他回想起,部队来到这个工地,团首长为了首先
保证施工,自己就住在沙滩上。烈日把沙滩烤得象炉
火,赤脚一踩就会烫出泡。在这样的高温下,首长
们那能办公睡觉呢!但是,他们日夜指挥战斗,再加上缺少蔬菜,身体一天天地消瘦了。战士们想给团首长盖房子,但又缺乏材料。好容易便道修通了,小黎外出运输,便捎了些木料和蔬菜,心里乐滋滋地运到了团部。
小黎和战友们正在卸车的时候,随着一个严厉的声音“快停住!”团首长出现在面前。
小黎看着团首长那生气的面孔,嗑嗑巴巴地说:“同志们考虑到团首长身体……我才……”
团首长继续命令:“快把卸下的东西装上去!”
小黎想不通,噘起嘴说:“首长也太不注意身体了!”
过了好一会,团首长把手搭在小黎肩上,深沉地说:“小黎,你知道吗,咱们肩上挑着的是千斤重担哪!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凿通重重大山!你不是亲眼看见吗,在便道没修通,机器运不进来的时候,同志们为了争夺时间,不顾生命安危,把马灯挂在悬崖上,腰里挂着绳子,吊在半天空打炮眼!”
恰在这时,从对面山谷口传来“快搬!快搬!”的口号声,顺声望去,只见在烈日下,山谷口到处是光着的膀子,矫健的身姿,飞闪而过的大石块!团首长指着那幅火热的战斗画面,又对小黎说:“你看哪,我们的同志,我们的工地,都在为了早日落实毛主席指示争分夺秒!快吧,快把木料运到工地,把蔬菜分给连队,保证同志们的施工!”
想起这种种情景,小黎全身发热,觉得有一种无穷的力量在体内扩张,他一边念叨着:“要快!要快!不能耽误一分一秒!”一边跳下车去,双手扒开烂泥,又从地上抓起冰雪,大把大把地塞进干裂的嘴里,猛擦着发烧的脸额。在这种强刺激下,感到一阵清凉,他默默地说:“毛主席啊毛主席,请您放心吧!深山的铁道兵在坚决执行您的指示!”
风在呼啸,雪在纷飞,小黎又转身跳进汽车,开足马力,迎风急驶!当汽车的两道白光直射四营工地时,战友们都欢跃若狂,向小黎拥来,大声喊着:“真感谢你呀!再过十分钟,工程就要停顿哪!”小黎听后,兴奋得还未及闪出笑容,一下子就昏迷过去了。
机器唱得更欢,曙光露出了山头,苏醒后的小黎和工地的战友一道,又用紧张的战斗迎接新的一天!
尺寸之间
天空没有一丝云彩,骄阳把大地烤得火热火热。在这“火炉子”底下,成百上千的战士正在紧张地修建火车站。
工地就是战场。看哪,在铁路的路基上,一个一个大夯砸下,一筐一筐石子铺上;在路基旁边的排水沟里,一铲铲泥土抛出沟外,一车车土石飞速推走。战士们的汗水淌了一身又一身,路基和排水沟在一米一米地向前伸展……
铁路线上,年青的技术员毛福安来回奔跑,他手里拿着图纸,一边打木桩,一边用经纬仪进行测量。
几个月前,师党委遵照毛主席的“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的指示,在一个半山腰的隧道旁边创办了一所“工地大学”。测量战士毛福安被送到这所学校学习。他一跨进校门,心里激动地暗下决心:“毛主席把我送进大学,我要为毛主席争气!”
在“工地大学”里,毛福安和其他学员一道,有时到隧道桥梁工地上认真听课,有时蹲在自己盖的草房校舍里细心绘图,有时在风雪里用泥土、树枝、废铁丝做各种模型……毕业以后,毛福安回到了营里。他不管是白天黑夜,还是风里雨里,从一个工点跑到另一个工点,同战士一道抡锤,打风钻,架桥梁;他虚心向群众学习,同群众商量,解决一个个技术问题。
今天,毛福安测量了一次又一次,越是测量,越是焦急,只见他一跺脚,就飞快向营部跑去了。
原来,在设计单位的图纸上出现了误差,如果仍按图纸施工,随着铁路上坡的路基增宽,最后,铁路与排水沟就不能保持平行,排水沟就会挨着路基!一遇到山洪暴发,就可能把路基冲垮!
毛福安急步跑着,心里激烈地斗争:
要求返工吗?这可不是件小事!从人力上说,战士们冒着烈日,经过日夜战斗,好容易把排水沟挖下六百多米了,水沟报废,要浪费战士多少血汗呵!再从工程进度看,车站两头的一段铁路即将竣工,就等车站建成,在这种情况下,怎能允许返工呢?
不返工吗?在这里所修的铁路,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钢铁大道。毛主席和党中央关怀它,广大人民支持它,只要有半点马虎,怎么对得住伟大领袖毛主席,对得住党和人民?
毛福安来到营部,把自己的测量情况告诉了主管技术员之后,郑重地说:“为了向人民负责,我建议马上报告设计单位,修改图纸返工!”
“返工?”主管技术员沉思好一会,说:“时间紧,任务重,来不及啦!我看尺寸之差,就算了吧!”
两人在静默中。毛福安心如火燎,暗暗思忖:“时间紧,任务重,尺寸之差就可以不管?”
毛福安想起了张思德同志烧炭窑,烈火熊熊,“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想起了白求恩同志的手术刀,是用两个“极端”和“精益求精”的革命态度为中国革命工作的……
毛福安站起身,急步走到窗前,对面山崖上的“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大标语,又映进了他的眼里,他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忙转过身来斩钉截铁地对主管技术员说:“尺寸之差也该管!”接着就坐在主管技术员身边,十分深沉地说:
“同志,我们想想,有一次拌水泥,拌进了一个小纸团,斗车把水泥推到隧道里灌注了,我们的战士担心纸团腐烂后影响混凝土质量,马上跑几里路赶到现场,硬是用手把那个小纸团掏了出来。
“我们再想想,有个桥墩砌好后,发现一块风化石,同志们就立即拆去桥墩,把风化石从桥墩里取出。
“我们还想想,深山里的贫下中农在夜里牵来羊只,悄悄拴在我们的连队;挑来蔬菜,悄悄摆在战士的伙房,送给我们,但是谁也不知道他们的姓名。战士是为了什么?贫下中农是为了什么?”
这话象滚滚波涛,荡涤着主管技术员的心。他抬起头,望着毛福安,心里在说:
“毛福安,你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你母亲病危,妻子同时有病,来电报催你回家。但你瞒着组织,悄悄发出电报:任务紧,回不去,请保重,党组织会照顾你们的……
“毛福安,你胃溃疡严重,但是仍然舍身忘我,日夜战斗在工地上,痛时,往口里塞几片药,接着又干。在路上,只要发现那儿有颗螺丝钉不紧,就是没有工具,你也想方设法用手拧紧;测量时,为了一个厘米的误差,你竟不惜翻山越岭,重新测量……你和战士们,不都是为了落实毛主席的指示,把这条路修成冲不垮、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吗?……”
这个主管技术员心里象有许多话要说,但是,什么话也没说出来!好一会,才将许许多多的话语凝聚成一句:“毛福安同志,你做得对呀!你不仅纠正了图纸上的尺寸,更重要的是纠正了我思想上偏离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尺寸’!”说完,伸手拿起了电话筒。
设计单位的同志听完电话,火速从十里外的地方赶来,经过仔细研究,报请党委批准,决定返工。
当营部领导把事情的经过情况向战士们说明之后,战士们立即高呼:
“向人民负责,丝毫不差!”
“把时间赶出来!向人民交付一条高质量的铁路!”
豪迈的口号象盛夏的霹雷,震荡着高山峡谷!
为共产主义开路
隧道里,小杨穿着高筒雨鞋,戴着安全帽,一身泥浆,正在紧抱着风枪打炮眼。他一边凿着,一边唱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备战备荒为人民,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的歌子,每唱到“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时,尤其唱得响亮。
这是为什么?这里面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小杨是个少数民族,祖祖辈辈住在深山密林中。他只在电影里看过火车奔驰的情景,他觉得火车了不起,载着万吨货物,开到那里那里就繁荣。因此,他十分向往大山里也能有铁路,通火车。
一九六九年,这个贫农的儿子光荣入伍了。他被分配到九连。恰好连队在深山修铁路。小杨乐极了:眼看不久,就能坐着火车在自己铺起的铁路上奔跑,还会看到通车后山区的巨大变化。
在施工中,他恨不得一下子把高山凿通,一挥臂把大桥架好,让火车快快在自己的眼前通过。他上工时,肩上还扛块石头,带到隧道去;下工后,一刻也不休息,同战友们一道在山坡上砌房子,种蔬菜……
他常同战友踩着崎岖的山路,摸黑到社员家去宣传毛泽东思想,讲述通车以后的山区繁荣的远景。
随着小杨手茧一层层增厚,铁路也在一天天延伸。小杨扳着手指数着:“再过十天,二十天……”
就在这时,上级命令:少数人留在原地作收尾工作,大部队都要转移,小杨就在其中。
“要走?”这消息象闷雷一样灌进小杨的耳里!
小杨躺在床上,眨巴两眼望着窗外,那一个个含糊不清的问题,在这个年轻战士的心里翻腾着:
他不清楚,自己和战友吃尽千辛万苦,眼看快要通车,大家就走了,又到没有路的地方去,为什么修铁路的人反而坐不上火车?看不到通车后的变化呢?
他不清楚,自己和战友一滴汗水、一块石、一锨土,好容易才在山崖上盖起房子,种上蔬菜,扎下营来,但没有住上多久,又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一切还得从零开始……
小杨也不知想了多久,夜色终于从山坡退去,曙光悄悄爬进了营房。他穿上衣服冲着班长说:“班长,哪天走?修了一年路,连个火车影子都见不着!”
连指导员知道小杨的活思想后,带着小杨走进了连史教育馆。
指导员指着墙上的九连“连史图”,图上端端正正书写着“万水千山只等闲”七个夺目的大字,下面绘着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图里画满了一根根红线箭头。
“你看!”指导员以豪迈的语气说:“那红线箭头就是我们九连战斗过的地方。我们的连队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曾经跨过鸭绿江,同兄弟的朝鲜人民一起痛打美国佬!”
“这我知道。”小杨闪着两眼说。
“知道就好。”指导员接着又说,“回国后,为了巩固国防,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我们连队又从烈日炎炎的海滨到雪飘冰封的雪山,从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到荒无人烟的大草原……我们挖隧道、劈重山、凿顽石,移山填海,架起一座座幸福桥,铺下一条条钢铁道!
“我们每到一处,总是刚把铁轨铺好,火车还没见着,同志们又满怀‘为人民吃苦,越苦越甜’的革命豪情,奔赴了新的战场!”
“小杨呀!”指导员深沉地呼唤一声,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是毛主席的铁道兵,不能只建设好了那一条铁路,那一个山区就行了!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我们应该胸怀天下,志在四方啊!”
九连的光荣连史,指导员的话语,仿佛把小杨从山谷推上了高山之巅,使他的心胸宽阔了,眼光远大了,他激动地闪着大眼表示:“指导员,你说得对!我是毛主席的铁道兵战士,我要为人民修一辈子铁路!”
在快要转移的日子里,小杨抽出时间,一会儿忙着跑到铁路上,为路基添上些石子,让今后的火车跑得更欢;一会儿忙着挑水上山,浇连里的蔬菜,为了走后更好地留给当地的贫下中农……
出发了,小杨望着那新铺的铁路,望着那青翠碧绿的蔬菜,望着那粗壮挺拔的向日葵,望着那含着眼泪前来欢送的贫下中农出发了……小杨又以豪迈的声音唱起了停唱几天的“……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的歌子,同战友们攀悬崖,走绝壁,步行千里,来到了今天这人烟稀少的崇山峻岭之中!
* * *
山花烂熳,朵朵向阳。在铁道兵工地上,英雄象盛开的山花,一朵连一朵,一串接一串,上面所写的,只是万花丛中所采摘的几枝!
祖国的英雄儿女铁道兵,是些什么样的人呢?他们是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是“宁为人民造福,甘愿自己吃苦”的人,是“眼里望着全世界,胸中装有三十亿”、“为革命披荆斩棘、为共产主义开路”的人,他们是豪迈的人!
本报记者
(附图片)
风枪穿透万重山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