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9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要教育干部懂得一些马列主义,懂得多一些更好。就是说,要搞马列主义,不搞修正主义。


第1版()
专栏:

  干部要刻苦学习毛主席著作认真改造世界观
武汉市各级领导干部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搞好思想革命化
据新华社武汉电 武汉市参加各级革命委员会的革命干部,活学活用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不断提高阶级斗争、两条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密切联系群众,认真改造世界观,为无产阶级掌好权、用好权,在革委会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和骨干作用。
武汉市革委会认识到,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各级革委会中革命干部的头脑,搞好他们的思想革命化,是进一步加强政权建设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保证。市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的教导和关于重新教育干部的一系列指示,认真加强了组织这些干部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领导。市革委会一方面组织这些干部同所在单位的革命群众一起学习,一起讲用,教育他们认真地向广大群众敞开思想,接受群众的监督,自觉地改造世界观,一方面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把这些干部集中起来举办学习班,召开讲用会,组织他们交流在继续革命的道路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改造世界观的经验。这样,有效地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水平,促进了他们的思想革命化。
武汉市各级领导干部从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实践中体会到,作为一个革命干部,首先必须带着在新形势下如何为无产阶级掌好权、用好权这个根本问题,刻苦地活学活用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干部的思想革命化,首先必须化在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战斗的行动上。他们提出了“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学,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用”的响亮口号,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世界上一切革命斗争都是为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而反革命的拚死同革命势力斗争,也完全是为着维持他们的政权”和“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等伟大教导,经常开展忆革命斗争史、忆苦思甜、忆苦思权和查斗志、查工作、查作风的“三忆三查”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加深了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伟大意义的认识,提高了阶级斗争、两条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的一位领导干部是一九三三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他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振奋老红军的革命精神,朝气蓬勃地在三大革命斗争第一线冲锋陷阵。最近,他主动要求到一个阶级斗争复杂、工作任务艰巨的单位去蹲点,揭开了那里阶级斗争的盖子,带领广大群众狠狠地打击了妄图破坏无产阶级专政的一小撮阶级敌人。许多革命干部在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还遵照毛主席的教导,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长远利益出发,热情地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和新干部结成“一帮一、一对红”的对子,经常以自己的经验教训教育新干部,帮助他们在阶级斗争的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工人阶级给的,是贫下中农给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我们代表了无产阶级,代表了人民群众,打倒了人民的敌人,人民就拥护我们。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人民群众。”武汉市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这一伟大教导,联系自己的斗争实践,深刻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是无产阶级政权的基础,只有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自觉地把自己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无产阶级政权永不变色;也只有扎根于群众之中,才能及时了解三大革命斗争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更好地带领广大群众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因此,在武汉的各条战线上,在生产车间和建设工地上,到处都可以看到许多领导干部与群众同学习、同劳动、同商量,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在群众之中。市革委会有一位担任领导工作的老干部,原来在旧市委工作时严重脱离群众,文化大革命中又犯了严重错误,受过革命群众的多次批判。他带着过去严重脱离群众的问题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主动要求到他曾经在那里接受过批判的工厂去蹲点,利用一切机会同工人群众接触,走到那里就在那里斗私批修,诚恳地征求工人同志的批评和帮助,接受他们的监督,取得了群众的信任。群众向他反映了不少平时不容易了解到的思想情况和厂里阶级斗争的动向,使他取得了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第一手材料,掌握了指导运动的主动权。他深有体会地说:“过去群众批判我,是因为我当时严重脱离群众,没有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这是群众高度关心无产阶级政权的表现。今天群众这样信任我,是要我为无产阶级掌好权、用好权,带领群众去夺取更大的胜利。我决不辜负群众的信任,决心把无产阶级的大权掌得牢牢的。”
在武汉市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的新高潮中,许多领导干部如饥似渴地学习毛主席著作,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改造世界观,这样的动人事迹到处传扬。武汉农业水泵厂革委会的一位副主任,出身很苦,十六岁就参加八路军,英勇杀敌,屡立战功,后来由于放松了思想改造,产生了吃老本的思想,革命意志逐渐衰退。他带着自己思想上的问题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等伟大教导,自觉地到群众中去亮私斗私,狠批吃老本的“半截子”革命思想,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不分日夜地工作,决心做到“紧跟毛主席干一辈子革命,为无产阶级拉一辈子车”。这个厂的基层干部在他的带动下,也个个精神振奋地冲上三大革命斗争的第一线,带领全厂工人艰苦奋斗,取得了抓革命、促生产的重大胜利。青山区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是一位很早就参加革命的老干部,他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老一辈的革命者,要发扬革命的光荣传统,密切联系群众,保持无产阶级晚节的伟大教导,焕发了革命的青春。他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当作生命的第一需要,每天坚持学习。他克服了年纪大、记忆力差的困难,把“老三篇”和新党章中党员的五个“必须做到”都背了下来,天天对照,时时检查,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无往不胜
庄家桥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光庆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科学种田的事迹
在旧社会给地主扛了二十年长工的湖南省桃源县枫树公社庄家桥大队党支部书记、农业劳动模范李光庆,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解决稻田复种指数增加后出现的各种矛盾,研究、推广稻田一年三熟制获得成功,为迅速增加粮食生产作出了贡献。李光庆所在的庄家桥大队自一九六四年以来,每年粮食平均亩产量都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
在这些成绩面前,李光庆没有自满,他想,如果为吃饱肚子种田,亩产五、六百斤就够了,为革命种田,亩产两千斤也不满足。他遵照毛主席关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伟大教导,决心进一步探索水稻高产的新途径。一九六六年初,他到福建省福州地区参观,看到那里搞一年三熟(两稻一麦)制,能迅速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参观回来以后,他就开始进行一年三熟制的试验。
刚开始试验三熟制时,怀疑的人不少,他们认为本地的气候条件跟福州有差别,这里的寒潮来得早,一年之中有霜期长。李光庆听到这些议论,毫不动摇,他耐心地说服这些人:“我们这里的气候虽然跟福州有不同之处,但是,我们要看到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我们跟福州一样有毛主席、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有革命的贫下中农。只要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从实践中认识客观规律,掌握客观规律,就能战胜不利于三熟制的自然条件,变不利为有利。”他还领导群众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的伟大教导,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使大家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结果,大家热情支持他搞试验,帮助他整好试验田的地,又分头找来适合三熟制的种子,使试验工作得以在一九六六年冬季就着手进行。
李光庆在试验三熟制过程中,碰到了劳动力紧张、肥料不足、赶季节等一系列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呢?
李光庆从毛主席的《矛盾论》里得到了启示。毛主席教导说:“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对!牵牛就要牵牛鼻子。”李光庆豁然开朗。到底什么是“牛鼻子”?他算了一笔细账:三季稻麦在田里轮流生长,总共要三百九十天,一年才三百六十五天;不解决这相差的二十五天,三熟制就成为纸上谈兵。
李光庆苦心钻研,反复多次分析、对比,最后肯定赶季节是“牛鼻子”,是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思想明确以后,他广泛地征求贫下中农和有耕作经验的老农的意见,并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找到了解决矛盾的办法。这就是提早育秧,延长秧龄,相对地缩短大田的生长期,加上选用早熟种。按照这个办法试验的结果,早稻六十天便收割了,收割期比以往提前了二十天。由于早稻能够早收,晚稻也就能提前插秧,保证了晚稻抢在寒潮到来之前安全抽穗结实。
早晚稻抢季节的问题解决了,但仍然差五天,这是关系到冬小麦播种季节及时不及时的问题,如果冬小麦种不好,又反过来影响双季稻。于是,李光庆学习外地的经验,抓住十月中旬晚稻垂穗的时候,在稻行间播种小麦,待晚稻收割完,再给小麦培土。这样,就保证了小麦有充裕的生长时间,能按时成熟,及时收获,不误早稻插秧,终于使一年三熟制试验成功。这一年,在李光庆的四亩多的试验田里,麦子平均亩产一百五十二斤,早稻、晚稻两季平均亩产一千三百一十三斤,合计起来,每亩地平均产粮食一千四百六十五斤,比一九六六年全大队粮食平均亩产一千零八十六斤,高出三百七十九斤。
一九六八年,庄家桥大队四分之一的稻田推广了三熟制。这个时候,肥料不足、劳动力紧张这个问题就变成主要矛盾了。李光庆遵照毛主席关于“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的教导,掌握了矛盾转化的关系,及时主动地解决肥料不足和劳动力紧张的问题。他跟贫下中农和干部们共同商量,大力发展养猪,实现了全大队平均每人一头猪。猪多肥多,完满地解决了大面积推广三熟制的肥料来源问题。与此同时,大队又大面积采用电犁耕地和电动抽水机灌溉,积极发展农田耕作机械化,解决了由于推广三熟制带来的劳动力紧张这一矛盾。
一年三熟制虽然成功了,李光庆继续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为夺取粮食高产而进行的科学试验并没有停顿。他从成绩中找缺点,感到三熟制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晚稻单产低于早稻单产百分之三十到四十。李光庆的脑海里翻腾着:如果使晚稻的单产达到或超过早稻的产量,这将使粮食增加多少啊!他立下了雄心壮志,决心做到晚稻超早稻。
李光庆对晚稻的生长过程作了科学的分析,他认为,晚稻单产低于早稻的单产,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是晚稻生长后期天气转冷,接着寒潮到来,不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孕穗;内因是一般人对晚稻育秧和栽培方法缺乏研究,晚稻禾苗御寒力不强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李光庆根据分析的结果,遵照毛主席关于“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英明论断,从解决“内因”方面狠下功夫。他首先在育秧方面进行技术改革,改密播育细秧为疏播育壮秧,提高秧苗先天的抵抗力。其次,插秧后,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排灌和进行晒田,控制禾苗分蘖,依靠强壮的主穗结谷子。禾苗抵御寒潮的力量增强后,再加上其他相应的措施。这一年,李光庆的试验田平均亩产一千七百六十八斤。其中,麦子平均亩产一百六十二斤,早稻亩产七百四十二斤,晚稻亩产八百六十四斤,胜利地实现了晚稻超早稻的目标。这个经验在庄家桥大队推广后,去年全大队也实现了晚稻超早稻,成为全省第一个晚稻超早稻的大队。 (据新华社)


第1版()
专栏:怎样搞好天天读

  天天读毛主席的书
  天天批判修正主义
安徽省屯溪机械车辆修配厂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现在思想战线上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开展对于修正主义的批判”的伟大教导和林副主席关于毛主席的书要天天读、天天用的指示,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同开展革命大批判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人的思想革命化。
屯溪机械车辆修配厂原来是个以手工修车为主的小厂,在办厂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两条路线的斗争。有一天,是厂休息日,有个贫农社员拉来一辆坏粪车要求修理。正在值班的一个青年工人,看到粪车又脏又臭,借口休息日不修车,回绝了那个社员的要求。这件事被另一个老工人知道后,他不声不响地把粪车接过来修理好。厂革委会知道了这件事,觉得这决不是修不修一辆粪车的小事,而是用什么态度为农业服务的大事,是办厂的方向问题。在第二天早晨“天天读”时间,厂革委会组织大家学习了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然后摆出了昨天发生的事。大家边学边议,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展开了讨论,狠批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批判了怕脏怕累的思想。
通过这次“天天读”、“天天批”,那个青年工人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对全厂职工教育也很大。工人们说:“今天的天天读,学得深刻,批在要害,对得上号。”
厂革委会及时总结了这一经验,把天天读毛主席著作、天天批判修正主义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近几个月来,他们一直坚持带着一个问题天天读,学习毛主席的一个观点,批判刘少奇的一个谬论,解决一个思想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是:
“天天读”、“天天批”,可以把错误思想倾向解决在萌芽状态,不致使问题成堆,容易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有个工人平时表现还不错,但是有一段时间,他不安心工作,一了解,原来是他想到另外一个单位当“技术员”,是四级工待遇(现在二级工)。革委会抓住这个苗头,在“天天读”时,组织大家反复学习《为人民服务》,狠批了刘少奇的“物质刺激”、“金钱挂帅”和雇佣思想,工人们尖锐提出了“做工为了什么?”等八个为什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在几个“天天读”时间内,通过“学、批、辩”,使那个工人很快地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同时也帮助大家进一步树立了一心为革命的思想,积极投入抓革命、促生产的斗争。
“天天读”、“天天批”,可以更好地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学风。过去,由于把学习毛主席著作和批判修正主义看作两回事,学时空对空,学不进;批时表面化,批不深。现在,坚持“天天读”、“天天批”,广大工人群众用毛主席的观点,密切结合三大革命运动中的问题,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一事一议,斗私批修,学一点,用一点,正确地贯彻了少而精的原则,效果显著。工人们说:“‘天天读’是鉴定表,‘天天批’是法宝,错误思想批得深,正确思想立得牢”。
本报通讯员


第1版()
专栏:

河北省正定县三角村大队的贫下中农,坚持在三大革命斗争中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这是贫下中农在地头“天天读”时,带着问题学习《矛盾论》。
《石家庄日报》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