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8月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自己动手创办学农基地
辽宁凤城县通远堡公社五·七学校,由四个教学点组成,现有四十九个教学班,学生二千四百八十七人,教职员工九十三人。在驻校工宣队的帮助下,学校革委会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伟大教导,自力更生建立了学农基地。
这个学校原有土地五十余亩。一九六八年,师生又在十六亩多的沙滩上,苦战八天,挑出沙石一千多立方米,运进沃土一千五百多车,把这块沙滩改成了良田。
这一仗打胜了,师生们到远离学校十几里的大黑山下开辟水田。这里是一片荆棘如林、水锈发臭,人们称为“老酱缸”的烂泥塘。部分师生看了现场,思想上有些动摇。一小撮阶级敌人也从阴沟里爬出来吹冷风。面对这种情况,革委会组织师生反复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学习大寨贫下中农“三战狼窝掌”的英雄事迹,提高了继续革命的觉悟,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他们在深没膝盖的烂泥塘里,在水凉刺骨的“老酱缸”中,斩荆棘,刨树根,铲高岗,填深坑,终于把烂泥塘变成了清水长流的水稻田,长出了“争气稻”。
一年多来,他们不怕路程远,不嫌地块小,开垦零散荒地四十多块,共一百零二亩,最小地块只能种十几棵包米。为落实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办社会主义新型学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养猪积肥多打粮,自力更生建猪场。学校在养猪造圈问题上,也存在着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大多数人主张用自己的双手建立深坑大圈。有的人贪大求洋,主张花几千元弄个“合乎规格”的深坑大圈。针对这种思想,他们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大力发展养猪事业的指示和“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的伟大教导,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大家认识到:走《五·七指示》的道路必须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原则,自己动手建大圈。这不仅是节省几个钱的问题,而是坚持什么方针,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提高认识后,革命师生很快把三十九间深坑大圈建成了,节约经费一千余元。
大圈建成了,饲料怎么办?他们发动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上山、下地采集了青干饲料一万五千多斤,解决了八十三口猪全年的饲料问题。
走自力更生道路,贯彻执行勤俭节约的原则,为国家节省了资金,使师生受到了锻炼。
遵照毛主席关于“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伟大教导,学校根据农村三大革命斗争的需要,在建立学农基地的基础上,把教学与生产劳动、科学实验紧密结合起来。他们把阶级斗争和参加生产劳动的现场,作为上社会主义文化课的活课堂,把三大革命斗争实践,作为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的活教材,开始跳出了“三脱离”的圈子,社会主义文化课越上越好。在治地劳动中,教师在现场讲“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在老贫农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实地丈量,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他们还把政治课、语文课同战地大批判结合起来,让学生根据参加三大革命运动实践,写心得与体会。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扩大了视野,也丰富了知识,提高了社会主义文化课的教学质量。
在教学同生产劳动结合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了科学实验活动。去春水稻出苗后,水面长了一层青苔,盖住了小苗,眼看小苗都有枯死的危险。师生们一边研究,一边请教老贫农。经过反复试验,用药杀死了青苔,保住了小苗,获得了好收成。为了培养革命师生为革命种田和科学种田的思想,他们在一亩三分地的基地上,大搞科学种田。他们的做法是:“八字宪法为指针,土肥种密打头阵,精耕细作适时干,边学边干边试验”。在老贫农的帮助下,从改良土壤着手,拣出碎石,疏松土层,大积人粪尿等优质肥,精选玉米和土豆良种,搞了白鹤玉米大垄密植,土豆、萝卜复种试验。播种后三铲三趟,精耕细作,土松苗旺。除了增施底肥外,还适时地施了四次追肥。这块地去秋共收了玉米一千六百斤,土豆三千斤,萝卜五百多斤。公社在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的会议上,介绍了这个学校的经验。
凤城县革命委员会教育组
凤城县通远堡公社革命委员会


第3版()
专栏:

把草泽泥滩改成学校农场
齐村大队广大贫下中农和革命师生,遵照毛主席关于“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伟大教导,一九六八年三月,办起了一所崭新的七年制学校。不久,广大革命师生又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决定创建校办农场,“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为农村三大革命斗争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大家认识到,师生经常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是完全必要的,它有利于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促进思想革命化,并且对支援农业生产、巩固和发展农村的集体经济,也有一定作用。但是,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是根据队里的生产需要,由生产队安排的,很难列入学校计划。学校自己办农场,就可以从学校实际出发,按学生年级高低,根据教学的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确定各年级分担的生产项目,安排一定的劳动时间,进行某一项或几项科学实验,有利于教学同生产劳动、科学实验相结合。
学校办农场,没有土地怎么办?是当伸手派向生产队要呢,还是走大寨道路,自力更生,开垦村南草泽泥滩呢?广大革命师生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伟大教导,决心自己动手,艰苦创业,变草泽泥滩为良田。
一九六八年七月的一天,大战草泽泥滩的战斗开始了。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开出了一条长达二百多米的排水渠道。那知第二天,新开的渠道被泥沙填平了。这时候,贫下中农主动来帮助我们,介绍防止流沙移动渠岸倒塌的方法,贫协主任王福星还亲自下到齐膝深的泥水中教我们用编篱笆的方法挡住流沙。在他们的帮助和带动下,我们经过十多天的奋战,挖了一条七百米长的渠道,开了三十多亩荒地,种上了水稻、小麦等作物,获得了较好的收成。
回顾两年来办“五·七”农场的过程,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校办农场是贯彻执行毛主席《五·七指示》,使教育同三大革命运动相结合的途径。
校办农场,培养了革命师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校办农场能使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紧密结合。讲解棉花的时候,从播种到管理,直至最后收摘,都在田间上课。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学到许多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数学课教土地面积的时候,让学生亲自丈量农场土地面积,并让学生根据棉花的株距、行距,计算棉花的株数,估算棉花的产量。
校办农场便于进行科学实验,可以直接为三大革命运动服务。去年我们在棉花地里搞了亩植七千、八千、一万株的三种试验,试验的结果是,每亩八千株最适合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产量最高。贫下中农高兴地说:“如今上学不仅能学文化,还能学到种田本领,为农业生产服务,真正合乎我们贫下中农的要求。”
校办农场,也能创造一定的物质财富,自力更生解决办学经费问题,有利于贫下中农子弟入学。去年我们学校“五·七”农场收入一千四百元,解决了学校全部经费开支,大大减轻了国家、生产队和贫下中农的负担。
山西襄汾县齐村七年制
学校教育革命领导小组


第3版()
专栏:

农村小学办小手工厂的体会
我们后姚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附设初中班。我们遵照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建立了小农场。接着就讨论学工问题,有人说:“《五·七指示》是办学的方向。不过,农村学校离工厂远,也办不起工厂,在目前条件下可以暂不学工,等将来实现‘四化’以后,有了条件,再学工。”针对这种活思想,我们组织群众围绕着什么叫学工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一位革命小将说:“学习手工业,为贫下中农服务,也是学工嘛。”广大革命师生认为他说得对,积极支持,就建议先建立几个小型手工业学习小组,再逐步发展、完善,成为学工基地。
由于广大贫下中农的大力支持,全体革命师生的积极努力,学校先后建立了木工、泥工、理发、缝纫、修补、铁业、土农药制造等学工小组。这几个小型手工业学习小组,我们叫它小手工厂。
小手工厂建立以后,由于部分师生对学工没有正确认识,先后出现了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单纯的经济观点。认为办小手工厂只是为了解决办学经费问题,只抓经济收入,不抓师生的思想革命化。另一种错误倾向是单纯的技术观点。认为到学工组劳动只是为了学会一两种技术,忽视世界观的改造。校革委会和贫管会认为:单纯经济观点和单纯技术观点的产生,是忘记了毛主席提出的“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这个根本方针。于是组织师生和贫下中农一起进一步批判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金钱挂帅”、“技术第一”等谬论,使师生树立了为革命学工的思想,端正了劳动态度。并且还注意了两个正确区分:一是正确区分增加收入和金钱挂帅,二是正确区分学习技术和技术第一。思想认识问题解决了,学工活动就顺利地开展起来。
一年多来,在试办小手工厂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小手工厂的建立,培养了师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敢想、敢说、敢做的革命精神。缝纫组成立了,却没有缝纫机。我们根据毛主席提倡的穷棒子精神,花很少的钱,搞了一台废旧的缝纫机,经过修理能使用了。铁业组成立的时候,没有任何工具,我们借来了锤子、钳子和砧子三种打铁工具,又用做饭的小风箱代替打铁所需要的大风箱,用煤块代替焦炭,自己动手支起了打铁炉,为贫下中农生产了他们所需要的几种铁器。
二、小手工厂的建立,使教学与三大革命紧密结合起来,并对三大革命运动起了一定的作用。有一次生产队的棉田里出现了蚜虫,革命师生就请老贫农技术员讲防治棉花病虫害的专题课,并到各生产队帮助治虫。但由于农药不足,不能迅速消灭蚜虫。师生们连夜奋战,和贫下中农一起试制成功了几种土农药,杀虫效率很高。这样,既解决了缺农药的问题,又节约了棉花生产费用。
三、小手工厂的建立,有利师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一次,生产大队盖房子,缺钉椽子的钉子,学校铁业组利用星期日轮班为他们打了十斤钉子。麦收前,为了支援夏收,木工组赶制了一百多把扬杈和撂把。贫下中农说:“咱这个学校教育出来的学生,真能为人民服务。”
四、小手工厂的建立,创造了一定的物质财富,解决了办学经费,减轻了贫下中农的负担。一年多来,我们学校先后盖了十一间教室,修补几十间草房,打了一道三百多米长的校院围墙。修建教室的时候,在贫下中农的支持下,从打夯、垒墙,直到上瓦,都是泥工组带领师生亲手干的。仅盖房一项,就为国家和集体节约了几千元。上学期我们把学生的学费减少了百分之五十。 河南太康县常营公社后 姚学校革委会、贫管会


第3版()
专栏:

按山区特点学工、学农
我们汪村中学是去年下半年创办的,地处休宁县边远山区,附近没有工厂。为了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指示,我们每周安排了半天学工时间。目前学工项目有:木工、修补(包括补橡胶鞋、补雨伞)、理发,以后还准备根据条件逐步增加工种。在学工中,我们要求学生至少参加一个工种劳动,毕业后掌握一、二种手工业生产技术。比如,现在学校的桌子、板凳坏了,学生能自己动手修理,不仅节省了经费开支,而且也培养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校内农业劳动,每周半天,除上山砍柴外,主要是在劳动实践中研究改良品种,改良土壤,试验种植我们山区没有种植过的蔬菜、果树。如番茄,过去不少人认为山区气候与平原地区不同,这种蔬菜在山区是种不好的。上学期我们学校种植了几十株番茄,生长得很好。学校决定今年留种,明年在山区推广。现在我们学校正在准备培植各种果树,使山区广大贫下中农在不久的将来能吃到过去吃不到的水果。在学农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除了掌握一般农活外,还能够掌握改良品种、改良土壤、果树栽培以及进行农业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以便今后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发挥作用。
安徽休宁县汪村中学革委会


第3版()
专栏:

摆正教学和劳动的关系
江西永修县滩溪大队教育革命委员会主任 蔡家达
我们大队有一所初中,四所小学。遵照毛主席关于“在农村,则应由工人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者——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伟大教导,我们贫下中农挑起了管理学校的革命重担,使学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整个农村教育革命形势一派大好,越来越好。
但是,我们大队有的学校由于对毛主席的教育方针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因而,对教学与劳动的关系一度处理不当,片面认为劳动越多越好,时间安排偏多,劳动中一味追求数量,把学生单纯当作劳动力来使用。今年春上,我们大队有个学校,曾在一个月内,除组织学生种好校内菜园和试验田外,还组织学生修渠道、修马路和搞三移(移有碍公共卫生的厕所、猪圈、牛栏)、三改(平灶改烟灶、小窗改大窗、有钉螺的水田改旱地),共花去了十六天时间,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贫下中农尖锐地提出了批评,问题才得到解决。
从这里我认识到,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必要的生产劳动,是完全必要的。过去单纯地搞课堂教学,脱离群众,脱离劳动,脱离实际,是错误的,是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毒害的结果。但是,如果过多地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把他们单纯地作为劳动力来使用,也是错误的,是由一个极端走上另一个极端。农村中、小学应当坚持“以学为主,兼学别样”。首先是要学好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统帅学生的头脑。要用毛泽东思想上好文化课,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水平。同时,还必须让他们参加必要的生产劳动,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贫下中农的优秀品质,培养劳动观念,增强劳动人民的感情,掌握一些生产技能和农业基础知识,真正做到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把学生逐步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根据我们的体会,当前农村中、小学要处理好教学与劳动的关系,必须注意:一、组织广大革命师生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教育方针,提高认识,摆正教学与劳动的关系。二、根据农村中、小学学生经常回队参加生产劳动的特点,学校不宜过多地安排学生劳动。三、按照学生年级、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不同,合理安排劳动时间。我们认为,农村中学和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和教学时间,一般以三比七为宜,小学低年级则相应减少。四、按照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不同,编成学农小组,由老贫农负责领导,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既让他们学习农业技术,又帮助他们增强劳动人民的感情,培养集体劳动观念。五、在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中,要做到“做什么,学什么”,“边生产,边学习”。如今年早稻插秧期间,我们滩溪初中,针对大面积推广矮秆良种的情况,一面组织学生投入插秧战斗,一面在插秧现场,请老贫农讲述矮秆良种的好处、性能、特点和栽培方法,使学生不仅理解了大面积推广矮秆良种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而且学到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并在劳动中自觉地按照矮秆良种的特点合理栽培。这样做,学生、家长都反映很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