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8月2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心红胆壮闯险道 完全彻底为人民
  ——记湖南省华容县人民医院给贫农女社员严满秀复活头皮的事迹
长江南岸,洞庭湖畔,人们在传诵着一曲毛泽东思想的颂歌。湖南省华容县人民医院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一心为人民,大破“洋奴哲学”,给一位贫农女社员复活了离体十二小时的大面积头皮,用一颗红心两只手,打开了医学上的又一个“禁区”。
一月二十八日深夜,终南公社禹山大队的贫下中农,抬着一个病人跑到了县人民医院。这个病人,名叫严满秀,傍晚在加工厂打米,急速运转的机轮轴心绞住了她的头发,扯掉了头皮。
消息飞也似地传开了。一会儿,医院革委会的同志跑来了,刚刚回宿舍的医务人员跑来了。
外科医生一看病人的伤情,都大吃一惊!病人的头皮,从眉毛上方到后颈的发际,连同右耳朵,都被撕掉了,围周达五十七公分,前后、左右的长度各达三十五公分,凝结的血块沾满了伤口,鲜血染红了大半个身子,四肢冷冰冰的。
“多久啦?”医生问。
送病人的贫下中农说:“大约有六个小时了。”
“头皮呢?”
“没有带来呀!……”
每一次问答,都给医务人员增加了一分焦急。原来,多少洋本本、洋权威,都是这么写着、这么说着:皮肉离体六小时以上,感染严重,不能再成活。
面对这样危急的伤情,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展开了。
在头脑里还没有肃清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洋奴哲学”余毒的个别人,觉得医院小,条件差,这样大面积的头皮撕脱平日看也没有看见过,如果植不好,引起颅内感染,病人会有生命危险,不如赶快送到长沙的大医院去治。
大多数医务人员的耳边回响着毛主席的伟大声音:“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他们想,这里去长沙有五百多里路,中途就可能出危险。怕自己担风险,不管病人受危险,推出门,这正是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的余毒,我们必须彻底铲除。医院小,除害灭病的志气不能小;条件差,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能差,我们只能让自己担风险,决不能让阶级兄弟受危险。
“同志们!收治不收治这位病人,决不是个单纯的医疗问题,而是一场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卫生路线的斗争。”共产党员、医院革委会副主任黎中西,讲了自己的意见后,便组织大家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伟大教导,给大家讲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先进卫生科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为贫农女社员张秋菊摘除大肿瘤的英雄事迹,狠批了刘少奇的“洋奴哲学”。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医务人员的心,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学习解放军,一心为人民,不信洋奴哲学!不管病人有多大危险,都要敢于承担,去争取胜利。”
为严满秀植活头皮的决心下定了,面临一个问题:把头皮再植上去吧,病人的头皮撕脱后,已经被到现场看望的人把它连同灰屑、糠渣一道扫走倒到竹山里去了,等到找回来,已经离体十二个小时,大大超过了“本本”上规定的“极限”,而且沾满了脏物,变得乌黑了。要把这块头皮再植到颅骨上面去,在一些迷信洋教条的人看来,简直是把一株枯萎了的树苗栽到石壁上,准定活不了。重新取皮移植吧,这对病人来说,是个很大的损失,腹部上的皮肤基本要取尽。同时,医院里又没有搞大面积植皮的植皮机,在大面积的伤口上用刀片进行点点、片片的植皮,缝合困难,容易感染细菌,病人的生命还是有危险。
是再植,还是移植呢?革委会的同志和医务人员一道学习了毛主席的伟大教导:“客观事物中矛盾着的诸方面的统一或同一性,本来不是死的、凝固的,而是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暂时的、相对的东西,一切矛盾都依一定条件向它们的反面转化着。”毛主席的教导象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医务人员的心窍。大家对那块头皮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头皮离体时间长,感染了细菌,植上去将会威胁病人的生命;头皮离体时间长,失血,容易引起缺血性坏死,植上去难以成活。这些都是再植的不利因素。但是,头皮完整,血管丰富,耐受力强;现在再植气温低,细菌繁殖条件差;病人是个三十多岁的劳动妇女,体质好,以前没有其他病症,这些都是再植的有利条件。大家一致认为: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真抓住头皮处理、植皮愈活、护理这三个关键,就能战胜不利因素,使矛盾向好的方面转化,植活头皮。
凌晨五点了,急诊室里透出一线线通亮的灯光,人们正背诵着毛主席关于“要过细地做工作”的伟大教导,进行着头皮处理的战斗。大家清楚地知道,有了处理好的头皮,病人就有了生命。留下一丝隐患,就会给病人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带来危险。处理得越严密,防止感染的把握越大;处理得越薄,复活能力越强;处理得快,愈活力越高。现在,同志们正是从最坏处着想,朝最好处努力,把全部心血倾注在这张给人以新生命的头皮上:将头皮一次又一次地严密消毒;头皮上留有残发会增加感染,就用镊子一根一根地取出;头皮的皮下组织液处理不当会损伤皮肤,就小心翼翼地用保险刀一点一点地刮除。“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只用了一小时,就把这块血糊糊、积满脏物的头皮处理得象一张干干净净的薄纸了,为再植复活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同志们整整一夜没合眼皮,仍然毫无倦意,眼看到就要开始植皮,反而更加精神抖擞。在阳光晒向大地的时刻,急诊室里传出了一阵热烈背诵毛主席语录的声音:“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主治医生孟津同志是头天刚刚做完两个大型手术,接着投入植皮战斗的。眼睛熬红了,身子拖累了,一阵阵咳嗽不止,人们才发现老孟的肺结核病又发作了。这个身负重病抢治病人的外科医生,近来由于手术频繁,整天忙碌操劳,很少休息,脸色变得苍白,颧骨一天天突起来了。但是在这场紧张的植皮战斗中,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工作着。同志们关切地问他:“老孟,坚持得了吗?”他用毛主席语录回答说:“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缝合头皮即将开始,大家全神贯注地进行工作。在病人头上缝皮,如果麻药用得多,引起头皮肿胀,势必影响头皮的缝合和愈合。但是头部神经丰富,感觉灵敏,麻药用得少,病人难以忍受剧痛,手术能够顺利地进行吗?他们认为要取得这场手术的胜利,除了在不影响植皮复活的前提下注射少量麻药以外,更重要的是必须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病人。手术快开始了,黎中西领着医务人员和严满秀一道,朗读着毛主席关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教导。一会儿,他又站在手术床前,高举《毛主席语录》,对着病人说:“严满秀同志:你看,毛主席在指挥我们战斗,胜利一定是我们的!”严满秀坚定地点了点头,决心忍受剧痛,复活头皮,力争早日重返抓革命、促生产的战斗岗位。
灯光下,银色的小钢针带着发丝般的缝合线,在病人头部迅速地飞动起来……严满秀忍着一阵阵剧痛,反复默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缝合针线在轻巧地飞动。病人和医生为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共同战斗着。把头皮植上去以后,革委会的同志又和医务人员一道,召开
“诸葛亮”会,请中草医出谋划策,采取中西结合治疗的措施。在进行西药治疗的同时,在病人头部适当加压包扎,为病人补血,加速植皮愈合。
严满秀的创伤一天天好转,经过六天,头皮便与颅骨粘合起来了,颜色和润起来了,许多地方长出了细细的茸毛。离体超过洋本本“规定”时间一倍以上的头皮,已经在严满秀头上获得新的生命。被资产阶级医学“权威”说成是不可逾越的“极限”,被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医务工作者冲破了。现在严满秀的头皮已经完全复活,并且长出了新的头发,身体恢复了健康,投入了抓革命、促生产的战斗。她逢人便说:“毛主席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坚决跟着毛主席干革命,海枯石烂不变心!”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天津化工厂大破“生产到顶”、“潜力挖尽”等因循守旧的思想
  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据新华社天津电 天津化工厂革委会在驻厂解放军支左人员帮助下,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大破“生产到顶”、“潜力挖尽”等因循守旧的思想,大搞综合利用,使这个大厂为国家作出了大贡献。目前,他们利用“废”物试制成功了六种新产品,其中有些是我国电子工业和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上半年全厂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主要产品一级品率达到百分之百,消耗定额大幅度下降,产品成本迅速降低,上缴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十四点五,创造了建厂以来的最高水平。
天津化工厂是一座大型化工企业。在伟大的七十年代,大厂怎样迈大步?通过学习和讨论,大家认识到,能不能进一步发展生产,关键在于人的思想革命化,只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就会无往而不胜,大厂就能够作出大贡献。
但是,从那儿入手呢?他们分析了化工厂的特点,认为化工生产的“废气”、“废热”、“废水”、“废渣”特别多,如果大搞“四废”的综合利用,就大有文章可做,可以进一步发展生产。他们狠批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广泛发动群众,人人动脑,个个动手,很快在全厂开展了大搞综合利用的活动。四车间在生产聚氯乙烯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电石废渣,长年积存,堆积如山。工人群众用这种废渣,做成砖坯,烧出质量很好的灰砖。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又进一步试制成功四百号水泥,并且成批投入了生产。根据电石废渣的丰富资源和设备能力,每年可为国家生产三千六百吨水泥。通过这一实践,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深刻地认识到,废物回收,综合利用,确实大有可为,从而坚定了大搞综合利用的信心和决心。
为了把大搞综合利用的活动引向深入,天津化工厂成立了以老工人为主体、有革命领导干部和革命技术人员参加的技术研究小组。这样,既集中了群众的智慧,又发挥了专业人员的作用,解决了不少过去多年没有解决的难题。如二车间有个小烟筒,每天排出大量废氯气,不仅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危害工人健康。过去就曾经作为一个“课题”研究过,但始终没有攻下来。现在,技术研究小组在工人群众的紧密配合下,遵照毛主席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伟大教导,反复进行试验,终于用一套自制的土设备,将回收的废氯气,制成造纸工业不可缺少的化学原料次氯酸钠,把“废”变成了宝,为国家增加了大量财富。
天津化工厂革委会在开展综合利用活动中,不断对广大群众进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教育,动员广大群众坚持自己动手、修旧利废、以土代洋、土洋结合,推动综合利用活动的深入发展。三氯苯是高效农药的原料,过去国内供不应求,需要从国外进口。工人们满怀无产阶级的雄心壮志,决心自己动手生产三氯苯,以实际行动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争光,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争光。五车间的工人群众接受了试制、生产三氯苯的任务。他们提出不向国家要投资、要厂房、要设备、要材料、要人员,全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不少工人利用业余时间到处收集废料。他们的设备,小到开关,大至几吨重的主体设备,都是利用废旧材料加工修理制成的。他们就是这样,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在保证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奋战一个月,终于建成一个年产六、七百吨三氯苯的工段。


第4版()
专栏:

  一厂多能
江西横峰纺织器材厂工人树雄心,立壮志,进一步挖掘企业潜力,生产多种农业机械
据新华社南昌电 江西省横峰纺织器材厂大挖潜力,实现了一厂多能,为支援农业作出了新贡献。
横峰纺织器材厂原是生产木梭棒的专业工厂,产品供应国内十六个省、一百多家纺织厂,还远销十四个国家。这个厂的工人群众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树雄心,立壮志,进一步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大搞综合利用,在坚持搞好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又生产出了手扶拖拉机钢圈、油箱、汽缸床垫和汽车轴承,还生产出了供农村小型机修厂使用的车床、钻床和刨床。
横峰纺织器材厂打破行业界限,实现一厂多能,经历了一场思想上的深刻革命。开始,有些人认为自己的工厂是专业性的,搞农业机械是“不务正业”。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厂革委会组织干部、工人深入贫下中农进行了调查研究,厂革委会成员并根据贫下中农的迫切要求,深入车间、班组,同工人群众一道提方案、搞设计,迅速掀起了群众性的挖掘生产潜力的活动。
这个厂除了一些生产梭子、梭棒的专用机器外,只有两台旧车床,两台皮带钻床和一台刨床。在技术力量方面,只有一个由十二名制梭、配件工人和七名青年徒工组成的维修班,承担一些制梭机器的中小修理任务。比较大一点的修理任务,都是请外地帮助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能生产出支农机床吗?工人们坚定地回答说:路是人走出来的,条件是人创造出来的。革命靠双手,自力更生样样有!没有技术员,他们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采用以老带新、边干边学的办法,在实践中培养“土专家”,扩大技术队伍。没有工作母机,几个青年工人发扬穷棒子精神,从废料堆里捡来两台车床毛坯,自己设计土磨头,改装了一部土磨床。他们硬是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自己武装自己,把原来的维修班武装成为具有五十三台机床设备的农业机械制造车间,保证了支农产品的生产。


第4版()
专栏:

  烧窑工人办起了综合化工厂
河南省汝南县砖窑厂的十四名烧窑工人,在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方针指引下,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土法上马,办起了一座综合化工厂。三年来共生产出五百三十多吨合乎国家规定标准的碳酸钾、硫酸钾、硝酸钾等化学工业原料,还生产出农药敌百虫、丙体六六六氯酸钾、烧碱、肥皂、蜡烛等多种产品。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这个厂的规模也逐步扩大,给国家上交的利润越来越多。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初期,汝南县砖窑厂的十四名烧窑工人听说草木灰里含有多种钾盐,而这些钾盐又是工业建设的重要原料。于是,他们就下定决心要把草木灰里的钾盐提炼出来。
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的伟大教导,用自己托坯烧砖积累的三千元作为试制钾盐的资金,把十二间放砖坯的破草棚清理出来作为试制车间。试制钾盐,要用大量的水,需要打一眼水井。他们就自己动手打井。试制钾盐,还需要建一个化验室。他们没有化验设备,不懂得化学知识。怎么办?十四名工人带着这个问题,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的伟大教导,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他们满怀革命豪情,冲破洋框框的束缚,坚持土法上马,自己动手在一间草房里建立起了化验室。缺少化验设备,就因陋就简,以土代洋。不懂化学技术知识,就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就这样,他们在实践中掌握了化验技术,保证了试制钾盐的需要。
这个厂的工人群众以坚强的革命毅力和科学态度,经过反复试验,试制出的硫酸钾、硝酸钾,终于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一级产品标准,正式投入了生产。但是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碳酸钾还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工人们说,我们一定要以革命加拚命的精神,闯过技术难关,把碳酸钾制造出来。他们不畏严冬盛夏,坚持进行试验。有的同志的头发被钾水蚀黄了,衣服蚀烂了,脚指甲蚀掉了,仍然坚持着干。他们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碳酸钾的纯度不断提高。经过九个月一百多次的试验,终于用土设备、土办法,以当地农村取之不尽的草木灰作原料,生产出了完全合乎国家标准的碳酸钾,闯出了一条用土法制造钾盐的新门路。
这个化工厂生产出的钾盐,畅销江苏、辽宁、上海、湖南、河南等许多省市,受到了使用单位的好评。为了增加碳酸钾的产量,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急需建立一座碳化塔。在建塔过程中,工人们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因陋就简地自己动手建设。没有新材料,他们就用旧材料代替;没有图纸,他们就开“诸葛亮会”,集体讨论绘制;做塔身缺少卷板机,他们就用铁锤代替;建塔用的一千多个零件,也是工人们用手工制造出来的。他们经过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按计划完成了碳化塔的安装工作。这座塔的建设,为国家节约了八万元资金。它投入生产后,使全厂碳酸钾的产量提高了七倍。
(据新华社讯)


第4版()
专栏:

吉林市染料厂在对“四废”进行综合利用的过程中,反对贪大求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利用十七口大锅,每年从废液中回收硫铵四千八百吨,不仅为国家创造了价值五十多万元的财富,而且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 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