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8月2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用战备观点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湖南衡阳县上峰公社的调查报告
上峰公社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农村卫生工作队的帮助下,大搞群众运动,用战备观点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已初步建立起一个要医有医,要药有药,平时能防病治病,战时能救护伤员的农村医疗卫生网。
现在,全公社已培训了一支以基干民兵为骨干的一千五百余人的医疗卫生大军,组成了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防治、救护网;全社八个大队,队队办起了土药房,九十一个生产队,队队办起了草药室,公社中草药加工厂还成功地试制了许多膏、丹、丸、散、酊。全公社七千多人,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人基本学会了新针疗法。所有的赤脚医生、生产队卫生班长、家庭卫生员以及基干民兵、部分社队干部,还学会了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伤员等战时救护技术,一旦打起仗来,就可以处处有救护,户户设病床。
公社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教导,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改变了农村卫生面貌。全公社一九六九年的发病率比一九六八年下降百分之六十多,今年上半年的发病率又比去年同期下降百分之十五。
建立一支适应战备需要的卫生队伍
蓬勃发展的农村医疗卫生队伍,为贫下中农防病治病,对改变农村医疗卫生面貌起了很大作用。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农村医疗卫生队伍进一步适应战备的需要。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反对任何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特别要反对以原子弹为武器的侵略战争!如果这种战争发生,全世界人民就应以革命战争消灭侵略战争,从现在起就要有所准备!”根据毛主席关于“从现在起就要有所准备”的指示,公社革委会深刻认识到:培训一支适应战备需要的卫生队伍,是落实战备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建立农村卫生战备基地的一个重要方面。
针对一部分卫生人员还存在着和平麻痹思想,公社革委会在全公社卫生人员、干部和群众中普遍进行了以提高战备观念为目的的思想教育运动。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广大卫生人员大大提高了战备观念,他们深刻认识到,美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是不会改变的,我们要百倍提高警惕,做好反侵略战争的一切准备。如果敌人胆敢窜入我们伟大祖国的任何地方,我们就坚决把敌人消灭在那里,埋葬在那里。
在增强战备观念的基础上,公社革委会对大队赤脚医生、生产队卫生班长、家庭卫生员和基干民兵,分期进行了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伤员等战时救护技术的训练。他们思想上有了敌情,带着对帝、修、反的仇恨,练起来便特别有劲。在今年春节期间举办的学习班里,有的赤脚医生从实战要求出发,苦学苦练夜间救护本领。他们说,只有平时多吃苦,战时才能使战士少流血。广大卫生人员经过训练,都很快学会了在有困难的条件下进行战时救护的本领。
在战备教育中,公社革委会狠抓根本,帮助卫生人员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树立无产阶级的生死观、苦乐观。公社革委会一方面指定专人负责卫生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建立和健全了天天读、学习日、讲用会等制度,经常举办“老三篇”学习班,引导他们不断斗私批修,破私立公,时时处处用张思德、白求恩、老愚公三个光辉形象对照检查,经常组织贫下中农对赤脚医生的工作进行讲评。与此同时,公社革委会还遵照毛主席关于“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的教导,引导卫生人员学习解放军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四个第一,三八作风以及高度的战备观念、敌情观念。广大卫生人员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以当地解放军卫生工作队为榜样,跟着他们风里来,雨里去,练思想,练作风。这样,使他们逐步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贫下中农称赞他们说:“真是毛主席培养的好医生,我们贫下中农的好后代!”
建设一个取之不尽的天然药库
用战备的观点来看,药材是重要的战备物资。要在农村建立一个卫生战备基地,就要建设一个取之不尽的天然药库,把药材的采集、种植、加工等工作做好。
林副主席在《人民战争胜利万岁》一文中指出:“要革命,要进行人民战争,并且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依靠本国人民群众的力量,准备在任何外来的物质援助都被切断的情况下独立地进行斗争。”上峰公社革委会学习了林副主席的指示,明确了充分利用中草药材,建设卫生战备基地的方向。他们说:我们山区有大量的中草药材,群众中有很多民间秘方,普遍利用起来,就是一个打不烂、炸不掉、取之不尽的天然药库,打起仗来,就可以在外来物质援助都被切断的情况下,解决大量的医药问题,就能够经得起任何战争的考验。
公社革委会针对一些土医、药农的活思想,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群众,掀起一个自觉为革命献草药、为战备献秘方的群众运动。他们运用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推广草药、土方对于加强战备的重要意义。同时,公社革委会领导成员还纷纷深入群众,座谈走访,层层举办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一个为革命献草药,为战备献秘方的群众运动便在全公社迅速开展起来。一个贫农社员、老药农通过学习,充分认识献出秘方对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重大意义,毫无保留地献出了止血、接骨等草药四十多种,秘方二十多个。他说:“藏着秘方,就是藏着私心;献出秘方,就是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贡献了一份力量。”全公社在短短的时间内,献出了秘方、单方、偏方、验方二百多个,为建设一个取之不尽的天然药库创造了条件。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要建设一个取之不尽的天然药库,还必须广泛动员群众,坚定地依靠群众,开展群众性的采药、种药、藏药活动。公社革委会把群众献出来的草药和秘方集中分类,经过鉴别试验,制定草药标本,采取“师傅带徒弟,一带一大帮”的办法,让广大群众都认识草药,人人动手采药。干部开会,教师家访,社员出工,学生上学,牧童放牛,小孩砍柴,发现有药都采回来。有一次,民兵营长和赤脚医生、老药农三人一起采药,在陡壁悬崖上发现有接骨用的“碎补”,便共同学习毛主席关于“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伟大教导,用粗棕绳缚住腰身,将人吊在石壁上,把“碎补”一块块地挖下来,一共挖回一百五十多斤。他们说:“我们战胜一个困难,就是进一步执行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我们多采一味草药,就是多增加一颗打击帝、修、反的炮弹。”
一年多来,全公社共采集中草药四百一十多种,制成干药三万五千余斤。社里办起了草药加工厂,大队、生产队分别办起“土药房”和“草药室”,不仅满足了平时用药的需要,还储备了五千余斤战备用药。为了平时便于保管,战时利于携带,公社中草药加工厂还挑选部分常用药、急救药,用土办法、土工具加工了七十八种膏、丹、丸、散、酊和二十四种注射液。广大贫下中农还利用屋前屋后的空坪隙地,种植药材,同时,对野生药材进行有计划的采集。这样,就做到了保护药源,藏药于民,储药备战。
在大力采集中草药的同时,公社革委会还大力推广适应战备需要的新针疗法。现在,全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公社、大队干部和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生产队干部,都初步学会了新针疗法,部分中、小学生和革命群众也能用新针治一些小病。
建设一个取之不尽的天然药库,还必须自力更生,土法上马,解决些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材问题。公社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的伟大教导,没有制药压片机,就用竹筒代替,没有粉碎机,就用米桩捣,没有切药刀,就用废铁自己打。他们还在旧祠堂里办起了有四间病房、十八张床位的住院部和手术室。没有消毒器,他们便用蒸笼代替。没有手术床,便用旧桌子经过消毒使用。到目前为止,他们已在这张旧桌子上作了多次手术,治好了病痛,打破了许多洋框框。
组成一个救护网
去年八月以来,上峰公社革委会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教导,认识到要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上适应战备的需要,建立一个农村卫生战备基地,还必须组织起一个救护网。他们从实战出发,采取专业技术队伍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形式,从三个方面组织起来,反复演习,反复落实,初步形成了一个过得硬的救护网。
一、把公社医务人员、大队赤脚医生、生产队卫生班长和家庭卫生员,按照战时救护伤员的需要组织起来。公社卫生所负责做好接收伤病员的一切准备,各大队分片成立救护队,各生产队成立救护组。三级救护人员,经过多次训练,救死扶伤的本领得到很大提高,基本上可以做到中等手术不出社,一般手术不出队。
二、把大队的救护队、生产队的救护组与土药房、草药室连成“一条龙”,做到统一指挥,药随队转。同时,还发动每户储备了一些中草药成药,以适应战时急需。
三、从公社到生产队,逐步把医务人员和贫下中农编成担架队、医疗队、炊事班、宣传队,落实任务,协同动作。全社从贫下中农到红小兵,配合民兵经常进行训练,不断提高救护技术。衡阳县革委会、人武部新 华 社 记 者联合调查组(原载《红旗》杂志一九七○年第九期)


第2版()
专栏:

  阿尔巴尼亚政府经济代表团访问北京四季青人民公社
  凯莱齐等阿尔巴尼亚同志观看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
新华社二十日讯 北京郊区四季青人民公社广大社员,今天怀着对阿尔巴尼亚人民深厚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情谊,敲锣打鼓,高呼中阿两国人民团结战斗的革命口号,最热烈地欢迎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阿卜杜勒·凯莱齐同志率领的阿尔巴尼亚政府经济代表团来公社参观访问。
凯莱齐等阿尔巴尼亚同志由孙晓风副部长陪同来到四季青人民公社时,公社革命委员会负责人王东武同志向阿尔巴尼亚战友介绍了广大社员在党的领导下,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狠抓人的思想革命化,带动了水利化和机械化,推动了革命和生产胜利发展的情况。凯莱齐同志详细了解了这个公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情况,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情况,社员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并且衷心祝贺中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巨大胜利,祝贺毛泽东思想在四季青人民公社所取得的胜利。凯莱齐同志把一面锦旗赠给公社革命委员会。
凯莱齐同志等还参观了这个公社的机械厂、果树园等。阿尔巴尼亚战友所到之处,社员同志们挥动着红彤彤的《毛主席语录》,热烈高呼“毛泽东—恩维尔!”“恩维尔—毛泽东!”
晚上,凯莱齐等阿尔巴尼亚同志观看了由中国京剧团演出的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阿尔巴尼亚同志对革命文艺战士的成功演出,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
演出结束后,凯莱齐等同志由我国有关方面负责人周化民、王安居、刘大煜、谢怀德、李连庆陪同,在雷鸣般的热烈掌声中,走上舞台,同演员亲切握手,并且一起照了像。这时,全场迸发出“毛主席万岁!”“恩维尔·霍查同志万岁!”的口号声,整个剧场洋溢着一片中阿两国人民革命友谊和战斗团结的气氛。


第2版()
专栏:

  扎根农村的血防战士
  ——记血吸虫病防治医生汪春英的事迹
一九六二年,汪春英同志从卫校分配到安徽宿松县搞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八年来,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她处处以白求恩为榜样,事事替贫下中农着想,为人民作出了贡献。人们热情地称赞她是“毛主席派来的好医生”。
“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为了贯彻执行伟大领袖毛主席这一伟大指示,一九六四年冬天,党把汪春英同志派到病情严重的向阳地区搞血防工作。向阳,位于黄湖、泊湖环抱之中。由于受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卫生路线的影响,严重危害人民的血吸虫病没有得到根本防治。
汪春英同志深入群众中,主动请老贫农讲家史、村史,请病人谈血吸虫病的危害。贫下中农的血泪控诉,激起她对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仇恨,加深了她对贫下中农的热爱。
当时,一位老大爷问她:“汪医生,我们这里以前也来过大夫,可他们溜一下就走了,你恐怕也不会长住吧?”汪春英想起毛主席的教导,斩钉截铁地说:“不彻底消灭血吸虫病,我决不离开,请贫下中农看我的行动!”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汪春英同志将毛主席这一光辉教导,铭刻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文房屋生产队贫农女社员杨三龙,年轻时得了血吸虫病,渐渐引起脾脏积血,长出一个大脾块。汪春英把她的痛苦看成是自己的痛苦,帮助她安排好家务,送她到许岭区医院。医院缺少一种药品,汪春英就从外面借来,终于给这个贫农社员治好了病。杨三龙紧握着汪春英的手说:“汪医生,我该怎么谢你呢?”汪春英回答说:“不要谢我,要感谢毛主席。”
一个炎热的夏天,贫农社员李百新,因患晚期血吸虫病造成脾破裂,生命处于垂危阶段,汪春英立即把他护送到农场医院。根据病情需要输血,而医院又缺乏血源。怎么办?这时毛主席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教导,响在汪春英的耳旁,白求恩的光辉形象出现在眼前,她积极要求输血。在场的公社负责同志,望着汪春英瘦弱的身体,关心地说:“汪医生,你身体不好,另外再找血源吧!”汪春英激动地说:“不,不要再找了,我的血是O型,需要多少,我输多少!”在她的再三要求下,公社负责同志和医院只好同意由汪春英输血。
在血防工作中,汪春英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预防为主”的指示。去年七月,大雨倾盆,山洪暴发,内湖水位陡涨,向阳地区遭到了罕见的水灾。面对着滔滔的洪水,汪春英想:眼下社员正在洪水里抢收早稻,如不加强防护,势必有许多社员感染急性血吸虫病。于是,她决心把防护工作做在前头,不让贫下中农的健康受到威胁。
那时,洪水淹没了道路,出诊要乘小船,有时还要涉水,风大浪急,随时都有被洪水卷走的危险。但汪春英把个人安危完全置之度外,不分日夜地巡回于灾区的每一个角落,逐户逐人地为贫下中农查病情,送防护油。在将近两个月的风风雨雨里,她没有穿过一件干衣服,没按时吃过一顿饭,没有睡过一夜安稳觉,身体一天比一天消瘦。许多贫下中农深情地向她说:“汪医生,你可要当心自己的身体啊!”汪春英总是笑着说:“没有啥,为了贫下中农的健康,再苦再累些我也心甘!”
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光辉指示以后,汪春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决心扎根农村,为贫下中农服务一辈子。
她是个血防医生,对治疗其他疾病没有经验。但她凭着一颗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卫生路线的红心,从一点一滴学起。去年阴历年除夕的下午,南塔生产队社员沈汉堂的爱人和女儿,不幸被火烧伤。刚从外地开会回来的汪春英,不顾疲劳,立即赶到。经检查,母女二人烧伤面积各占百分之四十左右,女孩子体温高达四十点五度。汪春英从来没有治过这样严重的烧伤,但为了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毅然决定把两个病人留下治疗。没有药品,她发动群众想办法;没有消毒水,就用食盐水代替。经过五十多天的治疗,终于医好了她们的烧伤。
革命的实践,使汪春英深深懂得:要落实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指示,就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几年来,汪春英还满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为贫下中农培养“赤脚医生”。
宿松县革委会通讯组


第2版()
专栏:

人民解放军驻海南岛某部医院,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经常深入黎、苗族地区,为兄弟民族治疗疾病,帮助培训“赤脚医生”。这是军医梁权达身教言传,带领“赤脚医生”为苗族贫下中农看病。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