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8月1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突出无产阶级政治 狠抓人的思想革命化
用毛主席哲学思想指导种田
盐城县步凤公社伍龙大队改造盐碱地实现粮棉超“纲要”
本报讯 江苏省盐城县步凤公社伍龙大队贫下中农和干部,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在“促成事物的转化”上狠下功夫,把八百多亩寸草不长的盐碱地改造成为稳产高产农田,连续五年获得大丰收,实现了粮棉双超“纲要”。一九六九年虽然遭到水灾,仍然创造了粮食亩产一千一百七十斤,皮棉亩产一百五十七斤的高产纪录。广大群众歌颂道:“毛主席哲学思想放光芒,盐碱窝变成粮棉仓。”
树立制服盐碱的信心
这个大队是个有名的盐碱窝,“大雨一下白汪汪,太阳一晒冒盐霜,十年九不收,年年闹灾荒。”长期以来,社员吃粮靠供应,用钱靠贷款。一九六四年,在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鼓舞下,贫下中农提出了“向重盐碱地要粮棉”的战斗口号。当时有少数人存在畏难情绪,说:“想在这些寸草不生的光板地上长粮棉,是水中捞月——白费工。”大队党支部认为,要改造盐碱地,首先要改变人的思想。党支部组织社员群众学习毛主席关于“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和“共产党人的任务就在于揭露反动派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宣传事物的本来的辩证法,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的伟大教导,并以“盐碱地能不能改变”为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学习讨论,使大家认识到,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只要树立人定胜天的雄心壮志,碱地也能变成好田。大家坚决表示:一定要改变盐碱地,夺取农业大丰收,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争光,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争光。
掌握盐碱活动的规律
治服盐碱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有个生产队用盖草、窖草的办法改造一块重盐碱地,改了好几次,盐碱还是往上冒。这块田为什么改不好呢?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的教导,认识到,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摸透盐碱的脾气。要想治服盐碱,就必须认识它、探索它的活动规律,取得治服盐碱的自由。大队党支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老农提供的“要得盐碱走,就得沟子陡”的农谚中,获得了可贵的启示。他们踏田察看全大队的每一块土地,察地形、测高低、查水情、看历史,初步认识到盐碱活动与水有关。
为了进一步获得感性材料,他们组织干部、老农先后多次到轻盐碱地和重盐碱地里进行尝水、尝土试验,发现轻盐碱地塘里的水比较咸,重盐碱地塘里的水比较淡,并把这些现象与周围田块上禾苗、杂草、土质、盐碱等情况,联系起来进行全面分析。经过实际调查,大家的认识产生了一个飞跃,终于摸清了盐碱的脾气,掌握了盐碱随水而来,随水而去的活动规律。
他们根据盐碱活动的规律,采取了相应的治服措施,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立爽碱沟、条排沟、流水河三级配套水系,做到一级深一级,确保水流畅通无阻。在开沟治碱的同时,还总结了其他治碱经验,采用盖草、窖草的办法,增加土壤里的有机质,配合开沟治碱,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创造制服盐碱的条件
这个大队在改造盐碱地的初期,出现过急躁情绪,在这块田边开些沟,在那块田里窖点草,结果庄稼种下去还是不长苗。
带着这个问题,大队党支部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不可以超越客观情况所许可的条件去计划自己的行动”的伟大教导,认识到,事物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的,要想把重碱地改造成好田,必须创造一定的条件。以前改造重盐碱地收效不大的原因,是由于河道沟子开得少,达不到爽碱淋盐的要求;田里秸草窖得少,起不到闷碱隔盐的作用;有机肥料垩得少,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工作满把抓,块块田里都去改,块块田里改不透。
大队党支部遵照毛主席关于“打仗只能一仗一仗地打,敌人只能一部分一部分地消灭”的伟大教导,采取全面规划,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办法,改一块成一块,逐步制服盐碱。大队党支部成员深入第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社员群众节日不休息,雨雪不停工,破冰打冻兴修水利。几年来,他们共开了三条干河,挖了六百多条排水沟、爽碱沟,填了近一千个死水塘。他们还千方百计地多窖些草到田里去,增加有机肥料,改造盐碱土壤。八百多亩盐碱地,平均每亩窖草四千多斤,后来,他们又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给盐碱地都种上绿肥,以田养田。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几年来,猪羊圈存量增加近五倍,多积有机肥料,增加土壤肥力,为提高农业产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心生产队在治理盐碱地过程中,克服了以前“五个指头分散抓”的状况,发动群众集中力量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把绝大部分盐碱地改造成了良田,结果头一年就获得亩产皮棉一百斤的好收成。贫下中农豪迈地说: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我们就能夺取一切胜利。


第3版()
专栏:

河北省灵寿县瓦房台大队党支部,带领群众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建设山区。这是社员们在地头谈学习新党章的体会。
本报通讯员摄


第3版()
专栏:

帮助后进变先进
河北省阳原县东城公社革委会主任 邵东顺
我们东城公社有一个六马坊大队,过去是全县有名的“后进”队,生产上不去,年年吃粮靠国家,花钱靠救济,人称“六麻烦”。这个大队的干部,每次开会都要受批评。当时我想:你不好,我就批你,就“将”你的“军”,批得你沉不住气,“将”得你自动起来往前赶。可是适得其反,越批,干部越泄气,越“将”,社员情绪越低落。
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和“对于我们的工作的看法,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都是片面性的”这一伟大教导,认识到,以前我们对六马坊大队的看法存在片面性,只看到问题的一面,没有看到成绩的一面。更重要的是缺乏正确引导,批评指责多,具体帮助少。六马坊大队落后面貌没有改变,是由于我们缺乏调查研究,坐在办公室乱批一气,挫伤了干部和社员的革命积极性。后来,我们深入到六马坊大队蹲点,看到很多积极因素。干部和贫下中农迫切要求改变落后面貌,他们说:“我们有决心摘掉这顶‘落后’帽子,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争光。”这使我们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认识到,要帮助后进变为先进,首先要搞好自身的思想革命化,克服片面性。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分为二的教导,我们首先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他们决心改变面貌的革命精神,然后和他们一起坐下来学习、讨论,找到了后进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干部没有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单纯抓生产,结果生产反而上不去。这样,使他们看到了问题,明确了方向,个个心情舒畅。
从此,这个大队的干部,带头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带头斗私批修,坚持以革命统帅生产,帮助各生产队建立了天天读制度,经常召开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讲用会,使广大贫下中农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生产也有很大发展。为了促使他们继续前进,我们又和大队干部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教导,进一步增强了大家改变落后面貌的信心,树立了人定胜天的雄心壮志。党支部副书记王举说:“我们要把取得的成绩作为前进的动力,我宁可少活十年,也要把六马坊搞好。”贫下中农说:“干部立下愚公志,我们就敢教日月换新天。”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狠抓革命,猛促生产。一九六九年粮食产量比一九六八年增加百分之四十,卖给国家余粮两万五千斤,集体储备粮一万斤,由多年的缺粮队,一跃成了余粮队,摘掉了“落后”帽子。为了争取更大的胜利,今年春天,他们打了大口井,修了坑塘和渠道,灌溉面积比一九六八年增长了百分之六十。目前,压绿肥一万车,为农业更大丰收打下了良好基础。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一向被人们称为“六麻烦”的六马坊大队,一跃成了全县先进单位。
六马坊大队由“后进”变“先进”的过程,也是我们深受教育的过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对于“后进”与“先进”都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它,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都是错误的。“后进”队固然存在问题,但一定有它的长处,有很多的积极因素。我们领导的责任,就是要正确地引导,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帮助他们不断前进。如果只是武断地乱加批评、指责,不但不能促使矛盾向好的方向转化,反而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第3版()
专栏:

掌握辩证法 夺得大丰收
河南省淮阳县搬口公社革委会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的教导,我们搬口公社广大贫下中农,认真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不断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逐步掌握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夺得了今年夏季小麦的大丰收,总产量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五十四。一季超额完成了全年粮食征购任务,集体储备粮大大增加,社员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
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不仅是我们观察社会、改造社会的指路明灯,也是我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强大武器。
正确对待有利条件
我们搬口公社自然条件比较好,四面靠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的人把这种有利条件,当作“安乐椅”——躺在上面过日子。说什么“咱这地是金托盘,只要对付着能种上,也比劣地打粮多”。因此,长期以来,耕作粗糙,管理简单,粮食产量一直很低。
为了正确对待有利条件,公社革委会组织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举办了学习班,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等教导,开展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大辩论。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离开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条件再好也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认识提高以后,广大社员充分发挥了积极因素,进行深耕细作。曹河大队张庄生产队,过去凭着土质好,种地很少上粪,结果产量很低。他们总结了经验教训后,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积肥活动,保证了全队六百多亩小麦都施足了肥料,单产比去年增长近一倍。文庄大队田多人少,认为要想把地种得很细不可能。通过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合理安排了劳力,苦干实干,把大队的绝大部分麦田进行了深翻平整,今年的小麦比去年增产八成以上。他们深有体会地说:“粮食高产不是靠天靠地,主要靠人的思想革命化。”
大好形势和薄弱环节
去年,在党的“九大”精神的鼓舞下,广大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出现一派大好形势。在大好形势下,有些同志滋长了盲目乐观情绪,只看到麦苗长势喜人,而对少数后进单位的三类麦苗,想得不多,措施不力。革委会发现这个问题,组织大家学习了毛主席关于“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的教导,使大家认识到,必须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形势越好,越要谦虚谨慎,看到不足,才能不断前进。如果只看到麦苗长得好的一面,看不到存在的问题,就不可能达到小麦大面积平衡增产。于是,公社革委会领导成员,以阶级斗争为纲,狠抓大好形势下的薄弱环节,想方设法,促使三类苗转化。杨寨大队通过路线斗争分析会,克服了骄傲自满情绪,对一千亩三类麦苗加水、加肥,使三类苗普遍上升为二类苗或一类苗,实现了小麦大面积丰收,单产比去年增产一倍。
有灾和无灾
我们在夺取农业丰收的斗争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本来庄稼长得不错,但是一场灾害到来,就造成严重减产,有时甚至颗粒无收。
搬口大队三、四两个生产队,去年小麦生长情况基本相同,三队由于及早作好了防风的准备,在小麦成熟之前普遍浇了一次水,虽然遭到严重的风灾,仍然夺得了丰收。四队由于事前没有防风的准备,在风灾袭来之后,束手无策,结果小麦产量比三队减收近五成。实践证明,有自然灾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抗灾的准备。有了足够的准备,就能恰当地应付各种自然灾害的突然袭击,掌握战胜灾害的主动权。
接受过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今年在小麦播种之前,我们就充分发动群众,讨论制订预防旱、涝、虫、病、风等各种自然灾害的措施。针对一些人存在“事前不知遇啥灾,到时再防也不迟”的错误思想,组织大家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和“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也没有主动”等伟大教导,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防灾抗灾的积极性,大家把无灾当作有灾防,轻灾当作重灾防,晚灾当作早灾防,做到了旱时能浇,涝时能排,虫来能灭,风来能抗。今年的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曾遇到多种自然灾害,由于事前准备充分,使有灾变成了无灾。如在小麦生长后期,全社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麦田生了粘虫,其密度之大,面积之广,是多年来所罕见的。害虫一发现,全社各生产队都统一行动,运用充足的农药,应手的药械,速战速决,三天就把虫害消灭了。


第3版()
专栏:

东风公社党委在加强党的建设中
热情帮助新干部茁壮成长
本报讯 广东省南海县东风公社党委,遵照毛主席关于“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的伟大教导,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帮助新干部在三大革命斗争中,努力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认真改造世界观,使新生力量茁壮成长,成为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先锋战士。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这个公社涌现出一批青年干部,其中有些被选到公社党委会的领导班子中来。这些干部革命事业心强,干劲足,但工作缺少经验,需要老干部帮助。开始,有些老干部帮助新干部解决工作上的问题多,思想上帮助少,帮来帮去,效果不够显著。针对这个问题,党委会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的教导和林副主席“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的指示,联系实际,总结经验教训,使大家认识到,必须按照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个条件培养新干部,帮助新干部努力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使他们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茁壮成长。
认识提高后,老干部把帮助新干部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放在首位,帮助新干部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学风,在改造世界观上狠下功夫。老干部还与新干部开展思想互助活动,大家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一起开展革命大批判,一起斗私批修,处处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带动新干部,教育新干部。前一个时期,党委会为了更好地落实党的“九大”提出的各项战斗任务,加快斗、批、改的步伐,组织党委成员深入到一些“老大难”单位蹲点。当决定新干部、党委委员张广燮到一个“老大难”生产队去蹲点的时候,他想到这个单位阶级斗争比较复杂,有畏难情绪。老干部、公社党委书记何会,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他。何会带头到一个阶级斗争最复杂的大队蹲点,和贫下中农“五同”,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何会这种一心为革命的精神,使张广燮深受教育。他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的教导和五十字建党方针,认识到,作为一个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必须做到那里艰苦就往那里冲,争把重担挑在肩。他立即深入到那个生产队,大力宣传毛泽东思想,认真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发动群众狠抓阶级斗争,很快就打开了局面。
东风公社党委在实践中体会到,火热的阶级斗争是培养新生力量的熔炉,又是改造他们世界观的最好课堂。因此,他们坚持把新干部放到阶级斗争复杂、环境艰苦、任务繁重的地方去,让他们在阶级斗争的大风大浪中经受锻炼。党委委员孔星潮是个新干部,公社党委把他放到一个阶级斗争很复杂的大队担任领导工作。当他带领群众深入开展经济领域阶级斗争的时候,一小撮阶级敌人对他进行恐吓。当时,他对自己的安危有所考虑。是进还是退?老贫农周雪珍站在阶级斗争最前列的革命硬骨头精神,使他受到很大教育。他狠批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
“活命哲学”,树立了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那里阶级斗争最激烈,他就冲往那里。一天下午,他带病参加了一个阶级斗争形势分析会,身体支持不住,晕了过去。晚上他又带病坚持参加批判会,和阶级敌人进行面对面的斗争,很快就和群众一起,揭开了这个队的阶级斗争盖子,迅速改变了这个队的落后面貌。
东风公社党委会由于加强了对新干部的培养和教育,使新生力量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迅速成长,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老干部看到这种情景,十分高兴。他们主动学习新干部朝气蓬勃的革命精神,征求新干部的批评意见,造成一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生动局面,使新老干部团结得象一个人一样,在继续革命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