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6月19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学习老队长 接好革命班
——记大白楼生产队干部和贫下中农向王国福学习的事迹
无产阶级优秀战士王国福同志“拉革命车不松套”的革命精神,鼓舞着他的家乡北京市大兴县红星公社金星大队大白楼生产队的共产党员、革命干部和贫下中农。在大白楼,掀起了学习王国福的热潮。王国福同志在临终时曾嘱咐他的战友们:“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艰苦奋斗,……继续革命”。大白楼的贫下中农记住他们老队长的临终遗言,他们决心把大白楼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新贡献。
接过老队长的班,为贫下中农掌好权
王国福同志逝世以后,大白楼生产队经过整党建党,选出了新的党支部。党支部委员大都是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积极分子。他们有的是王国福生前的老战友,有的是王国福生前培养的好苗子。党支部书记赵俊祯,是整党建党中纳新的新党员。这位二十一岁的贫农姑娘、回乡知识青年,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在三大革命斗争中锻炼成长,决心接好老队长的班,为贫下中农掌好权。赵俊祯被选为党支部书记以后,感到自己还很年轻,缺乏斗争经验,挑起革命和生产的重担有困难。但是,当她想起老队长生前说的“只要贫下中农信得过,俺决不为个人困难撂挑子”这句话,就增加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她说:“我一定以老队长为榜样,没有经验在干中学。只要上靠毛泽东思想,下靠广大贫下中农,天大的困难也能战胜!”党支部副书记王元道,从十三岁就同王国福一起给地主当长工,在万恶的旧社会,有一部苦难的家史。解放后王元道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和王国福一起搞土改,闹革命,走集体化道路,紧跟毛主席干革命。新的党支部成立后,王元道想,自己是个老干部,担子很重,一定要带好这个新班子。
党支部书记赵俊祯干劲冲天,在春耕大忙的时候,她和干部们早出工,晚收工,拚着命在地里干活,一心一意想夺高产。可是,她一度放松了抓毛主席著作的学习,放松了抓革命大批判。党支部副书记王元道看到这种情况,找到赵俊祯说:“小祯,老队长在世时,带领贫下中农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狠抓阶级斗争,举革命旗,走革命路。如今俺们当干部的可千万不能光拉车,不认道啊!”老干部的指点,使赵俊祯受到很大启发。晚上在灯光下,她打开《毛主席语录》,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伟大教导,边学边联想到最近贫下中农向她反映的阶级斗争的新动向,感到自己在大好形势下,头脑中阶级斗争的弦松了。她立即找到王元道商量,及时组织支部委员们联系队里阶级斗争的实际,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论述。支委会经过热烈讨论后,一致作出三条决定:学习毛主席著作经常抓,阶级教育经常抓,革命大批判经常抓。党支部委员们以老队长为榜样,站在阶级斗争的最前列,带领革命群众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阶级斗争熄灭论”,揭露阶级敌人破坏革命和生产的阴谋,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阶级斗争觉悟,推动了生产蓬勃发展。
今年年初,大白楼生产队被评为北京市抓革命、促生产的先进集体。大白楼生产队的代表今年曾两次登上天安门城楼,幸福地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大白楼党支部意识到,一场新的考验开始了。在新的荣誉面前,他们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伟大教导:“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主席的谆谆教导,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继续革命的斗志,他们说:大白楼取得的一切成绩,都应归功于伟大领袖毛主席。俺们当干部的一定要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以老队长为榜样,“拉革命车不松套”,高举红旗向前进,永做革命带头人!
“长工屋”前忆国福,心里想着七亿人
“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毛主席这一伟大教导,在大白楼的贫下中农中深入人心。人们站在王国福的“长工屋”前,心里想着全中国七亿人民,想着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决心要在大白楼的土地上,绘出更新更美的画图,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自己的贡献。
王国福的姐姐王桂英一家,身居大白楼,放眼全世界。老队长逝世后,王桂英擦干了泪水,嘱咐她的儿子说:“俺们全家都要向你大舅舅学习,一心为公,一心奔共产主义,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争光!”他们全家怀着对毛主席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活学活用“老三篇”。王桂英不识字,就叫她九岁的外甥女小凤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她年岁大了,仍然和年轻人一样,泥里水里,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有一次,她生病躺在炕上,一天没吃饭,听说队里棉花中耕除草缺人手,便连忙从炕上爬起来,扛起锄头直奔地里。贫下中农劝她休息,王桂英说:“人老了,革命精神不能老!俺要象国福那样,拉革命车不松套。”王桂英的三儿子张铁喜,是队里新上任的会计。在刚接受任务的时候,王桂英举办了家庭学习班,一家人一起学习了“老三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回忆了老队长生前公而忘私的优秀品质。张铁喜下定决心要为贫下中农掌好财权。为了学会算账,他利用休息时间一天数次去向大队会计请教。他白天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利用晚上时间算账,常常熬到深夜。有时,他还利用中午歇晌的时间给社员起猪圈。贫下中农夸王桂英一家是“全家红”。
今天,在大白楼到处热气腾腾。初春,大地还未解冻,党支部的几个委员就带领大家开展积肥送肥活动。由二十名女青年组成的大白楼“拉革命车不松套”女青年突击队,个个心红志气高,她们肩膀压肿了,压出一道道血印,还是照样干。在紧张的插秧季节里,她们打埂,平地,放水,插秧,个个干在前头。今年队里的早稻,大部分是由女青年突击队栽插的。
经过干部和贫下中农几个月的艰苦奋战,大白楼生产队六百多亩地平均每亩施农家肥八千多斤。他们顶凌播种,三月上旬就把二百三十多亩早春作物全部种好,复播面积比一九六九年扩大一倍多。目前,早春作物长势很好,丰收在望。早稻栽插任务比去年提前七天完成。此外,还打机井一眼,改旱地为水浇地二百多亩,使六百多亩耕地全部变成水浇地。集体和社员家庭养猪二百八十多头,平均每人近一头半猪。这一切为夺取今年农业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喜看今日大白楼,一代新人在成长
在大白楼,红小兵们也都纷纷向老队长学习。白天,他们在民办小学认真读毛主席的书;晚上,把老队长生前帮助他们办起来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坚持办下去。孩子们经常开讲用会,请苦大仇深的老贫农讲村史、家史。通过这些活动,红小兵们懂得爱谁、恨谁、跟谁走。他们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热爱,对阶级敌人无比仇恨。
一个星期天,红小兵们照往常一样参加队里的义务劳动,往地里送粪。贫下中农都背着大筐,装得满满的。一个地主分子不好好干活,背着个小筐儿,装的粪最少。这事引起了红小兵的注意,他们想起这个地主分子平时给自己家里背东西总是用大筐,而且装得满满的,可是在队里劳动就消极怠工。他们又联想起这个地主分子最近破坏集体经济,搞翻案活动等,于是,在党支部的支持下,红小兵们批斗了这个没有改造好的地主分子。红小兵们说:一定要象老队长那样,念念不忘阶级斗争,永远站在阶级斗争第一线。
植树造林开始了,红小兵们和贫下中农一起,刨开冻土,在村旁、路旁、沟旁、坑旁共栽了八千多棵树,比那一年都多。红小兵自动建立护林小组,分片负责,每天检查一次,按时修剪、浇水、培土。红小兵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还挨家挨户宣传爱护树木的意义,树立了人人以爱树为荣、以损坏树木为耻的好风气。
王国福的三儿子王正柱,自己动手做了个粪杈,随时把它挂在腰后,上学时看到那里有粪就拣起来扔到集体的地里。他时刻记住爸爸活着的时候对他说的话:“小三儿,不能怕脏、怕累,多吃点苦修不了。”有一次,有人问他:“小三子,你怎么不把粪扔到大白楼的地里去呀!”他回答说:“为革命种田,那块地都是集体的地,俺扔到那里都一样!”
喜看今日大白楼,一代新人在成长。红小兵个个激情满怀,高声背诵着毛主席的伟大教导:“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本报有删节)


第4版()
专栏:

实行科学种田 促进农业增产
邓县元庄公社廖寨大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动群众大搞科学实验,粮食亩产连续四年跨过“长江”
本报讯 河南省邓县元庄公社廖寨大队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认真进行科学实验,粮食亩产连续四年跨过“长江”,每年向国家交售余粮二十多万斤。
廖寨大队紧靠湍河,土地比较肥沃。但是,过去由于受到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破坏和干扰,农业生产水平很低。长期是“老爷爷的方法,老奶奶的步伐,老古辈的产量”;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种田靠支援。
一九六四年,这个大队掀起了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贫下中农说:
“种田人不为国家贡献粮食,反而向国家伸手,咋能对得起党和毛主席?!”他们针对本队人多地少的情况,从毛主席著作中寻找高产的答案。毛主席说:“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大队革命干部和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决心大搞科学实验,促进农业增产。第七生产队的干部、老农和知识青年首先建立了“三结合”的科学实验小组,拨出十三亩田进行玉米丰产试验。
试验一开始,一些有保守思想的人认为老法保险,新法危险,说:“开天辟地几千年,没有科学也种田。”一小撮阶级敌人也趁机跳出来破坏,在深夜拔掉试验田的作物品种插标。贫下中农把阶级敌人揪了出来,揭露和批斗了阶级敌人破坏科学种田的罪行,更加坚定了实行科学种田的决心。大家一起动手,大搞科学实验,结果亩产达七百五十斤,创造了本队玉米生产的最高纪录。
一九六七年小麦将抽穗时,有二十亩麦苗突然自下而上,由青变黄。贫下中农十分焦急。外地来了两个小麦“专家”,认定这是“小麦癌症”,建议把麦割掉,免得传染。贫下中农决心要进一步调查研究,另寻办法。他们挖出一些麦根,发现须根有乾枯横断现象,认定病因是脱水缺肥。于是就每亩施水三十吨,混入二十斤化肥,顺垄普浇一遍。几天过后,麦子又由黄变青,生长良好,获得丰收。
为使科学实验的群众运动深入而健康地发展,大队、生产队干部都带头搞科学实验,带头总结经验和推广科学技术。大队党支部书记廖国印,为了摸清捕杀小麦粘虫的有效方法,和支部副书记一起蹲到麦地里整整两天两夜,总结出了粘虫的活动规律和喷撒药物时间的经验:“三点过早,九点无效,五至八点效果好”。群众称他们是“科学种田的带头人”。
在大队党支部的带领下,各生产队普遍建立了“三结合”的科学实验小组,农民技术员达二百多人。几年来,科学实验项目达八十多个,引进、选育、培育良种三十六个,大田推广八个,在促进大田增产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套玉米稳产一千斤,小麦稳产五百斤的过硬耕作措施。现正积极地把四十亩玉米单产一千二百斤和百余亩小麦单产八百零三斤的丰产经验推广到大田去。


返回顶部